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联合以上的部位有膨胀、沉重不适的感觉,肚脐部周围是多发部位。腹部中多余气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在进食或说话时咽下的气体;二是消化道内细菌发酵产生的气体。如果经常性腹胀得不到缓解,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压力,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取位】
1.穴位
任脉:上脘、中脘、下脘、建里、气海、关元、下脘至气海一段
足阳明胃经: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天枢
足太阴脾经:太白
足太阳膀胱经: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肝俞至胃俞一段、大肠俞至小肠俞一段
督脉:大椎、大椎至命门一段
足少阴肾经:涌泉
足厥阴肝经:太冲
2.反射区
耳:大肠、直肠、腹、三焦手:胃、肝、脾
足:肝、十二指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腹腔神经丛
【疗法】
1.按摩
(1)常规性按摩。
步骤一:按压中脘、下脘、天枢各半分钟,再按揉2分钟。
步骤二:按揉气海半分钟,再按揉2分钟。按揉足三里20~40次。
步骤三:肝脾不和加按,点按大椎、肝俞、脾俞、胃俞、大肠
俞各2分钟。
步骤四:脾肾阳虚加按,点按脾俞、胃俞、肾俞各2分钟。
步骤五:伤食加按,点按胃俞、脾俞、肾俞、上脘各2分钟,点揉涌泉、太冲各2分钟。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重按快放大肠、直肠各10次。
步骤二:点按腹、三焦各2~3分钟,反复3~4次。
方法二:手部
步骤一:由轻至重点按胃2~3分钟,出现酸胀感后按揉2~3分钟。
步骤二:点揉或点按肝、脾各2~3分钟。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按压肝10~20次。
步骤二:由内向外推十二指肠,由下向上推升结肠,由内向外推横结肠,由上向下推降结肠,由内向外推腹腔神经丛,各10~20次。
2.刮痧
步骤一:以角刮法沿着督脉从大椎刮至命门,再沿着膀胱经从肝俞刮至胃俞,从大肠俞刮至小肠俞。
步骤二:以平刮法沿着任脉从上脘经下脘刮至气海,然后再刮拭天枢、足三里、太冲。
3.艾灸
步骤:实证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虚证取建里、天枢、足三里、太白、关元、中脘,使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前者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次;后者每次取3~5穴,每穴灸3~5壮,每日灸1次,5次为一疗程。
大便不畅是指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超过48个小时以上,在排泄时艰涩不畅,而且维持时间较长。造成便秘的原因有情志异变、排便无规律、久坐不动、食物过细、纤维素摄入过少、长期滥用泻药等,影响肠道蠕动,排便功能减退。大便不畅会影响食欲、睡眠、健康,也容易诱发便秘、痔疮、肛裂等。
大便不畅
【取位】
1.穴位
手少阳三焦经:支沟足阳明胃经:天枢、足三里任脉:神阙、中脘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俞、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俞、气海俞督脉:长强2.反射区
耳:大肠、直肠、腹、三焦手:直肠、肛门、胃脾大肠区、十二指肠、小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肾、肾上腺足:肛门、乙状结肠及直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掌摩中脘、天枢各2分钟,手掌顺时针摩腹6分钟。
步骤二:按揉脾俞、肾俞、大肠俞各1分钟。
步骤三:横向平推腰部2分钟,搓腰八髎,以局部发热为宜。
步骤四:按揉长强2分钟。
步骤五:按揉脚心至局部发热。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点按大肠、直肠、腹、三焦各10次,重复按摩腹、三焦3~4次。
方法二:手部
