登陆注册
3104000000008

第8章 常识篇(7)

1.滴鼻法用于因鼻甲肿大所致的嗅觉障碍,头昏头痛,或鼻塞,鼻涕增多,鼻粘膜红肿,或鼻涕脓稠成痂,鼻内附有脓痂等鼻病。

本治法是用:具有疏风宜肺,芳香通窍作用的药,如辛夷、薄荷、荆芥、苍耳等,制成适当浓度的药液(水液、乳剂、油剂)滴鼻,每日3—5次。若鼻涕较多,宜先擤尽鼻涕再滴药,或滴药后头偏向患侧,几分钟后擤尽鼻涕再滴药,如此可反复几次。若鼻腔干燥,脓浊粘稠鼻涕干结成痂,鼻粘膜萎缩者,可用油剂如芝麻油滴鼻,或可用蜂蜜滴鼻。

2.蒸气吸入法用于鼻窍窒塞,嗅觉减退,头晕头痛,或鼻气臭秽难闻,鼻涕脓稠等鼻病。

本治法是用具有芳香避秽,宣肺利窍作用的药,如薄荷、藿香、白芷、佩兰等,煎水趁热用鼻吸入药物蒸气,或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后吸入鼻内。若鼻内脓涕较多者,可先擤尽脓涕后再吸入,每日1—2次,每次5—

10分钟。吸入时蒸气不宜过热,以免烫伤。

3.吹药法用于鼻塞,嗅觉障碍,鼻涕清稀,量多等鼻病。

本治法是用具有疏风宣肺,祛痰利窍作用的药,如薄荷、藿香、细辛、牙皂、防风等,研极细末,用喷粉器或干净麦管、干净纸卷筒吹布于鼻内,每日3—4次。药粉应研极细末,以免刺激;吹药时患者宜暂停呼吸,以免药粉吸入气道,引起呛咳。

此外,古代有用细辛、牙皂等研极细末,吹入鼻内取嚏,以治疗牙关紧闭,开合不利等急重症。或喉痈脓已熟,借取嚏振动之力,使疮痈破溃,以排脓。若鼻内息肉,可将硇砂散调成糊状,用棉签蘸药糊涂于鼻息肉上。

4.塞鼻法用于鼻腔出血。

本治法是用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作用的药,如生地、丹皮;炒蒲黄、血余炭等,研极细末,以棉片蘸药末填塞患侧鼻中隔前下方李氏区或出血处,并用食指压迫鼻翼以达治疗目的。亦可用棉片蘸云南白药填塞以止血。

5.外敷法用于外鼻之痈疽疮疖等。

本治法是用具有清热泻火,消肿解毒作用的药,如黄连膏、金黄散等,用水调成糊状,涂敷外鼻患侧肿处。敷药前应清洗患部,并保持敷料、药物及局部清洁,切忌挤压。

(三)针灸疗法

循行于鼻部的经络有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阳经、任督二脉及阳踞等。针灸治疗鼻病是利用针刺或艾灸某些腧穴,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采用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及随证取穴治疗。常用方法有体针、耳针、水针、艾灸等。

1.体针常用穴位。

穴位,根据病情每次选3—5穴,分别采用补法或泻法,或留针,或强刺激。也可配合艾灸治疗。

2.耳针根据病情,在耳廓上选取相应的穴位,用耳针刺激或用中药王不留行籽埋压于相应的穴位,以治疗鼻科疾病。常用穴位如下。

内鼻耳屏内侧面的下1/2,咽喉的下方。主治伤风鼻塞,喷嚏清涕,鼻腔出血,鼻干,鼻涕稠浊等。针刺或皮内埋针1—2日。

肾上腺下屏尖旁。主治鼻塞,鼻干,鼻甲萎缩,鼻腔出血,喷嚏清涕等。针刺捻转或皮内埋针3—7日。

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主治喷嚏频作,鼻痒,清涕,鼻干,鼻甲萎缩,鼻出血,鼻塞等。针刺或皮内埋针。

3.穴位注射根据病情,选用中药或西药针刺、注射于相应的穴位。常用穴位有迎香、印堂、太阳、眉冲、足三里、风池等。

常用药物热证者可注射鱼腥草、红花、银黄注射液等,虚证、寒证者可注射当归、川芎注射液等。每次用1种药液,选1—2穴,每穴注射0.2—0.5毫升药液。亦可用维生素B1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4.灸法艾灸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祛寒除湿,强壮保健等作用,即“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卷5),多用于治疗虚寒性鼻病。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灸、隔姜灸、悬灸等。直接灸、隔姜灸以患者皮肤能忍受为度,灸7—15壮。悬灸以患者皮肤感到灼热但能忍耐为度,灸15—20分钟。

