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5900000008

第8章 脾、胃、肠辨证论治总纲

脾、胃、肠疾病包括胃脘痛、腹痛、呕吐、泄泻、痢疾、黄疸、积聚、膨胀、便秘、湿阻、呕血、便血、呃逆、噎膈、反胃等十五个常见病。此外如水肿、饮证、痰证、消渴等病的发生也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脾胃病的病机不外升降失调,涉及的脏器还有肝、肾、大肠、小肠及其所属的经脉。其辨证分型,归纳起来不外湿邪侵袭、饮食所伤、脾胃虚弱、肝木乘土、脾肾阳虚乎五个证型,治疗方法有温、清、调、补、消五个大法。

一、临床证型

(一)湿邪侵袭

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脾虚失运,固可生湿,外湿侵袭,亦首先困脾。湿为阴邪,可随人体的阴阳盛衰而发生从化,或从阴化寒而呈寒湿证,或从阳化热而呈湿热证。它们均可引起湿阻、泄泻、痢疾、黄疸、腹痛、便血等病。主要脉象与症状特点是:

1.表、里湿互见:恶寒发热,身热不扬,头身酸楚,嗜卧懒动等表湿症与脘闷纳呆,呕恶少食,口淡乏味,渴不欲饮,口中黏腻等里湿症互见。

2.湿蕴发黄:便黄、尿黄、皮肤巩膜发黄,湿热重者黄色鲜明,寒湿重者黄色晦暗。

3.排便不爽:大便粘滞不爽,泄痢不畅。热重于湿的赤痢多血,肛门灼热;湿重于热的白痢多脓;因气机阻滞均伴腹痛、里急后重。湿热蕴蒸,灼伤肠络还可便血,多表现为先血后便的实证。

4.其他: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缓或濡数。

常见兼证有:①湿挟寒邪:其特点是起病急骤,兼见痛热较剧,得热痛减,遇冷加重,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②湿挟热邪:兼见脘腹疼痛拒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烦渴引饮,口臭自汗,呃声洪亮,脉沉实而数,苔黄或黄厚少津。

(二)饮食所伤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精微,二者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古人称脾胃共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可直接伤脾碍胃,食积所伤和误食不洁之物可引起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呕吐等病。另外如黄疸、积聚、膨胀、噎膈等病也与饮食不节有关。主要脉象与症状特点是:

1.气机阻滞:脘腹胀满,疼痛拒按。

2.浊气上逆:嗳腐吞酸,呕吐,吐后症减。

3.传化失常:痛则欲便,便后痛减,泄下粪便臭如败卵,伴完谷不化。

4.食积内停:恶食,进食后诸症加剧。

5.其他:舌苔垢浊、脉滑实有力。

(三)脾胃虚弱

古有“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之说。一般说脾胃虚证责之脾,脾胃实证责于胃。由于脾为太阴湿土,湿为阴邪,故感湿易伤脾阳之气,胃为阳明燥土,热邪易伤胃阴,所以脾胃虚弱证中,又包括脾阳虚、脾气虚、胃阴虚之型,它们的主要脉象与症状特点分别是:

1.脾阳虚衰:脾阳不振,寒自内生,常可诱发胃脘痛、腹痛、泄泻(久泄)、痢疾(久痢)、呕吐、反胃、黄疸、饮证、水肿、痿证等病。

(1)中焦虚寒:脉络拘急,脘腹疼痛,痛势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疼重。

(2)阳虚水谷不化:泛吐清水、痰涎或食久反出(反胃)。

(3)阳虚内寒:形寒怕冷,手中不温,身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4)健运失司:大便溏软或下利稀薄,肌肉瘦削。

(5)其他:舌质胖淡,苔薄白,脉沉细,面黄少华。

2.脾气不足:脾胃气虚,升降失调,可引起胃脘痛、泄泻、便秘、湿阻等病。

(1)谷不化精,气血乏源:面色萎黄,神疲短气,四肢无力,不耐劳作,甚则肢体痿廦。

(2)脾气不升,胃失和降:纳食减少,食欲减退,饭后饱胀。

(3)脾不健运,水谷不化:大便溏软或排便无力(虚性便秘)。

(4)中气下陷:动则气坠于腰腹,甚则脱肛。

(5)其他:舌淡,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3.胃阴不足:胃为多气血之腑,喜润恶燥,燥则伤阴,胃阴不足可引起胃脘痛、呕吐、呃逆等病。

