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创业管理理论研究,首先需要清楚界定创业管理这一概念,但目前学术界认识还不统一,因而也就形成了关于创业管理的众多不同的概念、框架和模型。本章对创业管理的主要概念和模型进行梳理,同时从过程角度和动态视角,结合对一些经典的企业成长模型的回顾,真正从本质上去把握和认识创业管理。而一般管理与创业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从其发展渊源去审视,这也是本章研究的内容之一。
1983年,来自理论界的学者和实践界的企业家聚会美国哈佛商学院,就创业及创业管理问题进行了研讨。在这次会议上,Stevenson提交了一篇“创业视角研究”的论文,提出创业管理进入了“如何创业”而不是“谁是创业者”和“什么是创业”的创业管理研究时代,强调创业研究应从侧重企业家和创业活动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层面研究,逐步转向关注创业行为及创业如何管理的微观层次的探索。
2.1.1 创业管理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2.1.1.1 创业管理研究的发端
创业活动由来已久,但真正将创业作为微观的行为过程来研究,只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真正开始。除了Stevenson的研究之外,几乎同一时期,德鲁克也提出了创业可管理的观点。在1985年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一书中,德鲁克使用了创业管理的概念。对于“创业管理”术语,英文中主要使用“Entrepreneurship”和“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两个词组。前一词语外延宽泛,包括创业、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创业管理、创业行为、创业活动等多种含义;而后一种说法的外延则相对狭窄,是指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可以并且能够管理之意。
2.1.1.2 创业管理的含义
对于创业管理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通过整理,我们归纳为以下六种基本解释:
(1)创业管理是企业家与管理的结合。在德鲁克的论述中,“企业家管理”或“创业管理”(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是“创业”(Entrepreneurship)与“管理”(Management)的合成。他认为,大企业、非营利机构以及新企业都需要创业管理。大企业知道如何管理,但是它有必要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学习如何创新。同样,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也面临创业管理的问题。而新起家的企业则必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学习如何创新,除此之外,它还需要学会管理。但不同类型组织创业管理的重点有所不同。对于现有企业来说(无论是营利性企业还是公共服务性机构),“企业家管理”的中心词是“企业家的”。对于新企业来说,中心词是“管理”。在现有企业中,既有的东西成为企业家精神的主要障碍;而在新企业中,主要障碍是什么都没有。由此可以看出,在德鲁克的论述中,老的、大的企业“富有”“管理”,但缺乏“企业家精神”,而新的、小的企业,则既需要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同时又要“学会管理”。将“企业家”(或“创业”)与“管理”结合起来,就成为企业家管理或创业管理。
(2)创业管理是公司创业与公司管理的结合。Karl H。Vesper等学者认为创业与公司管理(或企业管理)截然不同,Stevenson和Jarilo则在1990年发表的“创业管理:一个创业的范式”论文中,认为有必要在创业领域(the fields of entrepreneurship)与公司管理(或企业管理,corporate management)之间建立起清晰的联系。创业管理研究的是创业“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创业家的“管理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有着不同的控制要求和绩效体系。在Stevenson和Jarilo的分析中,侧重于已有公司或大公司如何实现创业管理。在这里,创业管理被强调为企业管理方式的一种新形式。
(3)创业管理是战略管理与创业的结合。Diana L。Day在1992年的一篇论文中,从战略管理与创业结合的角度,认为创业管理是创业与战略管理之间的交叉。Day将创业管理定义为,与新企业的创建以及利用新资源或是资源重新配置进行创新开发有关的所有管理行为和决策,而不论这种行为是发生在新企业还是已有的大型企业中。她还提出了一个延伸框架,将战略管理与创业相关的一般管理,比如竞争战略(创造条件、领先优势、进入战略)、公司战略(关于成长和成长阶段、多样化、风险模式)、战略计划(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作用、风险——回报关系、革新过程)以及一般管理(领导模式、高层领导团队、持续计划)的理论在内的具体的课题都包括进来。
(4)创业管理是一种管理系统和管理哲学。Raphael H。Amit等学者认为,创业管理是一种授权组织成员使之像企业家那样思考和行动的系统(system);同时创业管理也是一种管理哲学,这种管理哲学能促进企业战略的敏捷、柔性、创造力和持续创新。
(5)创业管理是创业的精神层面和实质层面的结合。中国台湾创业管理研究专家刘常勇教授认为创业精神或创业管理(Entrepreneurship),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精神层面,代表一种“以创新为基础的做事与思考方式”,二是实质层面,代表一种“发觉机会,组织资源建立新公司,进而提供市场新的价值”。他认为创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创业过程能否“将新事物带入现存的市场活动中”,包括新产品或服务、新的管理制度、新的流程等。在创业管理的“实质层面”,刘常勇沿袭了熊彼特、德鲁克等大师们侧重于创新思想的创业管理。
