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4500000002

第2章 因是子静坐法(2)

第五章 原理篇

第一节 人类之根本

老子之言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此言万物之各有根本也。相彼草木,由胚而芽,由芽而干枝茎叶;畅茂条达,小者寻丈;大者千霄。问其何以致此?孰不曰根本之深固乎?盖草木之根本敷畅,斯能吸收土中之养料,以运行于干枝茎叶,而遂其生成,此人人所能知也。然则人类之生,几万亿年,发达至今;自其大者观之,亦万物之一耳,既有生命,必有根本,无可疑也。草木之根本,人人能知之能道之;人类之根本何在?则知之者鲜矣。虽然,不难知也;物之生,其始皆为细胞,人由女子之卵细胞,与男子之精细胞,结合而成胎;犹草木之胚也。胎在母体中,其初生也,一端为胎儿,一端为胞衣,而中间联以脐带;孕育十月,至脱胎以后,而脐带方落。以此推之,可知人类胎生之始,必始于脐,脐即为其根本。培养草木之根本,则以肥料溉壅之;培养人生之根本,当以心意之作用溉壅之。静坐者,即使吾心意得行其灌溉之时也。

第二节 全身之重心

人生之根本在脐,吾即言之矣。古之有道之士,盖早知之,故有修养丹田之法。丹田者,亦名气海,在脐下腹部是也。顾吾之为是书,意在发挥平素之心得,以论理地记述之,绝不愿参以道家铅汞之说,故不取向者丹田之名称,而名之曰重心。物理学之公例,凡物重心定则安;重心偏则倾;百尺之塔,凌云之阁,巍然独峙而不倚者何故?曰唯循重心之公例故。

悲哉世俗之人,不知反求其根本,而安定其重心;终日蝇营,神明憧扰,致心性失其和平,官骸不能从令,疾病灾厄,于焉乘之,殊可悯已。静坐之法,浅言之,乃凝集吾之心意,注于重心之一点,使之安定。行持既久,由勉强几于自然,于是全身细胞,悉皆听命,烦恼不生,悦怿无量。儒家之主静,老氏之抱一,佛家之禅观,命名各异,究其实,罔非求重心之安定而已。

第三节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人体之构造,复杂精妙,实有不可思议者。今日科学虽发达,于此学尚只窥其途径,未能造其极也。请就生理学上言之:吾人全体机关之最大作用,首在生活。即摄取体外之滋养质,供给于体内各机关;排泄体内之废料于体外而已;是名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之作用,无一息停止;司其枢纽者,厥唯循环器。循环器,包括心脏、脉管、淋巴腺而言。所以运行血液于全身,循环不已者也。心脏有四房,为发血器官;脉管有动脉、有静脉;淋巴腺遍布全身,与静脉并行;一面吸收营养物,输送于动脉管;一面摄取老废物,达于静脉管。血液之循环,全恃呼吸;呼出碳酸气,吸进氧气,使静脉中紫血,变为红血输入动脉。此循环约二十四秒时,全体一周;一昼夜三千六百周。吾人呼吸次数,一昼夜二万余次;所吸清气,共三百八十余方尺;每人体中血液,平均以二升五合计。所澄之血,有一万五千余斤;如此伟大之工作,吾人初不自觉也。运行之速如此。若呼吸合法,血液无阻滞,则身体健康;一有阻滞,则各机关受其病;各机关或有损伤,亦能使血液阻滞而生病。

血液停滞,百病遂生。其原因有种种:

(1)呼吸不合法,不能尽吸氧吐碳之功用。

(2)常人全身血量,半储于腹部;腹力不紧,恒多郁血,使他部失调。

(3)内脏器官,属交感神经所管辖,不能直接达于大脑,在生理学上谓之不随意筋;言其作用,虽在人之睡卧时,全身静止,亦不稍停,不能以人之心意左右之;故其阻滞而病,人每不及预防。

(4)心脏跳动时,于动脉之发血接近而有力;至静脉管,则自头部及四肢,回血入心,心脏跳动之力,所及甚微,故亦易停滞。

是故人身之血液,正犹社会之金融,利于流通。金融停滞,社会必起恐慌;血液停滞,人身必生疾病。然吾人每不及预防。卫生家只能用清洁、运动、多得日光空气等法,辅助其运行而已。唯静坐之法,使重心安定于下部,宛如强固之中央政府,得以指挥各机关。呼吸因练习而调和。藉呼吸之功用,使横膈膜上下动作,腹力紧凑,可逐出腹部之郁血,使返心脏;复由心脏逼出鲜血,输送全身。呼吸功深,增加内脏感觉,使不随意筋,亦能尽其作用;而心脏之跳动,亦自然循序而有力。如是血液循环,十分优良(详见经验篇),新陈代谢作用圆满,即不致生病。偶有疾病,亦能预先知之,使之不久复元。治病于未发之先,较诸已病而汲汲求治者,其效不可同日而语也。

