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1600000038

第38章 教子——修身之用(13)

教子是齐家的重头戏。曾国藩明确指出:“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子弟不贤,银钱再多也是枉然。因此,他誓不留钱给子孙。一名任过数十年高官的人,如果要敛财,不是没有机会的。尤其是在军中,百万千万银钱他都见过,经手过,但他从不从营中拿一文钱回家。就是从朝廷所得的养廉费,也尽可能地用于救助威族,接济朋友,使自己及家庭始终处于一种清贫状态,一不让家人沾上奢侈,

二不让钱财充盈而留于身后,硬是营造出“但以箕裘承祖泽”的家庭氛围,引导子孙自觉走上克勤克俭的自立之路。这种思考与设计,一般人家难以做到,只有境界极高、眼光极远而又能清心寡欲的人,才有可能去实现这种代代出贤人的宏伟计划。

教子教什么,这也是极重要的事。一般人总是希望孩子读好书。那是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有这种愿望不是坏事。但曾国藩高出一筹的是,他要求儿子“为人与为学并进”,而且“为人”放在首位。他自己毕生重视修身立德,深知孩子今日的修身立德对于明日的立业济世,有着怎样的作用,因而咬定教子以德不放松,着力培养他们孝友勤俭、习礼敬人的好品质、好习惯。就是“为学”的教育,也是重在学习目的与学习态度的培养。他多次说过:“凡人多望子孙

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读书——明理——做君子,这就是他给子孙设计的三步走路线图。在这个图中,起步是读书,这是大家所共同的;过程是不断地明理,即修齐治平之理,在今天说来,应该增加科学之理才算完整,这点人们的认识就有分歧;终点是做君子,就更不易为人所能理解和接受了。就是在那个时代,也是读书做官为主流,读书做君子似乎仅为曾国藩一人之愿,而

在今天,人们就更不欣赏了。然而这正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他牢记孔子的教导,“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唯有君子,才能担负治国平天下的大任,而许多官甚至大官高官却不是君子,相反不是官而是君子者,在各行各业中也能做出对社会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事来,因此,他自己做君子,也要培养子孙成为君子。他鼓励儿子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因而,“尔今未

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即使曾纪泽记性不好,他也认为“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有些滋味。”儿子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自然进步甚速。

所谓君子,就是道德高尚的人。仅仅只是明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所明之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会修身,学会为人,学会孝友勤俭与习礼敬人,学会克服艰难险阻从而百折不挠,顶天立地,这才是君子。如何教孩子养成这些品质呢?曾国藩也是下了功夫的,因而颇有特色的。归纳起来,这个特色就是不言而教和教子教心。一般人教子习惯于以言教之,授之者谆谆,受之者默默,其效则区区。孟子说:“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所谓“责善”,就是硬性地督促为善。须知,父子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个“情”字所维系,这情,是人伦中第一位的亲情,它不是简单的理所能取代的。滥用责善往往就会伤害这种亲情。曾国藩深谙其中曲折,尽可能地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去影响、用检讨自身错误的真诚去感染孩子,引导孩子,就如曾子所说的那样:“导之以道而勿强也。”他写信给儿子说:余“有始无终,故深以无恒为憾。近年在军中阋书,稍觉有恒,然已

晚矣。故望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他又叮嘱弟弟:“吾与诸弟惟思以身垂范而教子侄,不在诲言之谆谆也。”正是如此,他的教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曾纪泽成了享誉中外的外交家,曾纪鸿成了近代著名的数学家。旁及侄辈,荫及孙裔,人丁兴旺,贤才代出。曾国藩的教子理念,被事实和历史证明了他的有效性,因而为后人乃至今人所钦服。

望子成龙

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凡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

【译文】大凡一个国家的强盛,必须要多有贤臣。凡一个家庭的强盛,必须多出贤子弟。

【简析】望子成龙是每个做父母的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曾国藩也不例外。关键是怎样才能算龙?怎样才能成龙?这些问题值得琢磨、知晓。

