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疗法:用汉字帮我们疏通气机很多人都会读书写字,却不知汉字也能帮我们疏通气机。在峨眉道家里,就有专门通过声音来放松的,比如读汉字“松”、“通”、“空”。当读“松”这个字的时候,长长的一声回荡不仅会在心里面振动,而且振动后会有东西在往外鼓荡。想一想当您静下来读“松……”的情景吧!
因为身为医生的缘故,生活中我会接触很多病人,而病人不同,对疾病的治疗也往往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人肠胃不好,一喝中药,胃里就翻江倒海似的难受;有的人很怕痛,细细的一根小针在穴位上刚扎下去,就会马上晕过去;还有的人总是追求绿色疗法,期望能有更为安全的方法……患者的种种情况,总是督促着我不断深思一些更加自然、更为大众所接受的有效方法。
我生活的地方--北京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冬天的风往往毫不留情地刮得人四处躲藏,一阵阵袭来的冷气会让人裹紧衣服,甚至是缩成一团,口中还时不时地发出“嘶”的声音,与此同时跺跺脚,把衣服夹得更紧些。见得多了,我就发觉寒风中的人们几乎都是抱成一团、裹衣,口里时不时地“嘶”一下,或者用嘴呼出热气,“哈”一下快要冻僵的手。司空见惯的场景被我这么一观察,就发现趣处了。为什么大家冷的时候都是发“嘶”的声音而不是别的呢?
原来,汉字的发音是直接动人气脉的,当人特别冷的时候,“嘶”一下,实际上就是把人的阳气吸到两肾去,再通过肺给它分布开,起到呵护人身体的作用。“哈”的时候,呼出的热气刚好可以温暖冻凉的手。
再比如,有时候一个人遇到一件麻烦事,他会说:“嘶!这个事儿不好办啊!”他这是气凉了,阳气鼓动不起来了,这个气让它回去,表示很难办的意思。人心火热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要吹一口气。很多人发短信时经常用“嘿嘿”、“呜呜”等字眼。发“嘿嘿”的时候,就是他很高兴,肾气转过来了,这是很美的时候。不美的时候,发个“呜呜”,哭的意思,就表示郁闷。
曾经有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纤夫的爱》,歌声响起的时候,我们眼前似乎就会闪现光着膀子的纤夫,同时耳边也响起他扯着嗓子“嗨哟、嗨哟”往前拉纤绳的喊声。虽然费力,却很甜蜜,一根粗粗的纤绳上系着两个人多少浓浓的“爱意”呀!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发音,是我们常用而不自知的。比如说抬一个桌子抬不起来要运一口气的时候,人们会怎么运这口气?一定是吸足了气,让这口气往下沉,撞到两肾的时候,同时发出“嘿”的一声,桌子便应声而起了。
另外,像“嘘、吹、呵、嘶、哈”等带有口字旁的虚声字,都与呼吸系统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呼吸系统又与人体气机的升降开合、聚散出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声响发出之时,这个人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就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那简单的一声音符引起五脏六腑的共振,所起的作用可真不能小觑!其实,读诗词时的感慨万千,发表演讲时的情绪渲染,倾诉秘密时的窃窃低语……这些语气词都能很好地帮我们传情达意,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
不仅仅是这些语气词,很多汉字也会帮我们疏通气机。在峨眉道家里,就有专门通过声音来放松的。比如读汉字“松”、“通”、“空”,当读“松”这个字的时候,音符长长地一声回荡,不仅会在心里面振动,而且振动后会有东西在往外振荡,让人非常放松。想一想当您静下来读“松……”的情景吧!