第四节 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人身有肉体与精神两方面,而其不可思议处,多在精神方面,此宗教及哲学所由起也。持极端唯物论者,则谓吾人心意之作用,不过有生以来经验之迹象,印于脑中者,恒随肉体以俱尽,殆不承认有精神界;持极端唯心论者反,谓世界一切,皆由心造,无心则无物;是皆陷于一偏之见。究之心身两方面,不可偏废,而心意尤能影响于肉体。概而论之,其例实多:愧耻内蕴,则颜为之赤;沉愁终夜,则发为之白;此精神之影响于形体一也。愉快时则五官之所见所闻皆美,悲哀时则否;此精神之影响于形体二也。快感起时,则食欲增进,不快之时则食欲减少;此精神之影响于肠胃也。愤怒嫉妒等不正感情起时,能使血液及各部组织中,发生毒素;此精神之影响于血液也。至若催眠术之利用暗示,使被术者执热之火箸,而告之曰:“不热。”执者即不觉其苦,并肌肤不少变者,其例又不胜枚举也,精神之能左右肉体,从可知矣。

世人不知此义,心战于内,物诱于外,全体精神,既妄想颠倒,涣散而不统一,不能宰制肉体。于是肉体则徇种种嗜好,戕贼其生机。心与形日离,遂生百病,甚且夭折,比比然也。静坐者能萃全身精神而统于一,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自然体气和平,却病延年。一者何?即重心之谓也。

第五节 重心即身心一致之根本

重心于心理方面,能使血液运行优良;在心理方面,能使精神统一;是知身之重心,不能有所区别。是故重心安,则身之健康,心之平和,同时并得;重心不安,则身之健康,心之平和,同时胥失。世人妄生分别,锻炼肉体者,忽于精神之修养;修养精神者,则又轻视夫肉体之锻炼,皆不察之过也。盍于身心一致之根本,加之意乎?

第六节 静字之真义

地球绕日以行,动而不息,吾人栖息于地球之上,亦随地之动以为动,然则宇宙万物,唯一动字可以概之,安所谓静耶?故动静之真义,未可以常说解之。吾之所谓动者,指吾人自己有所动作,反乎地球行动方向之谓;吾人之所谓静者,即吾人自己无所动作,合乎地球行动方向之谓。盖地球之行动,吾人毫不能感觉者也。静之至,斯能造乎毫不感觉之域,而与地之动一辙矣。

第七节 静坐中安定重心之现象

重心之安定,前既言之;然静坐时如何现象,不可不一述。重心安定在脐下之腹部,其初借调息之法(详见方法篇),俾全身血液运行之力,集中于兹;脐下腹部膨胀,富于韧性之弹力;是为重心安定之外形。至其内界,则体气和平,无思无虑,心意寂然,注于一点,如皓月悬空,洁净无滓;是为重心安定之内象。唯静坐可以得之,其妙有不可言喻者。

第八节 形骸之我与精神之我

人身有肉体、精神两方面,故有形骸之我与精神之我。常人牵于耳目口体之欲,只知形骸之我,遂不见精神之我。重心扰乱,上浮于胸,全身机关,失于调节,轻则罹病,重则死,死时气必逆壅,即重心上塞也。从事修养者,肉体与精神,固宜兼顾。然吾见世之体育家,锻炼筋骨,极其强固,一旦罹不测之病,奠之能御,甚且成为废人者有之。而禅师或哲学家,锻炼心意,能藉修养之作用,驱除病魔;虽躯体孱弱,而卒能寿及期颐者,往往而然。可知精神之我,其能力有远过于形骸之我者矣。静坐之法,使重心安定,可以合形神为一致,而实则能以神役形。每日按时行之,毋使间断,亦可名之为精神体操。