常用穴位有肺俞、膈俞、百会、上星、颇会、悬钟、丘墟、太白、公孙、三阴交等。

(四)其他疗法

在鼻科临床中,对病程较长的虚寒性鼻科疾病除了运用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外,还需配合按摩和导引法治疗。

按摩法多用于鼻塞持续,头痛头昏,嗅觉障碍,喷嚏,清涕等鼻病。按摩常用的穴位有迎香、太阳、攒竹、风池等。先互相摩擦两手鱼际至热后,沿鼻根两侧至迎香,上下反复按摩至热,然后用两手大拇指沿攒竹穴至太阳穴,按摩至热,再用大拇指按摩风池穴,每次5—10分钟。患者也可自行按摩,每日2—3次。“常以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揩二三十遍,令表里俱热,所谓灌溉中岳,以润于肺也”(《杂病源流犀烛》卷23)。

导引法是以肢体运动(如肢体的俯仰转动手足的屈伸等),呼吸气息的自我调节(如深呼吸、浅呼吸、意念呼吸等)和自我按摩相结合的有疏通经络、气血流畅、自我保健作用的一种疗法。如“归元念滁过命门,想肾水上升昆仑,降脐,次以左乳下经络,推至涌泉,嘘而吸之”(《保生秘要》卷3)。即排除杂念,无思无虑,在凝神炼意中好像把“肾水”上升到头顶,然后再从头顶下降到肚脐部,迂回到左乳下,再下达脚底涌泉穴。把气轻轻地吹出后再收回来吸入。或“观鼻端定神,渐运入内,逆上顶门,转下于背;经元海,溯涌泉而定神”(《保生秘要》卷3)。并配合呼吸气息的调节,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以达治疗鼻疾,预防鼻病之功。

咽喉病的防治

一、咽喉病的预防

咽喉病的预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起居、劳逸失度等,并采取一定的自我保健措施,防止咽喉病的发生、发展。

1.合理用嗓,饮食适度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正确的发声方法,既可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又可预防咽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若饮食过量、过食膏粱厚味和煎炒炙博,则湿热熏蒸上攻咽喉,可致咽喉疼痛,红赤肿胀,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不利等。若咽喉部患疮痈,红赤肿胀,疼痛较甚者,饮食宜清淡,忌食煎炒辛辣等。若滥用嗓音,高声吼叫,或过度用嗓,则可致咽喉疼痛,发声困难,声嘶声沙,甚至失音等。

2.从容饮食,不急不速温热柔软而嚼细的食物,是顺利通过咽喉、食道进入胃腑,防止异物鲠喉的重要条件。若饮食过速,咀嚼不细,常可致谷芒、竹签、鱼骨等刺伤咽喉,常为咽喉疼痛,红赤肿胀,吞咽不利等。若食鸡、鸭、鱼等食物时,嬉戏打闹,或吞咽过快,常可致骨鲠。若饮食过冷、过烫食物过速,常可致咽喉冻伤或烫伤。若义齿过松,应及时换配合适的义齿,以免脱落,刺伤咽喉或致食道异物。

3.讲究卫生,戒除烟酒咽喉是呼吸、发声的重要器官,若烟酒过度,熏灼刺激咽喉声带,常可致咽喉不利,声嘶音哑,痰涎增多。

特别是职业用嗓者,更宜戒除烟酒的不良刺激。

4.注意卫生,防止异物鲠喉教育小儿勿将玩具、笔帽等放入口内嬉戏玩耍,以免引起咽喉异物,或气道异物等严重后果。成人也不宜将铁钉、针头等含于口内作业,以免误入咽喉、食管。外出旅行口渴时,不宜用手捧沟边、河边、水田边的水饮用,以免水蛭或其他昆虫误入咽喉。

