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1300000006

第6章 前言(6)

如果真的把珍珠倒入玉盘,把流莺之声和水流之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可能并不能成为乐音。这里意象的综合效果是,珠玉之声,莺鸟之语,花底冰泉,种种意象积累起来,引发美好的联想蕴含着的不是自然的声音,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潜在意识的积淀。

白居易惊人的笔力不仅在于用意象叠加写出了乐曲之美,而且还正面强调了过程性。过程性,是音乐与绘画的重大区别。以绘画之美表现音乐之美,在时间的连贯性上,毕竟是有局限的。《琵琶行》的伟大就在于,不但表现了乐曲的连贯性之美,而且表现了乐曲的停顿之美,一种既无声音,又无图画,恰恰又超越了旋律的抑扬顿挫的连贯性的美。令人惊叹的是这样的句子: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写音乐,不仅善于用美好的声音来形容音乐,比如珠玉之声、莺鸟之语、花底冰泉之类。他的突破在于,第一,从“冷涩”这样看来不美的声音中发现了诗意,当然又是为主人公和诗人的感情特点找到了共同载体;第二,从“凝绝不通”的旋律中断中发现了音乐美。这是声音渐渐停息的境界。从音乐来说是停顿,是音符的空白,但,并不是情绪的空档,相反却是感情的高度凝聚,是外部世界的声音的渐细渐微,同时又是主体心理的凝神专注。外部的凝神成为内在情绪精微的导引,外部声音的细微,化为内部自我体验的精深。白居易发现:内心深处的情致是以“幽”(愁)和“暗”(恨)为特点的。“幽”就是听不见,“暗”就是看不见。二者结合,就是捉摸不定、难以言传的,在通常情况下,是被忽略的,沉入潜意识的,而在这种渐渐停息的微妙的聆听中,却被白居易发现了,构成了一种从外部聆听,转入内心凝神的体悟:声音的停息,不是情感的静止,相反,正是“幽愁暗恨”的发现和享受,“此时无声胜有声”才成为千古佳句。

这实在是白居易的天才创造,不但在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西方也可能是这样的。西方诗人描写美好的声音的篇章,当以雪莱的《云雀颂》为代表。雪莱比白居易晚生了差不多一千年,但是,对于在以图画之美来表现不可见的音乐之美这一点上却异曲同工,他写云雀的鸣啭:

清晰,锐利,有如那晨星射出了银辉千条,

虽然在清彻的晨曦中,

它那明光逐渐缩小,

直缩到看不见,却还能依稀感到。

整个大地和天空都和你的歌共鸣,

有如在皎洁的夜晚,

从一片孤独的云,

月亮流出光华,光华溢满了天空。

这是以视觉图画(星光消隐、月华流泻)的逐渐消失来形容声音的渐细渐微,而又充满天宇。这样的正面描绘,其图画之美,带着动态的过程性,突出了音乐的时间的延续性,正是因为这样,这首诗毫无疑义,成为经典。但是,和白居易比起来,他的过程性、延续性,也就到此为止,再往下,雪莱就结束了音乐的时间的延续性美,而致力于空间图画的并列性的美了:

我们不知道你是什么;

什么和你最相像?

从彩虹的云间滴雨,

那雨滴固然明亮,

但怎及得由你遗下的一片音响?

好像是一个诗人居于思想底明光中,

他昂首而歌,使人世由冷漠而至感动,

感于他所唱的希望、忧惧和赞颂;

好像是名门的少女在高楼中独坐,

为了舒发缠绵的心情,

便在幽寂的一刻以甜蜜的乐音充满她的绣阁;

好像是金色的萤火虫,

在凝露的山谷里,

到处流散它轻盈的光在花丛,在草地,

而花草却把它掩遮,毫不感激;

好像一朵玫瑰幽蔽在它自己的绿叶里,

阵阵的暖风前来凌犯,

而终于,它的香气以过多的甜味使偷香者昏迷:

无论是春日的急雨向闪亮的草洒落,

或是雨敲得花儿苏醒,

凡是可以称得。

鲜明而欢愉的乐音,怎及得你的歌?