(1)郁热伤阴,胃络失养:胃脘隐痛、灼痛。

(2)阴虚内热,津不上承:似饥不欲食,口渴不欲饮,口燥咽干。

(3)肠道失润,大便干燥。

(4)其他:舌红少津,或舌有裂纹,脉细数。

常见兼证有:①脾虚湿盛:兼见脘闷不食,头晕心悸,呕吐痰涎清水;湿聚成痰,痰聚成块,肿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苔腻,脉滑。②脾胃不和:兼见胃脘痞满,食入难化,嗳气作呃,甚则呕吐,便溏。脉细,苔薄白。

(四)肝木乘土

肝主疏泄,能理中焦,凡脾气之升、胃气之降,皆赖肝木疏泄之用。肝气郁结,疏泄失调,可横逆犯中。脾升胃降皆受其克,是侮其所胜。临床上有肝气犯胃、肝脾不和、肝火犯胃、气滞血瘀等不同的证型。其主要脉象与症状特点分别是:

1.肝气犯胃:肝气横逆犯胃可引起胃脘痛、呕吐、呃逆、噎膈等病。

(1)气机失调:胃脘胀闷,胀重于痛,痛连两胁少腹,痛处攻串不定,排气后胀、痛皆减。

(2)情志抑郁:平日寡情多郁,胸胁胀痛,善太息,大便秘结,欲便不畅。

(3)其他:脉弦,舌苔薄白。

2.肝脾不和:肝郁克脾和脾虚肝乘均属肝脾不和,前者属实,后者属虚。肝脾不和可引起腹痛、泄泻、膨胀、便秘等病。

(1)痛分虚实:脾虚肝乘,腹部挛急作痛;肝气横逆者,多兼气滞或肝脾郁热之证,胀痛皆重,矢气后舒。

(2)排便异常:气机郁滞,通降失常则大便秘结;脾虚肝乘,则每于气恼后则腹痛泄泻。

(3)气机失调:平日胸胁痞闷,嗳气食少,运化失常,水湿停留,日久形成膨胀、水肿诸疾。

(4)其他:脉弦,舌淡红,苔薄白。

3.肝火犯胃:肝郁化火犯胃可引起胃脘痛、胁痛、泛酸、呕吐、呕血、便秘等病。

(1)火性急迫:胃脘两胁灼痛、刺痛,痛势急迫,甚剧,口干、苦。

(2)肝火内盛:烦燥易怒,泛酸嘈杂。

(3)热灼肠津:大便干燥秘结。

(4)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4.气滞血瘀:气为血帅,气滞则血行不畅,久而成瘀,气滞血瘀可引起胃脘痛、腹痛、噎膈、积聚、膨胀等病。

(1)瘀血停着: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痛呈针刺状或刀割样,入夜痛剧。

(2)瘀血征象:久积成块,块有定处;脉络怒张,血痣;肌肤甲错,面黯消瘦;女子闭经。

(3)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涩。

(五)脾肾阳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真阴滋五液,元阳温五脏,脾土尤需命火的温煦,若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火温煦可发生泄泻(久泄)、痢疾(久痢)、便秘等病。与其他脏合并可导致膨胀、水肿、饮证等病症。主要脉象与症状特点是:

1.阳虚寒盛:面色白,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软,或寒结冷秘。

2.火不生土:下利清谷或五更作泻。

3.阳虚口泛:呕吐清水痰涎,或水肿、膨胀。

4.其他:脉沉细迟,舌淡苔白水滑。

二、临床鉴别

1.疼痛的性质:脾胃系疾病,兼疼痛者有 5~6个,一般说剧痛多实,隐痛多虚。凡气滞者,表现为胀痛,或胀重于痛,攻窜无定处,嗳气或矢气后痛减;食积者,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泄利;吐后或便后疼痛减轻,舌苔垢腻;寒邪所致者,疼痛暴作,畏寒喜暖,热熨或热饮后疼痛减轻;血瘀者痛呈针刺状或刀割状,痛有定处,舌紫暗或有瘀斑;热邪所致者,痛热急迫,呈烧灼样,伴烦渴引饮,大便秘结,舌苔黄。虚性者,痛势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兼有阳虚者,伴形寒肢冷,大便不实,泛吐清水,面色白等寒象,舌质淡,脉虚软。

