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葵花向日开
客中初夏
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山水诗是诗人精神风骨的写照,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独钓寒江,傲视风雪,坐成一尊雕像,展示万古风流;山水诗是诗人美好理想的暗示,如王维《山居秋暝》(节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静观松月,耳听清流,乐见山民安居,歌吟世外桃源;山水诗也是诗人信念操守的含蓄表达,是诗人生命意志的沉静宣泄。宋代诗人、政治家司马光的小诗《客中初夏》,描绘初夏秀丽风光,隐含人生志趣操守,情景交融,物理兼蓄,堪称怡情悦志、启迪人生的山水佳构。四月初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雨过晴和,万物空明。诗人的居所面对南山,静默无语。悠闲的诗人推开窗户,极目远眺,阴晴变化历历分明,绿水青山如诗如画。雨转天晴,空气清新,呼吸也清爽;天气和暖,晴空万里,心神也畅快。尤其是那扇迎山而开的窗户,简直就是一架画框,纳山水万千于一室之内,见流风气韵于咫尺之间。山清水秀,秀美如画,扑面而来,赏心悦目。
王安石诗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人打开窗户,看到的是水田漠漠,青山隐隐,而且,青山有意,翠色迷人!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是以窗为观察点,远眺西岭千秋积雪,近观东吴万里船只,气象恢宏,境界壮阔。
可见“窗”作为框景艺术的重要载体,无论在诗中还是画里均有独特韵味和情趣。司马光的诗中,透过南窗可见青山秀丽,天气晴明,更见诗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初夏的风光,不是烈日炎炎,酷热难当,不是挥扇取凉,喝茶去暑;而是一山青翠,一山生机,而是一天清明,一天欢悦。诗人心中自有一片风景,诗人心态绝对积极乐观。
风景灿烂人的心灵,乐观感染人的心态,品读诗歌一、二两句,我们和诗人一道欣赏到了一幅秀美亮丽的风景画,我们更体会到了诗人开朗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描写比较含蓄,情思比较隐晦,转入诗歌三、四两句,就可以看出诗人之意不在赏景,而在言志。
诗咏情,歌言志,诗歌是情感的艺术,也是心灵的呼唤。情志一体,景物相融。诗人看到春尽夏来,时光飞逝,因风起舞的片片柳絮无影无踪,只有那一棵棵躯干挺拔的葵花,紧紧向着太阳倾斜。柳絮和葵花相对比,蕴藏含深,耐人寻味。柳絮随风起舞,无根无底,漂泊不定;向日葵坚强挺拔,不折不挠,一心向日。前者象征与世沉浮、同流合污之徒;后者象征忠贞不渝、信念如山之士。
文天祥诗云“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忠肝义胆,可歌可泣,爱国浩气,长存天地。苏武牧羊,历尽千辛万苦,恪守信念不变,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屑敌人的凶残暴戾,堂堂正正,铁骨铮铮,捍卫了人格操守,捍卫了大汉尊严。司马迁挫而弥坚,辱而更勇,发愤著书,功盖千秋,信念如山,意志如铁……凡此种种,都是“向日葵”精神的生动诠释啊!
诗人呢,为官朝廷,反对王安石变法,几经挫折磨难,退居洛阳时,仍不改心志节操,不与政敌同流,忠贞之志弥坚,这就是诗人心中的“向日葵精神”。一心向日,不改志节,忠义爱君,岿然不动。另外,还要注意诗中“柳絮”这个意象,其用有典,东晋女诗人谢道韫诗云“末若柳絮因风起”(参见《世说新语》),诗人引用典故,用“更无”断然否定,表明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赏的不是风花雪月、浪漫风雅,他欣赏的是磊落之气、忠义之节,而且心中“唯有”此节此气,再无其他花柳草木,可见胸怀气度和生命意志,的确非同寻常。
笔者喜欢向日葵由来已久,自小生活在乡下,整天混迹于山峦田园之间,总感觉到向日葵躯干硬朗,高大挺拔,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远不是一般花花草草所能媲美的。特别是它生性向日,决不苟且,更是让人惊奇、感佩。及至长大,读了一些诗词歌赋,更觉得这种一心向日、永不褪色的精神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笔者想,今天这个繁华喧嚣、急功近利的社会,有太多的诱惑和陷阱,有太多的软弱和怯懦,也有太多的空虚和无聊。的确需要呼唤一种坚忍顽强、心志不改的向日葵精神;需要坚守一种如山信念,如铁风骨。向日葵是司马光心中的火把,照亮诗人的内心,引领诗人前进,也必将照亮读者的人生,引领人们前进。