这里提供了六幅图画,分别是彩虹的云间滴雨、诗人居于明光中、名门少女在高楼中独坐、金色的萤火虫在凝露的山谷里、玫瑰幽蔽在它自己的绿叶里、春日的急雨向闪亮的草洒落。六幅图画都是美好的,诗意的。但六幅图画都是并列的,没有连贯性。美则美矣,对于音乐在时间上的变化表现得却很有限。应该说,白居易表现乐曲的连贯性之美,更胜一筹。至于白居易所表现的音乐中的停顿之美,则更在雪莱的想象之外。

没有声音的停顿为什么比有声音更为动人?因为,内心的体验更精彩,更难得。

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无声胜有声”,成了家喻户晓的格言,这不但是诗而且是哲理的胜利。停顿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和前面的音响强烈的反差。如果停顿安排在结尾,停顿就是终止,且一直终止下去,那是很稀松平常的,但白居易把这一个停顿安排在当中,在两个紧张的旋律之间,戏剧化地在停顿之后又接着来了紧张的旋律: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诗人强调了有声旋律出现的突然性(乍破、突出),增加了戏剧性的冲击力,这是由两幅鲜明的图画带来的,又是贵金属的破裂和冷兵器的撞击带来的,在两个极点上的张力。这不仅仅是诗中有画所能解释的。一般地说,图画是静态的、刹那间的,而这里的图画,却是“动画”,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具有强烈的动作性。白居易的杰出就在于用语言图画的动态表现旋律和节奏的动态。这种动态,表现出骤然的停顿和突然再度掀起的冲击力。这种突然的停止和骤然的掀起,正是旋律的特点: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是第二次休止停顿,不但是响亮的,而且是破裂性的,把这种破裂和丝织品结合在一起,其声音和第一次“冷涩”、“凝绝”的幽暗不同,既不是突然的,也不是渐次的,而是高亢而凄厉的。在此背景上,第二次休止出现了: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这已经不仅是乐曲的停顿而且是停顿造成的心理凝聚效果。乐曲结束了,听众的心,被感染的程度并未消失,依旧沉浸在那还没有结束的结束感之中,这种宁静的延长感,诗人用一幅图画来显现。这是一个空镜头,是无声的,又是静止的。江中秋月,这是第二次出现了。这是不是重复呢?《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唐汝询曰:“一篇之中,月,字五见,秋月,三用,各自有情,何尝厌重!”此人认为不重复,原因在于,两次出现各有不同的情感。第一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写的是分别时的茫然和遗憾。而这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则是另一种韵味,写众多的听者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这个境界的特点就是宁静,除了这种宁静,什么感觉都没有,就连唯一可见的茫茫江月,也是宁静的。这恰恰暗示了一双出神的眼睛。

白居易这首诗妙在把乐曲写得文采华赡,情韵交织,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于无声中尽显有声之美,于长歌中间插短促之停顿,于画图中有繁复之音响,的确超凡脱俗,空前绝后。二用江心秋月,虽然情韵有别,但相异之情,用相同之景毕竟并非上策。尤其是五用江月(秋月春风等闲度,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都是秋月,而且又都是把秋月和江水联系在一起,毕竟显得局促。虽然白璧微瑕,然亦不必为尊者讳也。

问题12

笔者教学《迢迢牵牛星》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预习提示和课文注解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些认识,他们知道这是一首艺术价值很高的诗歌,可是他们似乎不愿也不知该如何去深究其艺术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浙江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

张建国

让我们先读读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的特点就是自然天成,语言风格相当朴素,没有多少华丽的渲染,连形容词也是比较单纯天真的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但感情又是那样深厚。谢榛《四溟诗话》中说其“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也许,读者对于“格古调高,句平意远”这样的评价,感觉不够清晰。这里举秦观的《鹊桥仙》来作些说明。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同样是写牵牛织女的相思,秦观的词和“格古调高,句平意远”的风格相去甚远,这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迢迢牵牛星》全诗十句,没有多少夸张和形容,大体近乎陈述、叙述,即便有所形容,也限于几个意味单纯的叠词。而秦观的这首,则用了很华彩的形容,对云的描绘不但前置以“纤”(亦作“织”),而且后置以“弄”;对眼睛,以“飞星”暗喻;对风,形容以“金”;对露,渲染以“玉”;“情”和“期”,都赋予如水如梦之感。这叫做文采。第二,全词的高潮在最后,直接抒发感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感情永恒,相会的时期再短也无所谓。这就不仅是感情强烈到极化的程度,而且更进一步转化为格言了。这就叫做感情出彩,或者叫做情彩。而情彩和文采都不是《迢逼牵牛星》的优点。它的优点,不在文采和情彩,而在于朴素无彩而纯厚。正是因为这样,它所代表的“古诗十九首”被刘總在《文心雕龙》中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诗品》赞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在文学史上,这样的作品比之秦观那样文采情彩俱佳的作品,得到的评价更高。这是很值得细心体悟的。