(6)创业管理是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张玉利教授强调创业管理应当成为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认为创业的本质特征体现在机会导向、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价值创造、超前行动,以及创新与变革等五个方面。
其他类似的观点,如国内学者张映红博士认为,创业管理是与传统管理不一样的管理模式,是公司管理(层)表现出的培养公司创业活动的行为,是一种管理哲学,其主要目标是在组织内部各层面发展像创业者那样思考和行动的人们。
尽管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创业管理的概念,综上所述,有以下几点基本取得共识:
(1)创业管理是不同于一般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2)创业管理不仅是企业家(创业家)所具有的,也是一般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
(3)创业管理是一种以把握机会为主导的、创建新事业以及管理新事业成长的行为过程;
(4)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有内在的关联,很难割裂开来。
因此,我们将创业管理概括为,它是一种促使人们像企业家那样思考和行动的管理系统,是一种把握机会并创造新价值的行为过程。创业管理并不局限于某一单独类型企业,它适用于一切组织,包括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老的、大的企业与新的、小的企业。而本研究侧重于已有大企业的创业管理行为。
2.1.2 创业管理的概念模型
由于缺少一个统一的创业管理的理论框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模型或理论框架,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2.1.2.1 Gartner的创业管理模型
Gartner于1985年提出了“描述新企业创立现象的理论框架”。之前研究者大都从某一方面研究创业者、新创企业与非创业者、非新创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而Gartner则认为描述创业现象的理论框架应该是多维度的,需要有多个关键变量进行分析。为此,他整合了以往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多要素的整合模型,包括人、组织、环境、企业创立过程等四大类要素,而每一要素又包含数个甚至数十个维度的较为庞杂的创业管理模型。
2.1.2.2 蒂蒙斯的创业管理模型
蒂蒙斯通过多年的研究,构建了机会——资源——创业团队模型架构。他认为,创业机会是整个过程的起点,在启动创业活动时期,真正的机会比创业团队、创业资源更重要。随着创业过程的展开,其重点也相应发生变化,这一模型强调三项因素的匹配与平衡,创业过程实际上是三项因素相互作用,在不平衡与平衡之间协调。
2.1.2.3 Shane和Venkataraman的创业管理模型
Scott Shane和Sankaran Venkataraman明确提出,尽管对新企业创立过程进行解释是创业研究非常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创业并不等于新组织的创造,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创建新企业。Shane和Venkataraman提出了基于机会的发现、评价和开发利用,并创造商品和服务这一理论研究框架。即: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在什么时间,如何开始存在?一些人、而不是另一些人为什么,在什么时间,怎样发现和利用这些机会?不同的行为模式为什么,在什么时间,怎样利用创业机会?两位学者认为,这一理论框架结构的特点在于:采用非均衡的方法,即不同于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均衡方法。在均衡发展的模型中,创业机会或者不存在,或者假定在人群中随机分布;新组织创建并不是创业的必要条件,创业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新组织创造;完善了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人口因素对创建企业影响的研究。
Shane和Venkataraman的这一理论框架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肯定,如Gartner运用Low和Macmillan1988年提出的六方面分析框架,即目的、理论视角、焦点、分析层次、时间结构和方法论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邱琼博士也充分肯定了这一模型框架。
2.1.2.4 Busenitz等人的理论框架
Lowell W。Busenitz等人通过对1985~1999年的创业研究的重要文献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包括创业机会、创业者(创业团队)、组织方式和环境的理论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机会是在市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演化产生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因素强调的是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特征,与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发展有关的动态过程,不同类型的创业者以及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之间的比较;组织方式包括管理实践、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企业制度、战略和结构的发展,这些工作使得被发现的机会转化为可见的产品或服务;环境因素则关注新创企业的比例,促进或阻碍创业活动发展的文化、经济或市场因素。