一年好景君须记
赠刘景文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有一个朋友,名叫刘景文,名季孙,开封祥符人,曾任两浙兵马都监。苏轼很器重他,举荐他为隰州(今山西隰县)知州。朋友之交,贵在知心知音,志同道合,苏轼很了解这位朋友,曾写此诗勉励朋友。
送朋友一片风景,让朋友从风景中读到坚强和无畏;送朋友一片真诚,让朋友从真诚中懂得珍惜和坚守。
写作这首诗的时间大概应该是深秋或初冬时节。诗人和朋友一道出游。本来,天朗气清,山寒水瘦,似乎也没有什么风景可观,但是,敏感的苏轼毕竟发现了万物萧索中的别样精彩。荷花谢尽,荷叶凋零,再也看不见圆如车盖、片片相叠的荷叶;菊花枯萎,光色暗淡,但是还有凌寒傲霜、英勇无畏的残枝。荷、菊相比,同遭严寒秋霜拷打,同遇瑟瑟秋风侵袭,一个落花流水,风光不再;一个坚劲挺拔,突兀天地。
诗人精描细绘荷菊风景,用心并不在于让朋友领略风景之美,而是希望朋友从中读出一种人生风范,读出一种意志品格。人生也会遭遇严寒秋霜,坎坷不幸,是像荷花那样萎地成泥,粉骨碎身,还是像秋菊那样凌风傲霜,不屈不挠呢?当然是后者,朋友总是志趣相投、品性相通的,志节激励志节,操守鼓舞操守,我们相信苏轼的坚强和自信,我们也相信刘景文的志节和操守,风景就在眼前,精神就在心中。两个朋友,分享严寒秋霜的冷峻无情,也分享秋菊残枝的英勇无畏。
注意诗句中两个副词“已”“犹”,很有韵味。前者表示过去完成时态,暗示荷花花谢叶败,荡然无存,它们经受不住秋寒风霜摧残,早就不堪一击;后者意为“仍然”“还是”,表明菊花花败枝存,不畏严寒,顽强抗争,自有铁骨风范,诗人钦佩感动,由衷歌咏。
诗人还放开眼光,拓展思维,提醒朋友,要看得更远更深,这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观,您可要记住了,就是这橙子黄、橘子绿的时节。此番劝导,可作两种理解,一是字面来看,似赞实惜,曲尽其妙。橙子金黄,橘子碧绿,正逢其时,风光最美,早前看不到,过时会消逝,刚好这个时节,你我有幸大饱眼福!在一般文人心中、笔下不会成为风景的东西,经过苏轼诗心点化,竟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不能不佩服诗人的眼光和用心:记住灿烂的风景,珍惜风景的灿烂。
二是深层而论,寓志于景,寓理于物。为什么要劝告朋友记住一片美丽风景呢?纯粹是风景吗?其实不然,橙黄橘绿,生机勃勃,丰收在望,农民收获的是累累硕果,诗人收获的是沉沉思考,人生不也有一个春秋代序、时节推移的过程吗?正当盛年,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才华卓绝,正可大展宏图,建功立业啊!这个时节不能错过,错过就再也不会回来。因此,“一年好景君须记”,“须”是“必须”“一定”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的体会之深和劝诫之切。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少年。其实,对于不同的人生来说,各有侧重,各有考虑,正当盛年当然是那些大志有为、大展宏图的人们的黄金时段。“正是……时”这种表达提醒朋友,懂得珍惜,奋发进取,切勿错过。
唐代诗人韩愈写过一首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从主观上讲,韩诗侧重于写景状物;苏诗侧重于抒情言志。韩诗意在抒发对京都早春的喜爱、赞美之情;苏诗意在劝勉朋友积极奋进,英勇无畏。韩诗写早春之景,生机勃勃,清新可喜;苏轼写秋冬之景,惨淡萧索,不乏生机。韩诗体现了唐诗以情韵取胜的特点;苏诗体现了宋诗以议论见长的特色。两诗各尽其妙,各臻其美,对照参赏,乐趣多多。
清明时节好风光
清明
陈与义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读陈与义的这首诗,我马上想起当今流行的两句话: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升起,但是你可以决定几点钟起床;你不能改变天气,但是你可以改变心情。是的,诗歌告诉我们,清明并不是一味的忧愁苦恨、伤感连连,清明也有风光明丽、引人入胜之处;人生并不一定要叹老嗟病,也可以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欣赏生活的美丽风光。
