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9500000007

第7章 近代主体主义哲学作为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准备(2)

“生活和科学中的自然的思维对认识可能性的问题漠不关心。”素朴的自然意识不加反思和怀疑地把所接受到的经验内容本能地还原为一个外在实体,这种素朴的感觉论坚信,我感觉了,就必然有一个引起感觉的非感觉的实体。自然主义思维态度把直接经验理解为外在实体本身,而对这种自然信念的怀疑和悬置恰恰是笛卡尔和胡塞尔哲学的共同起点。

普遍怀疑和悬置的目的是为建立一种全新的哲学基础而扫清障碍,破除传统的迷信与虚妄信念。要把哲学从关注外部世界转移到关注自我意识中来,破除关于意识起源于外部实体,意识要符合外部实体、依赖于外部实体的自然主义态度,否定和超越实体主义是必须跨出的第一步。笛卡尔首先通过引证梦中的感觉与实际感觉无异而否认感觉必然导向外部实体的素朴信念,“我为人,因此有睡觉的习惯。并且常在梦中见到一些东西,和那些疯子醒着的时候所看见的完全一样,有时候还更加不可思议。我夜里不知多少次梦见自己在此处,穿着衣服,靠在火炉旁,虽然我是光着身子睡在床上”。“于是我决定把一切曾经进入我的心智的事物都认为并不比我梦中的幻觉更为真实。”关于梦的思考可以彻底地动摇我们关于“眼见为实”的素朴感觉论信念。人人都在梦中直接经验和感受过另一个我们并不能接受为实体的经验世界,梦使我们领悟到我们并不是在一个惟一的真实的实体世界中去感觉,我们同样也在虚无的幻境中信以为真地去感觉。我们的意识世界并不绝对地指向和依赖于一个外在的非我客体,因此建立在耳闻目睹的真切感觉基础上的自然反映论大厦基石就松动了。

几乎一切伟大哲人的思辨,都曾受到过梦的启示。“柏拉图常说人们只是在梦中生活,惟有哲人挣扎着要觉醒过来。”“亚里士多德在某个地方说过,每一个做梦的人都有自己个人的世界,而所有醒着的人则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东方古代的庄子也有“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还是“蝴蝶之梦为周与”

的困惑。近代除了笛卡尔以外,休谟也认为他无法区别梦境与现实,胡塞尔也曾说过:“任何无论多么广泛的经验都存留有这样的可能性,即给予物不存在。物质存在……永远是偶然的……这仅是一种幻想,一种虚妄,一种有连贯性的梦境。”笛卡尔正是抓住了梦境中感觉的虚妄而否认感觉经验的实在性,首先对经验实在世界进行普遍怀疑。

胡塞尔高度评价了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精神,“笛卡尔以及任何一个立志于成为严肃认真的哲学家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以一种彻底怀疑的中止判断为开端……从笛卡尔的中止判断出发,一切建构在经验基础上的意义和有效性的成就都被质以疑问。的确,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这是一种‘认识批判史的开端’,而且是一种对客观的认识进行彻底批判的历史的开端”。可以说胡塞尔的现象学与笛卡尔哲学有着一个共同的逻辑开端,即是这个普遍怀疑和中止判断,胡塞尔“让普遍的悬置概念在我们明确、新颖的意义上,取代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设想”。要求将目光内在转向意识领域,专注于意识领域,寻求无需前提假定的自明的纯粹自我意识作为哲学的开端,必须进行悬置和中止判断,对传统的和自然的信念加以排除。在这一点上,胡塞尔无疑受到笛卡尔的极大启发,所以胡塞尔说:“具有令人惊异的深刻性的笛卡尔的基本思考已迫近现象学。”但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止步于“我思”实体的寻得,未进一步对“我思”的实体性进行悬置和剥落,胡塞尔惋惜“笛卡尔把到手的伟大发现滑掉了”。二、“我思”的理性特征笛卡尔和胡塞尔所中止判断和悬置的是对感觉经验的荒谬解释,而不是直接给予的感觉经验本身,而直面感觉经验,淡化乃至彻底悬置超经验的实体,乃是现代哲学反形而上学的共同特征。经验论者自始至终关注直呈的经验本身而拒绝断言一切超经验的东西,从笛卡尔到胡塞尔的理性主义者注意到流变经验的非恒定性非本质性特征,而注目于感性知觉之呈现得以可能的意识结构,这种意识结构渗透在经验知觉之中,却在各种变灭的经验知觉序列里保持着恒定不变。因此对于笛卡尔和胡塞尔,转向主体和转向意识从一开始就不是转向变灭不定的主观感性知觉体验,不是转向主观心理状态的任意性和模糊性,而是转向一种内在意识结构,内在意识的观念确定性,“转向内在不是转向意识的心理活动,而是转向意识的观念活动,一种客观结构不可避免地属于这种观念活动”。