步骤:按揉或推按直肠、肛门、胃脾大肠区、十二指肠、小肠、升结、降结肠、横结肠、肾、肾上腺各100~150次。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点按肛门30~40次。
步骤二:由外向内推乙状结肠及直肠,由下向上推升结肠,由内向外推横结肠,由上向消化不良又称“积滞”或“食积”,属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中以“痞满”与消化不良最为相似。中医认为,“积滞”或“食积”的原因有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三种。实证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影响脾胃消化;虚证则是脾胃虚弱,影响消化所致。虚实夹杂则包括前二者。
这三种因素均会导致消化系统运作时受干扰,导致食物无法被正常消化。偶尔的消化不良的危害性不大,但习惯性消化不良会影响人体对必须营养素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并易诱发肠胃疾病。
下推降结肠,各10~20次。
2.艾灸
步骤:主穴取支沟、天枢、神阙、大肠俞,虚秘加灸脾俞、胃俞、足三里,冷秘加灸肾俞、关元俞、气海俞,使用艾条温和灸、艾条隔盐或隔蒜灸。温和灸每次取4~6穴,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日为一疗程;隔蒜灸取3~5穴,每穴灸3~5壮,每日灸1次,3~5日为一疗程;隔盐灸取神阙穴,灸5~7壮,每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
消化不良
【取位】
穴位
任脉:中脘、神阙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足太阳膀胱经:脾俞、胃俞、天枢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按揉内关5~6分钟,按揉足三里、中脘2~3分钟。
步骤二:临睡前单掌顺时针摩腹100~200圈。
2.刮痧
步骤一:以面刮法自上而下刮拭背部脾胃区,以角刮法刮拭脾俞、胃俞。
步骤二:以平面按揉法刮拭中脘、天枢,再以面刮法刮拭足三里。
3.艾灸
步骤:取中脘、神阙,使用艾炷隔姜灸,上置大型艾炷,灸至直到局部皮肤潮红,胃脘部无胀闷感为为宜。
腰腿痛
腰腿痛是腰痛与腿痛的合称,二者既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多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劳累外伤、体质虚弱、禀赋不足、纵欲伤肾所致。其中,外邪侵袭以湿邪为多,其他则由虚证(特别是肾虚、气虚)所致。
【取位】
1.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肾俞、志室、委中、承山、昆仑、大杼至膈俞一段、附分至膈关一段、膝关节至下三寸的膀胱经
督脉:命门、腰阳关、长强、大椎至至阳一段
任脉:气海、关元足太阴脾经:三阴交、阴陵泉、膝关节至下三寸的脾经
足厥阴肝经:环跳、膝关节至下三寸的肝经
足少阴肾经:太溪、涌泉、膝关节至下三寸的肾经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髀关、梁丘、解溪、膝关节至下三寸的胃经
足少阳胆经:居髎、肩井、风市、悬钟、膝关节至下三寸的胆经
经外奇穴:腰眼、膝眼
2.反射区
耳:腰骶椎、神门、皮质下、肾、膀胱、膝、踝
手:肾、腰椎、骶骨、膝关节
足:肾、输尿管、膀胱、肝、腰椎、膝关节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双手搓至发烫,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重复数次。
步骤二:用力向下搓长强,每次50~100遍。
步骤三:双手握空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转按摩腰眼5分钟,再轻叩腰眼3~5分钟。
步骤四:双手掌心紧按双膝,向外、向内各旋转10次。
步骤五:两手抱紧同一大腿,从大腿根用力下按到膝盖,再擦回大腿根部,来回共20遍,双手掌心挟紧同一小腿肚30次。
步骤六:点按环跳、居髎、委中、承山各20次,掐昆仑、太溪各20次。
步骤七:用力按揉涌泉20次,再掌擦至发热。
步骤八:掌拍下肢;拿揉下肢前侧,并按压足三里、解溪。
