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鼓岬位于鼓膜后下象限7—8点间处,于鼓脐与鼓环的中间部进针。用2—2.5寸毫针,穿过此处鼓膜,针尖达鼓岬,或可通过刺激,约10分钟。主治耳胀、耳闭、耳鸣、耳聋等。可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刺前先消毒外耳道。针刺不宜过深,针尖达鼓岬后不可过分用力。
(1)耳中位于鼓膜前下象限,相当于光锥区,鼓脐与鼓环连线的中点,用长毫针刺激,不留针。主治耳胀、耳闭、耳鸣、耳聋等。
2.耳针是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
相应穴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耳廓位于头部面部,突出于头部面颊后两侧,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耳廓形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图2—3),是经脉循行会聚之清窍。
在临床中,通过对耳廓颜色、形态、大小的望诊,对耳廓局部相关穴位的刺激、触压,以诊断、防治疾病的方法已广泛被医家所采纳。
临床上,气血的盛衰在耳廓上有所反映。《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
《甲乙经》卷6说:“耳焦枯受尘垢者,病在骨。”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用刺激耳廓相应的穴位以治疗疾病。《针灸大成》说:“艾灸耳尖穴,治疗眼生翳膜。”《理瀹骈文》记载有用手按摩耳轮,不拘遍数,以治疗不睡的方法。特别是近代,用刺激耳廓及周围相应穴位进行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扩大,由几十个病种发展到100多个病种。让人感兴趣的是,有人用耳针刺激耳廓有关穴位代替麻药,作外科手术,这也为耳科学、针灸经络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耳针源于传统的针灸学,但它又融合现代的解剖学、生理学于一炉。它既与中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现代的解剖、生理不可分割。
耳廓上有上百个腧穴(图2—4)。
操作时,常规消毒,直刺或斜刺,轻轻捻转,不可过深,以免穿过耳廓。
埋针后可用胶布固定。
3.穴位注射根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将药物注入穴位内,通过针刺和药物的作用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以达到治疗耳部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穴位有翳风、中渚、听会、听宫、颊车、耳门、天容、足三里、耳和髎等。
常用的药物有丹参、当归、川芎、鱼腥草、穿心莲、银黄注射液,还有西药维生素B1、B12注射液。每次选用一种药物,取1—2穴,
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药物。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1次,5—10日为1个疗程。多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耳胀、耳闭等耳病。
4.灸法根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
采用悬灸、直接灸或隔姜灸的方法以治疗耳病。常用于治疗虚寒性耳病。实证、热证耳病一般不用灸法。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翳风、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肝俞、肾俞、关元等。
5悬灸点燃艾条,置于穴位上方1寸左右,进行悬灸,以患者感到灼热为度。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6隔姜灸菲薄的姜片上置点燃的艾条在穴位上施灸,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四)其他疗法
主要有按摩法和导引法。按摩法包括医生按摩或器械按摩,以及患者自行按摩等。