2.1.2.5 Chirstian的概念模型
Bruyat Chirstian认为创业管理的整个焦点应该放在创业家与新事业(New Venture)之间的互动,所以他提出来的创业管理模式主要为创业家与新事业两个要素。由于Chirstian的模型主要强调创业家与新事业的互动关系,因此他将如何创立新事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创业过程管理,以及影响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网络等三个主题,作为创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2.1.2.6 Stevenson的创业管理概念模型
Stevenson1983年提出了创业型组织的六个方面的行为特征,即:追寻机会,快速承诺和变革意愿,分阶段的进程承诺,利用他人资源,通过关系网络进行管理,以及基于价值创造基础上的回报。
Stevenson在其后来的文章和著作中对他的这一思想和观点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1985年“创业的核心”一文,他对创业管理进行了剖析。文章通过提出和回答下列问题:机会在哪,我怎样才能抓住它,我需要什么资源,我怎样才能获得控制它们的权力,最好的结构是什么等,并从这些方面描述创业管理型思维方式。开发了对于各种类型企业创业管理“关键方面”的分析框架。用这一框架给出激励创业精神的一些建议:如确定创业精神的障碍,个人创业风险降到最低,利用任何可用的资源,使补偿制度与不同情况相适应。
对于以上六种创业管理的概念模型,我们认为这些模型各有优缺点。Gartner的理论框架的特点是比较全面地将创业领域的一些研究问题归类。这一框架的形式比较简单,变量相对全面但较庞杂,还不能反映出创业管理的本质特征。Timmons模型关注的是创业过程,最大特点在于强调动态平衡,能够解释在不同阶段创业要素的作用问题,在失衡中不断达到平衡。但对于机会出售这样的创业开发利用行为还不能涵盖。
Chirstian模型所强调的创业家与新事业的互动,其内涵可用Timmons模型的机会——资源——团队三要素的互动关系加以说明。而Timmons模型强调创业系统的动态平衡问题,在Chirstian模型则是以重视创业过程管理来表现。这两个模型都强调外部环境因素,由于创业所需的机会、资源、团队都需要经由外部的市场网络、资本网络、人际网络来获取,因此认识创业的市场环境,发展创业的网络关系,对于创业成功必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Chirstian模型与Timmons模型同样重视创业家的功能,视创业家为创业活动的动力。但Chirstian的模型所强调创业家与新事业互动的能力,Timmons模型强调“创业家随着环境变迁而动态调整创业模式的能力”,都与人的性格特质的关联性不高,说明创业家的能力确实可以经由有系统的创业管理教育加以培育。
Shane和Venkataraman的理论框架认为创业机会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结构过于简单,创业关键要素之间关系不够明晰,且对这一框架的延续性研究相对较难。
Busenitz等提出的理论框架建立在对过去的创业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四类因素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关系。但由于研究的样本是1985至1999年有关杂志发表的论文,比如所研究论文中涉及创业机会的只有一篇论文,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完整,因为真正对创业进行集中研究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
Stevenson的创业管理模型是最为具体的一个模型,他从追寻机会、快速承诺等六方面,将管理行为区分为两极,一极是行政管理的受托人的角色,一极是企业家的角色。通过对比发现两种行为之间的巨大差异。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行为是居于两端之间。而且,这一模型更好地将创业的主体、创业机会、创业战略、创业评价和创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创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块基石。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在研究创业管理已有的模型中,包含了创业管理的关键要素,即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机会、资源、组织、战略、文化等不可或缺的方面,但仅仅这些因素还不够,还必须考虑时间因素,或从过程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创业仅仅看成是一种创办新企业的行为,应该是创办新事业和持续发挥创业精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有一些创建新企业的方法之外,还必须与现有企业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取得一种平衡状态。进一步分析,创业管理不应该也不可能割裂与现有管理方式的联系,要在创建新事业,管理和发展新事业的过程中达到有机的协调。因此,过程的观点不应该忽视,我们需要从企业的成长过程来认识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