重复拍下肢,抖动下肢。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按压阳性反应点,再按揉腰骶椎、神门、皮质下、肾、膀胱各1~2分钟。
步骤二:掐腰骶椎、神门、皮质、膝、踝下各10次。
步骤三:点按肾、膀胱各5~6分钟,反复3~4次。
方法二:手部
步骤:点按肾3~5分钟,再按揉2~3分钟;稍用力点按腰椎、骶骨、膝关节各4~6分钟,再按揉3~4分钟。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按压肾30~40次,再按揉1分钟。
步骤二:由上至下推输尿管30~40次,按揉1分钟。
步骤三:点按膀胱30~40次,按揉1分钟。
步骤四:按压肾、肝各10~20次。
步骤五:按压腰椎、膝关节各10~20次。
2.刮痧
步骤一:以面刮法向下刮拭大椎至至阳、大杼至膈俞、附分至膈关,再从内至外刮拭肩井,再以面刮法刮拭命门、肾俞、志室。
步骤二:按压膝眼,再以面刮法从膝关节上3寸位置刮拭膝关节周围的胃经、胆经、膀胱经、脾经、肝经、肾经,直至膝关节下3寸处。
3.拔罐
将抽气罐或者火罐在腰阳关、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髀关、梁丘、风市、悬钟进行吸拔,每次可选择3~4个穴位拔罐,所有穴位轮流。留罐时间为10~15分钟。
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鼻出血
鼻出血又称鼻衄,中医认为,鼻出血多因肺有伏热、外感风热、饮酒过度、过食辛辣,或阴虚火旺、肝火偏旺等,以致热灼肺络,使血液溢出鼻腔。临床表现不一,或偶尔出血,或经常流血,或时出时止。
【取位】
穴位
督脉:上星、大椎
手阳明大肠经:迎香、合谷
足少阳胆经:风池
足太阴脾经:血海、三阴交
手少阴心经:少府、孔最
足阳明胃经:内庭、巨髎、天枢
足少阴肾经:太溪
足厥阴肝经:太冲
手太阴肺经:孔最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推揉太冲36次。
步骤二:拿捏足跟筋腱36次。
步骤三:掐迎香36次。
步骤四:推揉孔最36次。
2.刮痧
步骤:以角刮法刮拭上星、大椎,以平面按揉法刮拭迎香、肩颈痛是最让上班族困扰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整日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的人,颈部和肩膀往往长期处于同一姿势,使肌肉因过度紧张而“疲劳不堪”,久而久之会出现酸痛或压痛感。如果不加以注意,还有可能发展为颈椎病、肩周炎,除了疼痛外,肩颈还会出现粘连,导致运动功能受限。
合谷。
3.艾灸
步骤:取迎香、风池、合谷、血海。肺经热盛加灸少府、孔最,胃火炽盛加灸内庭、巨髎、天枢;阴虚火旺加灸太溪、三阴交。使用艾条温和灸或艾条非化脓灸,取2~3穴。前者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中病即止;后者每穴灸3~5壮,灸至局部温热不起疱为度,隔日灸1次,中病即止。
肩颈痛
【取位】
1.穴位
督脉:大椎
足少阳胆经:风池
足太阳膀胱经:大杼
手太阳小肠经:天宗、肩外俞、秉风
手阳明大肠经:三间、曲池、合谷
2.反射区
耳:颈椎、枕、肩、锁骨、神门、肝、内分泌、脾、耳背肝
手:颈椎、斜方肌、颈肩区、大脑(头部)、肩关节
足:颈椎、颈项、斜方肌、肝、肾、肩胛骨、肩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双手交替拿揉颈部两侧隆起肌肉,再用四指横向拨动颈部两侧隆起的肌肉。
步骤二:从风池按至颈根36次,点按风池、大椎、天宗、肩外俞各36次,按揉枕骨结节下缘旁36次。
步骤三:双肩放松,头部慢速前屈后伸,幅度由小到大,连续9次。
步骤四: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按压肩胛骨上方与锁骨之间,从颈部向手臂方向按压18次。
步骤五:按压秉风5秒钟,松开5秒后再按压,共10下。
以相同手法按摩天宗、三间。
步骤六:点揉曲池各36次,拿捏合谷各36次。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重捏轻放颈椎、枕、肩、锁骨,手不离皮肤,反复10次。
步骤二:点按神门、肝各2~3分钟,反复3~4次。
步骤三:掐内分泌、脾至红润。
步骤四:拿捏耳背肝2~3分钟,反复3~4次。
方法二:手部
步骤:按揉或推按颈椎、斜方肌、颈肩区、大脑(头部)、肩关节各100~150次。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推揉颈椎、颈项、斜方肌、肝、肾各10~20次。