2.粪便性状:实证粪便多臭秽,伴腹痛或里急后重;虚证粪便则味腥、腹痛不得或不痛。凡起病急暴者多实;粪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苔白者为寒泻;粪便黄、臭或下痢红赤,或便血、肛门灼、苔黄腻者为湿热;粪便臭如败卵,伴不消化食物,食则欲便,便后痛减为食积,大便溏软,久不成形,或伴完谷不化,舌淡脉弱者为脾气虚;黎明作泻或下利清谷、形寒肢冷伴腰膝软者为火不生土;粪质正常,排便不利为气滞。

3.舌象变化:辨舌虽为五脏疾病辨证的外候,但舌乃脾之外候,苔为胃气熏蒸。所以,辨别脾胃系统疾病的邪正盛衰,观察舌象的变化更具有重要意义。舌质反映正气的虚实,舌苔反映邪气的盛衰。脾胃气虚,舌质淡或胖淡;阳虚舌质淡嫩,苔白水滑;胃阴不足舌红少苔,甚或舌体瘦小。感受寒邪苔白,寒湿者苔白腻,热邪所扰则苔黄,甚或黄厚少津,湿热者舌苔黄腻,食积者苔垢或苔腐。总之,脾胃系统疾病的邪正盛衰,皆可通过舌象分析,协助辨证。

三、调理脾胃五法

(一)温中法

本法有温中、散寒之意。适中于治疗脾胃之寒症。而寒证的成因,有因外寒直入于里,有因药误伤脾胃,或因元阳不足,寒从内生。脾胃位处中焦,为气机斡旋之枢纽。所以又以中焦代称,脾胃生理功能的完成,赖脾气之运化,脾气又赖脾阳的蒸腾,脾胃阳虚,虚寒内扰,就会发生疼痛、呕吐、泄痢等病。因此,中焦寒证,有虚实之分,根据病情的不同,温中法又有散寒止痛、温中健脾、温中降逆、温阳摄血、温中导滞、温中固涩等多种方法。

1.散寒止痛法:用于寒邪直中,或投药苦寒所致的脘腹疼痛诸病。常用药物有良姜、干姜、荜澄茄、川椒、吴萸、小茴香等。常用方剂: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用附丸或正气天香散;寒邪直中厥阴经所致的少腹冷痛用暖肝煎;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者,宜通脉四逆汤;腹中寒痛、手足逆冷,兼身体疼痛的内外皆寒证,用乌头桂枝汤;寒邪侵袭、痛兼吐泻者,用藿香正气散。

2.温中补虚法:适用于中焦虚寒,健运失职所致诸病。因中焦阳虚,健运失职,升降无权,脾的清阳不升而自利;胃的浊阴不降而呕吐;阴盛阳衰,寒邪凝聚则腹痛。所以本法应用较为广泛。根据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常用药物有干姜、蜀椒、吴萸、良姜、肉桂等温中散寒药,另与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气健脾药组成温中补虚法治疗,使寒邪散而痛可解。常用方剂:中焦虚寒、腹痛,可用理中汤,方中以党参大补脾胃元气为主,辅干姜温中散寒,共奏温中健脾功效,中焦得温,寒邪祛而腹痛除。若脾胃虚弱,呕吐酸水之上热下寒证加黄连,名黄连理中汤;脾虚肝乘,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者用小建中汤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若由于肾阳不足、火不生土所致的脾肾阳虚证,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饮。

3.温中降逆法:用于因寒而胃气上逆所致的疾患。胃为水谷之海,胃气以降为顺,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宣降则和。”胃气当降不降,可出现脘闷少食,痞满疼痛等症,若胃气反而上逆,则可发生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诸疾。说明胃气上逆比胃气下降的病情更为严重。

根据寒者温之、逆者降之的治疗原理,宜选用干姜、吴萸等温中散寒,合陈皮、半夏、代赭石、丁香、柿蒂等行气降逆之品,共奏温中降逆之法。常用方剂:胃气虚寒之干呕呃逆用橘皮汤;呕吐清水、痰涎,加丁香、吴萸,名丁萸理中汤;反胃不食者用丁香透膈散。