所以理解笛卡尔、康德、胡塞尔,乃至于理解整个现代西方哲学,关键在于把内在自明性与普遍确定性作为同一的东西去追求、去理解,因此笛卡尔、胡塞尔转向主体性而不是转向主观任意性,笛卡尔终身在主体性中为理性主体而奋斗,胡塞尔则在主体性中为实现严格科学哲学的理想而不断反对心理主义、相对论和怀疑论。在常识意识中,人们总认为相对于主观任意性的客观性是外在客体的非我属性,把自我主体性、主观性理解为自我意志的任意性这种素朴实在论观点是理解现代主体主义哲学的最大障碍。自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以来,哲学向主观领域的转向之目的乃是转向一种普遍必然的确定性领域,客观性被康德明确地定义为普遍必然性。在主体主义哲学家看来,普遍必然性恰恰只能是内在观念本身的属性,非观念的事实性永远只是一种或然性,而无法达到普遍必然的客观性。休谟明确地将知识分为两类:关于观念之间的关系的知识和关于事实的知识,而惟有前者如数学逻辑知识方才拥有普遍必然性,因而拥有客观性,而后者如经验科学永远是或然性知识,因为无论怎样的事实命题也无法保证不会出现反例。这对于胡塞尔有着重要的启示,现象学要“排斥相对于本质而言的事实性的东西,排斥相对于可能性而言的现实性”。在胡塞尔看来,惟一的确定性乃是内在于主体的意识自身的确定性,惟一的普遍必然性乃是观念的普遍必然性,本质的普遍必然性;反之,相对于本质的事实性,相对于可能性的现实性,则永远是偶然的东西,永远是缺乏确定性的。

在哲学的目的是寻求普遍必然的知识的确定性这一点上,胡塞尔与笛卡尔也表现出一致性,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和胡塞尔的存而不论尽管有些貌似古代怀疑论者,但与古代怀疑论者不作任何判断,止步于不可知态度的哲学立场相反,笛卡尔进行怀疑悬置的目的恰恰是要为哲学寻求一个无可怀疑的稳定的基石,然后在这块基石上通过严格的几何演绎式的推理程序建立稳固的人类知识大厦。

因此对于笛卡尔,作为普遍怀疑过程之中最后不能再被怀疑的,因而惟一能成为内在的自明与确定的哲学开端的,是理性的“我思”,而不是相对于心理实体之我而最直接呈现的感觉主义的“我觉”和“我欲”。正是在这个理性主义的“我思”作为哲学起点上,笛卡尔所开创的现代理性主义开始与唯意志论、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相分离。后者把当下直呈的前反思的体验与生命冲动看成是哲学的终极基础。笛卡尔的“我思”虽然尚未像康德一样严格地将感性材料从知性范畴和感性时空框架中剥落开去,思维与经验,感性与理性在我思中尚纠缠不清,但“我思”的本质是理性思维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笛卡尔说:“我觉得思维是属于我的一个属性,只有它不能跟我分开……我思维多长时间,就存在多长时间,因为假如我停止思维,也许很可能我就同时停止了存在……严格地说来我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笛卡尔的墓碑上也刻有这样的颂词:“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因此笛卡尔的“我思”主要是一种反思的自我意识和一种理性的自我意识。

