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2600000003

第3章 观刈麦

【题解]

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任县(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所写。刈(yì义)麦,割麦。题下原注“时为县尉”。县尉,唐初改书佐,寻改县正。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复改县尉,其职责是“分判众曹,收率课调”。员额品秩,各因县之级别而异,少者一人,多至六人。职掌也不同,唐朝掌课调征收,判司户、司法等曹(曹即分科办事机构。当时尚书省六部及十六卫、各率府、王国、州县相当六部职署的统称)事务。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全诗长二十六句,第一、二句写田家每逢夏收刈麦如同救火。“少闲月”、“人倍忙”本在情理之中,但第三、四句说明原因后,联系全诗,这种翻进一层的写法,给人留下深深思索的馀地。“夜来”二句明写麦熟待割,更主要的是写妇姑、童稚、丁壮全家人通宵达旦,忙个不停。“覆”字揭示出两种景象:一是金黄色的小麦盖满田垅、丰收在望;二是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下文铺垫。前四句交代节令、人和事,接着四句呼应“人倍忙”,无论是妇女(“妇姑”,这里泛指妇女),还是儿童(童稚,泛指小孩),送饭提水,“相随饷田去”,一片繁忙景象。而丁壮男子呢?正在“南冈”忙着割麦。“南冈”,犹“南亩”(“在昔闻南亩”)、“东皋”(“东皋薄暮望”)、“西畴”(“将有事于西畴”),泛指田地。“足蒸”四句丁壮刈麦“足蒸”、“背灼”的辛劳艰苦,看似写实,实际是说农民劳苦疲惫,但又“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饱含着对农民因炎热“力尽”、“疲极”的深切同情。非不知热也,为全家人活命不得不如是也!这同唐代皇帝李昂(文宗)的“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惜”字,隐藏着多少复杂的感情,是怨是怒、是喜是忧,怎能理清?接着一个“复”字,笔锋陡转,活脱脱展现出另一幅令人心碎的场景:“抱子在其傍”、“左臂悬弊筐”的“秉遗穗”(秉,捡拾也)贫妇人,俨然一幅愁苦凄凉的拾麦图。因为“家田输税尽”,只能拾此以充饥肠。诗人“相顾”回看,“闻”听此言,不禁为之而“悲伤”。贫妇人如此,在南岗刈麦的“丁壮”能免此厄运么……面对如此凄苦场面,诗人向自己发出质问:身为县尉,“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礼记·王制》意思是加封土地、赐予爵位),自己有何功德?不能为民造福,又不事农桑,每年还拿上“三百石”“俸禄”、“岁晏(岁晏:年终)有馀粮”?是自责,又何尝不是对所有官吏的责问呢!诗人不仅自责、责人,乃至于对此不能释怀,“私自愧”而竟然“尽日不能忘”。比之于韦应物的“邑有流亡愧俸钱”,高下轩轾,天壤之别。

这是一首仅有二十六句的著名讽谕诗。无论对比手法,还是翻进一层的写法,在艺术上都相当成功。而诗人在客观的叙述中抨击了和籴制度,在自责中谴责了官吏的鞭挞行径,在含蓄中矛头直指最高封建统治者,看似不经意的记述叙事,实则字字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处处蕴含着对官吏的谴责,这才是《观刈麦》的最大艺术成功之点。