1.按摩法是在人体体表或耳窍周围选取相应穴位按、摩、推、拿,以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常用穴位有听宫、听会、翳风、百会、合谷、风池、迎香、大椎、肾俞、足三里等。
2.导引法是以肢体运动(如俯仰、屈伸手足、转动肢体等)与气息呼吸的自我调节(如深呼吸、浅呼吸等),以及自我按摩相结合,以达到气血流畅,除劳去烦的一种治疗方法。
按摩法与导引法多用于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的慢性耳病。可单独采用,也可根据病情,与内服药、外用药相配合。
3.咽鼓管自行吹张法常用于治疗耳胀、耳闭、耳鸣、鼓膜内陷、听力障碍等耳疾。
患者用手指紧捏鼻孔,向两耳鼓气,使气从咽鼓管贯耳窍,耳窍哄然有声。若耳膜顿时胀而微向外突者,表示窍已通。每日2—3次。
《保生秘要》卷3说:“定息以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目,使气串耳通窍内,觉哄哄有声,行之二三日,窍通为度。”每次吹张前,宜先擤尽鼻涕。若鼻窍窒塞,气不能至耳者,可在鼻腔内滴1%麻黄素1—2滴,使鼻腔通畅后再吹张。鼻衄患者暂不吹张,致鼻衄愈后再行吹张。
4.鼓膜按摩术常用于治疗耳闭、耳鸣、耳膜内陷,或炮震伤耳后耳鸣、听力障碍、暴聋等耳疾。患者“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景岳全书》卷27)。具体方法以中指(也可用食指),紧塞外耳道,轻轻按压,摇动数次后,突然拔出手指,重复多次,每次3—10分钟,每日4—5次。或可以中指按压耳屏,使耳屏掩闭外耳道口,一压一按,反复行之。
按摩前手指要洗干净,修剪指甲。若耳道红赤,肿起疼痛者,或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者,暂不宜施术。
5.鸣天鼓常用于预防或治疗耳鸣、耳聋等耳疾。“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按耳门,以指击其脑户”(《遵生入笺》)。方法是:调整好呼吸,将两手掌心紧贴于两外耳道口,使外耳道口暂时处于封闭状态,两手指放于枕部,食指叠于中指上,食指从中指上滑下,轻轻叩击脑后枕部。左右手各叩击24次,再两手同时叩击48次。
此外,还有以呼吸气息自我调节,如“起火得长安法”(《红炉点雪》),即端坐于静室内,排除杂念,意不涣散,心不妄想,双目半睁半闭,眼前一切景物似睹非睹,视而不见。调整呼吸,使之轻柔低微似有似无,以意领气,以气运身,至精神与形骸保持协调,以治疗和预防耳疾,保健耳窍。
鼻病的防治
一、鼻病的预防
在鼻科临床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防止鼻疾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避免或减少鼻病的发生。
常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防止鼻病的发生。
若饮食自倍,暴饮暴食,或过食辛辣醇酒和膏粱厚味,内酿湿热,湿热熏蒸,上攻鼻窍,则致鼻肿、鼻痛、脓性鼻涕增多等。患病后的饮食,应视病情选用。如鼻部痈疽疮疖、鼻衄等,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煎炒。若鼻涕脓浊,色黄量多者,宜忌食肥甘醇酒。若鼻塞清涕,畏寒肢冷者,宜忌食生、冷、凉食等。
2.常在大量粉尘、烟雾弥漫、空气污秽
等不洁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应戴劳保口罩,以免粉尘、邪毒停聚鼻窍,损伤鼻粘膜,导致鼻衄、鼻塞、喷嚏,甚至鼻粘膜萎缩。喷嚏频作伴有鼻鼽者,春秋季节,花开花落时,为防止花粉过敏者,也宜戴上口罩。
3.鼻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外伤后易出血,故不要用不洁之物或指甲挖鼻。
4.教育小儿勿将玩具、豆类、食品、纸屑及昆虫等放入鼻腔,以免引起鼻腔异物。若小儿突然鼻窍窒塞,呼吸不利,鼻气臭秽,脓浊鼻涕增多者,多系鼻腔异物所致,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取出。切忌在未弄清异物的性质、位置,无设备条件时,盲目钳取,以免引起意外。若系动物性异物(如水蛭等)宜用乙醇或乙醚将动物性异物杀死,或麻醉后取出。此外,施行鼻腔手术前后应仔细清点棉球、油纱及其他细小物品,以免遗留鼻腔。
二、鼻病的治疗
鼻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导引法等。常可根据病情选用一种治法,也可采用数种治法,但在鼻病治法中以内治法为主。
