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任县(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所写。刈(yì义)麦,割麦。题下原注“时为县尉”。县尉,唐初改书佐,寻改县正。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复改县尉,其职责是“分判众曹,收率课调”。员额品秩,各因县之级别而异,少者一人,多至六人。职掌也不同,唐朝掌课调征收,判司户、司法等曹(曹即分科办事机构。当时尚书省六部及十六卫、各率府、王国、州县相当六部职署的统称)事务。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全诗长二十六句,第一、二句写田家每逢夏收刈麦如同救火。“少闲月”、“人倍忙”本在情理之中,但第三、四句说明原因后,联系全诗,这种翻进一层的写法,给人留下深深思索的馀地。“夜来”二句明写麦熟待割,更主要的是写妇姑、童稚、丁壮全家人通宵达旦,忙个不停。“覆”字揭示出两种景象:一是金黄色的小麦盖满田垅、丰收在望;二是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下文铺垫。前四句交代节令、人和事,接着四句呼应“人倍忙”,无论是妇女(“妇姑”,这里泛指妇女),还是儿童(童稚,泛指小孩),送饭提水,“相随饷田去”,一片繁忙景象。而丁壮男子呢?正在“南冈”忙着割麦。“南冈”,犹“南亩”(“在昔闻南亩”)、“东皋”(“东皋薄暮望”)、“西畴”(“将有事于西畴”),泛指田地。“足蒸”四句丁壮刈麦“足蒸”、“背灼”的辛劳艰苦,看似写实,实际是说农民劳苦疲惫,但又“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饱含着对农民因炎热“力尽”、“疲极”的深切同情。非不知热也,为全家人活命不得不如是也!这同唐代皇帝李昂(文宗)的“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惜”字,隐藏着多少复杂的感情,是怨是怒、是喜是忧,怎能理清?接着一个“复”字,笔锋陡转,活脱脱展现出另一幅令人心碎的场景:“抱子在其傍”、“左臂悬弊筐”的“秉遗穗”(秉,捡拾也)贫妇人,俨然一幅愁苦凄凉的拾麦图。因为“家田输税尽”,只能拾此以充饥肠。诗人“相顾”回看,“闻”听此言,不禁为之而“悲伤”。贫妇人如此,在南岗刈麦的“丁壮”能免此厄运么……面对如此凄苦场面,诗人向自己发出质问:身为县尉,“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意思是加封土地、赐予爵位),自己有何功德?不能为民造福,又不事农桑,每年还拿上“三百石”“俸禄”、“岁晏(岁晏:年终)有馀粮”?是自责,又何尝不是对所有官吏的责问呢!诗人不仅自责、责人,乃至于对此不能释怀,“私自愧”而竟然“尽日不能忘”。比之于韦应物的“邑有流亡愧俸钱”,高下轩轾,天壤之别。
这是一首仅有二十六句的著名讽谕诗。无论对比手法,还是翻进一层的写法,在艺术上都相当成功。而诗人在客观的叙述中抨击了和籴制度,在自责中谴责了官吏的鞭挞行径,在含蓄中矛头直指最高封建统治者,看似不经意的记述叙事,实则字字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处处蕴含着对官吏的谴责,这才是《观刈麦》的最大艺术成功之点。
推行和籴制度,始于北魏,是历代朝廷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的措施。到天宝年间(742~756),尤其是天宝十五载(756)之后唐德宗、唐宪宗时,和籴制度已一变而为强迫农民贱价出售,或先收购而后给钱。《资治通鉴·贞元三年十二月》载,当时不仅不能按规定给价,而且强迫农民远道送交京城行营,弄得农民“车摧马毙,破产不能支。”白居易任官的小山城,就在长安城西南一百三十里的地方,他又任专向农民征收粮食的县尉之职,所以“备谙此事,深知此弊”。如果缴纳不出,就要施以鞭挞。诗人高适任封丘县尉时,正是因为“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打黎庶令人悲”而挂冠辞去。白居易此时此际也是身为县尉,“亲自鞭挞,所不忍睹”,在自领和籴又不忍鞭挞黎庶、同情农民疾苦的矛盾心理中写了这首诗。并上疏皇帝:“(配户督限)严加徵催……迫蹙鞭挞,甚于税赋。”大声疾呼:“号为和籴,其实害人”!(《论和籴状·今年和籴折籴利害事宜》)真不愧擅写叙事诗的巨匠。其艺术手法既委婉又巧妙,虽未直写赋税繁苛,而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其中。“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一位有良知的官吏,情的渗透,心的跳动,正是希望皇帝有所感悟!直到近千年后的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也不得不承认“‘力尽不知热’两句,曲尽农家苦心,恰是从旁看出。‘贫妇’一段,悲悯更深,聂夷中诗摹写不到。”(《唐宋诗醇》)的确,在反映农民苦难生活方面,是具有相当深度的。
对比作为表现事物区别、差异、对立、矛盾的一种手法,能够尖锐鲜明地把事物的美丑、善恶、曲直、是非表现出来。《观刈麦》中既有农民酷暑劳累与痛苦的对比,又有农民之间丁壮与贫妇的对比,更有诗人与农民即官与民的对比,既难能可贵又发人深省。同时,“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瓯北诗话》)所以在国内外“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白氏长庆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