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的父母有这样一个误解: 由于自己的孩子还未长成大人,身体比大人小,因而需要的水也相应较少。然而事实是,由于儿童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需要比成人更多的水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输送身体所需的养分,带走身体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为此,儿童每公斤体重需要水约50~160ml。
2.父母如何才知道小宝宝身体脱水呢?
婴儿身体缺水有诸多危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正确辨认儿童的脱水症状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对父母而言,弄清没有语言能力的小宝宝是否严重脱水还真是一件犯难的事情。通常,父母通过观察以下几个方面,便可察觉宝宝是否缺乏水分或者脱水:
1)观察宝宝的尿液颜色和小便的次数
如果每天小便次数为约六~八次,小便颜色清淡不浓,即表示宝宝身体不缺乏水分;如果尿液黄浊,小便次数少于六次,表明身体已经缺水了,应及时补充水分。
2)观察宝宝的皮肤、嘴唇是否干燥
如果皮肤上出现大量皮屑、无光泽、嘴唇干燥,表明身体已经缺水分了。
3)观察宝宝的泪水
如果发现宝宝眼睛比平时更加凹陷,哭的时候没有多少泪水或者根本没有泪水流出来,表明身体脱水。
4)观察头部软骨
如果发现宝宝头部中央软骨凹陷很厉害,表明宝宝严重脱水。
3.小孩子喜欢喝的”水”就好吗?
绝大多数儿童都爱喝带甜味的饮料,对于白开水、矿泉水之类的饮品不大感兴趣。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味觉的偏好促使其选择带甜味的饮料。然而,一些市售饮料内含有色素、甜蜜素、香精等添加剂,对小孩子的生长发育害处多多。例如,美国专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综合症与小儿常摄入含有人工色素的饮食有关。此外,碳酸饮料中的碳酸可腐蚀儿童的牙齿,所含的糖分易导致儿童患龋齿。作父母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后,不能一味地迁就小孩子的偏好,要尽量让其少喝不利于健康的饮料。
4.儿童爱喝的”水”的利与弊
此处的”水”既指饮料也指真正意义上的水。以下的”水”都是儿童所钟爱的,它们对儿童的身体都有哪些利弊呢?
1)“酸”类饮料
“酸”类饮料是指人为添加无机酸或有机酸酸味素的一类饮料。包括苏打水和碳酸饮料,还包括果味饮料。酸饮料所含的机酸易与身体钙离子结合,影响孩子骨骼、牙齿的发育。还易与摄入的肉、鱼、禽等动物性食物两者结合,使血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导致儿童容易疲劳,免疫力下降。
2)果汁、蔬菜汁饮料
这类饮料营养较为丰富、容易消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盐,可刺激胃肠分泌、助消化,还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其不足之处是含糖量偏高,本来体重已经超重的儿童不宜过多摄入。
3)含乳类饮料
这类饮料由于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D、A、B2、B6等)、微量元素如钙、铁等,对儿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饮品,但仍然不能代替饮水。
4)天然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