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之所以凝结文人情趣,是因为文人和工匠把黄花梨温润如玉的质感,行云流水的纹理,不裂不翘的特性捕获并加以总结,然后按此施工,量材而制。黄花梨木家具线条明快、比例周正而恰当,文人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把自身的风尚志向和对乾坤万物的理解,个性化的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和追求与艺术情节,完美地渗透进和体现在完全属于自己的黄花梨硬木家具上,从而导致了黄花梨家具整体的文人化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风格上提倡素雅端庄、线条流畅,在制作水准上讲究精工细作、完美无瑕,便呈现出简洁的风格、舒适实用的功能、文雅的意趣等特征。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征服了天下数不清的研究者与收藏者。虽然是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考验的明代黄花梨硬木家具,依然光彩夺目,至今仍然具有着尊贵高雅的文人气节。不论从艺术、欣赏、收藏的角度来看,明代家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时空,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明式家具中我们至今仍可清晰地揣摩天圆地方的哲学思辨,体验中国社会的等级伦理,感叹中国匠人的聪明才智,领悟中国文人的心理寄托。当家具制作成为皇室贵族甚至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倾心研求、并且乐此不疲的嗜好时,黄花梨突然变成了那个时代一致推崇的至爱。其必然性正是缘于黄花梨无可替代的自然性,即黄花梨的外观及品质,恰恰投和了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所形成的特定心理,而且契和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逐步养成的审美情趣,所以当仁不让地成为一代文人的时尚载体。是经典的明式家具造就了海南黄花梨的神话。如果没有中国优秀的明式家具,海南黄花梨恐怕只能被当地的村民用来做农具或烧火煮饭。
这里有一问题应当提出,黄花梨家具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之作,明代是中国家具艺术出现飞跃式发展的历史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黄花梨家具多产于明代。“明式家具”只是将尚简洁、重自然、求舒适等特征的家具统称为一类。事实上,清代前期这种文人独有的黄花梨硬木家具文化境界,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登峰造极的文人风格还在很大程度上被延续着,并且也产生过非常多的风格鲜明、卓尔不群的黄花梨家具的经典之作,与明式家具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家具的整体风貌,在世界家具体系中独树一帜,享有盛名,具有显赫的地位。
第四节清中晚期:流光余韵
如果说中国古代家具成就像一座宝塔,而明清黄花梨家具是那标志性的金顶。明清时期的黄花梨是贡品,由于黄花梨色泽不静不喧,色金黄而温润,有犀角的质感。木质坚实,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纹理清晰独特,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被视作上乘佳品,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即人们常说的“鬼脸儿”,曾经备受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宠爱。
用黄花梨做的家具也是盛行一时,但很长一段时期,对黄花梨家具的认识进入误区,以为明式黄花梨家具大都是明朝生产的。而事实并不全是如此,清前期至乾隆这一百多年,黄花梨家具制作量较大,这一时期被誉为黄花梨家具生产的黄金时代,很多我们以为是明代的黄花梨家具,其实多是清代的,仅仅是明式而已。清代家具由于受工艺水平的影响和当时文人审美观的左右,较明代家具品种更为丰富。它依旧传承了明海南黄花梨家具简约、精致的风格,仍然有文人参与家具的设计,故文人气息十足,且简约不张扬,与清朝富丽堂皇的紫檀宫廷家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史上无数文人和雅士们的智慧发挥到极致,产生出这样名贵的家具品种,明式家具以及清式家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瑰宝。
自清中晚期开始,黄花梨日渐稀少,一木难求。至清晚期,原料日益匮乏,嘉庆以后就几乎不再生产。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素雅的黄花梨被当时文人们推崇到了最高地位,简洁、轻灵、注重线条感的素面黄花梨家具就从此达到了最高成就,明式家具设计思想的“极简主义”,表面上看每一件家具似乎平淡无奇,但变化常常在最细微处引起波澜。由于明朝与清前期大量使用此类木材,导致了掠夺式的过量砍伐,清中期以后,黄花梨开始枯竭和减少,制作量越来越少。到了清中晚期,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及至濒临灭绝,而被称为中国黄花梨之最的海南黄花梨也正是在那一时期急剧减少面临濒绝。到了清代中后期,不得不采用红木代替花梨木来制作高档家具。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正宗的黄花梨家具,基本都是清乾隆朝以前的。目前市场上我们能常见的黄花梨品种产自越南、缅甸,其颜色较艳、味道较浓,但纹理、层次较乱,与海南黄花梨相比,价格低达十分之一。黄花梨家具之所以名贵,具有收藏价值,首先是因为木料的稀缺。其次,这种木材的特性优势在于其应力小,不易变形,适合雕刻。这些特性决定了一件家具可以流传四五百年。
