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云居寺孤桐》约作于元和四年(809)前后。诗人当时在长安,为进士考官,补集贤院校理,授翰林学士。是年诗人三十八岁,一心一意“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屡陈时政,请降系囚,蠲租税、绝进奉、放宫人,又论裴均违制进奉银器、于不应暗进爱妾,宦官吐突承璀不当为制将统领……对朝政一片赤诚,真是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步。但唐宪宗并不重视。这首诗就是在此期间所作自喻之词。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白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诗人以孤桐自喻,力倡“直道”而行。
前四句写云居寺孤桐亭亭玉立、枝叶繁茂,已高五丈馀,“高意犹未已”,还要往高长,意欲直插霄灵……
中八句写孤桐从手种到“亭亭五丈馀”,是年届九十的山僧,将一颗青桐子亲手种下,是从萌芽开始生长,那高达五丈馀,是“自毫末始”的。引出了手种的山僧,概括了从手种、萌芽到长成的时间、空间过程。孤桐的生长直到五丈馀,旁无附枝,而且是由根至梢,树干挺拔、脉络通直,顶天立地。“通理”,语意双关。看似写树干的通连脉络、纹理,实则暗用《易·坤·文言》“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意思是“黄中通直者,以黄居中,兼四方之色,奉承臣职,是通晓物理也……是美在其中。有美在于中,必通畅于外。”诗人以此比喻仕人心中须具有美德,也就是要正直,做人要“直道”而行。
“寄言”,寄托,托言。希望人们应当像孤桐一样“孤直”。“孤直”二字,概括全诗,概括一切,在“短峭中殊有远势”。
白居易早年为人如是,如古剑一样,宁折不弯;像孤桐一样,孤直顶天。表现了诗人青年时期的英锐之气。
后人对本诗以很高评价。《初白庵诗评》曰:“言简而意尽,不在排比见长。”《唐宋诗醇》曰:“香山集中古体多以铺叙畅达见长,短篇间以含蓄蕴藉生姿。此首短峭中殊有远势,‘高意犹未已’五岁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