4.温阳摄血法:本法适用于脾胃阳虚,不能统血、摄血的便血、吐血等证。中医学认为,脾统血,气摄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气为血之帅”。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营血之所以能运行于经脉之中而不泛溢于脉经之外,有赖于卫气的固护和统帅作用。若卫外的阳气虚损,则脉中的营血失去卫护而漏泄,于是形成阳虚失血和气虚失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阳虚、气虚自然与脾胃直接相关。温阳摄血之剂,常以伏龙肝、阿胶、艾叶、三七、炮姜等温性止血药物为主,也可用其他止血药和温阳散寒的附子、干姜组成。代表方剂:阳虚大便下血用黄土汤;阳虚吐血不止者,用柏叶汤或甘草干姜汤。

5.温阳导滞法:本法用于因寒而致的肠胃寒冷积滞及阳虚便秘。本法常以芒硝、大黄与干姜、附子同用。常用方剂:阴寒积聚、手足不温、腹痛便秘用大黄附子汤以温阳破结;冷积便秘、腹痛得热则快或下痢经年不止用济川煎或半硫丸。

6.温中固涩法:本法用于虚寒性的久泻久痢。凡下痢日久不止,食少神疲,四肢不温;或下痢脓血,血色黯而不鲜,腹痛喜暖喜按,经久不愈;或脾肾阳虚,黎明泄泻,宜用本法。常以温中的干姜、肉桂和止涩固脱的诃子、肉豆蔻、赤石脂、乌梅、五倍子、罂粟壳、五味子等药组成。使用本法必须在滑脱不禁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常用方剂: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脱肛不收、腹痛喜按者用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黎明泄泻、腰肢冷、神疲无力者用四神丸。

(二)清热法

清法是清除热邪的方法,有清热泻火和清热除湿之分。由于胃与肠分属于手足阳明之经,所以,清热法包括了清热与清肠热两方面。根据“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及火性炎上的特点,所以本法又有清热降逆、通腑泻热和清热除湿之分。

1.清热降逆法:用于胃热气逆的呕吐、呃逆、呕血等病。常用药物以竹茹、代赭石、枇杷叶等与黄芩、黄连、山栀等配伍,以清热降逆。常用方剂橘皮竹茹汤;呕吐偏热者用加味黄连苏叶汤频频冷服,以清热止呕;胃火上逆、呃逆不止用竹叶石膏汤加柿蒂;胃中积热吐血者用泻心汤,肝火犯胃呕血者用丹栀逍遥散加味。若胃中积热、火性炎上,循经上扰可见上下牙痛、齿龈肿溃,用清胃散,清泻胃火,凉血养阴。

2.通腑泻热法:六腑以通为用,泻而不藏,若藏而不通,传导失常则属病态。凡肠中燥结,大便不通的便秘证,可用本法。上焦热盛的口腔疾患及血热妄行的吐血证,使用本法,引热下行,使邪热从大便而去,上部热势自然缓解;水热互结,或肠液滞留或水肿实证,用泻热逐水药使水从大小便而去。总之,本法用于形气俱实的胃肠实证、热证。常用药物以大黄、芒硝等泻热荡结为主;枳实、厚朴等行气宽中为辅。常用方剂:胃肠积热、便膈烦热、便秘腑实用三承气汤或大黄甘草汤;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尿赤者用凉膈散;血气蕴结肠中的肠痛用大黄牡丹皮汤泄热逐瘀;胃热吐血用泻心汤等。

3.清除除湿法:本法适用于湿热蟠踞中焦诸病。因为湿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结合,很难分解,治疗此类证型,当以清热除湿为主,辛开芳化为辅,以分消湿热之势。本法常由苦寒清热的黄芩、黄连、栀子,辛温燥湿的半夏、厚朴、陈皮、苍术,利水渗湿的茯苓、苡仁、滑石、通草、猪苓、泽泻、茵陈,适当配伍芳香化湿的藿香、佩兰、菖蒲、砂仁等药组成。

常用方剂:湿热中阻、气机不畅的湿阻用连朴饮或甘露消毒丹;湿热泄泻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湿热痢湿重热轻者用芍药汤,热重湿轻者用白头翁汤;湿热发黄,热重于湿者用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者用茵陈、五苓散;湿热蕴蒸,便血鲜红,用赤小豆当归散合地榆散。

(三)调理法

调有调和、疏导之意,本法并非祛邪之法,主要用于脏腑失和、气机失调诸病。在本系统中,脏腑失和主要表现为肝气犯胃或肝脾失和。因肝主疏泄,肝气有升发透泄作用,能助脾胃消谷运化,所以肝胆病变最易影响到脾胃,脾胃虚弱也易导致肝胆乘虚来犯,故有“脾之升从乎肝,胃之降从乎胆”之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胃,在五行理论称为木土;气机失调,表现为脾胃升降逆乱。或气滞不行,血郁不畅乃至气滞血瘀。因此,调理法实际上包括调和肝胃、抑肝扶脾、调理升降、理气活血四个方法。

