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知礼
后辈子侄,总宜教之以礼,出门宜常走路,不可动用车马,长其骄惰之气。
一次姑息,二次三次姑息,以后骄惯则难改,不可不慎。
【译文】后辈子侄,总应用礼仪来教导他们。出门时应经常走路,不要动用车马,滋长骄傲懒惰的习气。一次迁就,二次、三次迁就,以后骄惯了就难改正了,不可不慎重。
【简析】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内容,它关系到人的行为规范,是内心世界的外显。内心有骄情情意,显之于外则出门不愿走路而思动用车马,这是必然的道理。
余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于膏肓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
【译文】我家后辈子弟,完全没有见过艰苦时的样子,眼界大,口气大,呼奴喝婢,已成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已进入膏肓还不觉得,我深深地感到忧虑。
【简析】曾国藩回想自己当年求学、为官、治军的经历何等曲折、何等艰辛,因而历练出了勤、俭、谦、谨的品性;可子侄辈几乎是在蜜罐中泡大的,毫无历练,情感脆弱,稍有不慎,就会跌入骄奢淫逸的深坑,所以十分忧虑他们不知艰苦为何味的稚嫩及危害。曾国藩家庭几代人的变迁,与我们今天许多家庭的变迁有着相似的轨迹,我们如何教育子女,曾国藩的典型值得我们借鉴。
子弟不可学大家口吻,动辄①笑之鄙陋,笑人之寒村②,日习于骄纵而不自知。至嘱至嘱。
【注释】①辄:(zhe)总是,就。②寒村:即“寒碜(chen)”,寒酸。
【译文】子弟不可以学大家族人说话的口气,动不动就笑别人鄙陋,笑别人寒酸,每天习惯于骄纵自己却不知道。至嘱至嘱。
【简析】一举一动,一语一默,未经历练的人,动辄就会失之于礼。他对主持家政的澄弟,至嘱再三,要他以礼约束子侄。
人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若人之傲惰鄙弃业已看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拼弃不愿,甘与正人为仇,而以后不可救药矣。
【译文】一个人所以能稍稍顾惜脸面,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敬重。假若别人在他面前已表露出傲慢鄙弃的神色,这个人就会干脆公开无耻,丢掉脸面,心甘情愿与正人君子为仇。那以后就不可救药了。
【简析】人的言行举止之所以要就范于礼,是要维持体面,冀人敬重。若失去自尊心,堕落下去,就无可救药。这话说给纪泽,所指是大女婿袁榆生的放荡,既有提醒纪泽勿露鄙薄的意思,又有告诫纪泽从中吸取教训的目的。
沿途州县有送迎者,除不受礼物酒席外,尔兄弟遇之,须有一种谦谨气象,勿恃其清介,而生傲惰也。
【译文】沿途州县官员有迎送的,除不接受礼物和赴酒席外,你们兄弟遇到这种场合,必须有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要依恃自己的清介而生发出傲慢的情绪来。
【简析】嘱咐纪泽、纪鸿在与官场打交道时保持既清介又谦谨的形象,清介则不受礼,谦谨则不傲慢,一句话,俯仰有致。
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
【译文】君子不管人数多少,不论势力大小,都不敢怠慢他们,这就叫做虽然安泰却不骄傲。衣冠整齐,庄严地使人望着便生发敬畏,这就叫做虽然威严却不凶猛。这些都是谈论敬字的最好着眼点。
【简析】儒家要求君子的礼仪,内质是泰而不骄,外表是威而不猛。这样正合敬、恕二字。
闻贺夫人①博通经史,深明礼法。纪泽至岳家,须缄默寡言,循循规矩。
其应行仪节,宜详问谙习,无临时忙乱,为岳母所鄙笑。
【注释】①贺夫人:指贺长龄夫人,曾国藩儿子曾纪泽岳母。贺长龄,1785-1850年,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进士,其夫人亦饱读诗书,熟谙礼仪。
【译文】听说贺夫人博通经史,深明礼法。纪泽到岳丈家后,应当沉默寡言,循规蹈矩,哪些应照办的礼节,应当详细询问,熟谙练习,不要事情临头才忙乱应付,受岳母的耻笑。
【简析】在给诸弟的信中,提到纪泽去见岳母的事。由于贺家是长沙豪门,岳母又通经史深明礼法,那么纪泽初去,就要注意应行礼仪,拜托诸弟多加提醒和指导。
教子勉学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译文】人的气质由于天生,本来很难改变,只有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简析】儒家注重塑造君子人格、圣贤气质,所谓读书,实指接受经典,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路线图来修出君子人格、圣贤气质来。真是这样的读法,无疑是可以改变气质的,虽不是千人一面,但都要“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和“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子侄辈读书总宜时加约束,不可松懈。
【译文】儿侄辈读书总应时时督促,不可松懈。
尔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
【译文】你现在尚未到成年,一刻千金,切切不可浪费了光阴。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译文】你读书写字不能够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高祖父曾祖父以来相传下来的家风。
【简析】勉学,就是尽力学,所以不可松懈。这几段话从自律、惜时、早起几个方面作出要求,趁尚未过二十岁,未成家立业,还单纯专一这个时机读好书。
