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3000000019

第19章 文学作品中的自杀母题(5)

荒原狼哈里作为典型的自杀者常常能把他的明显的弱点变成力量和支柱,在他的想象中,通向死亡的路随时都为他敞开着。因而,他多愁善感,充满幻想,不仅如此。他还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立足点。这样一来任何失望、痛苦、恶劣的生活境遇都会马上唤醒潜伏在他身上以一死而求解脱的愿望。久而久之,他把这种倾向发展成一套有益于生的哲学。他想,那扇太平门始终为他敞开着,这种想法给他力量,使他好奇,去饱尝各种痛苦和劣境,在他遭遇不幸的时候,有时他会有一种类似幸灾乐祸的感觉,他想:“我倒要看看,一个人到底能忍受多少苦难!一旦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我把太平门一开就摆脱了劫数。”47岁那年,他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侥幸的、不无幽默的妙想,这个妙想常常使他兴奋。

他把五十岁的生日定为他可以自杀的日子。他说服自己在这一天他可以根据当天的情绪决定是否利用太平门。不管他还会遇到什么情况,经历怎么样的痛苦和辛酸,所有这一切都不再遥遥无期了。因此当他由于某种原因遭遇种种特殊的痛苦和损失的时候,他就对痛苦说:“你等着吧,再过两年,我就能主宰你们了!”

然后,他满心喜悦地去想象:他五十岁生日那天早晨,他拿起刮脸刀,辞别一切痛苦,走出太平门,随手把门关上时,信件和贺词像雪片一样向他飞来。那时,一切都无所谓了。哈里最终有没有自杀,作者说他没有得知,这并不重要,因为哈里早在心里将自己的灵魂杀死了。

其实许多诗人就是类似哈里的人。他们的人格是分裂的,有两个灵魂,两种本性,他们身上既有圣洁美好的东西,又有肮脏丑恶的东西,既能感受光明和幸福,又能感受黑暗和痛苦,两者既互相敌视,又互相并存,犹如哈里身上的狼和人一样。他们生活极不安宁,有时在他们那极少的感到幸福的瞬间,诗人会体验到一种无比强烈、异常美妙的东西,这瞬间幸福的波涛有如滔天白浪高高耸起,冲出苦海,这昙花一现似的幸福绚烂辉煌,照亮了诗人的整个灵魂,于是这时苦海之上罕见的然而又是瞬息即逝的幸福之花——文学作品便产生了。因而他们不是通常意义的诗人,他们的生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命,他们的生命是一种永恒的、充满痛苦的运动,犹如汹涌的波涛拍击海岸,永无休止。他们的生活是不幸的,有时超尘脱俗,有时又混乱不堪,而一旦人们不愿在那罕见的、超越尘世的生活而闪闪发光的作品中去探寻生活的意义的话,他们的生活便变得毫无意义。于是他们会认为整个人类生活也许是个大错,是人类之母夏娃的怪胎,是大自然粗野的、没有成功的尝试。他们活着也是个大错。于是成为哈里型的自杀者。

自古以来,人们最为赞赏的自杀恐怕还是英雄之死,人类自明确进化以来,英雄就一直是人类光荣和赞美的中心,人们对懦夫总是嗤之以鼻。因此英雄之死自然也成为诗人注目的重要对象,在英雄的身上寄托着他们超越死亡的理想。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人固有一死,或迟或早而已,但这时间上的差别却是人在死亡上的主要差别。唯其如此,非正常死亡才显得那么沉重。有的死亡甚至可以具有极大的意义,它是对人一生的最后的结论。尽管英雄不必都要有一个壮丽或轰轰烈烈的死,但是,凡能壮丽地死去者几乎都可以算作英雄。有的人,以前并未作出过任何奇功伟业,只是在某种紧要关头,他选择了一个非凡的死,从而把自己一下子提升到一个不平凡的境界,用死亡赢得了不朽。

中国古代自先秦时代就有为“义”不顾身家性命的“侠义”精神,发展到秦汉以后的“尽忠报国”的忠烈行为,尽管精神层次不同,其蕴涵的时代内容也有差异,但英雄主义的本色确是一脉相承的,不管是杀身取“义”,还是杀身成“仁”,都达到了舍生忘死、牺牲自我的精神境界。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那些杀身取“义”的刺客,怀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为报“知遇之恩”而不惜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无论是为报智伯的“知遇之恩”的豫让,还是为报严仲子的知己之情的聂政,抑或是为报燕太子的知遇之礼的荆轲,都是信守诺言,情有所钟,矢志不悔,不负所约,不避刀斧,毅然赴死。他们的故事读来惊心动魄,让人感佩。特别是荆轲刺秦王,其行之壮烈在中国家喻户晓,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其悲壮的英雄气概流传至今。类似的故事在表现先秦时代社会生活的作品中还有许多,如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的故事,石乞为白公而受烹,高渐离以筑击秦王不中而被诛等。不过写得最具悲剧色彩和英雄本色的还是司马迁笔下的楚霸王项羽的自杀。楚汉相争,项羽最后被刘邦大军围困于垓下,兵少食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于是项王乃悲歌一曲,唱出了流传千古的霸王别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天亮后项羽率领余部杀出重围,面对仅剩的27人,他不无感伤地说道: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觽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力拔山河的盖世英雄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天意,又不肯渡江苟且偷生,愧对江东父老,觉得唯有一死才是英雄所为,于是从容自刎,甚至满足了敌人的愿望。

