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荣死后,尔朱世隆、尔朱兆等人接连逼死了四位皇帝(元子攸、元晔、元恭和元朗),由于他们的自相残杀,直接导致了高欢的崛起,高欢看到自己的权势熏天,渐渐地不把元修(死后谥号为“XXXX孝武皇帝”)放在眼里,元修(元怀的儿子)看到这个皇帝当得没有意思,所以在当年的8月22日(农历是七月二十八日),元修带领着一部分兵众,带领着自己的情妇(也就是他的堂姐、元愉的女儿)元明月、元明月的亲哥哥元宝炬等人进入到关中投奔元修的妹夫宇文泰。
这次事件是一个重大的标志,一方面标志着魏国的统一已经不存在了,这个统一局面支撑了95年,最终被打破。另一方面标志着新一轮的军阀割据战争开始了,这一轮的军阀割据战争的双方是高氏家族和宇文氏家族。不过两个机组都觉得必须为自己找一块“牌坊”,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是真正的幕后主使者。
以前我们的《初中历史课本》(岳麓版)之中,只是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叙述,我所记不错的话,原文如下:
“北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国力渐趋衰落,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最后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这不是最简单的版本,最简单的版本实际上是人教版本,去网上搜一下人教版本的内容,对于北魏分裂之后的两个王国以及他们的继承者,只有一句记载:“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王国)。”
这样写固然简单,但是容易出现时间上的错误。况且高中的历史课本大多不讲述什么细微的历史事件,只是讲述一些专门史的知识,比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改革、民主思想的建立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等等等。
到了大学里面,也只是略微讲述了一下北魏的分裂和齐周的建立,中间的历史可以说很难把握,为此,我调用了我的手头一些资料,加以拼凑,最终形成了大约45讲的《北方五朝?下部》。
由于这不是《人物志》、《XX传》或者《品人录》之类的文学作品,所以我不会将人物作为写作的主体,当然在我写的着每一个分系列之中,我很幸运的用到了五种体例,这五种体例也就是历史书籍的底线。至于某部作品是不是真正的历史书籍,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刚才是和大家聊了聊比较边幅的问题,下面可以开讲北朝中后期的历史了。北朝前期是北魏的时代。当时的魏国兵强马壮,但是到了后来北魏上层起了内讧,再加上宣武帝之后在位的都是些小皇帝,所以很难支撑朝廷局面。
既然元修已经逃脱到了宇文泰的身边,那么追回来也是于事无补,顶多了你杀了他再立一位皇帝,那样很麻烦。所以高欢选择直接从皇族之中挑一位本来没有机会继承大统的皇子皇孙,但是选择这位皇子皇孙有一个大的前提条件,这位皇子皇孙必须听自己这位“假皇帝”的话。
这样的人选有么?当然有,这个皇帝的人选确实是孝文帝元宏的孙子,但是这个孙子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因为当时就连这位皇孙的儿子,官职都在他之上。因为当时这位皇曾孙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关于这个第二个官职名称,我们纠正一下它的读法。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开府、仪同三司”,“开府”就是在自己的府邸成立办事处,“仪”就是礼仪,“三司”是国家的实际掌权部门,分为“三公”和“三师”。“三师”是太师、太傅和太保,“三公”是太尉、司徒和司空。这也就表明了当时这位皇曾孙是顶着“代理丞相”的身份前去治理政治的,不过实权仍然在高欢的手中,即使是一个响当当的官职,也只能是空有其名而已。况且当时即使元善见获得实权,也无法执政,毕竟他也才十一岁。
在此之后,发生了一件更加令高欢烦心的事情。因为元修逃走了。元修逃走之后,高欢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全权处理国家的一切政务。在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元亶的性格和后面我们所讲的王安石的性格大致相同,刚愎自用,唯我独尊。
这正是高欢反感的,因为此刻北魏已经几近分裂(当时元善见还没有当皇帝,名义上的皇帝还是元修),高欢掌握着政权中枢,元亶以一个名义上的内阁总理大臣就敢“出入已称警跸”(警跸是对“皇帝出行前官员清道”的称呼),这是无论如何高欢不会允许的。因为人总是越老越好面子,高欢也是这样,他只是把元亶当做一层“遮羞布”,如果他再年轻十岁,天下已经不姓元了。
