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水推舟”就是因利乘便,利用时机,趁势而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抓住对方的话头,把对方引入到你的圈套中。也可先假设对方的观点言之有理,然后据此引申出一个连对方也不得不承认是荒谬的结论来。
“顺水推丹”是一种应变手段。在猝然发生地事件中,能利用此中矛盾,站在主动地位,出其不意地向对方进攻。
顺水推舟,归谬说服
归谬说服并不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而是先假设对方的观点言之有理,然后据此引申出一个连对方也不得不承认是荒谬的结论来,从而心甘情愿地放弃原有的错误观点和主张,无条件地接受说服者输出的思想信息。
实践已使许多人懂得,当我们面对固执己见的人,直接反驳其错误会有诸多的不利,而最有效、最巧妙的方法当属归谬说服方式了。
《伊索寓言。不忠实的受托人》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实在:“遇到谎言说得过于离题的时候,你如果想用论证来破其谬见,那么,未免太郑重其事了。”因为那样反而会纠缠在没有意义的细节上,显得愚拙,不如直接运用归谬方式,以争取让对方“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庄王有一匹心爱的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映以枣脯”,结果这匹马因为喂得太肥,反倒死了。楚庄王非常痛心,欲以“棺椁大夫礼”为死马举行丧事。左右力劝,庄王不听,以致动怒,下令:“谁敢再来谏我葬马,就处以死罪!”
优孟听知此事,进殿后就仰面大笑,庄王诧异,问其缘故,优孟答道:“这是大王您最喜爱的马呀!我们楚国堂堂大国,什么排场摆不出来呀,而大王只以大夫的丧礼来葬马,太寒酸了!我看应以国君的葬礼来安葬它。”
庄王问:“那该怎么办呢?”
优孟说:“应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调动大批士卒修坟,征用大批百姓负土。送葬时,让齐国、赵国的使节列于前,让韩国、魏国的使节冀随于后;再给它造起祠庙,祀以太牢之礼,奉以万户之邑这样一来,诸侯各国就都知道大王您把人看得轻贱,而把马看得很尊贵了。”
庄王一听,突然醒悟道来,深责自己险些铸放大错,遂打消了用大夫礼葬马的念头。
庄王以大夫之礼葬马本来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而拒听劝谏,更是蛮横无理。这时候,任何人再去一味地正面规谏,都是不识时务,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优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继续强行力谏,而是采用顺水推舟、火上浇油的策略,把貌似合理的东西作了极端的夸张,顺着庄王荒谬的思路向前延伸,知道庄王本人也认为是荒谬至极、才心悦诚服地弃非从谏。
运用归谬方式使说服对象认识原来观点的错误,还可采用这样一套方式,即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对方谈自己的见解,即便对方说错了,也不要急于直接指出,而要不断地提出补充的问题,诱导对方由错误的前提推到显然荒谬的结论上,使之不得不承认其错误。然后再设法引导他随着你的思维逻辑走,一步一步通向你所主张的观点,达到劝导说服的目的。
顺水推舟,引君入瓮
一个人讲话不能只顾自己,而应抓住对方的话头,把对方引入到你的圈套中,这样才能机智取胜。成大事者在操纵说话技巧时,常惯用此法。船顺水而下就行得快,说话也是一样,能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就容易达到说话的目的。
春秋时的孟子,在游说齐宣王时,曾成功地运用了此法。
在战国时期闻名遐迩的齐宣王尤好大喜功,爱讲排场。据《孟子》记载,齐宣王生性好狩猎,为了寻欢作乐,曾在临淄城郊建了一个方圆40里的猪场,专门蓄养麋鹿等珍禽异兽以供狩猎之用。这么大的猎场,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已算是破格。可是,齐宣王还嫌小,又恨齐国老百姓反对他建猎场的抱怨之声。于是他问孟子道:“当年周文王的猪场有方圆70里之阔,有这事吗?”
孟子一到齐国,就知道齐宣王建猎场的事,而且了解到了齐宣王滥杀进场百姓的残酷行为。当齐宣王询问他关于周文王的猎场时,他立即答道:“听说有的。”
齐宣王一听,果有此事,便进一步问道:“果真如此,那他的猎场算不算大?”
孟子答道:“老百姓还认为它太小哩。”
齐宣王一听,马上说:“可是我的猎场才40里,老百姓却嫌它太大,这是什么道理?”
孟子一见齐宣王满腹牢骚的样子,便乘机进言道:“周文王的猎场虽有70里,但他多放养幼小的动物,而且与民同游同猎,老百姓嫌它太小,不是很正常吗?我来到齐国,一进国门先要问有什么禁忌然后才敢入内。又听说在你40里的猎场内,倘若有人捕杀其中的猎物,罪同杀人,处以重罚。所以虽说只有40里,却如一深深的陷阱立于国中,老百姓认为它大,不也是正常的吗?”
听完孟子的话,齐宣王低头想了好一会,认为果真如此。所以,从那以后,他不再觉得猎场小了,也不禁止百姓入场捕猎了。
孟子此次游说齐宣王为什么能成功?应该说与他善于用“顺水推舟,引君入瓮”的技巧有很大关系。孟子来齐国的目的,就是让齐宣王废旧制,开放猎场与民同乐。但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形下才能实现游说的目的呢?恰好,齐宣王主动征询他关于周文王建猎场的事。孟子抓住话茬,顺水推舟,成功的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顺水推舟,引君入瓮”的特点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极富雄辩性。在论辩中,发现其论辞的意图后,因势利导,引诱他孤军深入,一直引向荒谬的极端,然后再集中火力,乘机猛攻。这样既打开了尴尬局面,又取得柳暗花明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