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有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然记得矣。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译文】读书记性平常,这不足以忧虑。所要忧虑的,第一怕没有恒心,第二怕随便用笔点一遍,并没有看明白。这些却是大毛病。若实实在在看明白了,久而久之必然会有些味道。心里好像有一种怡悦境界,那么自然就记住了。不必求记住字句,却要明白其中味道。
【简析】重视下力,不可忽视方法。针对纪泽自言记性差,教他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点到了实处。曾国藩是过来人,讲读书方法是他的拿手好戏。
今天的心理学科学告诉我们,一般人没有什么记性好与不好,有的机械记忆差,意识记忆强,集中记忆差,分散记忆强,因人而异,各有所长罢了。
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译文】买书不能不多,可是读书就不能不明了所要选择的书籍。 【简析】提醒买书与读书是两回事,读书不要贪多,要重选择。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译文】读书的方法,默看、诵读、写字、作文,四项每天都不能缺少。
【简析】看、读、写、作四者兼进,既可互相调剂,还可互相促进。
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
【译文】今天半页,明天几页,又明天耽搁几页,或者几年不能读完一部书。好比煮饭,火一歇饭就冷,火小了就煮不熟,必须用大块柴烧大火,才容易成功。
【简析】要集中力量攻一部书,这样容易见效。拖拖拉拉,就没有效率。
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
【译文】用工夫时不可过于自我束缚落入苦恼,须得寻探出一些趣味来。
【简析】读书要探些趣味出来,不仅是从中找到快乐,还是融会贯通的结果。
吾教尔兄弟不在多书,但以圣祖之①《庭训格言》(家中尚有数本)、张公之《聪训斋语》(莫宅②有之,申夫有刻于安庆)二者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注释】①圣祖之《庭训格言》:指《御制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清世宗、允祉等编,系圣祖教育皇子的语录汇编。圣祖,指康熙。②莫宅:莫友芝家。
莫友芝,字子德,1811-1871年,贵州独山人,与曾国藩有较深交情。
【译文】我教你们兄弟读书不在多,只要以圣祖的《庭训格言》(家中还有几本)、张英的《聪训斋语》(莫友芝家有,李申夫有安庆刻本)两部书为教材就行,这两部书里的每句话都是我出自肺腑想要说的话。
【简析】向两个儿子推荐两本家训。曾国藩认为两本家训中所说的,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教子之心如此诚恳,怎能不感动他们呢?中国文化中的家训,是一束无比娇艳的鲜花,能使家庭芳香四溢,曾国藩本也想写家训一部,可惜未成,但他大量的齐家之言,则是史上最厚重的一部家训。
近日所看之书,及领略古人文字意趣,尽可自摅①所见,随时质正。前所示有气则有势,有识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古人绝好文字,大约于此四者之中必有一长。尔所阅古文,何篇于何者为近?可放论而详问焉。
【注释】①摅:(shu)抒发。
【译文】近来看过的书,以及领略到的古人的思想和趣味,完全可以抒发自己的见解,随时咨询。以往曾谈到,有文气就有声势,有见识就有度量,有情感就有神韵,有意趣就有味道。古人的好文章,大致这四条当中必定占有一条长处。你所阅读的古文,哪一篇和我说的哪一条接近呢?可放开来议论。
【简析】鼓励儿子读书放论而详问,是很高明的见解。古文中的气、识、情、趣,通过放论详问才能发掘出来。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在今天,都是值得提倡的,既可以加深领悟、提高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
问有一专长,是否须兼三者乃为合作。此则断断不能。韩无阴柔之美,欧①无阳刚之美,况于他人而能兼之?凡言兼众长者,皆其一无所长者也。
【注释】①欧: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1007 -1072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译文】问有一项专长,是否必须兼备其他三项一起合作。这是断然不可能的。韩愈就没有阴柔美,欧阳修也没有阳刚美,何况对于其他人来说能兼备吗?凡是轻言兼备众长的,都可以说他没有一项专长。
【简析】气、识、情、趣四项皆具,好则好矣,但不现实。韩愈是唐代古文大家,但刚而欠柔,欧阳修是宋代古文大家,但柔而欠刚。纪泽问得好,但答案则是“断不能”。看来,曾国藩提倡放论详问,不失为教子求学的上上之策。
教子立身
为人与为学并进,切戒骄奢二字,则家中风气日厚,而诸子侄争相磨矣。
【译文】做人与求学并进,切戒骄奢两个字,家中风气就日益厚重,子侄们也都会争相磨砺。
【简析】立身有两大任务:为人、为学。曾国藩历来重德,故将为人置于为学之前。如何德业并进,他提出一戒骄奢,二倡争相磨砺,相信在家中风气日厚的环境下,子侄们是能够立得住身的。
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译文】我家祖父教导别人,将“懦弱无刚”四字看作是大耻辱。因而男子汉要想自立,必须要有一股子倔强气。
【简析】争相磨砺对于男儿立身非常重要,这里借给沅弟的叮嘱来教导子侄:男儿须有倔强之气。而且这是曾氏祖上家风的传承,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向以“懦弱无刚”为大耻,这种基因将代代相继。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译文】立身应把不乱说话作为根本。
【简析】妄语与争相磨砺相悖,为立身之大害,所以曾国藩将不妄语作为立身之本。
尔辈少年,尤不宜妄生意气,着不得丝毫意见。切记切记!
