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又主统血,脾气主升,脾与胃相为表里,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输布,故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凡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障碍,水液代谢的失调,或升降失常,或气虚下陷,统摄无权所致的内脏下垂、各种出血,以及气血不足诸证,均是脾病证的反映。
脾脏病证,以虚证为多,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说法。脾病之虚,常是阳气或阴津的亏损,脾病之实,则多是寒湿、湿热或虫积。
一、虚 证
(一)脾气虚
1.临床表现: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痛,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黄不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2.证候分析:多因饮食失调,或劳倦损伤,或吐泻太过所致,亦可受其他疾病的影响,如肝病乘脾犯胃,导致脾胃虚弱。
脾气不足,则纳化与健运的机能俱都减退,故食欲不振、纳少,食后胀满,大便溏薄。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四肢肌肉无以充养,故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黄不华,舌淡,脉缓弱无力。
故《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泄食不化。”《中藏经》说:“脾病则面色萎黄……令人中满不食,乏力,手足缓弱不遂,涎引口中,四肢肿胀,溏泄不时。”《赤水玄殊》说:“脾虚者,面黄肌瘦,吐利清冷,腹胀肠鸣,因肢无力,饮食少进。”
脾气虚弱病证,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胃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3.治疗方法:益气健脾。
(二)脾阳虚
1.临床表现:纳减腹胀,脘腹痛而喜按喜温,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清稀而多。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或迟弱。
2.证候分析:每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伤害脾阳所致。因阳虚而生寒,故又称脾虚寒证。
脾阳虚则运化无权,故纳减腹胀,大便溏泄稀薄。证属虚寒,故脘腹疼痛喜按喜温。中焦虚寒,故口淡不渴。阳虚无以温煦,所以四肢不温。水湿不能运化,故小便不利,流溢于肌肤则肢体浮肿,渗于下则白带清稀而多。
故《灵枢·五部》说:“脾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济生方》说:“脾者,足太阴之经……其虚也,虚则生寒,寒则四肢不举,食饮不化,善噫吞酸,或食即呕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肠鸣,时自溏泄,四肢沉重……脉来沉细软弱者,皆虚寒之候也。”
脾阳虚衰病证,多见于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慢性肾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
3.治疗方法:温运中阳,或温脾行水。
(三)脾气下陷
1.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语言低怯,气短乏力,自汗食少,食入则胀,脘腹重坠,便意频频,或久泄脱肛,或子宫下垂等。
2.证候分析:本证又称中气下陷,或气虚下陷。多由脾虚、中气不足发展而来,也可由久泄久痢或过度劳倦所致。
脾气不升而下陷,清阳之气不能上煦于头,故目眩头晕,中气虚弱,宗气化生不足,故气短,语言低怯,倦怠乏力;脾不健运,故食入则胀;气虚不能固表,故自汗出;中气下陷,升举固摄无权,故脘腹重坠,便意频频,脱肛或子宫下垂。
脾气下陷,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脱肛或子宫脱垂等病症。
3.治疗方法:益气升提。
(四)脾不统血
1.临床表现:便血、肌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以及其他出血等。同时还可兼见脾气虚或脾阳虚的症候。
2.证候分析:多由久病脾气虚损,或因劳倦伤脾,以致中气虚而统摄无权所致。
脾气有统摄血液的功能,虚则气弱不能统摄,以致血液不能循经而行,溢于肌肤,则见皮下出血;溢于胃肠,是为便血;参于膀胱,则为尿血。气虚则冲任不固,渐成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正如《医贯》所说:“大便下血,脾气虚下能摄血,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景岳全书》说:“脾胃气虚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鲜红,或紫色,或黑色,此阳败而然,故多无热证,而或见恶心呕吐。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脾不统血,多见于便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
3.治疗方法:益气摄血。
(五)脾阴虚
1.临床表现:饮食不思,便秘便硬难解,尿频而短,或呃逆,咽干唇燥,面黄消瘦,舌红苔薄少津,脉细数或浮涩。
2.证候分析:此多由素禀津液不足,或年老久病,或热伤脾阴致。脾为胃行其津液,脾津亏损,不能输津于胃,胃热气盛,肠燥液枯,故便秘便硬难解。脾阴虚,津液输布亏乏,故咽干唇燥,小便短数,脾阴滤津亏,不能滋润胃腑,胃气上逆,故见呃逆,舌红苔薄少津,脉细数或浮涩,均为阴虚津亏虚热之象。脾阴亏损多见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及热性病伤津的后遗症。
3.治疗方法:益脾生津,养阴润燥。
二、实 证
(一)寒湿困脾
1.临床表现: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溏泄,头重如裹,身重或肿,面色黄晦,舌胖苔白腻,脉濡缓。
2.证候分析:多因贪凉饮冷,过食生冷瓜果,致寒湿停于中焦;或因冒雨涉水,居住潮湿,遂使寒湿内侵;或内湿素盛,中阳被困,以致寒湿内生所致。
脾为寒湿所困,运化失司,开降失常,故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腹痛溏泄。寒湿滞于轻脉,阻塞气机,则见头重如裹,身体沉重。湿溢肌肤则为肿。脾为湿困,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外荣,所以肌肤、面色萎黄不泽。寒湿内困,津液不伤,故口淡不渴。
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说:“泄泻,脾病也。”“其湿兼寒者,鸭溏也。湿为水气,又感寒邪,则寒水之气合从而化,故脉沉迟,溲清白,所下澄沏清冷,如鸭屎……人之清气本上升,虚则陷下,又为湿所侵遏,湿胜气脱,故脉细而濡,困倦少力。遇饮食即泻,或腹不痛。所下不禁,多完谷不化。”《温病条辨》:“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足太阴寒湿,痞结胸满,不饥不食……足太阴寒湿,舌灰黄,中焦滞痞……面目俱黄,四肢常厥”。
寒湿困脾,多见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
3.治疗方法:温中运脾化湿。
(二)湿热蕴脾
1.临床表现: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泄,小便短赤不利,或面目肌肤发黄,或觉皮肤发痒,或有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苔黄腻,脉濡数。
2.证候分析: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酪,酿成湿热,入蕴脾胃所致。
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呕恶厌食;湿热交阻而下迫,故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脾胃湿热熏蒸肝胆,胆液外泄,则皮肤发痒,面目肌肤发黄;湿邪黏腻,湿热互结,故身热起伏,不为汗解。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
故《杂病广要》说:“盖因寒温饥饱失常,喜怒劳役过度以伤脾胃。夫脾胃乃水谷之海也,今脾胃受伤而动火,火则熏蒸水谷而为湿热者也。又按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今脾不能运化饮食,饮食停积而生湿热,亦良多矣。”
湿热蕴脾,多见于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湿疹等病症。
3.治疗方法:清热化湿。
(三)虫积伤脾
1.临床表现:脾中阵痛,反复发作,或腹部胀大,面黄或有白斑,身体消瘦,苔白或腻,脉濡或弦。
2.证候分析:此多由饮食不洁,误食虫卵,虫积为患,日久损伤脾气,脾运化功能减退,营养缺乏所致。面有白斑为虫积之征。虫积压脾多见于肠寄生虫病。
3.治疗方法:杀虫、化积、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