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是画家,画马融进了个人的命运遭际和精神气概。诗人又题诗,诗歌传达了画面之外的丰富神韵。诗也罢,画也罢,瘦马栩栩如生,形神兼备,融进了诗人的精神思想。诗人拒不与新朝合作,念念不忘旧朝,气节坚贞如山,品格坚强如马,瘦马是诗人形象的写照。读马的神奇不凡,我们了解到当初的诗人志存高远,能力高强,颇有建功立业、大干一场的崇高抱负。读马的孤独瘦弱,我们了解到今日的诗人壮志未酬、走投无路的悲苦绝望;读马的如山身影,兀自站立,我们了解到诗人心雄气壮、志节不改的崇高品格。读夕阳落山,我们看见一个王朝消逝的背影,内心涌起无限苍凉。一匹瘦马,昔盛今衰,蕴含了诗人的巨大命运起伏,这正是这首诗托画传情、托马言志的关键内容所在。
游人不管春将老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三)
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文人雅士临风堕泪,望花伤心,因为他们感怀生命,将心比心,把自己看作一株草,对话一片碧绿;把自己视作一朵花,伤感百花纷飞凋谢;把自己视作一片云,自由翱翔在无垠的天空……万物有灵,诗人有心,心、灵相通,生命共鸣,演绎了一个个诗意灿然、流光溢彩的世界。欧阳修为官安徽滁州太守,曾于滁县西南琅琊山幽谷绿泉之上建丰乐亭一座,游春赏景,与民同乐,写下不少咏唱自然风光的诗作。但是,文人毕竟是文人,游人毕竟是游人,两者亦有同乐而不同忧、貌合而神离的时候,欧阳修的诗歌《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三)就描述了诗人这份微妙伤感的情怀。
既然是太守与市民一同春游丰乐亭,自然赏心悦目,欢乐至极。这份欣喜、快慰毫不掩饰地流泻在丰乐亭旁边的自然风景之上。你看,远处青山苍翠,连绵起伏,红花欲燃,点缀山间。缓缓沉落的夕阳,将余晖洒满山林,漫山遍野闪闪发亮,似乎给山林镀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广阔的郊野,春草碧绿,铺向天涯,牵扯诗人的目光,开阔诗人的心胸。诗人沐浴着夕阳,眺望着远山、郊野,心灵深深沉醉在无边的绿海之中。
燃烧的花朵是怒放的心情,碧绿的青山是静谧的向往,无边的绿原是开阔的心胸,柔和的夕阳是温婉的守候。怎么舍得呢?诗人离不开这丰乐、优美的自然风光,诗人分外珍惜这即将消逝的美丽。青山有意,绿树开花,红得浓艳,红得生动,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灼亮了诗人的双眸,激荡着诗人的心灵,诚如白居易咏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朵朵红艳照亮了诗人的心空。
还有那轮缓缓沉落的夕阳,诗人凝视着她,一点一点沉下去,一点一点舍不得,多少留恋,多少叹惋。但是,诗人终究留不住太阳,只留下一幅痴迷远方、凝眸夕阳的剪影,定格在读者心里。无边的绿草,令人陶醉、向往,只可惜,随着夕阳的离去,它们也即将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留给诗人的,除了心向神往的开阔无垠,还有眷恋不舍的隐隐忧伤。为了那片绿,那片天,那片山,那片树,那些花,那轮夕阳,诗人沉默而又欢喜地向它们致敬。
游春当然不止诗人一人,还有大量的市民,红男绿女,老少群集,为了这份开心,为了这份美丽,都聚集到丰乐亭来。玩了一整天,玩得痛快,玩得过瘾,玩得花样翻新。不知不觉,天色将晚,大家纷纷散去。但是,热闹和快乐却留在了丰乐亭,也留在了诗人心中。诗人高兴啊,为官一方,造福于民,治理有序,社会清明,才出现如此和乐热闹的景象。诗人比谁都开心。可是,他又伤感,这些游人不懂得,春天已经老去,百花即将凋谢,美丽的风景也许不能持久,他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踏坏了落花,踏碎了美丽。
诗人伤感,诗人惆怅,一个“老”字,写出了万般无奈,万般苍凉。春天和人一样,有生命,有容颜,有青春亮丽的时候,也有垂垂老朽的衰颓。这一点,游人不懂,不过问,不怜惜,不心疼,不留意,倒是诗人十分伤感。还有那些美丽的花朵,姹紫嫣红,五彩斑斓,已经被风吹落地上,处境十分悲惨,可是,还有来往的游人不断践踏,有意或者无意,让这些可怜的花儿顿时化为泥尘。游人从不会在内心产生一丝忧虑,可是诗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想走上前去,大喝一声“千万别踩踏那些躺在草地上的花朵”,可是,会不会有人瞪着不解的大眼睛,责怪诗人神经病呢?会不会有人不理不睬、我行我素呢?那些人不懂得落花的凄楚,更不能体会诗人的叹惋和忧伤,他们只顾自己眼前的快乐,不顾落花的感受啊!诗人又能怎么样呢?除了叹惋还是叹惋,除了忧伤还是忧伤,他在送别一个即将消逝的春天,他在送别每一朵凋零的花朵,他的心早已像落地的花朵一样凄婉、无奈。