这首诗带给我们一份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你看,诗人自称“病夫”,应该是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了吧,而且病情不轻,体质虚弱,以致整天不能外出活动,只能端坐高堂,静心休养;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却惊奇地看到,诗人一点也不悲观沮丧,一点也不颓靡低落,他对美丽的清明风光,对多姿多彩的世俗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憧憬。独自静坐高堂,张耳聆听市井之声,那些欢乐随风吹来,那些烦恼随风飘散。张眼欣赏窗外风光,帘外的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染红了天空,微风中的杨柳,婀娜多姿,百般娇媚,满目诗意满室生辉啊!诗人看得很专注,很投入,他用深情的目光护送夕阳落山,直至消失在遥远的天边;他用多情的诗心感受杨柳风采,记录下多姿多彩的娇媚。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夜色;他沉浸在美好的风景中,沉浸在诗意的快乐里。
清明是一个令人伤感、令人悲痛的节日,杜牧早就给清明定过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般的老迈多病之人更容易感时伤身,叹老嗟病,可是你看,诗人全然不是这样,他有滋有味地体味世俗的欢乐,兴致勃勃地欣赏清明的风光,他心里清明,眼里清明,人生态度、胸襟心怀亦很清明,面对生活,多灾多难,坎坷不幸,不可消极沉沦,不可灰心丧气,而要积极正视,坦然应对,保持一种昂扬奋发的心态,用快乐驱散郁闷,用美好代替不幸,人生清明,人心通达啊!
这首诗歌也带给我们一幅幅优美迷人的图画,令人流连,令人沉醉。春风卷地,市井留声,何等朴实、亲切,何等欢快、清新。人生不就是这样吗?世俗一点,快乐就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家长里短,生老病死,只要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坦然应对,处之泰然,用心生活,用心体会。这就是一种快乐,这就是一份充实。
诗人特别用一个“抛”字来描写市井之声,看起来有点反常,其实暗藏机趣。声可闻而不可视,以“抛”状声,犹言风送喧嚣,神采飞扬,形象可睹,画面直观,让读者在聆听欢快之声的同时,脑海(或眼前)浮现世俗生活的种种热闹场面,此字沟通了视听感觉,增添了诗意韵味。
卷帘而望,夕阳缓缓西沉,余晖静静斜照,杨柳迎风而舞,婀娜多姿,都是风景,都有诗意。诗人表达“一帘晚日”恰似“一帘幽梦”,超常搭配,极富韵味。“一帘”,一则见满窗生辉,轻盈灿烂;二则显余霞退去,依依不舍,似乎日为帘笼,日为人拥,依依相送,难舍难分,诗人看“尽”日落,看“尽”霞退,几多深情凝聚其间。换成“一轮晚日”则毫无诗情画意,索然寡味。风生柳舞,千姿百态,诗人说是“百媚生”,空灵活脱,浓情四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女子,顾盼生辉,娇媚迷人。如此写柳,神情飞扬,全是魅力,全是欢乐。正因为清明有如此热闹迷人的风光,而诗人心情如此欢悦,所以,他要“病夫危坐了清明”。何谓“了”?了结、度过、完成之意,强调过程与状态,而不是指结果。诗人唯恐错过每一声欢乐,每一份精彩,每一道风景,他要聚精会神,沉心静气,细细欣赏,细细品味,将清明风光看得明明白白,彻彻底底;他要整天危坐高堂,饱览清明风光。一个“了”字写足了这份满足和惬意。
全诗来看,观赏风光是一种审美享受,感受人生是一种精神洗礼,诗人用如画诗笔在给我们描绘迷人风光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引导读者体会快乐人生,笔法构思的确高妙。首句写热闹,以见世俗之乐;次句写冷峻,以见思虑之远;最后两句写热情,以见人生之乐。总而言之,诗人是在用心体会,用情品味,他想告诉我们不一样的清明,启迪读者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清明是欢乐,还是愁苦,不在于阴晴风雨,不在于身老病衰,而在于心态,在于生活态度。
人生难得几回乐
绝句
陈师道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议论入诗,如果远离生活,远离自我,远离心灵,则容易流于空洞抽象,索然寡味;相反,如果议论紧扣生活,联系自我,贴近心灵,则议论风生,兴味盎然,引人共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绝句》就是一首议论说理、感悟生活的佳构。
这首诗歌从读书人的体会写起,全诗由此及彼,生发议论,阐述生活哲理,点破人生真谛,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广泛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