我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其实,当您激动的时候,当您开心的时候,当您紧张的时候,当您伤心的时候,您是不是都会无意间发出一些呐喊、欢呼或者叹息?以后您不妨多多留心,当身体哪里不舒服的时候,就有意多发出这样的声音,要知道,这是上天赐给您的护身大药啊,您可别把它给埋没了。
六字诀: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祛病延年六字诀是古代道家之间秘传的一种吐纳养生大法,它通过六个不同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牵动身体内不同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它通过呼吸导引充分激活脏腑的潜能来祛疾抗病,目的就是不让人过早衰老。
前面,我提到我们可以做自己身体的观测员,多多留心生活中哪些发音使您觉得舒服,那么总结下来,以后当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尝试多练这些发音来调整,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不过,想做“有心人”太难,现在的人实在是太忙了,一些患者朋友就曾经对我这么说:“武大夫,你也别让我自己总结,太麻烦了。你就告诉我经常读哪些字,可以锻炼哪些脏腑,治疗什么疾病吧!”我完全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一个人的精力终是有限,但是需要我们去做的事却是无限的。父母需要我们的孝心,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事业需要我们去费心,生活需要我们来操心……要求一个人在忙碌之余留心健康,也真的是难为了大家。不过不要紧,我还有一个方法教给您:我们不妨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一看养生大家们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对我们而言,也是难得的借鉴。
秘传千年的养生术
流传千年的六字诀,因其简单实用的功效,是儒、释、道、医都推崇的一套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法。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就有一个著名的丹道家陶弘景,在他的著作《养性延命录》中叙述了六字诀可以祛病延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行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之,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皆为长息吐气之法。”在他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有关六字诀的记载为:“凡病之来,不离五脏,事须识根,不识者勿为之耳。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归结起来就是,有六个字能与脏腑一一对应:心-吹、呼,肺-嘘,脾-唏,肝-呵,肾-。
到了隋代,天台宗高僧智大法师在他的《童蒙止观》一书中将六字诀用于佛学坐禅止观法门。他谈到:“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谓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颂曰: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此时,六字与脏腑的配属关系就和现代的基本一致。
后来,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的顺序,配合四时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的基础。他的《四季却病歌》是这么记载的:“春嘘明目本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而在唐代道教学者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和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中,对应关系则成了:心-呵,肺-,肝-嘘,脾-呼,肾-吹,胆-唏(嘻)。后来的文献在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归属上,大体沿用了这一论述,只是将“胆-嘻”改为“三焦-嘻”。到了明代,有一个据传活了130多岁的养生大师冷谦,在他的《修龄要旨》中,再次提到了这首《四季却病歌》。
练习六字诀的读音和主要姿势一下子看了这么多,您是不是已经头晕了?千万别蒙,我一下子说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六字诀历来都很受重视。而且,它的脏腑归属、发音以及配合的动作,都经历过不同时期的变革和考证。比如对“呵”的发音,有的说是读“ke”,有的读“he”,丹道派则读“ha”,还有“”字,有的读“si”,有的读“xia”。但是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些东西了解一下就够了,更重要的是,大家要掌握一些实际的东西,比如怎么练习,可以治疗什么疾病等等。所以,接下来咱们就直奔正题,撇开一些分歧,结合我临床的一些经验,给大家说说如何练习六字诀。
不过,先要强调一点,这篇文章读起来可能有点费力,需要您多一些耐心和坚持,但是,一旦记牢了这个方法,并且能够根据下面的描述针对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来练习,相信它一定会对您的养生祛病起到很大的帮助。
首先谈一下练习时的主要姿势。预备式为: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呼吸法是: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最后是调息: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
若是你觉得这个也很难的话,那么也不用做这么多姿势了,只要记得“松静自然”,也就是全身放松,撇下杂念,能够处于自然的状态之中,不要憋气,然后每个字读六遍就可以了。不过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慢一些。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最好能够读出声音,因为当您读出声音的时候,您的口型、发音等都会引起全身的变化,这样练习效果会明显一些。当然了,若是您掌握了要领和方法,能够意会到气感的流动,那就更好了。
