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羌管悠悠霜满地
“无论我怎么做,都无法忘记你,”李景隆苦恼地道,“如果可以,我多想把你从我生命中抹去。”
我一怔,突然记起德江诗人冉光跃的诗句“轻轻一抹,冬天还是冬天”,原来,这样简简单单的句子却是那么多无可奈何的况味在其中。
“七七。”
“嗯?”我从沉思中恍恍惚惚抬起脸。
“我原本也就认命了,但是,世事有变,燕王谋反,必然有一场战乱。我素知你极厌战争,而你和他之间已有嫌隙。”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我对你一直有痴念执念,我一直在等你,我想带你走,隐居山林,过你想要的平凡俗世的生活。这一点,我相信,朱允炆不可能做到,但我李景隆可以,我用我的生命发誓。”
“是的,我有这个梦,但这个梦里只有我和允炆,再容不下别人。”我态度明确地道。我知道这话比较残忍,但它是事实,我只遵循我内心的导引。
“七七,你对我为什么就这么残忍,为什么不肯给我一个机会?”李景隆万分伤感。
“对不起,景隆。”
“罢了,不过是我痴人说梦罢了,我只是不肯死心,我总还是要试一试。七七啊,无论我溯流从之还是溯回从之,你都宛在水中央。今生遇上你,却无法让你爱上我,是我最大的失败。七七,这一别,当是永诀,你且珍重。”
“景隆,感谢你这么多年的眷顾,临别之际,我只想说,若战,则英勇一战,别让自己背负千古骂名。”
“这重要吗?你会顾及吗?”
我点头继而摇头。
李景隆笑了:“七七,这就是你,真实的你,就是这样的你让我爱得无法自拔。”
李景隆站起身,告辞:“七七,后会无期。”
我也站起身,“景隆,再会。”
李景隆惨然一笑,大踏步离去。
明朝大将宋忠率兵三万退到怀来。
北平附近的南军也全部涌向怀来,情况一片混乱。
关键时刻,宋忠表现出惊人的勇气,他在短时间内收容和安排了许多士兵,并将他们重新编队。
但是,这些士兵内心惶恐慌乱,战斗力无法凝聚。
为了尽快恢复士兵们的战斗力,宋忠想出一个策略,也就是一个谎言。
事实证明他的撒谎能力在朱棣面前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宋忠派人传播谣言,说家在北平的士兵的家属们都已被燕王杀掉。
士兵们听后,果然群情激奋,准备拼死一战。完全达到宋忠的预期效果。
宋忠看到这样的境况,手捋髭须,喜上眉梢,深为自己的妙计自豪。当下安下心来准备与燕王作战。
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朱棣获悉了宋忠的这个计谋后,鄙夷一笑:“宋忠,你也太小觑本王了,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就敢跟我作对。你不是叫宋忠吗。好,今天,我成全你,就让你来送你自己的终。”
朱棣的军队发起进攻。
只是,打头阵的士兵并没有冲上来拼杀,而是不断大喊大叫,喊叫的是自家父子兄弟表哥堂弟的名字。
宋忠手下的士兵在这边厢激情应答,立马醒悟过来上了宋忠的当,见自己的亲人还活着,哪还有半点作战的心思。
一时,场面热烈而荒诞。
宋忠苦心想出的谎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朱棣不费吹灰之力,用了个朱棣版的四面楚歌成功地瓦解了宋忠手下士兵的军心。
宋忠的士兵在这一片亲情的深情呼唤声中,军心溃散,纷纷逃走。
宋忠无奈,只好自己亲自上阵。只是,大势已如大江东流水,不可挽回。
最后,宋忠全军覆没,宋忠本人被活捉。
宋忠被押到朱棣面前。
朱棣的侍卫喝令他给朱棣下跪。
宋忠铁骨铮铮,凛然道:“我不跪反贼。”
朱棣不怒反笑:“好,宋忠,我敬你是条好汉,你归降于我罢,我不会薄待你。”
宋忠昂然答道:“孟子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是谓之大丈夫。宋某人不是什么大丈夫,却也还是懂得这个道理,要我降你,那是万万不可能。”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降,则死。”
“死便死,我何惧之有?”
朱棣立斩杀宋忠。
宋忠虽才具不高,却有决战之勇气,宁死不屈,用他的鲜血书写了他名字中的忠字。
宋忠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朝廷,朱允炆大惊失色。
窗外月色如霜,他却早已没有了赏月的心情。
接到战报,他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匆匆赶到。
朱允炆面色凝重,给他们看了战报,问:“今当如何?”