推行和籴制度,始于北魏,是历代朝廷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的措施。到天宝年间(742~756),尤其是天宝十五载(756)之后唐德宗、唐宪宗时,和籴制度已一变而为强迫农民贱价出售,或先收购而后给钱。《资治通鉴·贞元三年十二月》载,当时不仅不能按规定给价,而且强迫农民远道送交京城行营,弄得农民“车摧马毙,破产不能支。”白居易任官的小山城,就在长安城西南一百三十里的地方,他又任专向农民征收粮食的县尉之职,所以“备谙此事,深知此弊”。如果缴纳不出,就要施以鞭挞。诗人高适任封丘县尉时,正是因为“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打黎庶令人悲”而挂冠辞去。白居易此时此际也是身为县尉,“亲自鞭挞,所不忍睹”,在自领和籴又不忍鞭挞黎庶、同情农民疾苦的矛盾心理中写了这首诗。并上疏皇帝:“(配户督限)严加徵催……迫蹙鞭挞,甚于税赋。”大声疾呼:“号为和籴,其实害人”!(《论和籴状·今年和籴折籴利害事宜》)真不愧擅写叙事诗的巨匠。其艺术手法既委婉又巧妙,虽未直写赋税繁苛,而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其中。“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一位有良知的官吏,情的渗透,心的跳动,正是希望皇帝有所感悟!直到近千年后的清朝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也不得不承认“‘力尽不知热’两句,曲尽农家苦心,恰是从旁看出。‘贫妇’一段,悲悯更深,聂夷中诗摹写不到。”(《唐宋诗醇》)的确,在反映农民苦难生活方面,是具有相当深度的。

对比作为表现事物区别、差异、对立、矛盾的一种手法,能够尖锐鲜明地把事物的美丑、善恶、曲直、是非表现出来。《观刈麦》中既有农民酷暑劳累与痛苦的对比,又有农民之间丁壮与贫妇的对比,更有诗人与农民即官与民的对比,既难能可贵又发人深省。同时,“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瓯北诗话》)所以在国内外“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白氏长庆集序》)。

同类推荐
  • 既然爱情留不住

    既然爱情留不住

    "豆瓣超人气女作家刘小昭奉上的冬日暖心故事集,写给那些处在爱情、工作、生活的十字路口迷惘男女们。她的那些小小故事和桥段里,充满了清澈的领悟、和细微感动,总是这样真切地留在我们心间.对于爱情,刘小昭说:“要么别想,要么别放。”每次想发吵架脾气的时候,想想小昭说的:“一辈子那么长啊……遇上个喜欢的有多不容易,对他好还来不及, 怎么能忍心说恶毒的话做让对方伤心的事呢?”说到爱情的失去,她说“最难过的甚至不是分手,因为人和人的缘分有时真的不能强求,而是那些想做却没有来得及为对方做的事情……想想就难过。很多时候我们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对你好了。”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走进五溪大湘西

    走进五溪大湘西

    沈从文笔下的小湘西,众所周知:五溪这个地名,显得十分陌生。其实,五溪就是贯穿大湘西的五条河:酉水、锦水、舞水、巫水和渠水,小湘西只是酉水流域。《走进五溪大湘西》这部长篇人文历史散文,是作者多年挖掘思索创作的结晶,以独特的视角与批判的眼光,找出大湘西五溪古镇古寨古巷古码头兴衰美奇的根源,提示其本质,用轻松飘逸的散文笔调,深刻触及五溪文化的自身价值、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是大湘西五溪文化第一书,是一部十分完整的真文化与元文化,一个个的文化形态与艺术品种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图文结合,使你领略到五溪文化的原始风貌,相信会引来世人惊叹。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可说是一部真情实录,其中收录了叶辛和当年的恋人王淑君从萌生初恋到进入热恋及两地相思期间的所有通信。时间跨度是从1969年的12月至1973年的5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时,出版社酝酿出版一套《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当时由于叶辛参与主持上海作协日常工作,天天上班,挤不出时间撰写大块的回忆文章。出版社复印了叶辛夫妇这段时间的通信,除了一些辨认不清的字句,几乎是原封原样编撰了这本书,当年印刷了一万五千册销售一空。这一次收进文集,仅在体例上做了调整,所有文字仍按复印信件出版。虽是年轻恋人的通信,可在字里行间,仍能读出知青生活里男女情人间的相思和意味。
热门推荐
  • 我的女神徒弟

    我的女神徒弟

    一心想要过着安稳、平静生活的陆子羽,在他的女神徒弟逼迫之下陷入都市。有着这样一对逗比师徒,更有着姐妹花的小妹在身边围绕。从此,陆子羽身边的一切平凡事物都变得不平凡。当面对整个海天市的男同胞们时:“那啥,你们真的误会了。她真的只是我的徒弟,这位是她的小妹!”“姐夫!”“艹……”
  • 西山诡异事件纪实