第六章 方法篇

原理既明,宜详方法。静坐之方法,有两大要件:(1)端整姿势;(2)调节呼吸;此为入门之紧要关键,今以次说明之。

第一节 姿势

一、静坐前后之注意

(1)备静室一间,或即用卧室,开窗阖户,不使他人来扰。

(2)制软厚之褥或垫,备久坐之用。

(3)入坐前解衣宽带,使筋肉不受拘束。

(4)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就坐。

(5)静坐毕,宜徐徐张眼,及舒受手足切勿匆遽。

二、静坐时之两足

(1)盘足而坐,既以左胫加于右胫之上,复以右胫互加于左胫之上(卷首第一图)。

右式俗称双膝盘,佛家谓趺之坐,乃盘膝之最完全者。论其作用,则如此姿势,两膝盖必皆紧着于褥,全身筋肉,如弓之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致前后左右欹斜。然初学者不易仿效,年龄较长,学之更难;故不必勉强。

(2)盘时或以左胫加于右胫之上,或以右胫加于左胫之上,均可随人之习惯(卷首第二图)。

右式俗称为单盘膝。此式较双盘膝有缺点:如左胫加于右胫之上,则左膝盖必落空,不能紧着于褥,坐者身易向右倾斜;右胫加于左胫之上,则右膝盖必落空,不能紧着于褥,坐时向左倾斜。初学者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唯须注意姿势端直,身不倾斜,其功效一也。

(3)两股交叉如三角形,股之外侧,紧着于褥上,重心自然安定于脐下。(此指双盘言之,若单盘,只有一边紧着于褥。)

(4)初习盘足时,必觉麻木,可忍耐之,久则渐臻自然。

(5)麻木不能忍者,可上下交换其足;如再不能忍,则暂弛之,待麻木既去,再返坐。

(6)如能十分忍耐,任其极端麻木;则麻木之后,自然能恢复原状。若经过此阶级者,盘坐时即永不再麻矣。

三、静坐时之胸部、臀部、腹部

(1)胸部微向前俯,使心窝下降。

心窝降下者,即使横膈膜弛缓也。胸内腹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当外部两肋间凹下处,称为心窝。常人之重心,不能安定,其气上浮于心窝。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膈闭塞不舒,即心窝不能降下之证。必时时注意于下腹,使横膈膜弛缓,心窝处轻浮而不着力,久之自能降下,而重心方得安定。

(2)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

脊骨之形,本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故坐时臀部宜凸出。然不可有意用力外凸,循其自然之姿势可也。

(3)腹之下部宜镇定。

镇定下腹,即所以安定重心。然亦非有意运力入腹,乃集中心意于下腹部也。宜先扫除他种杂念,而专注一念于脐下一寸三分之地位,重心自然镇定。

四、静坐时之两手

(1)两手轻轻交握,贴于小腹之前,垂置小腿上。

(2)交握之法,以一手轻握他手四指,两拇指结成交叉之形。

(3)或以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均各随意。

(4)两手交握垂下处所,各随人之肢体所宜,或在腹下,或在股上,不必一定。

(5)两手下垂及交握之指尖,当悉任自然,不宜些须着力。

五、静坐时之颜面、耳、目、口及呼吸

(1)头颈正直,面宜向前。

(2)两耳宜如不闻。

(3)眼宜轻闭。

亦有主张两眼微开者,此名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者,宜用此法。若不昏睡,以闭为宜;盖闭则心静也。

(4)口宜噤,舌抵上腭。

舌抵上腭,亦是使筋肉团结之意。

(5)呼吸宜用鼻,不可开口。(详见后文)

六、静坐时之心境

(1)宜一切放下,勿起妄念。

吾人之意识界,恰如舞台,各个观念,恰如优伶,倏起倏灭时时隐现于舞台中,无刹那之停止。故欲妄念之不起,极为难事。唯注意之一离愈明显,则其他之观念愈伏藏。故能注意于重心之一点,则妄念自渐渐消除。

(2)用返照法,使妄念自然不生。

前言勿起妄念,然勿起云者,亦即一妄念也。故莫如用返照法。返照法亦可谓内视术,常人两目之所视,均注乎外物,罔有能反观其内容;静坐时闭合两目,反观吾之意识,先将妄念之起灭,头绪理清,甲念起则返照之,不使攀缘,则甲念空;乙念起,亦返照之,不使攀缘,即乙念空。正其本,清其源,久之则妄念自然不生。

初学静坐者,往往有一种谬误之见,恒云:“未学静坐,妄念反少;一学静坐,妄念反多。”此实误解。盖吾人念念起伏,妄念本多,未习静者,乃不自觉,及习静后,始能觉之,此实自觉之第一步。由此用返照法,反复练习,则妄念自渐渐减少。决不宜因妄念之多,而自画也。

