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利用“八恺”发展物质文明,又利用“八元”发展精神文明,利用东夷族发展政治文明,不但稳定了形势,而且国家的元气得到恢复。这时候,舜帝关注的问题,就从培养正气转移到根除邪气了。
舜帝对“不道德”的行为发动清算的事件,除了对付驩兕共工、鲧和三苗三大势力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对付“四凶”了。
所谓“四凶”,是指当时反抗舜帝重建道德的四个部落,一个是帝鸿氏的后代“混沌”,一个是少嗥氏的后代“穷奇”,一个是颛顼氏的后代“梼杌”,一个是缙云氏的后代“饕餮”。
史书上所说“混沌”的罪状是,诋毁道德,包藏祸心,专干不讲道德的事情。原文是《史记》中的“掩义隐贼,好行凶慝”。也有人翻译成掩盖他人的善行,隐藏自己的过错,好做坏事。后面这种翻译跟尧帝对共工的评价比较相似。不过在我看来,诋毁他人标榜自己虽然也是一种坏的德行,但本身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被发现之后也很容易打圆场,这种伪君子更不可能明目张胆做坏事。所以还是我自己的翻译比较可信一些。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看当时的社会环境。由于黄帝列朝本身就是一个持续的建立新道德,废弃旧道德的过程,所以这样一个部落不承认黄帝列朝的道德,专门跟新道德对着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混沌的身份比较特殊,传说“帝鸿氏”是黄帝的另外一种称呼,不过史书没有这样说。但仅仅从“帝鸿氏”这个称呼来看,这个部落当然是一个上古君主部落的后代。每一个君主部落都有自己长期流传的道德,发展到舜帝朝的时候,跟舜帝提倡的道德格格不入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在舜帝朝以前,这个部落应该跟共工氏一样,虽然没有发动明目张胆的叛乱,但长期抵制黄帝列朝的新道德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舜帝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这种抵制就显得特别显眼,拥护舜帝的部落已经对他们的行为忍无可忍,舜帝也认为是对这个依旧顽固坚持旧道德的部落进行最后一击的时候了。
而穷奇氏的罪状则是打破跟黄帝列朝的约定,对效忠黄帝列朝的部落存在怨恨,说话的时候总是跟各部落唱反调。原文是《史记》的“毁信恶忠,崇饰恶言”,有人翻译为诋毁诚信,厌恶忠直,崇尚邪恶的语言。同样我认为“诚信”是原始部落立身的基础,“忠直”更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其发端应该远在黄帝朝之前,“邪恶”的语言倒是有可能。
这一点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穷奇氏严格保守着部落的旧道德,跟拥护黄帝列朝的各个部落格格不入,因此经常发生战争,跟这些部落唱反调也是当然的事情。
梼杌的罪状则是“不可教训,不知话言”。这里需要特别提到梼杌的身份,他也是颛顼氏的后代,跟鲧一样。也就是说,“四凶”之中,梼杌是非常明确的黄帝列朝君主的后代。但梼杌部落总是认为新道德过大于功,对于强行推行道德的教化方式非常抗拒。
这里就必须跟颛顼朝的教化制度相对比了。我们前边说过,颛顼曾经依靠在九黎族血腥推行道德上台,上台后就后悔了,于是发明了“教化”。但颛顼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他对于自己的道德发明并不会因为自己发明了,就一定认为是好的。随着教化实践的深入,他肯定会对教化反躬自省。他的这种知识分子态度也带给了自己的后人。所以舜帝虽然也是颛顼氏的后代,但在颛顼氏的后人中,却出现了鲧和梼杌这两个反对舜帝的部落。更加重要的是,舜帝推行教化的手段已经完全强制化了,梼杌部落认为这是完全违背尧帝所宗“蒲衣学派”有关“自然”的哲学观的。这种不合作的态度最终发展到跟舜帝完全对立。
《史记》还特别提到,对于这三族,尧帝的时候就已经被很多部落所诟病,但尧帝没有对这三个部落进行处理。这说明在尧帝的心中,这三族的表现都是正常的,跟他的大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道德观没有任何冲突。
