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19、20世纪之交的舆论研究
一、舆论的勃兴和舆论思想的活跃
1.言禁的突破和舆论的勃兴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民众注入了一针清醒剂,使人们感到了深重的内忧外患,社会舆论因此冲破了封建“言禁”的桎梏而勃兴,形成了改良的直至革命的舆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变革。
甲午战争期间,社会舆论对这场战争给予了自始至终的关注。战争开始,当时的报刊舆论对这次战争颇具必胜的信心,认为日本“地狭物薄,弹丸小国”。但这是盲目的乐观和过分的自信。随着战争的失利,人们面对现实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在社会上出现了对日持久战的舆论。对于清政府派李鸿章乞和,社会舆论反应很强烈,批评当权者“不察事势,不恤人言,显违众论,而逞一己之私,贸贸然以和议进,其失国体而散人心姑且弗论,不解其以逆料倭人之就我范围不事要挟耶”,呈现出“万口交腾”、“誓不从寇”的舆论风潮。社会舆论要求抵抗侵略,反对求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清政府在战争中失败的问题,认为“平日之政事,一贪字坏之”。后来,台湾人民的抗日行动,得到内地舆论的广泛称赞和声援。《申报》不断发表评论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每当台湾军民得胜、杀伤侵略者,舆论即欢欣鼓舞,大力宣传;对不怕流血牺牲、勇敢抗敌的英雄赞美备至。社会舆论在此时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马关条约》给中国人带来极大的刺激,然而人们没有沉浸于悲切、哀叹之中,不是悲观失望,而是从刺激中去面对现实,冷静地反省,寻求挽救危机的出路。维新变法正是在这种要求变法自强的社会舆论中发展起来的。
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挺身而出的壮举。康有为组织了在京会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割地弃民的国耻,提出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和教民之法三项变法建议。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上书还拟订了一项舆论制度,即建议每10万户中推举一名“议郎”,上驳诏书,下达民情,供皇帝咨询。凡内外兴革大事,皆由“议郎”开会讨论,全体议郎每年更换一次。这次上书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民主思想,使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传播开来,在全国民众中造成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维新派的办报活动,最终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一贯实行愚民政策。他们控制和垄断新闻媒介,严厉压制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如清朝的《大清报律》规定造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捏造言语录报各处者,系官革职,军民杖百,流亡千里”。一些地方政府也发布过禁止“伪造谣言刊卖新闻纸”之类的命令。早在维新运动兴起之前,王韬等人就发出过要求解除言禁、允许私人办报的呼吁,清廷未予理睬。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又提出“纵民开设报馆”的要求,也未得到皇帝的首肯。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只好冒着杀头、流放、监禁的危险,挺身而出在京城禁苑办起了报纸,从而在禁区打开一个缺口。对于当时的舆论界来说,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壮举。1896年《时务报》创刊后,各地维新派报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事实上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这些维新派报刊在宣传变法维新的同时,猛烈抨击“禁著私书,禁谈国事,禁上直言,禁倡清议”和“严巷议之诛,立腹诽之律”的政策,要求给予新兴的资产阶级出版报刊和发表言论的自由权利。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三书》和《上清帝第四书》中,提出了“设议院以通下情”、“设报达聪”的建议。康有为、梁启超以“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为宗旨,创办了维新派的舆论机关和阵地——强学会及其机关报《中外纪闻》、《强学报》。通过办报办会培养的一大批舆论领袖,为维新派宣传舆论活动的全面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资产阶级进行有组织的群众性舆论活动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到了“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和一些维新派大臣又纷纷上书皇帝要求允许设立报馆,广开言路,终于迫使光绪皇帝颁布了准许“官绅士民”办报的诏书,允许报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并要求各地政府给办报以免税的奖励。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多年来争取出版自由取得的重大胜利。
