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2000000007

第7章 知惭愧

我因老而记忆力更下,只是有个模胡印象,什么人推重“知惭愧”这种心境。我偶然想起这种心境,觉得也确是值得推重,并想到,前些年写《顺生论》,“己身”部分应该包括这样一节,其时疏忽,未写,现在无妨亡羊补牢,用些时间,谈谈与此有关的一些情况。

知惭愧来于有一种心理状态,曰“惭愧”。惭愧也有来源,是我们相信世间事有“是非”,自己能够分辨是非,而言行,有时竟舍是而取非(大多是无意的)。承认有是非,言行未能走是的路,事后,内感到悔恨,外感到羞耻,我们说这是惭愧,或知惭愧。惭愧前加“知”,是强调“自己重视”。

人生,由能觉知、能思索到瞑目,理想的经历是“无愧”。正如天生之物或人造之物,都会有多种,无愧的情况也会有不同。举一时想到的。夭折是一种,因为几乎还未自主做什么就结束生命,自然就不会有失误,无失误就不会生惭愧心。另一种是《红楼梦》中傻大姐一流,心力有缺欠,可能不清楚是非的分界,也许就可以永远不感到惭愧吧?再一种是《水浒传》中陆谦一流,为利己而甘心损人,甚至乐于害人,推想被踏在林冲脚下之时是也不会感到惭愧的。还可以加一种是秦皇、汉武一流,一个人说了算,无往而不是,杀人如麻,堂上一呼,四海之内小民水深火热,估计直到大渐之时也不会想到心理活动中还有惭愧一项吧?以上几种,只有这一种最难捉摸,因为不能知道,比如栽了大跟头,倒了霉,清夜自思,他会不会承认自己错了。最后,也许只是理论上,要举出一种,是常人,有修养,能分辨是非,并能取是而舍非,不短命,由免于父母之怀到立遗嘱,日日三省,都不愧于屋漏,也就可以带着“无愧”二字离开这个世界。如此无愧,大好!问题是容易不容易,甚至可能不可能。说不可能,举证大难,因为要普查,古今中外,个个过关。说可能呢?显然,听到的人就会提出要求,希望举出一位看看。只说我自己,认识的人不少,如果让我举一位,一生言行无失误因而无愧的,这很难调查研究,只好凭常识判断,说必没有。所以我的意见是只好退一步,容忍某些(不是一切)失误,然后是坚决要求自己能够知惭愧。

容忍某些失误,不容忍另一些失误,意思是谈知惭愧,人的范围要有限,即只包括常人,而且承认有是非,所言所行,愿意取是而舍非的。愿意取是而舍非,乃主观愿望,不能保证必不失误;但可以给失误定个范围,即都不是主动的,有意的。被动,无意,失误就会微不足道吗?也不一定,因为评定失误的大小,既要从动机方面看,又要从结果方面看。不忽视结果,失误就可能于害己之外,还殃及有关的人。害也可能很轻微,甚至不显著,可是天知,地知,己知,总不如朝乾夕惕,不失误。说到这里,想想人生,想想世事,就不能不慨叹,是命定我们过于弱小,且不说不求安身立命的,即使立志求,也因为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必是“欲寡其过而未能”。

至此,可以转为集中说过,即失误。前面已经缩小范围,限于本不想走错路而事与愿违的。但就是这缩小之后的,显然,由轻微到严重,也必是千头万绪,各式各样,连统计学家也难得说清楚。甚至只满足于归类也办不到。不得已,只好用举例法,抓个秃子说说,可以类推及于一切和尚。但举例,也最好有个引线,想了想,像是可以由“来由”方面下手。一时想到三种,都来于“天命之谓性”,所以确是大号的,这是一,不明智;二,因贵生而不得不食周粟;三,因生而有欲,欲则不能无求。以下依次说说。

先说不明智。明智指所知多,选定举措对。“知也无涯”,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早已慨乎言之。另一面,我们的天资和学力,即使双料幸运,也必有限,所以单说非专业性的知识,我们的所知也必是很可怜的,何况眼前有歧路,选定哪一条,还要受性格和一时情绪的影响。其结果,因人而异,总会有些人,碰到某机缘,举步的时候以为对了,及至走远了,碰了壁,或跌了跤,才恍然大悟,原来错了。举例,大大小小,俯拾即是,用买西瓜法,挑大个的。想到两事,一远一近。远到四十年前的整风,不少人未识破“阳谋”,号召鸣放就大鸣大放,过畅所欲言瘾的当时也会以为走对了吧?可是不久就飞来嘉名为右的重冠,顶着挥泪对家门,到北大荒伐木去了。这是关系重大的不明智,回首前尘,能不感到惭愧吗?再说近事,是不久前,河南商丘两位女病号,因柯云路新著《发现黄帝内经》的宣扬而信能治百病的胡大师,求医服药,没有几天就离开这个世界。一命呜呼,此后就不再有痛苦;可是家里人还健在,不能不想到因无知而受骗吧?也就于悔恨之外,不能不感到惭愧了。