二、咽喉病的治疗

在五脏六腑中,咽喉与肺、脾、胃、肾、肝等脏腑的关系最为密切。当这些脏腑的功能失调,常可循经反映于咽喉,而咽喉的病理变化也可影响这些脏腑,因此,咽喉疾病的治疗应有整体观,既要重视全身脏腑经络的整体变化,又要兼顾咽喉局部的发病特点。不论外感、内伤等均可致各种咽喉病,故治疗可用八纲、脏腑、气血津液辨证法。

咽喉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导引法等。可根据病情选用一种疗法,也可选用数种疗法同时治疗。在喉科临床中,用得最多、最广泛的还是内治法。

(一)内治法

1.宣肺利咽法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利咽作用。常用于外邪侵犯,邪滞肺系,结搏咽喉所致的咽喉疾病,证见咽喉红肿疼痛,有异物感,声嘶,咽喉粘膜充血肿胀,声带充血,发热畏风,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等。常用方剂如喉科六味汤、银翘散等,常用药物如荆芥、薄荷、桔梗、甘草等。

若咽喉疼痛,吞咽不利,鼻塞清涕,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属风寒外邪侵犯者,宜用辛温散寒之剂如九味羌活汤加减。若咽喉疼痛,咽部异物感,咳嗽痰稠,咽干不适,畏风发热,咽喉粘膜充血肿胀,舌苔薄白,脉浮数,属风热外邪侵犯者,宜用辛凉宣散之剂如银翘散加减。若咽喉疼痛,声嘶音沙,声带红赤,属邪滞肺系声带者,酌加清咽利喉,祛邪开音药,如麦冬、僵蚕、蝉蜕、玄参、木蝴蝶等。若咽喉疼痛,汤水难咽,壮热烦渴,扁桃体红肿胀大,表面有黄白色脓点,兼有邪热入里,里热炽盛者,酌加清热泻火,消肿解毒药,如板蓝根、广豆根、玄参、生地等。若咽喉痒痛,吭喀咳嗽,痰涎粘稠,兼有外邪壅肺,肺气上逆者,酌加宣肺降逆,止咳化痰药,如牛蒡子、蝉蜕、杏仁、枳壳、瓜蒌等。若咽喉疼痛,口气臭秽,大便燥结等,兼有热结肠胃者,酌加利膈通便药,如大黄、玄明粉等。

2.清热泻火法具有泻火解毒,清热消肿作用。常用于肺胃热蕴,火热上炎,结搏咽喉所致的咽喉疾病,证见咽喉红赤肿胀,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呼吸气粗。常用方剂如银翘马勃散等,常用药物如金银花、马勃、连翘等。

若咽喉疼痛,吞咽困难,恶寒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数,兼有外邪未尽者,酌加宣肺解毒药,如荆芥穗、薄荷、蝉蜕等。若咽喉焮赤肿起,如物噎塞,疼痛难忍,甚至痛连耳窍,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点,兼有火毒炽盛者,加大剂清热泻火药,如板蓝根、山豆根、玄参、紫花地丁等。若咽喉红赤,肿胀疼痛,高热神昏,舌红绛,兼有热入营血者,酌加清热凉血药,如丹皮、生地、莲子心等。若咽喉疼痛,漫肿不适,触之较硬,兼有痰火邪毒结聚者,酌加消肿溃坚药,如穿山甲、皂角刺、乳香、没药等。若咽喉焮赤,肿胀疼痛,吞咽困难,口气热臭,舌苔黄燥者,酌加泻热通便药,如大黄、玄明粉、黄芩等。

3.利膈通便法具有泻热通便,解毒消肿作用。常用于实热内炽,积滞肠胃,热毒上炎咽喉所致的咽喉疾病,证见咽喉红赤,肿胀疼痛,壮热烦渴,大便秘结。常用方剂如大承气汤,常用药物如大黄、芒硝、枳实等。

若咽喉焮赤肿起,疼痛,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大便燥结者,酌加宣肺解表药如荆芥穗、薄荷、牛蒡子等。若咽喉疼痛,口干,心烦,舌干少津,大便秘结,兼有阴虚液少者,酌加养阴润燥药,如郁李仁、火麻仁、生地、玄参等。若咽喉疼痛不适,咳喘痰稠,大便燥结,兼有肺气上逆者,酌止咳平喘药,如杏仁、紫菀、款冬花等。若咽喉疼痛不适,声嘶音沙,便结溲黄,舌苔黄燥者,酌加宣肺开音药,如薄荷、桔梗、僵蚕等。

