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毛遂自荐,源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战国时期秦兵包围赵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从门下食客中挑选精壮护卫,毛遂自荐同行。平原君到楚国虽向楚王反复求告而毫无结果。毛遂心急,持剑上殿,向楚王慷慨陈词,终于得到楚王谅解,跟赵国歃血为盟,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面对世界范围的白热化的人才竞争,我们不仅要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而且更应该以主动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举荐自我,以更大的适应性和主动性去迎接国际化挑战。
1.自我定位
个人价值的创造是个人行为的结果。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确定准确的自我位置,乃是关键一步。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就是告诫人要认识自我。17世纪科学巨匠牛顿也说:“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但在我自己看来,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不时地为比别人找到一块更光滑、更美丽的卵石和贝壳而感到高兴,而在我面前真理的海洋,却完全是个谜”。可见像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能够正确地自我定位的。
2.自我设计
自我设计就是选择目标,确定奋斗目标并且为了实现目标而选择方法与途径,这是成才的首要战略问题。人生没有志向,犹如失去航向的小船随波逐流,就很难达到成才的理想彼岸。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建树的人,都是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他们在有关确定奋斗目标方面的论述可谓异彩纷呈。明代理学泰斗王守仁(字阳明,1472~1528)断言:“志不至,天下无可成之事。”李大钊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里说:“你面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途中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如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远无达到目的的日子。”可见目标是构成成功的基石,成功路上的里程碑。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年时期是确立人生目标的最佳时期,因为青年时代,人的心理、智力等方面发展都达到了一定水平,是创造力的高峰或接近高峰的年龄阶段。有人对世界杰出人才确定目标时的年龄作了一个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1~30岁占了75.2%。周恩来同志在13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早在西汉时期,乐府《长歌行》就告诫人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在新时代立志成才,更应该早立志,立早志。
目标要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确立目标是一个自我评估、自我定位的过程。目标的实现要有阶段性、灵活性。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外部环境和条件无时无刻不影响每个人的成才历程。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我们在朝着最终目标奋斗的时候,目标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准备随时拨正航向。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曾说:“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得为大目标牺牲小目标。”
3.自我包装
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中既是“买方”,又是“卖方”。一个人才要想找到能充分展现自我并发展自我的地方,除了要有好的“质量”(品格、理论知识、能力、气质、魅力等)外,还应该进行自我包装,这样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态势并占据优势地位。人才的自我包装要求具有品牌意识,即在具有良好品质的前提下,通过包装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品牌。如同企业重视形象一样,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能提升人的价值,增强竞争力。如何包装自己,从而确立一个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首先展现的是自己的外表。注重自己的外表,穿着端庄得体而不奢华,打扮朴实自然而不矫揉造作,举止温文尔雅而不傲睨自若,这样就能在社交过程中首先给人较好的第一印象。
4.自我营销
美玉藏于深山,人不知其美;黄金埋于地下,人难识其贵。优秀的人才如果深藏不露,人们也就不能看到他存在的价值。在人才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必须改变那种“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传统思想,学会如何自我营销,以掌握主动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环境里,期望三顾隐居在南阳的诸葛茅庐寻觅人才毕竟已成历史佳话了。
一种质量上乘的产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是难以在市场上立足的。同样,如果一个人才不懂得如何去自我营销,也将很难有所作为。要根据5W1H分析方法进行自我营销分析(5W1H:Why为了什么?Who对象?What干什么?Where在哪里?When什么时候?How怎么干?)。自我营销既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艺术。要了解需要,了解需要方的情况,分析自己的适应能力。
5.自我完善
人才应当首先是真、善、美行为的积极追求者,对假、丑、恶有着鲜明的抵制力,同时要有民主作风和合作精神,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跟名缰利锁是绝缘的,跟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孤芳自赏、文人相轻等思想行为是格格不入的。
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就是对自身的状态及心理活动变化的感知及控制。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应当包括“物质的自我”、“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这3个方面的完善。对于人才来说,为了适应竞争环境,除完善“物质的自我”外,更应完善自己的品格、知识水平和能力。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86~1944)在《贝多芬传》中更明确指出:“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一个没有品格的人,即使再怎么有才华,也只会误入歧途。品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领域,它有自己的范畴、对象、类型、内在特点和外在表现形式。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谦虚的美德,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品格的内涵。可见品格是人才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6.自我信任
自信也是人才最为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它是每个人内在“自我”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那句名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是以真正的自我认识为前提的。对自己客观的认识以及对他人客观的认识,是人才最基本的内在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公式:成功=自我认识+动机。当一个人从根本上了解自己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一种真正的内在动力,也就感受到那内在的力量引导、鼓励和推动你去生活,去从事你的事业。
通常,自信的人活泼、坦诚、虚心、大度、勇敢、果断,自信的人言行一致、轻松幽默,能积极开放地接受新观念、新体验、新的机遇,相信“我能做到”,相信“我行,你也行”,凡事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主动精神。一个自信心强的人会抱着“我就要登上顶峰”的积极态度来进行各项工作,带着研究、改进和探索的心情来从事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