接着说第二种来由的,因贵生而不得不食周粟,用俗语说是因为要活,有时饭碗非心所愿,也只好端。义不食周粟是伯夷、叔齐弟兄的故事,在生与义之间,他们如孟子所说,舍生而取义。在儒家的眼里,或扩大为在一般人的眼里,他们是好样的。好,见贤思齐,应该学。问题是容易不容易。事实证明是不容易。即如写《伯夷列传》的太史公司马迁,下蚕室,受腐刑,自己信为奇耻大辱,却还是不得不在汉武帝的眼皮底下忍痛活下去。怨要怨“天命之谓性”,人,包括宣扬悲观主义的叔本华在内,几乎都是惜命的。表现为行为是:为了活,可以干一切,忍一切;不得已而舍,总是最后才舍命。可是活,更多的要靠外界,而外界,很少是能够随着主观愿望变化的。于是而必须主客观融合无间,始能保持“天地之大德曰生”,客硬,安如磐石,主就不得不屈就。屈就,非心所愿也,可是又能奈何?心安与活命不能两全,取前者而舍后者的人,古今都是很少的。顺水推舟,就举个古人为例,是魏晋之际的李密,不愿仕司马氏,上《陈情事表》,以祖母年高为由,搪塞一阵子,到祖母作古,还是不得不出山效命,推想心情与上表时不会有异,若然,清夜自思,也会感到惭愧吧?不厚古薄今,再举个现代的例。想一人化为众人,“大革命”之时,举小红书高呼万岁,总有些并非使徒,而是为活命,才不得不如此表演的。过于武断吗?我可以确说,我和我的许多相知都是这样,这是为保命而忘掉伯夷、叔齐,至今想起来仍不能不惭愧。

最后再说一种来于情欲的力量过大,知当节制而不能抗拒的。中土古代思想家,荀子是重视“欲”的。近代西方的精神分析学派也是这样。其实欲与生命是一回事,欲是求的原动力,要求而有得,生命才能维持,才能扩展。又是“天命之谓性”,人有了生,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汇聚到欲那里。还怕万一有疏漏,又生个守护和助长的力量,曰“情”,欲而求,求而得,就表现为快乐,反之就痛苦。佛家视世间生活为苦,想灭苦,找苦之原,看到“情欲”的可怕,决心用“悟”的办法去掉它。至少由常人看,这看法和办法都是反常的,或超常的,但就理(情欲为苦之原)说并不错,至少是值得参考。这里各取所需,我们要承认情欲的力量确是过大,人生的不少失误是由这个渠道来。对付情欲的态度,或习惯,不少人是听之任之,因而失误就更容易。

容易表现为量是更多。为了能够更鲜明地说明情欲难抗的情况,想举三宝之一宝的僧为例。情欲的所向,中土贤哲说是两个方面,曰饮食,曰男女。佛门四弘愿之一是“众生(即诸有情,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谓动物)无边誓愿度”,所以定杀为第一大戒,表现于行事是不吃荤食。这对不对,可以不管,这里只说容易不容易。往者不可见,只说我认识的,根据考证方面的经验,是“说有易,说无难”,某某一生(只计僧腊)无的话只好不说,单说有,是确知,“只是不吃素”(笑话书,主人招待僧,问可否喝些酒,答可,只是不吃素)的并不少见。出家,犯戒是大事,竟至犯,可证情欲之力为更大。过渡到男女也是这样,或更是这样。实事不好说,也难知,无妨举戏剧为例,是僧下山了,尼思凡了。僧尼尚且如此,况街头巷尾的常人,程门立雪时可能默诵“四十不动心”,及至转入西厢,也就醉心于“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了。这是德与情的冲突,情占上风之时会兴奋,甚至迷乱,事过境迁,情前行至于情理,更前行至于德,就不能不感到惭愧。

三方面的例说完,可以总而言之,孔子“畏天命”的话是值得深思的,因为,纵使我们立志取是而舍非,为天命所限,有时还是不免于失误。所以只好退一步,推重知惭愧,盖这方面能知,就有利于改过,也就可以离进德修业近些。

该结束了,想到一个问题:以上都是就承认有是非(通常所谓公认的),并愿意取是而舍非的人说的,能不能扩大范围,也包括惯于己所不欲,施于人(上至指使、纵容害人,下至造假烟假酒骗人)的?想了想,难。但绝望总是不好的,那就希望这类的上上下下,先唤回良心,然后想想受害受骗的,也知惭愧吧。

