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要讲究方式方法,说服工作的展开要因人而异。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开头就让他不反对,是最最重要的事。要使人不反对,先令人不反感。另外,我们还应该努力使自己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英国心理学家E·S·欧弗斯托认为,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开头就让他不反对,是实在要紧不过的事。要使人不反对,先令人不反感。
有个妻子要过生日了,她希望丈夫不要再送花、香水、巧克力或只是请吃顿饭。她希望得到一颗钻戒。?
“今年我过生日,你送我一颗钻戒好不好?”她对丈夫说。?
“什么?”?
“我不要那些花啊、香水啊、巧克力的。没意思嘛,一下子就用完了、吃完了,不如钻戒,可以做个纪念。”?
“钻戒,什么时候都可以买。送你花、请你吃饭,多有情调!”?
“可是我要钻戒,人家都有钻戒,我就没有,就我贱、没人爱……”结果,两个人因为生日礼物,居然吵起来了,吵得甚至要离婚。?
更妙的是,大吵完,两个人都糊涂了,彼此问:“我们是为什么吵架啊?”?
“我忘了!”太太说。?
“我也忘了。”丈夫搔搔头,笑了起来:?
“啊!对了!是为了你要颗钻戒。”?
再说个相似的故事:?
有个太太,想要颗钻戒当生日礼物。但是她没直说,却讲:“亲爱的,今年不要送我生日礼物了,好不好?”?
“为什么?”丈夫诧异地问,“我当然要送。”?
“明年也不要送了。”?
丈夫眼睛睁得更大了。?
“把钱存起来,存多一点,存到后年。”太太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我希望你给我买一颗小钻戒……”?
“噢!”丈夫说。?
结果,你们猜怎么样??
生日那天,她还是得到了礼物——得到了一颗钻戒。?
我们比较前面可以知道第一例中的妻子太不会说话,她一开始就否定了以前的生日礼物,伤了丈夫的心。?
接着她又用别人丈夫送钻戒的事,伤了丈夫的自尊。?
最后,她居然否定了夫妻的感情。?
何况,这样硬讨的礼物,就算拿到,又有什么意思?她丈夫的感觉也不好啊!?
至于第二例,那太太就聪明多了。她虽然要钻戒,却反着来,先说不要礼物,最后才把目标说出。?
因为她说后年才盼有个钻戒,丈夫提前,今年就给她一份惊喜,无论太太或丈夫,感觉都好极了,不是“双赢的沟通”吗?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大家都熟知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顺江而下连战连胜,统率百万大军,最后在赤壁停顿下来,准备消灭刘备、攻打吴国。为了联孙抗曹,诸葛亮在刘备的派遣下出使孙吴,最后以巧妙的办法顺利完成出使任务。
其实,赤壁之战前夕当时吴国分为主战、主和两派。诸葛亮为了说服孙权和蜀汉联手抗曹、不远千里来到东吴,企图增加主战派的声势。吴国的主战论者鲁肃对诸葛亮说:“为了促使主公下决心打仗,希望你能把曹操的实力说得弱一点。”
可是,当孙权向诸葛亮询问曹操兵力时,诸葛亮却说:“据说曹操有一百万的精锐兵力,可是实际上并不止这个数字。所以,在这个时候,求和是比较明智的。”
孙权很惊讶地问道:“那为什么兵力比吴国还弱的刘备,敢和曹操打仗呢?”诸葛亮说:“我的主公为了要复兴大汉皇室,所以必须和曹操一战。所谓正义之战,兵力乃是次要的问题。为了吴国的安全着想,我劝你还是谋和。”
听了孔明这番话、孙权也立志要和曹操决一胜负。于是蜀吴两国合力抗曹,终于打胜了赤壁之战,而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诸葛亮知道孙权是一位英雄人物,所以如果把敌方的兵力说弱了,他不会因此而参加战争,反而因为敌人的强大,更容易激起他的斗志。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我们有好的意见,别人也不一定会接受,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说服对方。但说服对方也得讲究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地使用说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因人而选择适宜的说词。如果不管对方是谁,都用同一种方法去说服,就很难顺利达到目标。对某些人只要解说大意即可,而对某些人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想说服人就必须巧妙妥善地运用各种方法才行。
另外,欧弗斯托原则还告诉我们,第一印象很重要,当我们回顾一些人际交往的历程,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些失败的抑或成功的人际交往,都往往可以在第一印象里找到苗头。一个不起眼的细小“幼苗”,它却顽固的扎根于事件的全过程,自始至终的都像一个影子,影响着整个进程。或许你开始就没有重视一些细节,比如说错话,或者说话缺少分量,都可能带来的负效应。随随便便的劝说,不仅不能说服对方,往往还会适得其反。所以,为了防止把事情闹僵,先至少要争取不让人反感才好。你可以先暂时不去多考虑能否说服对方,但至少得先保证不让对方反感。让对方没有抵抗情绪,没有厌恶心理反应。
说服对方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沟通的过程,是你在沟通中打动对方,让对方同意的想法。但沟通也是有负面效应的,如果沟通不成,就会影响下一步的继续行动。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在第一次没能同意或答应你的要求、想法,那么在后来的说服工作中,你就得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而且不一定能成功。
所以,请谨记“欧弗斯托原则”吧。努力使自己给别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如果你想说服某个人,最要紧的是,开头就让他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