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对这部影片目前还不敢妄下评语,我只能说周润发已经尽力了。饰演孔子这样一个人物,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都是不容易的,就是用文字来诠释孔子,我敲击键盘的手指也会变得比往常沉重许多。
孔子被称为儒家学派的“至圣先师”,他身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及后人编撰成《论语》一书,成为了后来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正因为是“至圣先师”,遂在人们的印象中,孔子似乎是一个文弱书生的形象。但据史书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相当于现在一米九的个子,且臂力过人。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天生的赳赳武夫却成了中华历史上万代景仰的文圣人,这倒真是人不可以貌相了。
据载,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自二十多岁起,就想踏上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三十岁时,已有些名气。可直到鲁定公九年,才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五十一岁了。已过了他自己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我想这时孔子的思想应该有些改观了,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走完了人生一大半的旅程,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也许天命就是让自己做个凡人吧,但就在他将要认命的时候,仕途的大门却向他敞开了,后面发生的事情是这样的: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孔子的政治理想终于得到了初步的实现,这也是他一生中在政治上最得意的时期。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孔子可能将成为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但命运弄人,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了巩固国君统治,提出了削弱三桓的主张,所谓三桓者,乃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可惜最后功败垂成,因为与三桓的矛盾日益加剧,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了鲁国。从此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哪里去呢?想来想去,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相当于把孔子供了起来,虽然没有实权,却也没有政治风险,可以让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安心讲学,又无衣食之忧,其实挺适合他的。按道理,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孔子应该可以在这里安度晚年了。
可命运啊,就是这么的不可捉摸!一位美女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孔子在卫国的平静生活。这位美女不是别人,正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此女原为宋国公主,美貌动天下。史学界对其评价是这样的,“美而淫,好权术”。意思就是说南子虽美但作风不大好,不仅红杏出墙,还喜欢弄权。在其待字闺中时就已和公子朝私通。公子朝是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两美相爱,胜过夫妻。可惜,弱小的宋国迫于卫国强大的压力,竟把南子嫁给老态龙钟的卫灵公。南子比卫灵公小三十多岁,两人是一对典型的老夫少妻,南子自然格外地受宠爱。可南子仍不满足,经常红杏出墙,甚至借故回宋国和公子朝继续幽会。
就是这样的一位南子在得知孔子来到卫国后,单独召见了孔子。她为什么要单独召见孔子呢,难道是要和他探讨儒家学说和治国之道?经过历史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南子之所以要会见孔子可能因为孔子的体魄魁梧——“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夫人在⑨≈小?鬃尤朊牛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南子若隐若现地坐在⑨≈小?鬃硬患庐山真面目,屈膝跪下行君臣礼,但闻玉环璧佩璆然声响,像是南子正在里面欠身还礼,俯仰之间,弄得叮叮当当……遗憾的是,太史公司马迁走笔至此戛然而止。可能是考虑到精神文明建设,考虑到“为尊者讳”,司马迁就此打住了。如此一来,“子见南子”就该成为弘扬孔子坐怀不乱的经典,可是史学家的天职让司马迁欲罢不能,尽管“子见南子”的谈话内容及其行为不得而知,但据载孔子是垂头丧气从南子的房间出来的。
此事被孔门弟子得知后,其中一贯耿直的子路指责孔子:“老师常给弟子讲礼仪廉耻,自己为什么偷偷地去会南子?”听到弟子的质问,面对众多弟子,孔子慌不择言:“如果我和南子那样,天厌之,天厌之!”(参见《论语·雍也》)值得注意的,孔子连说两个“天厌之”,这就有心虚的嫌疑。倘若孔子问心无愧,何必赌咒发誓。可见孔子当年在他的学生心目中原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是以这才招致了子路的责问,不是宋儒弄成的那个“存天理,绝人欲”的榆木疙瘩。
至于孔子到底有没有和南子发生过实际的绯闻,相关书籍中没有给出准确说法,也许孔子说的两个“天厌之”是实话吧,抑或孔子为了维护自己日后的形象撒了一个“真实的谎言”?其实两者的可能性都有,但不管今后史学界给出是哪种说法,都丝毫不会影响孔子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在世就这么回事,何不潇洒走一回?做就做了,爱就爱了,何必要强加辩解?当然孔子是圣人,和普通人不能同日而语。但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早在其著作《君子和小人》中说过:“我们毫不反对圣人谈恋爱,不过照有些人看法,圣人都是一块木头,没有爱,亦没有欲焉。幸亏孔丘先生有后代,否则准有人一口咬定他因过度地正人君子,连性都付阙如。”
孔子是圣人,同时也是普通人,是人就有犯错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况且圣贤如孔子也会有犯错之时。经过了这件事之后,孔子便带着弟子离开了卫国。后来孔子先后去了宋、曹、齐、陈、蔡、楚等国。孔子虽然在各国都受到了尊重,但由于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要求和谐,爱惜民力的政治主张和当时诸侯追求的霸道格格不入,孔子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从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68岁回到鲁国,鲁国国君对孔子相当礼遇,但依旧没有重用孔子。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鲁国之后停止了直接的政治追求,转而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大规模地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于公元前479年与世长辞,享年73岁。
孔子生性正直,也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细想一下,老子的话虽然有明哲保身之嫌,但其实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只是人各有志,也不好说谁对谁错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孔子本不是圣人,说他是圣人的人多了,他也就成了圣人。其实,圣人和凡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圣人是为了理想而活着,凡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勇敢地走下去,那么他离圣人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