同类推荐
  • 风铃

    风铃

    中国小小说30年心血结晶,23位名家殿堂级作品,精短文学的至高水准,值得一生珍藏的经典文丛。由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编著的《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为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之一。《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 刘国芳卷》收录了拔去心里的草,爱在天上飞着,风铃,黑蝴蝶,吹笛到天明,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过去,结婚,老鼠带来的爱情,快乐情人节,开始就是结束,忽然,警察与小姐,向往阳台,模特与车,角色,小品,对面……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热门推荐
  • 重生少夫人:抛弃绝情弃少

    重生少夫人:抛弃绝情弃少

    她为他付出一切却换得兔死狗烹的下场,既然上天再给她一次重生的机会,那么凌易水你给我记住:我-于依染会重振于家,而你只是我抛弃的玩物。
  • 九灵诡事

    九灵诡事

    百鬼抬棺,灵猫夜行,旱魃出世,往事秘幸。一环扣一环,一眼一万年!我叫鱼贤,除了名字外,都普普通通。直到我陷入连环死人案件;直到我遇见美女师傅;
  • 花开花落若相兮

    花开花落若相兮

    不知不觉得穿越,不知不觉得相遇,不知不觉得吸引,不知不觉得在一起。多么的离奇,多么的心动。。。女主从小就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艺人,所以思维有些跳跃,脑洞有些大,有时还会靠演技去征服世界。性格大大咧咧,还有点小暴力...男主是个比较多金的高富帅,虽然在古代,但他确实是高富帅,身为王爷,要颜有颜,要钱有钱,要权还有权。上得了朝堂,下得了青楼。看似温柔,但王爷的本性,还是有些霸道...而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会有怎样的火花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梧桐树下的约定:惹上霸道总裁

    梧桐树下的约定:惹上霸道总裁

    那年初夏陆景年站在梧桐树下安初夏面前信誓旦旦的说,你等我。回来我就娶你,我们一生一世都不在分开……来年,春天安初夏独自站在梧桐树下,等待了一天又一天,等待了一年又一年。等来的却是,“你是谁,我认识吗?”……
  • 天道本无情

    天道本无情

    何为天道,天道真正的意义又是什么?你以为的正道就是对的吗?你以为的魔道,真的就是万劫不复吗?
  • The Storyof a Bad Boy

    The Storyof a Bad B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强捉鬼大师

    最强捉鬼大师

    我叫万亚,我不知道我为何出现在地球,也不知道我来自那里,我左阴眼收鬼魂,右阳眼湮灭魔体,阴阳眼能看千年,预知未来,法则已被打乱,死亡之门打开,我是罪人,千年古尸,万年古魔,行走人类文明,把人类推向了死亡之门…
  • 归海

    归海

    淮蜀之地有一“鬼”,名为叶通勤……某天,通勤出去算命,算命的:"叶少爷,我看你面相大凶"勤曰:“如何?”算命的:“怕是近期会死爹娘”算命说罢,摊子被拆……勤曰:“重说”算命重新扶起自己摊位,稳了稳道帽,捋须掐指:“叶公子,你面相平平”勤曰:“如何”算命的:“估摸近期有喜”勤闻,意开怀:“何喜之有”算命的:“家中夫人会改嫁“然算命的就被打的鼻青脸肿叶通勤就是个疯子,喜查案,废寝忘食,罔顾自己身体,直至盗金案中碰上算命说的劫贵同存的黄溺勤曰:我的志向远不止你的官位,我要的是你这个人黄答:我心怀天下,无意于你,你也别再起不该起的心思了,还是用在为民所安上罢了。
  • 冬梅之童年虐心

    冬梅之童年虐心

    1989年的寒夜,一个婴孩伴随着梅香出生了,她的父亲给她取名为:冬梅。父亲希望她:迎“寒”不怕冷;迎“苦”不惧炼;迎“忧”不落泪;迎“悲”不伤心。一个名字就给予了她过多的期望,那些期望被换作一切实际的磨炼,让小小的她,整个童年都布满了虐心的挣扎!“梅儿我们要离婚了,你选谁?”
  • 总裁大人,我罩你

    总裁大人,我罩你

    朋友的生日宴上,某女被下了药,本来要被三个壮年轮奸,却误闯进了某男的房间,燥热的她抱上了冰冷的他,在他面前尽显妖娆。没想到,原本对女人毫无感觉的某男居然被这个女人勾起了兴趣,这下,可不得了了……本文纯宠文,没有那么多虐死人不偿命的情节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