记得唐代诗人孟浩然写过一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世人大多赞叹春天山居的生机勃勃,却少有人能够觉察到风雨落花的落寞与无奈。宋代词人李清照亦有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仆人,不知伤春惜花,无心问答;词人却是心有海棠,忧念有加。这首《丰乐亭游春》也是这样,将游人与诗人对比,将俗乐与雅韵对比,突出诗人伤春惜花之心。诗人敏感,忧心万物,垂青花朵,他悲悯朵朵芳华的消逝,叹惋美丽春天的不再;他用惆怅来留恋春天,用思念来迎接春天,他的心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春天,有一朵花开在我们心中,她与我们一同老去。诗人这样告诉我们。
风雨萧萧断人肠
题湘中邮亭壁
左鄯叠叠山腰系冷云,疏疏雨脚弄黄昏。松声更带溪声急,不是行人也断魂。
自古湘中都是蛮荒之地,高山大岭,层峦叠嶂,沟谷深渊,流泉飞瀑。耳闻目睹,惊心动魄。宋代诗人左鄯有一次经行湘中,歇息邮亭,有感于山川风光之奇险高峻,有感于行人之羁旅愁思,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
诗中交代了诗人歇息的地点是邮亭,驿使传书送信、奔波往来的歇息往来之地;也交代了作诗的形式--题诗于壁,警示来往之人,表达旅途悲愁。全诗字里行间,言内言外,弥漫着深深的惊悸、恐惧之情。
清晨,诗人站立高山之巅的邮亭,俯视千山万壑,只见山峦起伏,连绵不断,层层叠叠,高入云天。山腰之间,云遮雾绕,冷风嗖嗖,令人不寒而栗。傍晚,雨点飘洒,淅淅沥沥,疏疏落落,暗淡了天地,冷彻了黄昏。这是清明时节的天气,湘中山岭的傍晚冷云弥漫,冷雨凄凄,山高路险,荒无人烟。一派冷清幽静、阴郁凝重的气氛。诗人的心也是空的,为暗淡黄昏,为阴风冷云。
“叠叠”写湘中之山层峦叠嶂,绵延不绝,给人以山外有山、无穷无尽之感。“疏疏”写山岭细雨,稀稀落落,沙沙作响,增添了羁旅之人的落寞孤寂。“系”字颇为形象,既状阴云如带、缥缈轻盈之形态,又写浓云紧锁、山峦朦胧之迷离,一箭双雕,意味深长;同时也给人以山岭丛林难以逾越之感。“云”自然无知无觉,无所谓冷暖之分,只是时逢春寒料峭之际,诗人又是清明奔波山间,心冷则云寒,诗中则是以“冷云”暗示诗人的悲凉心理和凄怆情思。
“弄”字是戏弄、逗耍之意,字面而言指雨飘不断,戏弄黄昏;言外来看则是诗人为雨所困、为云所冷、为情所恼的形象暗示。风雨阴云戏弄的不仅仅是黄昏,更是孤独无奈的诗人。一会儿穿山走林,一会儿翻坡越岭,一会儿云遮雾绕,一会儿冷雨霏霏,天气变化,路径起伏,几令诗人防不胜防,手足无措,岂不令人恼怒、气愤?一个“弄”字含蓄地揭示出诗人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感受。
如果说诗歌一、二两句侧重描写诗人山行的所见所触的话,那么,诗歌三、四两句则着重描写诗人的所闻所感。因为天色已晚,夜风时起,掠过松林,发出阵阵轰鸣,似万马奔腾,开赴战场,似车轮滚滚,隆隆作响。因为终日小雨,于是溪水奔涌,飞流直下,发出惊心动魄的吼声,如空谷传音,哀转久绝;似惊雷炸响,地动山摇。再加上漆漆黑夜笼罩天地,诗人又是孤孤单单独宿邮亭,其境其景,无不让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
诗人用“断魂”一语,痛断肝肠,冷彻心肺;又用“行人”和当地人形成对比。诗中“更”字表示递进,层层深入,情势峻急。冷云暗日,冷雨乱心,松声惊心,溪声痛心,竟至断魂,一种景象比一种景象更让人惊悚害怕,一种声音比一种声音更刺耳寒心。一个“更”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冷感受。“急”字字面言溪流湍急、迅猛,其实是暗示诗人内心的焦急、惊惧,置身崇山峻岭之间,面对无边黑暗,外加刺耳惊心之声,如何不令人心急如焚、胆战心惊?末句的“也”字亦有丰富潜台词,连熟悉这方山水和天气变化的本地人,面对此情此景都会惊恐得魂飞魄散、惊惧不已,更何况诗人这个异乡人、过路人、孤独人呢?一个“也”字有力地烘托出诗人深沉的凄怆内心。
全诗来看,前面三句写景,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景象壮丽,意界阔大,情思凄冷。最后一句言情,给前面的客观景物染上浓郁沉重的主观感情色彩,画龙点睛,盘活全诗。当然,诗人何以有如此冷清、孤寂、寒凉之感受呢?诗中并无具体交代,亦无相关注释资料,我们只能从清明节这个特定时节去推测、揣摩。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左诗显然是化用了杜牧诗意,清明断魂不仅仅为家人亲故,也为天涯奔波,风尘仆仆;也为孑然一身,形影相吊;也为冷风冷雨,冷云冷声……总之,不明示,不坐实,诗意就在这种多元而丰富的品读中得到极大充实和拓展。这或许就是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