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

【译文】家业要兴旺,全靠能出贤能的子弟。如果子弟没有贤德和才能,即使积蓄再多的银两、钱财、粮食、田产、衣物、书籍,也都是没有用的。

【简析】龙的笼统标准是“贤”、“才”两个字,大致都通得过。怎样才能成龙,则各有其见。不少人大量积财蓄物,以备子弟成龙之需,曾国藩对此不屑一顾。今天仍有无见识之家长,积钱囤房留给子孙,以炫父母恩德,以供子女享受,不知这正是助长子女依赖意识,妨碍子女独立能力成长,学学曾国藩教子的理念,定会受到启发。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仪之旗帜也。

【译文】我不指望代代都富贵,但愿代代都有秀才。所谓秀才,就是读书的种子,世家的招牌,礼仪的旗帜。

【简析】大量积财蓄物,美其名日备子弟成龙之需,实则为子弟成龙之祸,子弟依恃这些财物就不思进取,骄奢浮惰之气渐盛,到时哪里成得了龙?曾国藩要的是子弟读好书,代代有秀才。当今许多人已有这种见解,在子女学业德业上甚下功夫,其良性循环效应将代代显现;但仍有不少家庭缺乏这种长远意识,在培养孩子上不肯下功夫,自然结果只会是恶性循环了。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译文】大多数人都希望子孙当大官,我不愿子孙当大官,但愿为读书懂理的君子。

【简析】富而贵,贵而富。在中国古代社会,二者得其一,必有其二。当大官就是贵而富。曾国藩不贪富贵,只望子弟读好书,成为明理之君子。其实,他这种设计是极在理的。世上哪有那么多官可当?即使当官,如果没有成为君子,也未必能够善终,远不如做君子稳妥。

所贵乎世家者,不在多置良田美宅,亦不在多蓄书籍字画,在乎子孙能独自树立,多读书,无骄矜习气。

【译文】世家可贵的地方,不在乎良田美宅多,也不在乎藏的书籍字画多,而在于子孙能独自有所建树,能够多读书,没有骄矜习气。

【简析】曾国藩的思路是,多读书,读好书,一可以成秀才,基本的才就具备了;二可以成明理之君子,不骄不矜,美好的德性就形成了。有才有德,不就能独自树立了吗?

只望儿侄辈读书少有所成,将来孙辈看作榜样,便是世家好气象。若儿侄辈不能发奋用功,文理不通,则榜样太坏,将来孙辈断难成立。

【译文】只是希望儿侄辈读书能稍微有所成立,将来孙辈视为榜样,便是世家的好气象。若儿侄辈不能发奋用功,文理不通,这样榜样太坏,将来孙辈就绝对难以成立。

【简析】曾国藩的视野是够宽远的了。横看,儿侄都在其内,有大家的胸襟;纵看,自己与诸弟应成儿侄辈楷模,儿侄辈将来又成孙辈榜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有大家的眼光。所谓世家,横纵都须具备。

吾兄弟忝叨爵赏,亦望后嗣子孙读书敦品,略有成立,乃不负祖宗培植之德。

【译文】我们兄弟侥幸获得封爵恩赏,也希望后代子孙读书人品敦厚,略有成就,才不辜负祖宗的栽培。

【简析】这个世家的形成,应追溯到曾祖竞希公的勤劳、俭朴、敦厚、慈爱等美德,在曾国藩的记忆中,从曾祖父竟希公起,就开始培植耕读之家,要子孙读书敦品,于是才有今天的规模与气象。看来,一个家庭的兴盛,要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绝非十年八载就能成气候。不错,有人十年八载致了富,但子女德业培养上做得如何,他们有无长远眼光,都值得深思。余老年他无所望,但望星冈公之后丁口蕃衍,文学蔚起。