【译文】你们正当少年,尤其不应该狂妄而意气用事,在这点上不能存丝毫心思。牢牢记住牢牢记住!
【简析】争相磨砺中难免有顺逆欢愁之时,逆时愁时,没有修养的人就会妄生意气,这样一伤己身,二伤他人,于谁都无益;而有修养的人则不忮不求,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这样德业才会并进不止。
家之兴衰,人之穷通,皆于勤惰卜之。泽儿习勤有恒,则诸弟七八人皆学样矣。
【译文】家庭的兴盛与衰落,人的穷厄与顺利,都可以从勤劳或懒惰上来预卜。纪泽儿锻炼勤劳能做到有恒,这样家里七八个弟弟就都会学样。
【简析】曾国藩教予以勤,并鼓励曾纪泽作诸子侄的榜样。
吾家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庶几长保盛美。
【译文】我家的子侄们,总应该以“勤俭”两个字自勉,或许可能长保兴旺。
【简析】曾国藩教子以俭,嘱澄弟在家勉励子侄,这样兄弟同心共担教子重任。
教训后辈子弟,总以勤苦为体,谦逊为用,以药佚之积习,余无他嘱。
【译文】教训后辈子弟,总是要告诉他们勤苦是人的根本,与人打交道要谦逊,用它来医治懒惰骄傲的积习,其他就没有别的嘱咐了。
【简析】曾国藩教子以勤苦为体,以谦逊为用,体现了富家孩子穷养的特点。也正是这个穷养,使他的孩子自觉走上了自立之路。当今有的富户家长,也懂穷养之理,可硬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甚至有的穷户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竞将孩子富养起来,就更离谱了。
成败勤惰,儿当自省而图自立下焉。
【译文】成功还是失败,勤劳还是懒惰,你们应当自我反省,以便求得自立。
【简析】曾国藩教子以勤、俭、谦立身,还要学会自省,以形成自觉。自省是儒家传统修德法宝,曾国藩自己屡试不爽,故决心将这一法宝传给子侄。
凡富贵功名,皆由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关涉。
【译文】大凡富贵功名,多由命运来决定,一半由于人的努力,一半由于天意的安排。唯独学习做圣贤,就应该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联系。
【简析】能够争相磨砺,又能够勤俭谦省,人力付尽,德业必进。德业与富贵功名不同,富贵功名人力只能求得一半,还须由天事命定另一半;进德业学圣贤则可全由人力求得,全由自己作主,这话虽是对纪鸿一人所言,对所有子侄亦是最好的鞭策。
导之以道
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侄等处最顺之境,当最富之年,明年又从最贤之师,但须立定志向,何事不可成?何人不可作?愿吾侄早勉之也。
【译文】大凡将相并不是靠血缘相传相袭的,圣贤豪杰也是这样。只要人肯立志,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侄儿们身处最顺遂的环境,正当年轻有为的年华,明年又跟从最好的老师,只要立定志向,什么样的事做不成?什么样的人做不到呢?希望侄儿们早早努力啊。
【简析】先说理,后激励,先拔亮心灯,再激发热情,一拔一激,何况是自己的亲侄子,又多了一份亲昵,怎么不动心呢?
余尝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容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
【译文】我曾经注意观察星冈公仪容高过别人的地方,完全在一个重字上。我走路、举止等也较为厚重,这都是效法星冈公。你的举止不厚重,这是一个大的弊病,以后要时刻留心,无论走路还是安坐都要厚重。
【简析】学有法,教有方,曾国藩注重纪泽容止厚重,以星冈公为榜样说开来,劝导儿子,颇有分量。做家长不容易,要有敏锐的眼力,透过似乎微不足道的细节,洞察出一些发展趋势来,为教子提供有益的思路,从而赢得主动。
曾纪泽受益于父亲对他刚毅性格的培养,以致在后来的外交生涯中刚毅制胜,为国大添光彩。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谦谨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谚云:“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非必锦衣玉食,动手打人而后谓之骄傲也,但使志得意满,毫无忌畏,开口讥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耳!
【译文】凡是对别人心存畏惧不敢随便议论的人,是谦谨的人;凡喜欢讥评别人短处的人,是骄傲的人。谚语说:“富家子弟多骄奢,贵家子弟多傲慢。”
不一定锦衣玉食,动手打人之后才能说是骄傲,只要是志得意满,毫无畏惧之心,开口便讥笑别人的短长,这就是极其骄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