步骤二:点按肩胛骨、肩各30~40次。
2.刮痧
步骤:以角刮法刮拭风池,再以面刮法从风池刮至颈根处,再以同样的手法刮拭肩井。
3.艾灸
步骤:取阿是穴、大椎、风池、大杼。使用艾条温和灸,阿是穴灸20~30分钟,大椎灸5~15分钟,风池灸3~7分钟,大杼灸5~10分钟,最后灸拇指根部内侧横纹尽头3~10分钟。
下肢酸痛
下肢酸痛通常是由于运动损伤和脏腑亏损引起的,这里指的是后者。肝主筋,肾主骨,当肝肾亏虚时筋骨就会因为失养无法抵御外邪,使下肢气血不畅,从而导致酸痛感,【取位】
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肾俞、承扶、委阳、承山、委中、昆仑、志室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督脉:命门
足少阳胆经:环跳
足少阴肾经:太溪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用掌根自上而下揉臀部肌肉,揉36遍。
步骤二:捏揉大腿外侧36次,并逐渐向捏揉直至踝外侧,再从踝内侧捏揉至大腿根部。
以相同手法自上而下按摩小腿内侧、外侧、后侧,重复36遍。
双腿交替按摩。
步骤三:揉搓脚弓各36次,用力持续点揉委中至疼痛缓解。
步骤四:用力按揉其肌肉丰厚的环跳72次,使有明显的酸胀感传导至腿75部为宜。
步骤五:下肢麻痹者拿捏足内踝处的太溪和昆仑各36次,以有明显的放射性酸胀感传导至腿部为宜。
2.刮痧
步骤:以面刮法刮拭命门、肾俞、志室、环跳。然后用手托着被术者膝关节前髌骨,用虚掌由轻至重拍打腘窝。
3.艾灸
步骤:取承扶、委阳、承山、昆仑、足三里,使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
腰背酸痛
这里说的腰酸背痛属功能性改变,与生活不规律、休息不充足、受凉、肌肉劳损等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肾气虚弱,严重影响膀胱经的气血畅通,使腰背部筋脉受损造成腰背部疼痛。
【取位】
穴位
经外奇穴:夹脊
足太阳膀胱经:肾俞、志室、大杼至膈俞一段、附分至膈关一段、背部膀胱经
督脉:命门、大椎至至阳一段
足少阳胆经:肩井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五指并拢,放在腰椎部,缓慢揉搓背腰部,至发热为止。
步骤二:点按命门,持续2~3分钟。
步骤三:两手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腰椎,持续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步骤四:拿捏腰部两侧边肌肉20~30次,手握拳敲击背腰部,操作8~10次。
2.刮痧
步骤:以面刮法向下刮拭大椎至至阳、大杼至膈俞、附分至膈关,再从内至外刮拭肩井,再以面刮法刮拭命门、肾俞、志室。
3.艾灸
步骤:取阿是穴、夹脊、肾俞、命门,使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
畏寒是是女性、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亚健康状况。当气血畅通时,机体能将产生的热量输送到人体各部位,使其维持正常的体温。如果体内阳气不足,就会使血液流速缓慢减慢,无法将热量传递给各部位,特别是处于神经末梢的手足,更容易出现冰冷的状况。
畏寒
【取位】
1.穴位
任脉:关元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足少阴肾经:照海
足少阴肾经:涌泉
2.反射区
足:腹腔神经丛、额窦、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单手拿捏后颈项部,持续2~3分钟。
步骤二:按揉关元2~3分钟,掌心摩20~30分钟,按揉足三里2~3分钟。
步骤三:点按涌泉2~3分钟。
(2)反射区按摩。
方:足部
步骤一:揉搓腿部至发热后,按揉腹腔神经丛50~100次。
162步骤二:按压额窦,每根脚趾20~30次。
步骤三:推按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肺及支气管、上身淋巴结各50~100次。
步骤四:按压心50~100次。
步骤五:擦涌泉,至局部发热。
2.艾灸
步骤:取关元、足三里和照海,使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2分钟,每日灸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