【注释】①渠:第三人称代词,他。

【译文】儿子如果贤明,那么不靠官囊,也能够自己去找衣食;儿子如果不肖,那么多积一钱,他将多造一分孽,将来淫选作恶,必定大坏家庭名声。所以我下定了这个决心,一定不靠做官来发财,一定不留银钱给后人。

【简析】儿子贤或不肖,留钱都没有用。有人就会反问,当父母创业还有没有动力了?回答是有。父母创业除适度改善家庭生活之外,一能展示能力锻炼品质,二能为社会多做贡献,这两点对子女健康成长最有示范和鼓舞作用。曾国藩就是相信这点,才咬定不留钱这个死理。凡有眼光的家长,不留钱给子女,从来不会自个儿将财富挥霍殆尽,更不会因此就不再去奋斗了。

仁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译文】有仁心的官员家,不积蓄银钱,让子弟自觉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作为依恃的。他们一天不勤奋,就将有饥寒的担忧,这样子弟就渐渐地变得勤劳,知道如何来自立了。

【简析】不留银钱与后人的最大好处,是使子女自觉走勤俭立身之路。有人担心,创业有巨大的风险,父母不留钱给他那么,子女抵挡不住风险怎么办?

子女的路子女自己走,父母的最大责任就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品质,相信具有这种优良品质在风险面前也是挺得住的。

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译文】我总是担心子侄习惯于骄、奢、佚三个字。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佚字,讨人嫌离不开一个骄字。

【简析】奢、佚、骄是家败、人败之祸根,须从严矫正。

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嘱。临行①时,教以三戒之首末二条,及力去傲惰二弊,当已牢记之矣。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

【注释】①临行:指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幼子纪鸿参加省试时。

【译文】世家子弟因门第过于兴盛,万目所瞩。临行时,我教导你三戒的首末二戒,以及力去骄傲和懒惰两种弊病,应当已经牢记了。进考场前不可与州县官来往,不可送请托的条子。提高身份的初始,务必要知道自重。

【简析】曾纪鸿赴试,论曾国藩实力,找找关系不过小菜一碟,但他却嘱纪鸿不可与州县长官来往,不可送条子,并上升到“进身之始,务知自重”的高度来对待。这不仅是维护自己的官场形象,重要的还是让儿子懂得自立的道理。

实在用心良苦。

教子孝友

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译文】天下的官宦之家,大多只是一代就将家业享用殆尽,他们的子孙起初就骄傲懒散,后来就漂泊浪荡,最终只得困死在沟壑旁。能有幸将家族基业再维持一二代的实在非常罕见。商贾巨富人家,勤俭持家的能够延续享用三四代;耕读人家,谨慎俭朴的能够延续五六代;孝敬长辈,兄弟友善的人家,却能延续到十代八代。

【简析】“孝友之家可以绵延十代八代”的命题,是曾国藩齐家教子的中心命题。纵观曾氏家族两百年来的发展轨迹,虽历经朝代更迭、战乱频仍,小起小落有之,但总体上保持了兴旺气象,学界、政界甚至军界,知名者不下百人,有力地印证了这个命题的可靠性。

凡子之孝父母,必作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族赖之,远近服之,然后父母愈爱之,此孝之大者也。若作人毫不讲究,办事毫无道理,为亲族所唾骂,远近所鄙弃,则贻父母以羞辱,纵使常奉甘旨,常亲定省,亦不得谓之孝矣。

【译文】凡是子女孝顺父母,一定是做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戚们都依赖他,远近的人都佩服他,父母也因此更爱他,这就是大孝。如果做人毫不讲究,办事毫无道理,被亲族唾骂,远近之人鄙弃,从而给父母带来羞辱,这样的人即使常常用美食供奉父母,并常常问候父母,也称不上是孝。

【简析】所谓“以礼事之”,就是作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这比“常奉甘旨、常亲定省”更具内涵,更能让父母受到尊敬。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译文】侍奉亲长要把他们能得其欢心作为根本。