(一)内治法
1.疏风宣肺法具有疏风解表,宣肺通窍作用。常用于外邪侵犯,由口鼻而入,邪滞肺系,壅遏鼻窍所致的鼻病。证见鼻塞难通,鼻能声重,嗅觉减退,香臭难辨,鼻涕增多,或恶寒发热,头昏头痛,舌苔薄白,脉浮。常用方剂如葱豉汤,常用药物如葱白、葛根、藿香、薄荷、苍耳子、淡豆豉、升麻等。
若鼻塞,鼻涕稠浊难擤,鼻粘膜红赤,头痛,身热汗出,脉浮数者,属风热之邪,用辛凉宣散药,如金银花、菊花、连翘、荆芥等。若鼻塞头痛,鼻艴,清涕,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紧者,属风寒之邪,宜用辛温散寒药,如麻黄、紫苏、生姜、细辛等。若鼻塞头闷,鼻涕脓浊量多,湿痰上涌者,酌加清热祛痰药,如黄芩、半夏、陈皮、瓜蒌等。若鼻塞头痛,鼻窍出血,量多难止,兼有热伤血络者,酌加清热凉血止血药,如生地、丹皮、白茅根、仙鹤草等。若鼻塞头昏,喷嚏频频,清涕如水,兼有表虚不固者,酌加固护卫表药,如防风、白术、黄芪、党参等。
2.芳香通窍法具有芳香宣散,祛邪通窍作用。用于邪犯肺系,滞留鼻窍所致的鼻病,证见鼻窍阻塞,呼吸不利,头昏头闷,嗅觉失灵,香臭难辨,或鼻髎,耳内胀闷如物堵塞,鼻甲肿胀,舌苔薄白,脉弦。常用方剂如苍耳子散,常用药物如苍耳、辛夷、薄荷、白芷等。
若鼻塞,鼻粘膜肿胀,头昏头闷,纳呆,乏力者,酌加芳香通窍药,如藿香、佩兰、藁本、菊花。若鼻塞头胀,鼻涕脓浊,量多,口苦,心烦,胆热上壅者,酌加清热祛痰药,如黄芩、枳壳、龙胆草、瓜蒌等。若鼻塞头昏,喷嚏频作,鼻涕清稀如水,鼻粘膜苍白,兼有卫表不固者,酌加护卫固表药,如防风、白术、黄芪等。
若鼻窍窒塞难通,头晕,耳鸣哄哄,听力减退,鼻粘膜红赤肿胀,邪壅头面清窍者,酌加疏风通窍药,如荆芥穗、石菖蒲、丹皮、柴胡等。若鼻塞涕多,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恶心干呕,湿邪蒙辟清窍者,酌加燥湿祛痰药,如半夏、陈皮、白术、竹茹等。
3.清热解毒法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作用。用于鼻部痈疽疮疖,以及火热内炽,邪毒上炎,结搏鼻窍所致的鼻病,证见鼻尖、鼻翼、鼻前庭红赤肿胀,疼痛拒按等。常用方剂如银花解毒汤,常用药物如金银花、黄连、连翘、夏枯草等。
若鼻肿红赤,疼痛拒按,心烦,口渴,头痛身热,兼邪毒炽盛者,酌加泻火解毒药,如蒲公英、野菊花等。若鼻部肿甚红赤,头昏,心烦,面赤,舌红绛者,酌加清热凉血药,如玄参、生地等。若鼻肿如瓶,两目合缝,神烦昏冒,烦躁,呕恶,舌红绛,苔黄燥者,酌加清营凉血药,如玄参心、竹叶卷心、生地等。若鼻肿疼痛,触之硬实,邪毒结聚者,酌加软坚散结药,如皂角刺、穿山甲、乳香、没药等。若鼻肿疼痛,口臭,心烦,大便燥结者,酌加泻热通便药,如大黄、玄明粉等。
4.排脓除涕法具有排脓除涕,祛除湿邪作用。用于因湿浊停聚,壅遏鼻窍所致的鼻病,证见鼻涕脓浊,色黄量多,鼻窍窒塞,鼻粘膜肿胀,鼻腔积脓,或鼻涕清稀量多,头昏头胀,胸闷纳呆,四肢乏力,舌苔腻,脉弦等。
常用方剂如温胆汤,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等。
若鼻窍流涕,鼻涕脓稠,色黄量多,头胀头晕,鼻粘膜红赤肿胀者,宜升清降浊,芳香化湿,用藿香正气散加黄芩、黄连等。若鼻涕量多,鼻塞头晕,食少纳呆,面白神疲,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者,宜益气温中,健脾除湿,用六君子汤加减。如鼻塞,鼻涕增多,色白质稀,或喷嚏,清涕,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甚等,属肾阳不足者,宜补益肝肾,温阳利湿,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饮加减。
5.理气活血法具有舒肝解郁,行气活血作用。用于因忧思郁怒,七情气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的鼻病,证见鼻窍窒塞难通,鼻粘膜肿胀,表面凹凸不平呈桑椹状,色紫赤,头昏头痛,心烦易怒,脉弦数等。常用方剂如丹栀逍遥散或越鞠丸加桃仁、红花、苍术、栀子等,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郁金、枳壳等。
若鼻塞头痛,鼻涕增多,色黄质稠,量多者,酌加清热除湿,化痰利窍药,如半夏、枳壳、瓜蒌等。若鼻塞难通,头晕头昏者,酌加芳香通窍药,如苍耳子、藿香、薄荷等。若鼻塞头痛,胸胁胀痛,心烦易怒,胸闷纳呆者,酌加理气解郁药,如枳壳、香橼、佛手等。若鼻塞持久,耳窍蒙闭,如物堵塞,耳内鸣响,听力减退者,酌加祛邪通窍药,如石菖蒲、细辛、葛根等。