方孝孺掷地有声:“择将而战!”
其他人皆表赞同。
“任命何人呢?”朱允炆问。
这一问,让众人面面相觑。是啊,当年朱元璋一心要替朱标拔刺,大肆杀戮功臣,如今,烽烟再起,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真正有战斗经验的将领去应对。
君臣环顾,最后沮丧地发现名将几乎都已被杀光。
所幸,还剩下一个人,一个叫耿炳文的人。
耿炳文是朱元璋的同乡,身经百战,战场经验丰富,一生为朱元璋信任。战后,朱元璋封其为长兴侯,一等功臣。
洪武年间,名将如云,耿炳文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将领,但并不十分突出,在那个名将一抓一大把的年代,比他强的将领数不胜数,比他低调的也不在少数。朱元璋杀掉了那么多开国功臣,却把他留下来。是为什么呢?
个中缘由就藏在他的封号中。耿炳文之所以被封为长兴侯,是因为当年他驻守长兴十年,抵御张士诚的进攻,城池固若金汤,一直未被攻破,极大地牵制了张士诚的力量,为朱元璋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当年擅长进攻的蓝玉、王弼都被朱元璋杀了,擅长留守的耿炳文却被留了下来。原因很清楚了:即使将来耿炳文真有异心,长于防守的他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而如果有外敌入侵,他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想通此节,你不得不感佩朱元璋这只老狐狸的老谋深算。
“皇上,长兴侯耿炳文堪担此重任。”黄子澄道。
“皇上,长兴侯擅长的是防守,这进攻……”齐泰欲言又止。
“齐泰所虑极是,只是,舍此,焉有更好人选?”
众人皆默然。心中都庆幸老朱总算还没有赶尽杀绝,多少还留了一手。只有耿炳文,是唯一合适的人选了。
“就是耿炳文了。”朱允炆一锤定音。
耿炳文临危受命。这次,他进攻的对象是从小混迹于名将之中,深通兵法的朱棣。朱棣的军事天赋丝毫不逊色于洪武朝的一流名将,并且,朱棣的长处是进攻。
用己之短攻对方之长。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是一场矛与盾的交锋,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朱允炆将三十万大军的指挥权慎重地交给了耿炳文。
耿炳文出征,随军出征的还有耿炳文的儿子耿璇——朱允炆的姐姐江都公主的夫君。
朱允炆亲自送行。
临别,朱允炆语重心长地道:“耿将军这一去,望能一举扫平叛军,不负朕之重望。”
耿炳文抱拳答道:“臣不敢负皇上重托,定当全力而为。”
朱允炆颔首,又道:“燕王虽不仁,但将军务必不要让我背上杀害叔父的罪名啊。”
耿炳文语塞,他想不明白,皇上是怎么想的,所谓擒贼先擒王,这下好,你居然还明令我,不准伤害对方主帅。这仗还怎么打?
耿炳文满心疑虑,但一个臣子的本分让他只能回答朱允炆一个“是”。
对朱允炆此举,《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做了一个精彩的譬喻。他说,这就好比拿上刀去和人家拼命,砍伤目标后就停手,然后送对方去医院,等他出院后接着打。他感叹,朱允炆从朱元璋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关键的一条“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却并没有领会。
八月,耿炳文率领大军到达了真定。
他深知深入敌境作战,应稳扎稳打。深思熟虑,详加考察后,他将军队布置成一个三角形的阵势。他派遣徐凯驻守河间、潘忠驻守莫州、杨松为先锋进驻雄县,待主力会集后再发动进攻。
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朱棣深知耿炳文的能耐,不敢掉以轻心。
他派出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张玉去侦察敌情。
张玉侦察后,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回报朱棣道:“王爷,敌军纪律溃散,潘忠和杨松都是无谋之辈,耿炳文已经老了。打败他们打开南下之路,易如反掌。”
张玉狂妄至此。
但朱棣对张玉的分析表示很满意,对他的看法也表示认同。他亲自带兵抵达娄桑,准备发动他的第一波进攻。
经过充分考虑,朱棣将进攻对象锁定为杨松驻守的雄县,将进攻时间定为中秋之夜。
按常理,即便打仗时,士兵们也要过过节假日,中秋节自然也不例外,士兵们也要吃着月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