不同的字对应不同的症状
其次,和大家聊一聊六字诀的脏腑对应关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可以让有不同症状和不同疾病的人知道锻炼的重点。具体说来就是:嘘(xu)对应有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肝经疾患的人;呵(he)对应有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的人;呼(hu)对应有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的人;(si)对应有胸满、咳嗽、肩背疼、风寒感冒、呼吸急促而气短等肺经疾患的人;吹(chui)对应有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的人;嘻(xi)对应因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的人。
经常会有某些方面症状的人,可以自己分析一下是哪条经或者哪个脏腑出了问题,然后时常读读对应的字,相信这个肯定会对你的身体有所帮助。
再次就是给初学者一点建议:读字时最好是想着相关的脏腑。嘘:想右肋下的肝脏,读时最好瞪眼;呵:想左胸部的心脏;
呼:想着脐上4寸(约五指)的中脘穴;:想双肺;
吹:想两个腰眼;
嘻:想自头顶最高点的百会穴有一股清气,带着相关脏腑的病气经胸、腹、两腿,再由双足涌泉穴排出体外。
不同的读字顺序会有不同的养生效果最后说明一点的是,六字诀用来养生和用来治病时的读字顺序有些不同,养生时就按照相生的顺序“嘘-呵-呼--吹-嘻”读六遍就好了。若是用来治病的话,最好按照特定的顺序,先按照上面所说的相生的顺序读两遍,然后按照特定顺序读六遍,然后再按照相生顺序读两遍。
详细来说,肝、胆方面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的特定顺序为:“吹-嘘-呵-嘘--嘘-呼-嘘-嘻”;百会
念“嘻”字时想着一股清气从百会穴入,从涌泉穴出中脘
涌泉
念“呼”字时请想脐上的中脘穴心脏、小肠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嘘-呵-呼-呵-吹-
呵--呵-嘻”;
脾、胃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呵-呼--呼-嘘-呼-吹-呼-嘻”;肺、大肠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呼--吹--呵--嘘--嘻”;肾、膀胱方面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吹-嘘-吹-呼-吹-呵-吹-嘻”。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养生大法。它通过嘘、呵、呼、、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它可以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人过早衰老。正如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所言:“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其实,六字诀还有相当丰富的内容,譬如具体如何发音,如何导引,如何配合四季和时辰等,都有很深的学问在里面,而本文也不过是想告诉大家,有一个这么简便而有效的养生之法,甚至是简单到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祛病延年。若是您以前不知道或者不太清楚这个方法,现在对此法相当感兴趣,并且有精力来钻研一下的话,那么我建议您不妨花点心思上网或者查阅一下相关的书籍资料,里面有更为详细的锻炼之法。当然,您也可能工作很忙或者是其他的原因,不能进一步研究,那么不妨详细读下本文,就可以掌握六字诀的要领了。照着上面的方法来做,相信你也可以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音乐疗法:通补五脏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里看到:歌舞升平的时候,皇帝大臣饮酒作乐,旁边有人跳舞唱歌。有人说这种人生活腐败,这种音乐叫靡靡之音。但是你知道吗?音乐除了可以愉悦耳朵之外,还有治病疗疾的功效。传统医学认为,五音入五脏,并且可以通补五脏,调节五脏的生理机能。
音乐一响,病退人安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不会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呢?
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音入五脏,并且可以调节五脏。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治病不用针灸或中药,而是用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在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从侧面说明了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其实,《黄帝内经》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是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比如皇帝大臣饮酒的时候,旁边有人跳舞唱歌,就有这种功能在里面。后来有些人不懂,就说这样的生活腐败,把这种音乐称作靡靡之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而这五个音阶又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其中,木对应角,火对应徵,土对应宫,金对应商,水对应羽。中医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你看咱们古代的繁体字,乐、药、疗三字同源,古人很早就意识到,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某种天然的联系。我多年的临床试验也证明了,音乐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还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的作用,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
音乐也需要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