1.调和肝胃法:用于肝气横逆犯胃、肝胃不和证。常用药物是由疏肝理气的柴胡、香附、郁金、香橼、佛手等与和胃理气的陈皮、半夏、枳壳、苏梗及开胃消食的砂仁、神曲、麦芽等组成。常用方剂:肝气犯胃、气机不畅的用柴胡疏肝汤,病情重者用沉香降气散;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致胃疼者用左金丸合金铃子散;气滞挟痰郁用半夏厚朴汤;气滞挟湿用香苏饮;气滞挟食积用北京同仁堂产保和丸。

2.抑肝扶脾法:肝脾不和之证,有肝郁脾和脾虚肝乘之分。前者属实,为肝气横逆所致,治当以疏肝为重点,适当配伍调理脾胃药物即可。常用方药与调和肝胃法大体相同,如四逆散、痛泻要方等;后者乃因脾虚引起的肝脾不和,治疗当一面补气健脾,以防御肝气来犯,一面养血平肝,使肝木不横强。常用方剂:肝血不足,肝木乘脾之腹痛,用芍药甘草汤以养肝血、益脾阴、平肝缓急、解痉止痛;肝虚血滞、脾虚湿滞之肝脾不和腹痛用当归芍药散;肝郁脾虚、胁痛腹胀用逍遥散;中焦虚寒、脾虚肝乘三脘腹痛用小建中汤。

3.调理升降法: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二者共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若升降失调,气机阻滞,则会发生各种病态。常用药物有两类:一以藿香、紫苏、桔梗、白芷等升清之品,与茯苓、通草、半夏、厚朴等降逆药物相配合以调理升降,如常用的藿香正气散,既可治清气不升的泄泻,又可疗浊气不降的呕吐,还可治升降失常、气机阻滞的腹痛;另一配伍是寒温并用,升清降浊,如黄芩、黄连、半夏、干姜等组成的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满,即为此意。

4.理气活血法:用于气滞血瘀诸病。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血行,气滞血瘀。常用药物虽以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丹参、川芎等活血药为主,但必须配伍理气行气之品,使气行血畅。常用方剂:气滞血瘀、脘腹疼痛,轻则用失笑散或丹参饮,重则用少腹逐瘀汤;瘀血内结之噎膈用通幽汤;气结血瘀之积聚用膈下逐瘀汤;肝脾血瘀之膨胀用调营饮加减。

(四)补虚法

脾卫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升清,输布精微;胃主受纳,喜润恶燥,其性主降。中焦虚证包括脾胃二脏,补虚之法有健脾益气、益气升陷、实脾利水、润养胃阴之分。

1.健脾益气法:用于脾虚之证。因脾胃为生化之源,脾虚气必弱,故益气必当健脾,使中焦健运,正气充盛,自然无恙。常用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白蔻等甘温之品,取甘味入脾,温能补虚之意。常用方剂:四君子汤,本方药味平淡,不偏寒热,是补气健脾的基础方;若脾虚兼气滞者,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若兼痰湿者用六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均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若脾胃虚弱、升降失调、久泄不愈者用参苓白术散。

2.益气升陷法:用于中气下陷所致诸病及湿盛泄泻之疾。由于脾主升清,若中气不足,清阳下陷,常致脾气虚弱。所以,本法常用药,除健脾益气诸药外,常需佐以少量升麻、柴胡以升提,尤其要重用黄芪,因其既能补气,又能升举阳气,对气虚且陷的证候尤为适宜。常用方剂:气坠少腹、短气乏力、崩漏、脱肛、阴挺下脱、小便淋漓失禁或癃闭不通等清阳下陷诸疾,均可用补中益气汤;气虚不摄、便血不止者用举元煎;脾虚湿盛、泄泻无度用升阳除湿汤;气虚便秘用黄芪汤。