近代国人所创办的报刊,从1873年至1895年的20余年中,满打满算不过30种。可是在维新运动中,各地维新志士以极大的热情纷纷创办报刊,尤其是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后,更促进了各地报刊的迅速发展。社会上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蔚然成风。这些报刊积极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一支主要力量。从1896年8月《时务报》创刊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的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创办的报刊达70余种,比此前20多年国人所办报刊增加了一倍多。从办报地区看,已由广州、香港、上海等沿海城市发展到汉口、重庆、成都等内地城市,甚至内地一些中小城市也办起了报刊;从报刊品种看,有综合性报刊,也有专业性报刊 ;有政治性报刊,也有游艺性报刊;有文言文报刊,也有白话报和俚语报;有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的报刊,也有以青年、妇女、儿童为对象的报刊;有文字报刊,也有了画报,形成了我国近代的第一次办报高潮。
19、20世纪之交的社会变革为舆论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留学、流亡的过程中,学习了西方有关舆论的理论,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并且在办报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报刊舆论思想,这些都对后来的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维新派报刊舆论思想的活跃
我国的第一代报人在办报实践过程中,从新闻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报纸反映群众舆论、呼吁言论自由等观点。
王韬创办了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由于他是在香港办报,清政府鞭长莫及,这使得他能将自己充满西方色彩的言论自由思想形诸报端,从而成为中国明确具备近代报刊言论自由思想的第一人。王韬认为报纸应该对国事“辩论其是非,折衷其曲直”,使群情舆论得以见诸版面,闻于朝廷,影响政策。他指出,办报要“指陈时事,无所忌讳”,同时,“名直陈时事,举其利弊,不过欲当局者采择之而已。”故当局应当做到“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对报上言论或采纳或不予理睬,而不应该压制打击。王韬把西方近代报刊的舆论力量,看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卿相的权势,希望中国出现“清议所至,足以维持大局。主笔之事,位至卿相”,“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的局面。为了论证言论自由的合理性,他引用了先王旧制,尧舜纳谏的传说,并加以资产阶级民主色彩浓厚的一番推论:“诚以天下之大,兆民之众,非博采舆论,何以措置咸宜”,“以盛治之朝,唯恐民之不议,未闻以议为罪也” 。王韬在论述报纸的功能时,认为“民隐得以上达”是报纸十分重要的功能。“善为治者,贵在求民之隐,达民之情,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必强,察其疴痒而煦其疾痛”,而清政府之弊端在于“下情之壅于上闻”。王韬在《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一文中还特别指出:“有时彼国朝廷采取舆论,探悉群情,亦即出自日报中……此亦可以而仿效者也。”显然,王韬主张报纸反映舆论,并通过报纸反映的舆论来进行上下的沟通和国家的治理。这是一种民智可贵、民智可信的民本主义的舆论观的反映。
郑观应提出了报纸是民主政治的枢纽,认为要真正做到“民隐悉通,民情悉达”,必须在设立议会的同时广办报纸,他说“日报与议院,公议如秉炬”。“欲通之达之,则莫如广设日报矣”。民隐、民情、公议实际上都是指舆论。郑观应认为要治理好国家,统治者必须了解舆论,尊重舆论,建立与民众沟通的渠道,同时把自己的政策与民众的意见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郑观应还提出创办西文报刊,“遇交涉不平之事,据理与争,俾天下共评曲直”,以捍卫民族利益。这实际上也是加强国际范围内的舆论宣传,重视制造国际舆论的思想的反映。
