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16章)
↓↓
第1章 序言
第2章 前言
第3章 自然垄断理论及其演进
第4章 基础设施产业的政府管制失灵理论
第5章 基础设施产业的竞争理论
第6章 西方国家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第7章 西方国家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模式的比较
第8章 西方国家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的绩效评价
第9章 基础设施产业的制度变迁与沉淀成本的生成
第10章 交叉补贴、补贴与基础设施产业沉淀成本的补偿
第11章 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初始禀赋条件与路径选择
第12章 我国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与产业重组
第13章 我国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与吸引非国有经济进入
第14章 我国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与独立管制机构的建立
第15章 结论
第16章 参考文献
同类推荐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超越“中国威胁论”
本书对中国经济大国化的真实情况、大国化对中国与东亚关系和中日关系带来的变化问题,结合统计资料进行了研究,并对东亚国家如何与崛起的中国合作、实现共同的繁荣提出了建议。解读浙商:浙商如何基业常青
资源小省造就经济大省,初步答案可以肯定为,是浙江商人创造了浙江经济的奇迹。然而,浙商的崛起又是凭着什么呢?浙商是浙江籍商人的简称,指的是出生于浙江区域内的商人群体。因此,要探究浙商崛起的原因,必须从浙商与其他区域内的商人群体的比较分析中来展开。为什么“三无”(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起步,“五低”起飞(起点低,知名度低,文化程度低,企业组织形式低,产业层次低)的浙商,会成为全国第一创富集团?资源不怕少、企业不怕小、身段不,咱低是他们的特色和优势。浙江的民营企业和国有经济的共生共荣,小企业和规模经济的统一,本土化和国际化的互动,专业市场和特色产业区等,这些现象不是浙商的首创,就是浙商做得最好。
热门推荐
恶魔校草:丫头,你很拽
相识,相知,相恋,相爱,这个过程走到最后越走越远!“丫头,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好吗?”某男说“你是真的喜欢我吗?还是逢场作戏?”某女问“我真的很喜欢你,不是逢场作戏”某男再一次肯定说“好,我答应你”某女高兴的说“丫头,你若不离,我定不弃!”某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