3.实脾利水法:用于脾虚不运,水湿不化的膨胀、水肿诸病。因脾主运化水湿,脾虚不能胜湿,轻则湿浊中阻,为饮为痰,重则水湿停蓄,为肿为胀。本法即为脾虚不能制水的疾患而设。此类证型,治当采取实脾与利水相结合的方法,否则,只补脾而不利水,则已停之水不能去;若只利水而不实脾,则水虽暂去而又复生。常用药物除健脾益气者外,须与茯苓、猪苓、泽泻、车前等利水除湿的药物相配伍。由于水为阴邪,又常兼气滞,故又须少佐温阳、理气之品,如附子、桂枝、腹皮,等等。常用方剂:肺脾两虚之风水用防己黄芪汤;阳虚阴水用实脾饮;饮邪泛溢用苓桂术甘汤,脾虚不能输转精微之肿、胀可用白术散。

4.润养胃阴法:本法专为胃阴不足之证而设。常用药物有沙参、玉竹、石斛、生地、麦冬、元参等甘寒养阴之品。因胃阴不足之证可由温热病、热病后期、热入中焦、肺胃阴津被劫而得,或平素胃阴不足,无以濡养肺脏,以致肺胃津枯,故本法与清燥润肺法的组合颇为相似。常用方剂:胃阴不足、胃失濡润的胃疼用益胃汤或麦门冬汤;阴虚便燥用增液汤或增液承气汤;阴虚内热吐血发斑用玉女煎;阴虚挟湿、龈肿出脓、口疮咽痛用甘露饮。

(五)消导法

消有消食导滞和消痞化积之意。由于积块有瘀血和痰凝之分,所以消导法中也寓除湿化痰法于其中。

1.消食导滞法:用于饮食不节,食积停滞于胃的疾患。此类证型,实而不虚,根据客者除之的治疗原则,当用消积导滞之品,故常以山楂、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枳实、槟榔、大黄等消食、导滞药为主。常用方剂有:食积轻证用保和丸,重证用枳实导滞丸;停食气滞用香砂枳术丸;若脾胃之体又兼食积内停,则为虚中挟实之证,当补脾与导滞并举,用枳术丸或健脾丸。

2.化痰除湿法:用于湿浊、痰饮之邪阻滞气机之证。常用药物有苍术、白术、陈皮、半夏、苏梗、石菖蒲等运脾、芳香化湿药和茯苓、泽泻等淡渗利湿药组成。常用方剂:痰湿阻滞、气机不畅用二陈汤。本方是化痰燥湿的基本方;脾阳不运,寒湿阻滞者用平胃散;寒湿困脾之泄泻用胃苓汤;寒湿伤阳之阴黄证用茵陈术附汤。痰郁互结者用湿胆汤或半夏厚朴汤;痰气交阻之噎膈用启膈散;痰热结胸证用小陷胸汤;痰饮阻胃之呕吐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四、辨证施治要点

1.脾病的虚证和实证是相对的:脾虚失运,水湿潴留可聚湿生痰,属本虚标实,若本虚为主,先当健脾固本,兼化水湿;标实重者,攻补兼施。

2.脾病与湿的关系密切:无论寒热虚实均可有湿的兼证,如寒湿困脾、湿热内蕴、水湿内停、脾不运湿等。治疗时应结合病情,佐可燥湿、利湿、逐水、化湿之品,湿去则脾运自复。

3.脾与胃的病理可相互影响: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热多实。但脾气不升,可影响胃之顺降,胃失和降,也可影响脾之运升。

4.从脏腑的整体观分析:脾不但与胃肠有关,其病理演变也与其他脏腑相关。脾病日久不愈,可影响其他脏器,他脏有病,也常传及于脾,所以,治脾能使其他脏腑疾病转归良好,治疗其他脏腑也有助于脾病的恢复。

同类推荐
  • 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疗手记

    癌症不可怕:30年肿瘤诊疗手记

    本书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 概述部分: 帮助读者认识癌症,了解早期诊断和患者心态对癌症治疗的特殊意义,以及“第一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性; 手记五至手记十三是第二板块,诊疗分述: 介绍手术、化疗、放疗、中医以及靶向等癌症治疗的基本方法,并对“过度治疗”、“忽视细节”等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手记十四至二十,病种分述: 根据各类癌症的特点,分别阐述了作者对乳腺癌、食管癌等病种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体会最后一个板块,辅述部分: 作为一位资深肿瘤外科专家,作者在“中医和癌症”中系统地介绍了他对中医在癌症治疗各阶段的作用的理解,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这一板块的亮点。
  •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给读者介绍了各种养颜方法,有内有外,有吃有养,希望姐妹们通过内外兼修,达到美颜养生的目的。衷心的祝愿姐妹们通过阅读《29岁小美女的养颜经》能了解到、学到自己想要的美颜养生方法,并且用一种养生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我们身边的一切。
  • 女性身心健康自疗法