康有为认识到办报不仅是建立政党的舆论准备,而且也是政党建立以后的宣传手段。因而,康有为把创办报刊作为强学会的四大任务之一,并且在办报的过程中,提出了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党报思想。他要求强学会的报刊要向群众宣传强学会的宗旨,并允许进行党内讨论,“各同志条陈新会章程稿,皆发交本党机关报登录,以公同志观览辩难,亦可听同志寄文驳诘,如议院然”。康有为深刻认识到新闻宣传的重要性,因而也倍感新闻控制的必要。康有为在其提议设立官报局的具体建议中,提到了由国家逐月拨款,公费订阅,以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并提出要对官报进行审查,“择其精善进呈,发备圣览,其有悖谬不实,并令纠禁”,以加强管理,控制舆论。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提出:“报馆之意,盖有四端:首列论说,指陈时事,常足以匡政府所不逮,备朝廷之采,其善一也;胪陈各省利弊,民隐得以上达,其善二也……”这些观点反映了康有为对舆论作用的认识和对舆论的重视。
谭嗣同,维新运动的著名领袖,在办报宣传激进的改革思想的同时,他认识到了群众舆论的重要性,提出报纸应为“民史”、“民口”,认为报纸要反映人民的活动和做人民的喉舌。谭嗣同主张把报纸办成记录民事、反映民意、为民呼吁的机关。他在《湘报后叙》阐述的办报思想中提出: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这种思想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宣德达情”、“去塞求通”的主张更为激进,已经具有了明显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意识。他说:“报纸,即民史也。彼夫二十四家之撰述,宁不烂焉,极其指归,要不过一姓之谱牒焉耳。于民之生业,靡得而详也;于民之教法,靡得而纪也;于民通商惠工务材训农之章程,靡得而毕录也。而徒专笔削一己之私,滥褒诛于兴亡之后,直笔既压累而无以伸,旧闻遂放失而莫之恤,谥之曰官书,官书良可悼也。不有报纸以彰民史,其将长此汶汶暗暗以穷天,而终古为喑哑之民乎?”报纸是反映和记录“民之生业”、“民之教法”、“民通商惠工务材训农之章程”等与民众有关的活动的,它与封建王朝起居注式的、只反映“一己之私”的历史典籍是完全不同的。谭嗣同提出报纸应成为真实地反映民众生活的“民史”、“民口”的观点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因为民主政治必须建立在群众舆论之上,必须反映一般国民之公共意志。报纸是表现一般国民之公共意志,促使舆论形成的工具。这种人民的报纸,是人民的喉舌,一方面反映人民的生活,一方面指导人民如何斗争,如何取得胜利。一个报纸只有抓住了时代政治要求,反映群众斗争,指导群众斗争,推动社会进步,才会受到群众欢迎。群众舆论是新闻舆论的基础层次,媒介应该成为人民的喉舌,使社会公众对某一公共事务的分散议论达成共识,形成社会舆论,成为社会改革的动力。
从“民史”、“民口”的思想出发,谭嗣同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言论自由思想。他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界切肤之问题,此问题不解决,则报纸绝无发展之机会。事实上,言论自由是舆论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舆论最终形成的充分保证。谭嗣同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周之所以亡也;不毁乡校,此郑之所以安也;导之使言,谁毁谁誉,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吾见《湘报》之出,敢以为乡民庆曰:诸君何复忧乎?国有口矣。”他提出了“兴民权”的概念,倡导民主办报的思想。“盖方今急务在兴民权,欲兴民权在开民智。”主张新闻应该向民众开放,报纸要多给平民发言的机会,要“开风气,拓见闻”,努力实现“公权于民”。我们可以看出,谭嗣同提倡重视群众舆论,倡导“兴民权”、“开民智”,是为了使报纸更好地发挥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
综观我国第一代报人的舆论思想,首先是由于对现实的不满而怀有要求变革的思想,这样使得他们必须寻求一种制造变革的舆论工具,而这一舆论工具非报纸莫属。但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进行残酷的舆论压制。这使得我国的第一代报人必须冲破言禁,倡导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思想由此发源并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次,我国的第一代报人都十分强调舆论的重要性。这与当时的统治阶级压制舆论、轻视舆论有关。为了让民众和开明的统治者认识到舆论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关于舆论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的论述也比较突出。最后,我国第一代报人,不管是改良的或革命的,他们营造改良的或革命的舆论是通过办报来实现的,因而他们的舆论思想是立足在对新闻宣传研究的基础上,反映的主要是新闻舆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