黄花梨家具十分稀缺的另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因为其原材料——黄花梨的生长极其缓慢,而且只有树干中的心材才能用于家具制作,黄花梨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于里面的格,但一棵黄花梨树要15年左右才可以长格。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生长期。被誉为“木黄金”的海南黄花梨,因材质稀缺、而且由于前期大量砍伐,成材率低成为藏家竞相追逐的热点。甚至有人发出了“海南黄花梨,一根难求”的慨叹。
清中晚期以后,黄花梨木告罄,人们无奈地放弃了使用黄花梨家具,黄花梨家具到此戛然而止,从此“销声匿迹”,只留下若干物证和一个个传说。如今市场上难以找到成材的大木料,就连树根树枝都不多了,能够见到的都是些边角碎料。但黄花梨家具独特经典的秀美与意蕴却是永不褪色。
第五节近现代:贵比金条
1公斤的木头就可以兑换40克的黄金?听起来这是一件胡编乱造,很荒谬,很不靠谱的事情,但这的确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007年,北京某家具公司购买了价值近百万元的金条,打出一条“金条换木头”的横幅,摆出整盒金条,用于换取黄花梨原木,生动地表现了黄花梨“贵比金条”的概念。主办方称不管是什么物件,哪怕是擀面杖、旧锅盖,还是瘸腿凳子,只要是通过专家鉴定海南黄花梨做的,都可以换金子。1公斤黄花梨木就可兑换40克黄金。
上好的海南黄花梨木料价位已高达每斤一两万元,价格远超白银,贵比黄金。一套黄花梨家具能卖过一辆高级宾利轿车或一艘高级游艇,其价位已越过器物或木料本身的价值,作为文化与艺术载体,带来了日益递增令人瞠目的附加值。只要是海南黄花梨木,走马各处市场,无论是家具、根雕,还是小件工艺品、器物等,任何物件只要沾上“黄花梨”这三个字,必定贵到让人心痛。
黄花梨的价格在一路高歌,如今,业内人士把黄花梨称作“疯狂的木头”。尤其是海南黄花梨,从2002年每吨两万元,到2010年每吨800万元,8年时间海南黄花梨的身价翻了400倍。在海南“兄弟”的影响下,越南黄花梨也沾光不少,价格也翻了几百倍。“黄花梨”真是堪称贵比金条的疯狂之木啊。
几年前,北京某硬木家具厂从北京运来一套明式海南黄花梨家具,是一张罗汉床加中堂家具,参加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的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开展首日,一位上海富豪就订走了这套家具。整个奢侈品展收账两亿余元,北京元亨利仿古硬木家具厂就收走了1200万。在这次展览上,超级限量版宾利汽车售价也就每辆1000万元。
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源于世界“富人之都”摩纳哥,被喻为“时尚富豪玩具展”。让人没想到,这套黄花梨家具成了本次展览的“镇山之宝”。
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中引用古籍记载,表明黄花梨家具不是今天才昂贵,早在明代,一只黄花梨床值银12两,而当时的一个丫环还值不到1两白银。也就是说,一只黄花梨床已然抵得十余人身价,可见贵重之极。
黄花梨昂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从几方面来解析一下:黄花梨生长十分缓慢,虽经百年仍粗不盈握,当它遇到恶劣的生长环境,便会虬结,努力与环境抗争,从而形成特有的节疤现象,也就是黄花梨木充满神秘色彩的“鬼脸”花纹。每一处“鬼脸”都浓墨淡彩无一雷同,浑然天成惊羡世人。正是这种天然的独特禀赋,加之生长缓慢、过度采伐导致的稀缺性,使黄花梨木一跃成为明清皇家家具制作的专用材料,并为历代文人墨客广为尊崇,并爱不释手。最早黄花梨家具是属于中国的贵族家具,是文人参与设计的,汇集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古代来讲,这种材料就受到皇室的追捧,而且,它是所有能做家具的木料里唯一可做中药的木材。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百年战乱,社会动荡,明清家具大多流离失所,损毁将尽。而明清家具的用材传统及制作工艺亦被时代潮流反复推向边缘,日渐衰微,精于此道者后继乏人。外国商人趁机在中国乡村城镇大量收购明清硬木家具,有些外国商人干脆就在中国本土经营开店,转手倒卖发大财。最著名的就有美国的杜乐文兄弟。他们在美国开着中国古代家具店,自己住在北京收购。经他们手运到外国的中国家具数量当以千件计,他们就靠这个发了财。由于外国人对中国明清家具的需求,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旧货商人逐利而动,开始收购硬木家具。同时,有眼光的中国收藏家和文化人士也在保护性地搜求它们。
据说目前尚存于世的黄花梨家具不过万件,而且百分之七十在海外,国内仅存的少量黄花梨木被用于房屋建造、制成锅盖、算珠甚至锄把,散落民间,面临损毁。这就更增加了黄花梨家具的珍贵性。物以稀为贵在于它的品质,物理学讲黄金的延展性非常好,而在木材当中黄花梨的木性是最稳定的,最温和的,加之表面光滑细腻、纹理细腻等优点。别的可能也有稀少的,但是木性不好,也就谈不上什么珍贵。也正是因为黄花梨木的木性稳定,故变形率也小,体轻而温和、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因此适合做各种异形家具,如三弯腿,其弯曲度很大,唯黄花梨木才能制作,其他木材较难胜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以黄花梨制成家具及工艺摆件出口海外,为国家创造外汇收入,民间消费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后,黄花梨始入市场,价格连年攀升,从几千元一吨升至几千元一市斤,涨幅令人瞠目不及,成为与羊脂玉、田黄石等同样身价飙升最快的自然珍品,快速登上了物华天宝的顶级奢侈品殿堂,接受人们的膜拜与叹赏,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最近二十年中,随着黄花梨家具的价格高涨,其原材料黄花梨的价格也攀升了万倍以上,目前每斤原木的收购价格已经超过万元,贵比黄金。众多收藏家从海南当地的老房屋、老家具,甚至锅盖、米囤、锄把、犁把等处拆下黄花梨木料,用于家具制作。但经过近十年的旧料收集与使用,散落于民间的海南黄花梨旧料也已枯竭。由于原料日益匮乏,现已成为凤毛麟角,甚至有人发出了“海南黄花梨,一根难求”的慨叹。物以稀为贵加上它的品质,使得它贵比金条。
虽然,为了将中国黄花梨家具的香火延续下去,已有人开始在海南地区重新种植黄花梨,但由于该树种生长缓慢,要成为家具的材料,还需数百年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