但对于饕餮,恐怕就真正有非常严重的道德问题了。《史记》说他“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对于这八个字,就只有用经济问题来加以解释了。饕餮的问题恐怕是时常侵犯其他部落的经济利益。而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国家还没有从洪水灾难中恢复过来,这是道德的最大敌人。而就算没有这个背景,放在任何时候,经济犯罪都是最不可容忍的。
其实以舜帝的本心,未必打算处理饕餮之外其他“三凶”。但当时的政治现实决定了,舜帝如果不处理这个三个部落,就会失掉其他部落的人心。所以舜帝为此召开了一个大会,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最后迫于现实政治的压力,不得不将“四凶”流放到边疆,让他们守御国门。可以说,舜帝的这个处罚结果还是比较柔性的,尽管大家对这个结果都心知肚明,知道是对“四凶”的惩罚,但舜给了他们一个崇高的道德高帽——守御国门。经过这样的道德处理,“四凶”的问题也就被解决于无形之间。估计四凶族并没有强悍的武力,在接到天下部落大会的处理结果后,也只有收拾行装上路,接受现实。
舜接受诸侯的意见处理了“四凶”,尤其是对兴风作浪的饕餮族处理之后,得到了诸侯更加心悦诚服的拥戴。当然,更加重要的意义是,舜的道德重建工作从此扫除了所有的拦路虎,得到了更加顺利的推行。
尧死之后,舜帝不仅起用了一些尧帝没有任用的人才,还对尧帝朝遗留下来的贤人进行了任用。前面说过,尧帝任用人才有个特点,都没有日常的职务,只是想起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才临时派他们去。这样当然有灵活性,但也造成职责不明,不能对国家进行有效管理。舜帝决定对这些大臣进行适当的任用。在这件事上面,又体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
要留下的这些人才,都是“先帝旧臣”,一个个牛得跟牛魔王相似,由于平常没有安排什么职务,谁都把自己当做宰相之才,看其他人个个不顺眼。所以无论舜帝怎样安排,肯定都会有大臣闹意见,而不利于团结。
舜作为一个草根政治家,对此却早有解决的办法。他的办法就是“民主”。先在祖庙开了一个四方诸侯领袖参加的朝会,跟这些诸侯领袖商议国策。最后一致的意见是:让百姓随时进言;让天下十二州的州牧讨论舜帝的得失;提倡德行;去除没有德行的官员;安定四方诸侯。
然后就是对尧帝留下的大臣的安排。四方诸侯领袖当面提名,让禹负责治水,弃主持农业,契推行道德,皋陶掌管刑罚,垂掌管手工业,益管理草木鸟兽,派朱、虎、熊、罴为益的助理,伯夷主持典礼,夔制作典乐,龙宣布政令转达下情。
由于这些大臣都是在朝会中民主任命的,舜帝成功解决了大臣的问题。其实在舜帝之前,如何任命大臣,估计都有原始的民主制,只不过舜帝利用这次朝会,将大臣的职务问题解决得有声有色,成为原始民主制的一个范例。
其中尤其要提到的,是朝会的进程中,舜帝对于朝会的主宰,以及对人才的使用过程。由于舜帝采用了民主制,所以一切意见,似乎都是诸侯的意见,但他这个君主的地位也得到了尊重,最终还是由他来做决定。禹和益等人都曾经打算将自己的职位让给别人,都被舜决断下来,尊重诸侯意见,维持原议。
另外,推举过程中,舜也在安排大臣职务的时候发表了自己对于职务的见解,做出了正确的指导,使大臣心悦诚服,尽心尽力。
禹被任命为司空,主持治水之后,舜对禹的告诫是“尽忠职守”。我们知道,禹就是鲧的儿子,舜帝按照诸侯首领的推荐,让禹做司空治水,这本身就是不同寻常的,表达了他对禹的信任。而“尽忠职守”四个字,也包含着对禹的告诫,希望他在治水上面消除他的父亲鲧带来的消极影响,打一个翻身仗。
契被任命推行道德。我们知道,这是舜帝朝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因为舜帝担负着重建道德的使命。而舜帝在这个问题上,由于长期实践,也最有发言权。所以他对契的建议是,好好地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道德。同时,舜帝特别提到了要“宽”。也就是道德不能太过火,需要柔性的推动,不能着急。尤其是打板子这种事情,最好要做到不要滥用。
而皋陶掌管刑罚,又是一个重要职位。在这个职位上面,舜帝给出了更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