笛卡尔认为我们拥有三种观念:一是通过感官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经验知觉,常常是混乱的错觉,这些是笛卡尔需要在普遍怀疑中首先清除掉的。二是“天赋观念”,即一种非来自于外界经验世界,通过反思自我意识即可清晰澄明显现的先验观念知识,如几何和逻辑公理,因为它们摆脱了事实的偶然性而具有观念的普遍必然性,因此这种相对于自我心灵清晰明白的“天赋观念”是必然正确的。对于超验观念知识的重视,上承柏拉图,下接康德、胡塞尔,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一个本质特征。当然在如何具体理解超验观念本身问题上,有着一个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除此之外,笛卡尔还认为有第三类观念,即人心的想象和虚构。有别于胡塞尔把知觉与自由想象放在同等重视的地位,笛卡尔认为应该彻底否定想象虚构的观念。

如上所述,“我思”中最本质的东西,最底层的作为理性基石性的东西,在笛卡尔看来乃是“天赋观念”。“天赋观念”

是一种主体性的东西,因为获得它首先是主体自我反思求索,剥落外在或然经验,辨析澄清自我意识的结果。但是“天赋观念”又暗含着超越主体自我的因素,就如同笛卡尔论述无限完满的上帝的观念一样,这个无限完满的观念是有限自我意识本身所无法理解更无法自我独立产生出来的,它是上帝“放进我心里”的。所以笛卡尔的作为其哲学第一原则的“我思”实体,恰恰因为它是一个包揽了现实经验的实体,也就缺乏超越性,因而是有限的。因此在许多终极问题上,不得不借助于有限自我实体之外的无限上帝实体来解决问题,所以笛卡尔的主体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彻底的。其“自我主体”观念及主体主义思想还有待于继续向前发展。

三、“我思”的实体有限性及其主体主义的局限性当笛卡尔彻底地怀疑一切,包括传统的知识、信念、世界的存在,甚至自我身体的存在,然后寻到不能再被怀疑的“我思”,最后严格地从“我思”推出一切知识和信念,包括上帝及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时,他严格地将“我思”作为一切知识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他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主体主义者。但他却没有将这种严格从认识论出发的主体思维方式贯彻到底。在他从认识论的角度以“我思”为基础推出上帝和物质实体之后,笛卡尔不自觉地转回到自然主义的实体思维方式上来,断言物质实体是与心灵实体平行的实体,而这二者作为有限实体,其最终的实在性来源于无限的上帝实体。难怪胡塞尔说笛卡尔把到手的伟大发现滑掉了。

笛卡尔未能坚持从主体自我这一惟一可靠的原则出发说明一切,未能将主体主义的自明性原则贯彻到底,表现出一种思维的软弱性和心力不足,只能妥协于传统和素朴经验意识。其普遍怀疑的初衷是要彻底超越自然主义的本体论思维,但最终却放弃了认识论的立场,从本体论的角度认可了能思维的心灵实体和有广延的物质实体的二元存在。从认识论上,他自觉贯彻了主体性原则,上帝实体的观念是通过自我心灵的反思所获得的,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我思”先于上帝实体。但当他回 到素朴实体思维方式时,又从存在论(本体论)的角度认可无限的上帝实体是有限的自我实体的最终依据,上帝先于“我思”。他并未直接从“我思”推出外部物质世界,而是借助于上帝的真实无欺来保证心灵中关于外部物质世界存在的知识的可靠性,因此他的“心灵”实体只能与“物质实体”分庭抗礼,身心平行而互不相干,以至于笛卡尔无谓地花了大量精力引出松果腺来证明身心的相互影响,已将其开端处的哲人大师风范丧失殆尽。

从自我主体出发,用自我主体性保证知识的可靠性而不引证其他任何原则,这本是彻底的主体主义的理想。笛卡尔虽然强调真理就是相对于心灵的清晰明白性,但就其知识的最终基础是上帝“放入我心中”的“天赋观念”而言,笛卡尔并未从根本上实行主体性的原则。笛卡尔在谈到感官知觉的不可信时说:“我要假定,用尽全部机智来骗我的,不是上帝(他是非常善良的,并且是至上的真理源泉),而是某一个恶魔,他的狡猾和欺骗手段不亚于他本领的强大……我所看到的一切外部事物都不过是他用来骗取我轻信的一些假象和梦幻。”那么真实可靠的“天赋观念”和虚妄的假象之区别只在于其来源不一样,一是来源于善良意志的上帝,一是来源于邪恶的魔鬼。于是我们全部知识的最终根基取决于上帝的善良意志———他的全善全能保证了他不会欺骗我们。知识的最终基础不在主体自身而在主体之外,不在自明而在信仰。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辨