    女性身心健康自疗法

    本书分“美丽是每个女人的追求”、“女人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等五部分,介绍了省时、省事、简单、有效的女性身心健康自疗法。
  • 取舍:让癌症远离你和你的家庭

    取舍:让癌症远离你和你的家庭

    权威研究报告指出:90%以上的癌症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35%的癌症与吸烟、饮用过量的烈性酒有关,45%的癌症与食物、营养因素有关,5%的癌症与职业性接触致癌物有关,3%的癌着与电离辐射有关,2%的癌症与某些良性疾病有关,1%的癌症与医药有关。这些告诉我们,生活方式成了诱发癌症的重要中介,只要改掉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切断中介,就有可能不得癌症,起码大大地减少得癌症的可能性。本书指出对防癌不利的习惯,以便克服生活中这些有害的因素,建立远离癌症的最佳生活方式,让癌症找不到你。
  • 男性不育症药膳疗法

    男性不育症药膳疗法

    药膳虽然有上述优势,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万能药。特别是对男性不育的治疗,是有一定的治疗范围的。首先是适用于睾丸发育良好,因各种后天性原因造成的男性不育症,这类要优育者是药膳治疗的范围。而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或遗传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男性不育症的和要优育者不是药膳能调理好的范围。
热门推荐
  • 火影之平行未来

    火影之平行未来

    在与斑的决战中,空间被强大的力量撕裂。鸣人跟雏田以及斑,同时被吸入时空裂缝,当他们醒来之时,却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数年后的未来,见到长大后的自己,故事,由此展开!
  • 乌鸦少女之吻

    乌鸦少女之吻

    这是一个黑帮老大成长,蜕变的故事。求推荐,求打赏,觉得好看就收藏。
  • 修罗战神

    修罗战神

    他是被家族遗弃的废柴,却因高人相助获得重生,他是绝世天才的遗子,却因父亲一念,将其天赋印封。当自信重生之时,天赋解封之日,他便是这片大陆最耀眼的新星。且看刑决如何跨越道道难关,逆天而上,最终达到那传说中的战神之境。
  • 王源我爱你1314

    王源我爱你1314

    昂,推荐师傅小说TFBOYS之我最爱你。。。。。。。。
  • 青龙寺求法目录

    青龙寺求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情公主的恶魔王子

    冷情公主的恶魔王子

    本活泼开朗的她,却在失去姐姐后,变得冷漠无情。迷海贵族学院不可一世的恶魔王子,却甘愿做她的天使。面对他的追求,在她的防守线即将瓦解时,却得知一切是一场精心布置好的骗局。“姐姐你是其中的哪一颗星呢?最亮的那颗吗?你说过你会在天上守护我的,不要反悔啊。”“幸福,就在这扇门后,但在你找到幸福时,别离开我,我不能失去你。”
  • 武当剑侠之乱世英豪

    武当剑侠之乱世英豪

    崇祯年间辽东大将袁崇焕被杀,正在逐步走向末路的大明王朝一时之间贪官污泥苛捐重税、勾结响马欺压黎民。武当剑侠邹平在杀死湖州县丞高启之后尽然祸连两位忠义之后。后收的九节钢鞭戚中堂之子戚志若为徒希望能诛杀罪人谢老二,但是却发现昔日的玩伴如今却是自己的对手,为了阻止自己的兄弟离开武当山步入江湖....
  • 恶魔校草娇宠甜心

    恶魔校草娇宠甜心

    堂堂的谢氏千金,直到十五岁才知道父母竟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给她订下了娃娃亲,虽然一纤一向冷定,但也经不住这么一闹啊!或许他们的真的做对了,虽然开始他们处处相对,对对方爱答不理,可是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男主也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百般呵护,满足了大部分女孩的少女梦。
  • 穿越综漫之流凌幻舞

    穿越综漫之流凌幻舞

    在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还回不去原来的世间,被上帝老头弄到综漫的世界。虽然他给了我强大的能力与众不同的身份。但我在这里给得到了很过。在原来世界得不到的。(注:无CP定义)
  • 彼岸盛夏

    彼岸盛夏

    彼岸花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诅咒人们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但随是如此,盛夏来临,彼岸的彼岸花正悄然开放,两人是否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