【简析】悦亲是孝亲的一种较高要求,但曾国藩视为孝亲之本,再高也要达到。

尔当体我此意,于叔祖各叔父母前,尽些爱敬之心,常存休戚一体之念,无怀彼此歧视之见,则老辈内外必器爱尔,后辈兄弟姊妹必以尔为榜样,日处日亲,愈久愈敬。若使宗族乡党,皆日纪泽①之量大于其父之量,则余欣然矣。

【注释】①纪泽:曾纪泽,字劫刚,1839-1890年,曾国藩长子,1877年承袭爵位入京,次年出使欧洲,是晚清著名外交家。

【译文】你应当体谅我的这个心意,在叔祖及各叔父母面前,尽一些敬爱之心,常常存着休戚一体的念头,不要怀着彼此歧视的俗见,那么老辈及家里家外都必然器重你爱护你,后辈兄弟姐妹必定会把你作为榜样,相处就会日见亲密,愈久就愈敬爱。若使宗族乡里都说纪泽的度量大过他父亲的度量,我就高兴了。

【简析】写这信给纪泽的时候,儿子已经是大人了。大人就作大人的要求,在孝亲上更要做得方方面面细致周到。

余每见嫁女,贪恋母家富贵而忘其翁姑①者,其后必无好处。余家诸女当教之孝顺翁姑,敬事丈夫,慎无重母家而轻夫家,效浇俗小家之陋习也。

【注释】①翁姑:丈夫的父母。

【译文】我经常看见嫁出去的女儿,贪恋娘家的富贵而忘了婆家的人,以后肯定没有好处。我家的女儿们,首先应该教育她们孝顺公婆,敬事丈夫,千万不要重视娘家而轻视夫家,仿效平庸小家的陋习。

【简析】对女儿的教育也不放松。女儿出嫁之后要孝顺翁姑,不可重母家轻夫家。前述尝憾四妹晏起之惰,因此,在给纪鸿的信中,表达了好女儿应当好媳妇的心愿。

《礼》云:“道而不径,舟而不游”。古之言孝者,专以保身为重。乡间路窄桥孤,嗣后吾家子侄,凡遇过桥,无论轿马,均须下而步行。

【译文】《礼记》上说:“走大道而不抄小径,过河坐船而不游水。古代讲孝道的人,专门以保养自身为重。乡间路狭窄桥单薄,以后我们家子侄,凡遇到过桥,无论是坐轿还是骑马,都必须下来徒步行走。

【简析】惜身以孝是儒家重要的孝道思想之一,其理一说即明,但还是对纪泽是嘱之又嘱。

诸弟及儿侄辈务宜体我寸心,于父亲饮食起居十分检点,无稍疏忽;于母亲①祭品礼仪必洁必诚;于叔父处敬爱兼至,无稍隔阂。

【注释】①母亲:指曾国藩的母亲、曾麟书妻子江氏,1785-1852年,生育五子四女。

【译文】弟弟们以及子侄们一定要体察我的心意,对父亲的饮食起居要十分检点,不要有丝毫疏忽和照顾不到的地方;对母亲的祭品必须洁净,要诚心诚意地按照礼仪去祭奠;对叔父要既尊敬又爱戴,不能有丝毫的隔阂和疏远。

【简析】母亲的辞世使曾国藩心中十分不安,曾子“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的话常在耳边响起,所以要在家的诸弟与儿侄倍加尽力。

曾国藩对叔父十分关心,常与父亲并提,勉励弟侄尤加尊敬,风节显得格外铮亮。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庄子全鉴

    庄子全鉴

    本书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庄子》的作者并非庄子一人,据后世学者考证,其中“内篇”出自庄子之手,而“外篇”和“杂篇”就比较复杂了,多是庄子学说的继承者所作。庄子是奇人,《庄子》是奇书。博大精深的《庄子》,对后世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学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人性奇学