6.补肺固表法具有温补肺气,固护卫表作用。用于因肺气虚寒,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邪气乘虚犯鼻所致的鼻病,证见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粘膜灰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等。常用方剂如玉屏风散、四君子汤等,常用药物如黄芪、白术、人参、防风等。
若鼻塞鼻痒,喷嚏频作,鼻涕清稀,鼻粘膜苍白,面色不正,舌淡,脉弱者,酌加补脾益气药,如茯苓、大枣、山药等。若鼻痒,喷嚏频作,清涕自滴,畏寒喜暖,四肢不温,遇寒加重者,酌加温补脾阳药,如干姜、高良姜、胡椒等。若鼻痒,喷嚏清涕,头晕乏力,腰膝冷痛,形寒肢冷,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甚者,酌加温补脾肾药,如附子、细辛、肉桂等。
7.凉血止血法具有清火泻热,凉血止血作用。用于因脏腑蕴热,内入血分,血热上攻鼻窍,灼伤鼻窍脉络所致的鼻病,证见鼻内有出血,鼻气灼热,或鼻干疼痛,鼻粘膜红赤糜烂,舌红,脉数有力等。常用方剂如十灰散,常用药物如大蓟、小蓟、白茅根、茜草根、大黄等。
若鼻腔出血,血色鲜红,点滴而出,咳嗽痰少,苔白,脉浮者,酌加清热宣肺药,如菊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若鼻中出血,血色深红,量多势猛,鼻干口臭,心烦,口渴欲冷饮,大便燥结者,酌加清胃泻热药,如知母、大黄、石膏、栀子等。若鼻腔出血,血色深红量多,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心烦易怒者,酌加清肝泻火药,如龙胆草、栀子、黄连、竹茹等。若鼻衄量少,渗渗而出,血色淡红,面白神疲,舌淡,苔薄者,酌加益气摄血药,如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
8.补脾益气法具有温胃健脾,补中益气作用。用于因脾气虚弱,中气不足,鼻窍失于煦养所致的鼻病,证见鼻涕清稀,色白量多,鼻塞头昏,嗅觉减退,鼻甲肿大,色深红,少气懒言,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脉弱者。常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常用药物如党参、茯苓、莲子肉、山药等。
若鼻塞鼻痒,头痛,喷嚏,清涕涓涓而下,鼻粘膜苍白,腹胀便溏,苔白体胖,脉弱者,酌加益气固表药,如黄芪、山药、防风、大枣等。
若鼻塞,鼻涕脓稠,色黄量多,腹胀纳呆,舌黄腻,脉弦数者,酌加清热利湿药,如黄芩、滑石、藿香、茵陈等。若鼻塞鼻干,鼻涕脓稠难擤,脓涕胶结成痂,鼻腔宽大,鼻甲萎缩者,酌加补脾益气,养血润燥药,如黄芪、白芍、大枣、当归等。若鼻塞持久、头晕头痛、鼻甲肥大、色紫暗、凹凸不平者,酌加活血通窍药,如红花、丹参、桃仁、赤芍等。
9.滋补肺肾法具有润肺补肾,滋阴降火作用。用于因肺肾阴虚,鼻窍失养所致的鼻病,证见鼻塞,鼻腔干燥,灼热疼痛,鼻涕脓稠,干结难擤,嗅觉减退,鼻气腥臭,鼻腔宽大,粘膜萎缩,干燥少津,舌红,脉细数等。常用方剂如百合固金汤,常用药物如百合、熟地、生地、麦冬、白芍、当归等。
若鼻腔干燥,灼热疼痛,鼻内出血,咽干口燥,潮热盗汗者,酌加滋阴清热药,如知母、黄柏、仙鹤草、白茅根等。若鼻腔干燥,鼻涕脓稠,色黄量多者,酌加清化痰浊药,如半夏、薏苡仁、麦冬、石斛、枳壳、瓜蒌等。若鼻塞头昏,嗅觉减退,鼻腔干燥,鼻粘紫暗,表面凹凸不平,舌尖边有瘀点,苔薄者,酌加行血活血药,如丹参、红花、赤芍、桃仁等。若鼻塞,鼻涕清稀,稍遇风寒即发作,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者,酌加补脾益气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等。
(二)外治法
外治法是根据病情,运用具有泻火解毒、清热消肿、芳香通窍、清热凉血、泻热止血、祛痰排脓等作用的药物,在患鼻局部使用。
外治法中局部用药的方法很多,有用疏风宣肺,芳香通窍药煎水,趁热蒸气熏鼻,以润通鼻窍。有用清热消肿,芳香通窍药煎水滴鼻,以通鼻窍。有用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药研成极细末吹鼻,以止鼻衄。亦有用泻火解毒,消肿定痛药研末涂敷患侧鼻部,以消鼻肿。治疗时可根据病情选用一种或两种外治法,再配合内服药,其疗效较之单纯用一种方法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