《迢迢牵牛星》,全诗写的是天上的牵牛星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因为接下来,出现了“皎皎河汉女”,就把牵牛星丢在一边了。下面写的全都是河汉中的织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这已经不是星星,而是一个在织布的女性。

这里就有了可分析性:以牵牛星为起兴,只为引出全诗主角——织女;女性形象很快得到美化:首先是外观的美化,“皎皎”、“纤纤”,是不是有一种明媚纤弱的感觉?是不是有一种朴素单纯的感觉?连手都是素手。大概是比较白晳,又没有什么首饰吧。如果光是这样,还只是外部形态上的美。诗中对织女的美化,更重要的,是在感情上。这时,牵牛星的另一个功能显现出来:成为织女遥望的对象,也就是感情激发的源头。这样,外观的美,就有了内在的感情的内涵。牵牛星的“迢迢”和织女的“皎皎”、“纤纤”,融为一体,构成统一的画境。

至此,画面是单纯的,思念则以无言的迢迢相望为特点,思念之苦是默默的、潜在的。而到了“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则从外部效果上显示内心的痛苦。一是,整天织布却织不成匹,这是心烦意乱,导致效率不高。二是涕泪如雨,思念之苦因而强烈了。

这样,前者的微妙和潜在,和后面的强烈表露,就形成了一种转折,这种转折正是情绪强化到不可抑制的结果,但是,仍然是无声、无言的,在语言上,也没有大肆形容和渲染,仍然朴素无华。接下来,是进一步强化: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出现了矛盾。原来说牵牛星是迢迢的,遥远的,这里却变成了河汉并不深,是清而浅的,障碍并不是很大的,渡过去是并不太困难的。“相去复几许?”说得很含蓄,然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有充溢的意思,也有清激的意思,看起来很透明,没有狂风恶浪,可就是过不去。从视觉直接感知来说,距离更近了,不过就是“一水”之隔,这和前面的“迢遥”,在结构上是一种呼应,也是一种反衬,一种转折。可是,不管多么“清浅”,仍然是无言的,“脉脉不得语”。这个“不得语”很关键,点出了全诗意境的特点。就是感情很深沉,距离不算遥远,可就是说不出,说不得。是什么阻挡着有情人相聚呢?可能是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障碍。当然,在传说中,这个权威的阻力是神的意志。但是,诗里却并没有点明。这就使得这首诗召唤读者经验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在爱情中,阻力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超自然的,也可能是社会的,还有可能是情人自身心理方面的。故“脉脉不得语”,有情而无言,不敢言,不能言,可能是出于对外在压力的警惕,也可能是出于情感沟通的矜持,也就是说,内心的积累已经饱和了,含情“脉脉”了,到了临界点了,而转化为直接表达还存在着一时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开头四句连用叠词,最后两句又用叠词,且都用于句首,形成一种呼应,一种回环的、低回的、复沓的节奏,情感之美和节奏之美,构成统一完整、有机的默默无言的内在意境。

问题13

同学们朗声吟诵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在回环往复的优美旋律

中,同学们感受到裴多菲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但同学们普遍有一种疑惑:诗人在描述心爱的人时用的意象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这些意象美好热情,欢畅明丽,与甜美的爱情协调一致;可是诗人在描述自己时反差极大,用的意象是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这些意象给人一种苍凉感,有的萧瑟冷落,有的凋敝残败,与整首诗所表达的美好爱情不协调,为什么?即使是表达对爱情的奉献,也不一定砟要用这么悲壮的意象不可吧?

