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李都尉古剑》是诗人于元和三、四年(808~809)官左拾遗、翰林学士时所作。都尉,官名。唐朝推行府兵制,每府置折冲都尉,掌教府兵军阵战斗之法,总其戎具、宿卫、资料、征役政令,统率府兵;置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为副。之外还有驸马都尉、奉车都尉等。“李都尉”,不详。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雠。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首句“古剑”即照应题目。说明这柄宝剑铸造已几千年了,强调其古。不仅古,而且可贵、锋利。《拾遗记》卷十载:越王勾践以白牛白马祀昆吾山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其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则日光昼暗;其三名“转魂”,以之指月,则蟾兔倒转。说明“白光纳日月”之来历。“紫气排斗牛”也有神话传说,《晋书·张华传》载:张华见有紫气夜冲牛斗,便问雷焕,雷焕说在豫章丰城(在今江西省)。“紫气”指宝剑之精气。张华便派雷焕到丰城任县令,果然挖出龙渊、太阿两柄宝剑(见《太平御览·兵部·剑下》)“斗牛”指北斗、牵牛星,古以天上二十八宿(星座)对应地下区域,于是按二十八宿来划分九州地域,丰城正当斗,牛所指的区域之内,故断定宝剑在丰城(见《史记·天官书》)。
古剑太宝贵了,所以“有客借一观”,但因太爱惜了都不敢要求,更别说迫求了。“湛然”以下进而铺写古剑之可贵。“湛然”,言其光芒如澄澈的止水一般,故以玉作为盛剑的匣子。足见主人爱剑之深,不仅宝剑其内,而且金玉其外,同“爱之”句照应。顾肇仓、周汝昌二先生注据影宋本《太平御览·兵部·剑下》引《庄子·说剑》:干越之剑,匣而藏之,不敢轻用,宝之至也(今本《庄子·说剑》无此四句)。“秋水”:相传太阿剑色如秋水般澄澈(见《越绝书》),所以世间没有可以与之相比(俦)的。
“可使”二句借物喻人。晋刘琨诗有“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重赠陆谌》)二句,这里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说古剑刚坚无比,只能使之折断,不能使之弯曲。言刚者不可化为柔,说古剑,借喻人的刚正不屈。
那么古剑何以为用呢?诗人宣泄胸中块垒,要用古剑“将断佞臣头”。汉朱云曾对皇帝说:请给我一柄上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汉书·朱云传》)。这也正是诗人的意愿。“佞臣”,指以谄媚得权柄的奸臣。
末四句则语重心长地劝戒世人,不要因小怨报私仇,使古剑蒙羞!“神兵”,谓兵器之神者,即指神奇的兵器,这里喻古剑。晋张协《七命》称宝剑为“希世之神兵”,后相沿以之为宝剑的代称(不是今所谓“神兵从天而降”的指人而说)。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收诗2800多首。其诗的主要特征是“老妪能解”的“浅易流畅,委曲详尽”和指斥时弊的“兼济天下”、“救济时病”。这首诗写古剑,意在须使用得当,用在最关键最有意义之处。比喻谏官应议论国家大事、朝政得失,即使是得罪权豪,遭受挫折打击,也在所不辞。亦不失“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之微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