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27章)
↓↓
第1章 前言——心智:哲学和科学
第2章 导论
第3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1)
第4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2)
第5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3)
第6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4)
第7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5)
第8章 生命自我(1)
第9章 生命自我(2)
第10章 生命自我(3)
第11章 感受与自我感(1)
第12章 感受与自我感(2)
第13章 感受与自我感(3)
第14章 意识的形而上学:两面一元论(1)
第15章 意识的形而上学:两面一元论(2)
第16章 意识的形而上学:两面一元论(3)
第17章 附录(1)
第18章 附录(2)
第19章 附录(3)
第20章 附录(4)
第21章 附录(5)
第22章 附录(6)
第23章 附录(7)
第24章 附录(8)
第25章 附录(9)
第26章 附录(10)
第27章 后记
同类推荐
人的自我理解
本书作者秉承胡塞尔现象学传统,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新的理论层面上,对人的自我理解问题进行独特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分析“我”这一指称的独特词法,作者将自我置入一个多元、多中心的背景中,对自我意识,个体与主体间责任,以及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现象学中“自我”理论的重要发展。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在本书中,为了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特征,勒庞援用了集体行为的三大基本准则:非理性和集体冲动强于理性和个人冲动;人的行为更容易受到情绪推动,而并不是按照理性计算。同时,勒庞还认为,各种潜在性格构成了心理,稳定不变的人格仅仅源于稳定不变的环境,在不同环境的压力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潜在性格特征都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当然,仅凭环境因素这一点,还不能将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心理转型合理解释。同样重要的还有“心理感染”因素。心理感染是“个人依照周围众人的意志行事”,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就此产生。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马斯洛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我们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动机之所在,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作为生命本体的人的心理需要,作为具有创造性的人们劳动的价值回归心理需要,作为个体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本要体验人生快乐与幸福的心理感情动机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