同类推荐
  • 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土地爱得深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道德的本质是扬善抑恶。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

    《风雨征程:浙江高校后勤改革30年》作为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浙江高校后勤改革历程和发展模式研究”课题之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曾赴杭州、金华、温州、台州、宁波、绍兴、嘉兴等地方的高校后勤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历时两年才完稿。全书分共八章:历程,将浙江高校后勤30年改革历程划分为传统管理、社会化改革探索、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三个发展阶段,用纪实的手法对改革全过程进行回顾;成果,介绍了浙江高校后勤改革基本模式、管理服务特色、主要成果、改革经验,提炼了改革精神;展望,分析阐述现阶段持续推进浙江高校后勤改革的社会经济基础、环境要素和时空背景。
  •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

    《举手之劳的环保小事》主要收录了不吸烟或少吸烟、少吃口香糖、计算机缓更新、集约使用物品、不乱燃放烟花爆竹、不乱扔烟头、不乱焚烧秸秆、不在野外烧荒、燃烧物品要慎重、不随地取土、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内容。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讲述人类社会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有时真实的比虚构的更让人感到陌生和震撼。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启迪青少年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从中积累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热门推荐
  • 绝世狂仙

    绝世狂仙

    一个被逐出家族的少年,在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世界里,履历艰险,从练气,筑基,金丹,最终凝结元婴,且看主人公如何让在长生仙路上,披荆斩刺一路前行。
  • 异界鬼王缠上我

    异界鬼王缠上我

    遭灭门,遭背叛,遭追杀而死于非命偶然得到重生(不死不灭)的主角必须非常惩罚负心人,最后再步步征服冷傲的鬼王的故事才能继续……
  • 借体重修

    借体重修

    景求,威名赫赫的元婴强者,为夺上古至宝,和超级势力结仇,也因此被仇家围剿,肉身被毁,修为尽失,只凭借神通逃脱一缕本命元神。元神借体,化为开云山庄弟子余川,开启一段妖孽的重修之旅。
  •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家庭烹饪基础知识

    厨房不仅可以解决我们的一日三餐,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们一家人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小小厨房酝酿着大学问,需要现代操厨者细心掌握。本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饮食营养、厨房操作、烹饪技巧以及食品材料等知识,非常科学、实用,可谓是广大家庭的良师益友。
  • 丫头别跑:捡来的就归我

    丫头别跑:捡来的就归我

    第一次见到他,她初吻就丢了。第二次见到他,他就让她当她女朋友。“混蛋,流氓!”莫千雪嘟着嘴不满道。“嗯?我混蛋,是谁养你的,是谁宠你的。”洛逸轩从后面抱住莫千雪,嘴角勾起一抹邪邪的笑容。
  • 天炼星河

    天炼星河

    修炼一途,淬星炼月,转逆阴阳,以一己之力化万法星辰。跳出世界的边际,错开生死轮回。追梦少年深谙,不失去和完美守护的方法唯站立在云巅之上,在此之前,当随心而往,哪怕化身神魔也亦然……
  • 我记得你说过你爱我

    我记得你说过你爱我

    当爱情与婚姻让你选择时,你会怎样选择。安辰逸几乎疯狂的挣扎,家庭变故中缓和过来后,再次迎来的,却是爱人死亡的消息。然而,这一切的操控者,究竟是与自己最好的朋友所为?还是另有隐情?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安辰逸遇到了她,生离死别后,换来了再次重逢,然而无奈的却是,安辰逸已然结婚。是否将成就全部放弃?去为了那个,在他心中占据了所有的她,然而,当安辰逸终于握住她的手,他却得到了,让他几乎无法承受的真相。
  • 贪财小魔妃:魔尊,别闹

    贪财小魔妃:魔尊,别闹

    萱草这辈子的终身愿望就是有吃有玩,然后存好多钱,找个男人生个小包子,偏偏让他碰到一妖孽,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还是溜为上策!总之就是一个在闹,一个在宠的故事,甜文。
  • 纯白色的爱

    纯白色的爱

    阳光透过指尖,泻落在地上;空气透过呼吸,弥漫着忧伤;爱情透过心跳,谱写着旋律;回忆透过心脏,埋葬在脑海。你,看着我,嘴角微微扬起;我,看着你,泪水缓缓落下。当初的那些悸动,有谁还会记得?曾经的那些美好,有谁还会记得?你转身离去,请我忘记;我泪如雨下,沉淀记忆。一起经历过的那些风雨,转眼如烟。你请我忘记,又如何忘记?当初的那些青涩,那些纯真,那些美好,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你,依旧潇洒,放肆的用生命呐喊;现在的我,不复曾经,静静地用维也纳忧伤。
  • exo爱在韩国

    exo爱在韩国

    一位女孩。被父母逼去韩国。以前很讨厌韩国的她现在切。。。。。。。。。想要看。点进去看看吧我还是个学生。不要建议。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