自古都是以成败论英雄,但人们惟独对失败的英雄项羽是个例外,就连写惯了“凄凄惨惨戚戚”的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李清照也为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感动,对他的自杀万分惋惜而赞赏有加,写下了豪气冲天、为人们广为传诵的五言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倘若项羽的杀身成“仁”比先秦刺客的舍生取“义”要震撼人心的话,那么,“杨家将”的故事在宋、元以后的古代中国则更是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杨家几代人为保卫“大宋江山”,“尽忠报国”而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地浴血奋战,其可歌可泣的事迹和感人的精神在各种不同的文学体裁的作品中被传诵。“杨家将”的故事始于老令公杨业兵败被围,誓死不降,于两狼山碰碑而死。

《杨家将演义》(即《北宋志传》)描述了这壮烈的一幕:

时杨业与番兵鏖战不已,身上血映征袍。因登高而望,见四下皆是劲敌,乃长叹曰:“本欲立尺寸功以报国,不期竟至于此!吾之存亡未知,若使更被番人所擒,辱莫大焉。”视部下,尚有百余人。业谓曰: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可速沿山走回,以报天子。”众泣曰:“将军为王事到此,吾辈安忍生还?”遂拥业走出胡原,见一石碑,上刻“李陵碑”三字。业自思曰:“汉李陵不忠于国,安用此为哉?”

顾谓众军曰:“吾不能保汝等,此处是我报主之所,众人当自为计。”

言罢,抛了金盔,连叫数声:“皇天!皇天!实鉴此心。”遂触碑而死。

可惜太原豪杰,今朝一命胡尘。静轩有诗叹曰:

矢尽兵亡战力摧,陈家谷口马难回。李陵碑下成大节,千古行人为感悲。

杨业碰碑而死的“忠烈”行为,体现了他“尽忠报国”信念的执着,也显示了他在死亡面前所达到的某种超越性的精神境界。作者没有去渲染死的恐怖和痛苦,而是着力表现主人公的坚定决绝、镇定自若、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情状,让英雄主义的精神之光掩盖了死神的阴影,使读者在悲壮的情境中感觉到一种昂扬的情致,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教化主义的色彩。

同类推荐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本书介绍了能够代表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珍宝、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人们由此了解兰州历史发展大体脉络。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热门推荐
  • 流逝的水

    流逝的水

    倾城之貌,原该有幸福的人生,可是她却遇见了他,君尚云,那个偷走了她的心,却在他们山盟海誓后将利剑刺向她的心,让她在雪花飞扬之时生不如死,为什么他要亲手打掉他们爱情结晶,为什么她将她的心击碎,碎得连痛都不知道是山盟感觉?为什么那个冰冷的权相越说爱她,可是却给她带来无尽的伤和痛,让她明白了利用与被利用,欺骗与被欺骗,明白了爱却步能爱,恨却被迫接受。他的强行与温柔都令他害怕。在绝望中挣扎过,在混沌中沉沦,在伤痛中清醒,却步再愿意去再次尝试,死了得心能否再次活过来,身心俱伤的她还能恢复吗?
  •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爱情是什么?萌芽时的怦然心动,成长时的炽烈奔放,成熟时的浓郁绵长,以及天下有情人终将面临的生离死别……《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作者历经十二年艰辛努力,将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爱情绝唱辑成一册,记载了有关爱的一切。如同时光流转,爱亦有四季变换,也会经历盛夏与寒冬。时光的残酷,爱情的不朽,在生死轮回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 上击九天

    上击九天

    他玄门道家资质最高之徒,因爱上自己的师叔,在度神劫被暗算,带着爱人尸身流落域外之境。谁也不能阻止我复活爱妻的决心,杀神灭佛,逆天击道,百世轮回,再此不惜且看叶灵如何走上一条上击九天,属于自己的大道。新书,请大家收藏推荐。
  • 道缘千年

    道缘千年

    本书原名《就木》现在正式更名为《道缘千年》。就木,在字典里的意思指:死亡。——就木却偏偏不会老,更不会死。【些许惊悚,些许搞笑,些许人性,没有大起大落,却似细水长流,一本质朴的灵异类小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家有保健师

    家有保健师

    日子过得清贫点儿,没什么可怕的,一家人快乐安康地生活才是一种幸福。更何况只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只要肯踏踏实实地劳动,何愁不能致富呢?无论何时,健康是生命之基、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我们都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天三顿饭做起,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做自己的家庭保健师。
  • 涅凰剑

    涅凰剑

    师父说:没有什么事情是无法忘记的,只要有时间,无论在怎么刻骨铭心的记忆,都会在曾经这个词语下黯然失色。曾经,当曾经的少年不再年少,当曾经的轻狂变得沉稳的时候,过去,便已经回不去了。
  • 小病不可小视

    小病不可小视

    日常见到的一些症状或小病,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却潜伏着重大危险,或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这些症状或小病往往给人带来可怕的损害,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可能都有难以忘却的片段、不愉快的经历,甚至于惨痛的教训。这本书将向您提供100多个症状或小病,以及从保健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合部份实际病例,告诉您应该怎样重视这些症状和小病,从而在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适合各阶层广大群众阅读。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校园的纯纯爱恋

    校园的纯纯爱恋

    呆萌爱吃的她傻傻的迷上那个在她前座的篮球少年,第一次那么迷恋他在球场上的一举一动,每一次找借口给他递纸巾,给他讲题……傻傻的以为不会暴露自己内心的想法,殊不知耳根的红色早已出卖自己。一场青春的纯纯爱恋悄悄蔓延……
  • 魔兽牧师

    魔兽牧师

    带着魔兽世界85级的牧师技能和能召唤精灵族的生命之树穿越了。这个在现实一无是处的家伙,雄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