    人性奇学

    孔子曾经说:“我们常常去复习自己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有自己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抱怨自己不得志,这不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做法吗?”
热门推荐
  • 吃回侏罗纪
  • 穿越之佣兵大小姐

    穿越之佣兵大小姐

    二十四世纪的天才佣兵夙玥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灵渊大陆有楚国,楚国有南宫家,南宫家有南宫玥。南宫玥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是一个天才。五岁测出天灵根,十岁便达到大灵师,十五岁达到灵将却在同年被废修为、灵根碎裂,从此天才变废物,荣耀变耻辱,南宫玥被逐出南宫家。废物,是吗,当夙玥变为南宫玥,且看废物再变天才。
  • 灵妖传

    灵妖传

    盘古开天辟地之时,世界分为了阴阳两界。灵魂妖魔所在的阴界,万物生命所在的阳界,宇宙就是由这两股力量融合而变得完美!为守护阴阳之平衡,继承了先祖信仰的猎魔人们早已蓄势待发……
  • 所为何来

    所为何来

    一段尴尬的穿越之旅,一曲纠结的成长之歌。
  • 末世重生之独宠

    末世重生之独宠

    当她再次睁开眼的时候,一切都变的不同了,哪怕身边美男如云,她,从来只要他一人而已,,,,,,,,本文有点暗黑,兄妹恋,有点变态,不喜请绕道!!!
  • 星海烛火

    星海烛火

    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显得多么的渺小。我们的诞生一开始就充满了谜题,仿佛生命之中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是否由人猿进化而来?这浩瀚的宇宙是否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的广阔?假若有一天,高级文明的外星生命终于来到地球,我们发现自己并不孤独的时候,那么他们究竟是宣告福音的神明,还是收割一切的恶魔?我们将何去何从?
  • 静静等待着

    静静等待着

    本故事为迪加奥特曼同人言情故事,故事中只会提及居间惠和宗方城一。一个是外表美丽善良、重情重义、思维能力强,但其内心渴望被人呵护的胜利队队长。一个是典型理科生头脑、不善于表达,只会默默付出的胜利队副队长。而他们之间太过为对方着想,因为期盼,所以迷茫;因为执着,所以窒息;因为深埋,所以孤独。当他们都了解彼此的心意时,却不能在一起。当他们能在一起时,却不能相知相守。而到最后,他们才明白,爱一个人,由天由人却由不得自己。
  • 星撼苍穹

    星撼苍穹

    第一宇宙文明德里克帝国,发生叛乱,帝国皇帝被暗害,皇子在无法躲避追杀时,自爆身体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然而身上护身神器确保住了他一丝灵识,穿越黑洞来到地球。
  • 武林客栈:星涟卷

    武林客栈:星涟卷

    《武林客栈》(星涟卷文化底蕴扑面,文字功底娴熟,以神韵走工尺,玩小兽若大虫,有举轻若重之概,兼好整以暇之雅。凌波人不见,江上一云轻。若持此为业,鸿程岂可量哉!
  • 我的朋友一点都不少

    我的朋友一点都不少

    暂时周二周五更新。本书是坑,作者是大坑!更新什么,会一直没节操下去。如果觉得我写的不错,请先收藏,这会让我更有动力的。有兴趣的可以入群,群名:我的朋友一点都不少承诺:就算写十年,本书也是不会太监的。--------------------------星奈:哥哥,以后我们还能在一起吗?夜空:鹰,将来我们还能再见面吗?小鸠;老…老哥…来…来帮我洗澡……幸村:大哥,不要这样看着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带把!理科:啊,啊,啪啪啪,小鹰前辈X幸村,哗~哗~哗~,啊~啊啊啊!!玛利亚:哥哥,这个,这个是什么?可以吃吗?好像火腿啊!小鹰:啊啊啊,我明明是一个纯洁的人,不要让这些loli来玷污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