鉴于此,高欢将元亶赶下台,只保留清河王的郡王爵位,其余的那些官职全部废掉。但是高欢也有一项考虑,毕竟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自己的老对手手中还握着一个北魏皇帝,如果自己提前称帝,这位老对手一定会代天罚罪,到时候自己是有几十张嘴也不够分辩的。
高欢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个正确的选择却耽误了他的一生。他选择了元亶的世子、元宏的曾孙元善见作为新的皇帝,因为他明白,现在宣武帝元恪的后代已经凋零,况且北魏皇族的自相残杀最剧烈的时代也在元恪的子系,因此元恪即使有后代还存活在世间,号召力也不会强大了。
高欢也是“矬子里面拔将军”,元善见是老四元怿的孙子,因此也是非常年轻的一代,如果选择他作为皇帝一定是非常棒的。再者,元善见当时只有十一岁,年幼又政治无能,所以当做傀儡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是最终让高欢选择元善见作为皇帝的一点是当时的政局开始动荡了。前面我们讲过孝武帝元修跑到了自己妹夫宇文泰的地盘上,这就相当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二者缺一,政府首脑高欢不可能提前登基。
因此为了避免手握元修的宇文泰高举旗帜向洛阳方面进军,高欢急切的选择了元善见作为皇帝,他看中的就是元善见的年幼。与其说是为自己找一块“政治遮羞布”,不如说是给自己找了一块垫脚石,只不过这块垫脚石的使用寿命要比高欢自己的寿命长一些罢了。
永熙三年(534年,永煕是孝武帝的年号)的十月十七日(公历534年11月7日),元善见在洛阳城东北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天平。远在长安的宇文泰在此时已经掌握了元修,正准备东征的时候,他发现手上的皇帝也不管用了,所以高欢和宇文泰将原来的北魏王朝劈成了两半,后人按照他们的国都方位定名为“西魏”和“东魏”。
当时东魏政权的情况要比西魏政权糟糕的多,因为东魏政权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东面有青州和兖州的造反部队;西面是宇文泰的武川铁骑;南面的萧梁虽然不怎么厉害,皇帝菩萨心性大发,但是不敢保证在这位菩萨皇帝之后,上台的是不是一位雄略之主;当然在北方,柔然部队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反对力量。所以东魏刚刚建立的时候面临的是一种“包围”的形势。
这种形势,只有高欢这样的武家子弟才能抵挡,十一岁的小皇帝如果独当一面,一定会不知所措。再加上元善见经历了元亶的事件之后学会了隐忍,所以高欢有了足够的时间前去四方征讨。
为了方便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高欢将都城从洛阳搬到了邺城,也成就是河北省的临漳,这也表明了东魏的皇权受到了完全的压制,当时流传了一首童谣,原曲如下:
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城,化作鹦鹉子。
这首诗之中,青雀是指元善见,鹦鹉是指高欢。青雀本来没有什么罪过,只是由于被劝陈亚之所以来到了邺城这个小地方受罪,北方的皇权已经旁落,少年天子的皇位甚至性命都岌岌可危。
现在这种形势让虽然年幼又不懂政治的元善见渐渐地在成长了,因为元善见知道自己已经摆脱不了高欢的统治,所以逆来顺受之中,他决心拉近元氏一族和高氏家族的关系。天平四年(538年,因为封建王朝的年号都是用农历计算的,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农历十月之前),元善见主动提出要立高欢的二女儿为皇后,对此高欢起初是坚决的推辞,但是元善见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意见,直到元象二年(539年)五月,元善见才获得了高欢的默许!对高欢这种装X的行为,元善见的心里也是有疙瘩的
同年十一月,元善见改元兴和。这预示着当时的元善见已经成长为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君王。可是当时元善见还不足以抗拒高欢,再加上高欢身边还有几个已经成年的儿子(这几个成年儿子之中,由一个准皇帝、两个皇帝组成),所以元善见只有等待。
朝中的地位已经巩固,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统一的问题,现在北方已经分裂成两个国家了,宇文泰和高欢究竟谁能主宰统一的局面呢?东西战局逆转,到底源于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我们下一讲接着说。
请听下一讲:高欢的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