    西山诡异事件纪实

    堪輿家说,西山的香山一段“阴气太重”。您想想,青龙桥(颐和园后门)到香山不过五里左右(明称金山),这座金山竟然有七十二座皇家大坟建在这里,可谓洋洋大观!也足和今天的八宝山有一拼了。由此可见,单就金山的情况来看,你说它阴气重不重?西山有前庙后墓的三百七十座太监阴宅。俗说太监们的阴气最重,他们被强行压制了该有的阳性,其本性反其道,怨恨愤懣,但无法泻积,终化为比女性还阴柔的怪异情性。他们死后,其本生魂魄怨气冲天,夤夜潜游,阴扰其地,这里遂会有可怖的阴氛做祟,使人生出倒霉事而不明就里。事实也是这样,在身处香山多年的经历中,我遇到了许多这样的怪事,大部分恐怖而诡异,迄后段段道来,以飨好此说之友。
  • 我只是一个小兵

    我只是一个小兵

    死在牌桌的老爸留下的一块石头引来杀身之祸,奇遇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然而都是穿越,别人都是显赫一方的英雄人物,而我为什么只是一个小兵………………
  • 伏灵都界

    伏灵都界

    这是个时代背景与地球极其相似的世界,不同的是这里妖,精,鬼,怪不时出没。如诉愁风起酆都,夜催人鬼共相途。深深夜,娓娓哭。谁泣月下幽窗上,寒屋影双人却独。深海隐村多奇种,万里红尘精怪冗。荒丘瑟,孤山陌。怯命飞尽黄沙远,白骨空磊戈壁卧。世遗亘古方外祸,无情常论英雄漠。刑天奴,葬龙徒。天地杀机随风起,血铸乾坤大熔炉。
  • 三国貂婵乱天下

    三国貂婵乱天下

    话说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三国鼎立,全因美人貂婵而起。貂婵,三国中最厉害的武器。貂婵一出,浩浩荡荡地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多少英雄的野史,多少美人的秘事,收录在此书中。新书求推介,求宣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劝行乐

    劝行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虚幻镜

    太虚幻镜

    仙山浩渺,云海无边。仙门之中,仙人正在给晚辈讲道。师祖,当年你是怎么开始修仙的?呵呵,当年啊,那是多少年前呢,当年一个跑堂的小厮偶然碰到了一只破烂的铜镜,我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情深逼人

    情深逼人

    十一岁那年,昏暗的月光下,她亲眼看到母亲受辱。耻辱的种子种在心里,却培育出了她强大的内心和誓要出人头地的坚定信念。机会终于来了,出身贫寒的她,进了最好的贵族学校,青春飞扬,情愫暗生,但爱情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瓜熟蒂落,这世界上又哪有那么多的水到渠成?于是她不得不作出非她所愿的选择。灰姑娘能收获幸福,靠的是水晶鞋,她要幸福,只有靠自己,她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水晶鞋,一双符合她尺寸的水晶鞋。她终于找到那双水晶鞋,成功嫁入豪门。运筹帷幄,翻云覆雨。夺权,上位,在台上享受属于她的光鲜亮丽,却在暗地里为丢失的爱情黯然消魂。她能否鱼和熊掌兼得?找回属于她的爱情?
  • 绝世风华之云雾仙医

    绝世风华之云雾仙医

    一场盗宝珠风波,引出八十多年前霍家祖先霍长生曾经造下的江湖孽债!一个四处流浪的绝色神医无意中牵扯其中,不可自拔!八十多年前的江湖杀戮,绝色神医心上人惨死,盗宝珠风波,这三者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切尽在小说《绝世风华之云雾仙医》……
  • 指缝间的流年

    指缝间的流年

    陆熙,让她当神一样仰望和供奉的人,是她不可企及的梦。楚歌,将她从泥沼中拉起,却又狠狠推下。人,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一个不经意,流年已把故事写好了结局,有些人注定要消散在清风明月里,有些缘注定要飘零在落花流水间。指缝太宽,时光太瘦,一辈子很短,若懂,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