4.疏肝解郁法具有疏肝解郁,理气行滞作用。常用于因情志不遂,七情气郁,肝气不舒,气滞痰凝所致咽喉疾病。证见咽喉不适,如物噎塞,喉中如有梅核,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心烦易怒,胸脘痞闷等。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枳壳等。

同类推荐
  •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本书共分为四册,内容包括:《黄帝内经》说起;脏腑决定病理变化;透过症状看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内外沟通的桥梁;把握中年健康;平安度过智慧的人生等。
  • 杨力讲环境养生

    杨力讲环境养生

    本书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与环境养生、气与环境养生、阴阳平衡与环境养生、五行与环境养生、居住环境的“风水”与养生、居室环境与养生等内容。
  • 排毒养生

    排毒养生

    这书教我们用最轻松、最简单、最省钱的方法获得健康,我们可以从各种天然资源中找到我们和家人的健康。书中搜集各种排毒疗法。有了它我们可以更快、更容易找到健康的秘诀。 体内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所以,排毒便成了我们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这书从饮食、运动、药物、生活及精神排毒六个方面,讲述了生活中有效的排毒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排毒建议和实施方案,并在每章设有排毒疑难问题解答,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在书中还及时提醒我们每天坚持写排毒日记,让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排毒养生的成果。。
  • 心脏病病人何时上医院

    心脏病病人何时上医院

    本书分10个部分介绍了心脏病的有关知识,首先阐述如何判断心脏病,然后分别回答了9种常见心脏病的有关概况、病因、危害、诊断、预防和治疗等问题。
  • 杨力谈蔬菜养生

    杨力谈蔬菜养生

    本书不仅对常见的各种蔬菜,从营养成分、养生功效、选购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且对于蔬菜的应用,如蔬菜与美容养生、四季养生、活力养生、防病养生等方面也给予了全面的论述。
热门推荐
  • 最强护花雇佣兵

    最强护花雇佣兵

    许林,佣兵界的传奇人物...美女护花——青春火爆的辣女——温柔妖娆的御姐——善解人意的小清新活雷达,这不仅仅只是传说,这还是一场意外……
  • 超自然社团

    超自然社团

    一个玄幻异能小说社团,平日每天都会去各种超自然的地方寻找素材,而其实呢。。。。。。。。
  • 老子智慧讲座

    老子智慧讲座

    本书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道德经》占据了十分特殊的位置,老子提出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体系的基础。
  • 围城之伤

    围城之伤

    发现妻子频繁出入高级美容院等会所后,杨政感觉到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带着怀疑,他开始了对妻子的秘密调查……
  • 重生之重新出发

    重生之重新出发

    李大雷在表白当天发生意外,回到高考前,带着重生而来的信息,他能否突破性格的局限,改变命运
  • 鹿晗的甜蜜生活

    鹿晗的甜蜜生活

    茉家千金(茉雪)和鹿氏总裁(鹿晗)的爱情故事。作者汗颜
  • 大唐小跑堂

    大唐小跑堂

    古云,一个来自现代的程序猿,却在恍惚间穿越时空来到大唐。蛮不讲理的你奶奶,外冷内热的大小姐,古云有些头疼,究竟是吃白菜呢,还是萝卜呢,还是来一锅全家福。
  • 伤魂

    伤魂

    龚合国是“我”在新兵连认识的铁哥们。一次,“我”为新兵们请命,得罪了班长。起初,龚合国还跟“我”一条心,不久却“变节”了,二人的情义也至此决裂。很多年后,战友沈从武偶然联系上了“我”,他说龚合国早就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不过现在人已废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龚合国竟然在他的家乡上演了一出堪称惊世醒人的活报剧,他独创的“频道论”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而他和他所在的小城里的官员们有一天忽然懵懵懂懂地去“集体自首”,更是荒诞离奇……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发人深省。
  • 西凉言微易

    西凉言微易

    你爱过一个人吗?你自私过吗?然后,你在爱情面前选择过自私吗?曾经有个人对我说过:“言西,你从没有真正爱过任何一个人,你只是对他们的付出而感动罢了,终究,你和秦微易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段热血燃烧的青春,那时候可以不管不顾,也可以任性妄为,因为有人保护,因为有恃无恐,可是我不爱付出,但却比任何一个人都渴望拥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曾经唯一爱过的那个男人,他教会我的,不止是爱。只因为他的名字叫做秦微易。
  • 疯门全书

    疯门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