(3)静坐本可以消除疾病,增进健康,然此等要求愈病及健康之观念,亦宜屏弃勿思。

(4)当纯任自然,勿求速效;宜如一叶扁舟,泛乎中流,弃棹舍帆,任其所之。

(5)静坐时两目闭合,犹可不见外物,唯外界之音响,接于两耳,心中即生妄念,最难处置。故宜收视返听,虽有音响,置诸罔闻。练习既久,能养成泰山崩于前而不动之概方可。

(6)静坐者宜如宗教家,具有信仰之心,初习时往往反觉心中苦闷,必坚定不移,继续行持,久乃大效。有效与否,全视信仰。

七、静坐之时间

(1)静坐之功候,到极深处,则应终日行、住、坐、卧念兹在兹方可。然初习时不可不规定时间,以早晨起床及晚间就寝前各坐一次为宜。否则每日至少必有一次静坐。

(2)每次静坐之时间,固愈长愈妙;然不必有意求长,当听其自然;能坐至三十分钟,日久继续不断,则收效已不少矣。

(3)事繁之人,每次静坐,以四十分钟为宜;能延长至一小时更妙。

(4)时间不论早晚皆宜,若每日只能坐一次者,以早晨起床后为佳。

(5)每晚就寝前,能为十五分或二十分之短时间静坐,颇有效。总之,以起床后之静坐为主,就寝前之静坐副之可也。

(6)早起,先在床抚摩上下腹,调整呼吸(方法详见后文),次通大小便,次盥嗽,然后静坐。

静坐总以便后为宜,然因各人习惯不同,早晨或有不能大便者,则亦备从其习惯可矣。

同类推荐
  • 保肝护肝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保肝护肝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一周内也要让肝休息两日,肝病患者饮食不宜过饱,妊娠妇女要注意预防肝炎病毒,肝病患者食欲不振的应对方法,肝病患者注意伏暑的饮食调理。肝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略生活中的保养与防治。在每年的传染病报告中,各种肝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因此,保肝护肝势在必行,养护肝脏,就等于守护健康美好的生活。肝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保肝护肝,应当从细节着手,不论是在饮食、娱乐方面。还是在运动、用药方面,都有需要注意却常被人们忽略的防治细节。《保肝护肝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为大众提供准确、实用、科学的健康资讯。
  • 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肝脏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是一种既常见又难治的疾病。有关引发肝脏病的原因有许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可以说,是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催化了肝脏病的发生。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肝脏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家庭有氧运动指南

    家庭有氧运动指南

    有氧运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健身方式。尽管所有的体力活动都上有一定保健作用,但是要想提高耐力素质。曾强心肺功能,消耗掉体内多余脂肪,就必须进行有氧运动。本书介绍有氧运动的基本知识,几种最有代表性的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健美操、太极拳、高尔夫球、室内器械健身等的功效、原则、动作要领和锻炼特点等内容。本书适合各类人群阅读。尤其要献给那些热爱健康,想要拥有一个好身体的读者。
  • 便秘简便自疗

    便秘简便自疗

    本书以问答形式简要介绍了便秘的基本知识、类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及预防等知识,重点介绍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便秘的简便方法,并对便秘防治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便秘自我治疗和调养新成果的科普读物,内容融汇中西而详尽,文字简洁而明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不仅适合便秘患者的自我医疗,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
  • 高血脂家庭自疗法

    高血脂家庭自疗法

    本书介绍了高血脂病的自疗法,内容包括:“对高血脂症的认识”、“高血脂症的患病原因”、“高血脂症的饮食疗法”等。
热门推荐
  • 繁华似锦浔城梦

    繁华似锦浔城梦

    月月的QQ:125430240(读者)花儿知为谁红2:42197758江南水乡的南浔本就是历史有名的丝商发祥地,以此为背景,小说涉及当地的风情民俗,细腻描写当地的水乡风光。本文以时下流行的穿越文形势,以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因救人献身的忽悠女生的离奇穿越故事,与另一位多灾多难的豪宅公子的麻辣情路,敬请支持!请继续支持月月的《绝恋大清》《绝恋今生》本作品红袖首发:http://www.*****.com/?a/32220/
  • 闲云归后