    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辨

    本书探讨了中国思想史或教育史上的人物,大体上可用“哲人”来概括他们,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也有相对没那么出名的陈白沙、容闳、徐复观等。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冒牌公主:皇叔霸道爱

    冒牌公主:皇叔霸道爱

    一个冒牌公主,一个先皇的弟弟,一场蓄谋已久的婚礼。爿明月“我是公主,你的皇侄,你不怕招雷劈?”爿尔伯“可你是冒牌公主,我明媒正娶你不行?”一场蓄谋的婚礼被识破,俩人再无关系,她成为下堂妻。当他登上皇位,锲而不舍的追上来,她冷漠的看着他。“我本是秦家大小姐,应当找一个门当户对之人,助我父亲。民女实在不敢高攀皇上,皇上还是请回。”他温柔的看着她,“秦大小姐尚未成婚,肚里孩子莫非是朕的?”这时走来一男子,他搂住爿明月,温柔一笑,“皇上,不好意思,她怀的是我的孩子”......
  • 比翼双飞簪

    比翼双飞簪

    普通的穿越故事,古老的相守爱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修改新文发布:http://***.***/book/36138.html希望大家喜欢,评论~
  • 最末夕阳之双子星计划

    最末夕阳之双子星计划

    相依为命的普通姐弟,在参加毕业考的那天,一切都变了。死亡,僵尸,内奸,战斗;亲情,友情,爱情,战友情;信任与怀疑。。。究竟一切是自然灾害,还是有人刻意操纵?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会有多少人离开,我们活着的人,都永远不要失去生存的意志,连同死者的心愿,一起努力地活下去!
  • 重生之天下无鬼

    重生之天下无鬼

    夜庭深生前是个大魔头,魂飞魄散之后又在机缘巧合之下重生到了他十五岁那年,只是曾经天才挚友却变成了痴傻儿童,除了挚友智商上的转变,一切事物却都是曾经的模样……夜庭深不由得怀疑自己的重生并非巧合,而是别人的另有图谋……[并非复仇文,拒绝仇大苦深!]
  • 你看不见的刻骨铭心

    你看不见的刻骨铭心

    苏童高中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王天宏,她以为两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即使不捅破,两颗年轻的心也是贴在一起的。直到王天宏忽然间从班上消失了,她才知道自己对他来说根本就什么都不是。曾经那么快乐的一个女孩从此有了忧愁,成长之路上的男孩子偶尔也能让她有那么一瞬间忘记烦恼,到头来,却仍是在不经意的转角处,再遇那个让自己刻骨铭心的人……
  • 英雄巅峰之战

    英雄巅峰之战

    当曾经的LOL奥运冠军穿越到真正的英雄联盟世界,当曾经的段位变成真正的境界,当英雄变成一种职业,当你真正与纳什男爵和远古巨龙战斗,当人们能真正的使用英雄的技能:老鼠的隐身,剑圣的大招…他带着他曾经用过的专属装备-风神,穿行在英雄大陆上,踏上了与魔兽战斗的征程。而他做这么多,仅仅只是为了回家,寻找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寻找他曾经的爱人。英雄,为你而战!
  • 邪瞳传说

    邪瞳传说

    一夜的失落,造就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少年。从天才的神坛跌落,从此便被人打上了“废物”的标签。在冷落声中,被家族彻底的放弃。流落到了一个边陲小镇村。然而这样的遗忘,却带给了少年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奇幻的眼瞳世界,用双眸主宰沉浮!
  • 往昔一梦

    往昔一梦

    这是一个相爱相杀的故事,当落魄哑巴遇见清冷公子,当弱稚闺阁遇上灭门之敌。谁成了谁的归宿,谁又是谁的救赎?——————欢迎加入书友群:540364647
  • 极品小主播

    极品小主播

    小青年高晗意外重生的都市之旅,小平民的华丽逆袭,主播?明星?统统不在话下!!!出任ceo赢取白富美!
  • 极品捉鬼房东

    极品捉鬼房东

    诡秘离奇,凶煞恶戾,冤情地鸣,一切的一切都从一个古怪的房东和一群神秘的房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