    闲云归后

    十八岁时,牧夜受了双重打击:一是,被牧重那个小屁孩设计,然后牧子渊把她臭骂了一顿。二是,邵波和张妍馨滚到一起去了,然后她的男朋友和最好的朋友同时没了。牧夜很赌气地发誓,她再也不要见那群讨人厌的人了,她要去法国,再也不要回来了。若违此誓,她她她,就会在法国过得很凄惨。结果她真的过得很惨。牧夜的爱情,始于法国,也终于法国。
  • 降爷有道之巫女爱剖尸

    降爷有道之巫女爱剖尸

    沙漠旅个游,竟也能穿越。好吧,她接受!不想,自此翻墙,跑酷,窥美男,样样来。巫术,中医,手术刀,三不误。她生活中很逗比,办事儿时很屌。正当她准备将百变进行到底之时,冒出个自认风流倜傥的流氓来!常常在耳边恶心:“乖,多吃肉,你看你都瘦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仲夏夜,我的彼岸你的启程

    仲夏夜,我的彼岸你的启程

    她是出生在仲夏夜的女孩。地下铁呼啸而过的时候,她遇见了安池。那是绅士里带着点痞子的男孩。执拗的单纯让她又看见了一直站在暗处的悠华。激活了心底的樱花情结。来路从此眺望变得遥遥无期。夏天的虫子把自己包裹送往冬天梦里她就站在大漠边疆,见到了有人就像望见了绿洲,见到了湖泊流经,以为望见了海洋。沈漫是安池的弟弟。玩世不恭里的正经。他的认真是云霞般绚烂的赤子之心。蝶蝶是仲夏魂灵里倒映在水中的女子。别个自己。同个模样现实的关卡一道道深深拦住去路。荆棘丛林,她是否能走出雨林。倘若有一天生活反过来吞噬她,她不会质疑自己是否活错了,因为这就是她的活法。如果真的错了,那就将错就错。
  • 洪荒之阿修罗

    洪荒之阿修罗

    洪荒从来不计年龙凤劫出阿修罗唯有三花不斩尸祖巫精血混沌修遁出三界大千游
  • 灵宅笔记

    灵宅笔记

    十几年前,老镇马副镇长为了发展老街经济,打算力排众议拆掉灵宅,可灵宅没拆,马副镇长却失踪了,有人在灵宅里发现马副镇长留在宅子里的遗物。十几年后,马副镇长的女儿马凌云自称得高人点拨,回灵宅寻找马副镇长,却没想到在宅子里,挖出一段前清时期的可怕传说。马凌云和小火焰不顾凶险破解百年灵宅之谜,从中得到破灵宅的秘籍。只有破解其中秘密,才能解开家族诅咒。小火焰陪着马凌云离开古镇,却没想到横祸接连而至。茅山高人、降头妖人、穿梭阴阳、还有养蛊奇人纷纷登场。每座古宅后面,都隐藏着一段离奇的故事,等着有缘人来破解。
  • 都市神秘手记

    都市神秘手记

    黑夜,狂风不断拍打着半山腰上搭起的帐篷,考古学家们正在紧张的收拾着墓地,探照灯在雨水的拍打下不断的闪烁,人们紧张而忙碌的身影不断的在墓室中穿梭,一些有价值的古物被带出来,淤泥都来不及清理,每一个考古队员都兢兢业业,这里是一座五千年前的古墓,里面的随葬品出奇的丰富,在甬道内就发掘出很多的玉器金石,这座古墓可以说是考古学上的一座壮举。“教授,我们发现一个特殊的墓室,里面的东西很奇怪,需要你们去看一看。”考古队员在主墓室后面又发现一个密室,这里本不应该出现的密室却出现了,里面的东西很是奇怪,有些像是金属合金制成的墙壁,门也像是金属合金门......
  • 再回首,青春有你

    再回首,青春有你

    当从前的恋人再次相遇,从前的往事渐渐浮现在眼前,可是却再也回不去了,她伤了他,他亦伤了她,这段美好而痛苦的感情该何去何从。
  • 兰藤紫沫花嫁

    兰藤紫沫花嫁

    在这仲夏的夜里,兰藤蔓上心沿,在遇见你的那一瞬间,紫花展开,祭奠沫夏开花。人群中不起眼的人,却是王牌偷窃世家的大小姐,颜凝梦。智商超群,绝世之貌,心如冰剑,却为他愿抛弃一切;他,鹤立鸡群,‘人’中龙凤,只因暗算,穿越千年,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却没有想到会有她的出现,心花初绽。当必须离去的那一刹那,才明白心之所属,只默。
  • 无准师范禅师语录

    无准师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