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63200000008

第8章 用戏曲进行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先例(2)

斯坦尼以前的学生泽德尼基在美国为他们积极地奔走帮忙,他觉得莫斯科艺术剧院演的是以群戏为特色的剧目,62人的剧团演员竟还嫌不够多,还要在当地找来一些俄罗斯演员,扮演更多的群众角色,以便使台上的群众场面气氛更加真实。到了四月份,他甚至还换下了劳累过度的老师斯坦尼,上场替他扮演《底层》里的角色,而票房并未受到影响②———这样的事在完全以主角一个人的魅力征服观众的梅兰芳剧团里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斯坦尼在美国寻访的城市和演出场次都要多于梅兰芳剧团,可他作为一个演员并没有像梅兰芳访美那样引起社会上那么大的轰动;然而,他的演剧方法却在美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了。斯坦尼剧团才演了十天以后,制作人杰斯特就为会讲英语的泽德尼基安排了一系列的讲座,介绍他的老师斯坦尼发明的新的表演方法,这也是他促销戏票的一个有效手段。在讲座中泽德尼基甚至夸口说,要在斯坦尼指导下为十个百老汇的资深演员上课和排戏。这件事虽然当时没有马上实现,但不久就变得更大了。不但有好几家俄罗斯学派的表演学校在美国诞生,而且逐渐成为美国戏剧表演方法的主流。这要得益于比斯坦尼早去的泽德尼基和一些没有跟随斯坦尼返回莫斯科,而滞留在了美国的团员们。其中RichardBoleslasky和Maria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时,他们选择离开莫斯科艺术剧院,在美国成立了自己的剧团——美国实验院团。他们的学生中就有后来成为传播斯坦尼“方法派”主将的美国表演教学大师李·斯特拉斯堡和哈罗德·克勒门。

①Mel Gordon:Stanislavsky in America:an Actor’s Workbook,New York:Routledge,2010,P20.

② 同上,P20。

斯坦尼和他的剧院此行最重要的意义是,他们的方法引起了美国演员学习的兴趣。斯坦尼还在美国巡演时就接受了波士顿一个大出版社的邀约,开始写他的艺术自传《我的艺术生活》,详细解释他的表演体系的创造过程和具体特点。之后他带着剧院回国了,但有些演员留在了美国,再加上后来又有一些去美国定居的俄罗斯演员,成了向美国人传播斯坦尼方法的重要力量。这些俄国表演老师们远不如斯坦尼有名,他们去美国的时候都是想当演员的,但因为很难找到表演的工作,于是就开班讲课变成了老师,教出了一批美国的表演老师,再通过他们教出了一批后来非常有名的美国“方法派”演员,包括马龙·白兰度、玛丽莲·梦露等人。①

①Mel Gordon:Stanislavsky in America:an Actor’s Workbook.New York:Routledge,2010.

(三)两者的比较及其启示

斯剧团和梅剧团都访问了美国,都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斯剧团是在美国经济相对最好的时候去的,而梅兰芳访美时大萧条已经开始,可以说运气很不好,但他仍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成为历史上在美国获得最大成功的非英语戏剧演员,这一点甚至超过了斯坦尼。但如果要问斯坦尼和梅兰芳各自在美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有多大,那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美国》一书的作者梅尔·戈登在序言中写道:“俄国的剧团和美国的经纪人当初都怎么也没有料到,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巡演会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有意义的文化移植的源泉。不出一代人,它就催生出了一个新奇的俄美混血种———百老汇舞台上的现代表演以及它的挑战者———好莱坞电影———的新的表演风格。”①时至今日,八十年多过去了,回过头来反观一下美国这两种戏剧样式的现状,反差更加巨大无比。斯坦尼的表演体系不但留了下来,被美国人发展再利用,已经形成了多种流派的美国演剧体系,还拓展到了全世界,甚至常常被误认为是“美国表演风格”。而中国戏曲在美国却依然少有人知,就是听说过也只有极其表面的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太深,戏曲的形式太过完备人家学不会偷不走吗?为什么在那里演出的时候大家都叫好,然后只要“人一走,茶就凉,不思量”了呢?

很明显的一个原因是,那个时期的戏曲和美国戏剧的差别实在太大。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戏剧刚从夸张的情节剧发展过来,正在摸索现实主义戏剧的路子。当时影响最大的剧作家、导演兼制作人贝拉斯科就是美国早期现实主义戏剧的先行者,他的编导作品包括话剧《蝴蝶夫人》———普契尼同名歌剧的前身,还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后来作为话剧就淡出了舞台,几乎已经被所有的人忘却。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出身于戏剧世家,他的父亲老奥尼尔几乎一辈子都在商业剧团跑码头,主演从法国小说改编而来的最典型的情节剧《基度山恩仇记》,而奥尼尔自己就参与开创了严肃的现实主义的美国戏剧。奥尼尔在写探索戏剧的同时,开始写出了早期带有现实主义味道的作品《天边外》,但还没写出他最出色的现实主义巨著(《送冰的人来了》、《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等)。那时候还没有“外百老汇”剧院的概念,也没有现在遍布全国的非营利性地区剧院,严肃的戏剧家很不容易找到展示的舞台。斯坦尼访美的时候,美国的现实主义剧作正在逐渐完善中,表导演方面流行的还是斯坦尼在俄罗斯早就批评过的所谓“表现派”,演员们还没有找到由内到外展现人物真实内心的方法。“表现派”用来演《基度山恩仇记》那样大起大落的情节剧相当合适,但用来演《底层》这样接近自然主义的群像戏就显得粗疏和过火。斯坦尼要求的是每个人都注重细节真实的集体表演,所以美国戏剧家们一看到斯坦尼的表演方法如获至宝———斯坦尼是在他们想走还没有走成的新路上的引路者。此外,当时美国的电影业更是在向现实主义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从卓别林那样的夸张的无声电影过渡到注重细节的有声电影的低调表演,斯坦尼的表演风格特别适合好莱坞的需要。

①Me lGordon:Stanislavsky in America:an Actor’s Workbook.New York:Routledge,2010.

然而美国人看梅兰芳,应该说是惊为“天人”,完全是看一种异国情调的表演,虽然极其崇敬,但只能敬而远之。虽然梅兰芳在每次演出前也安排人用英语做了关于京剧的介绍,帮助观众了解剧情和京剧的风格特点;但毕竟没有像泽德尼基和其他斯门弟子一样,既做系列讲座,又做操作性的表演工作坊,来“传播”自己的表演方法。而且,即便梅兰芳和他的顾问们在当时也想到了这些传播手段,又有多少美国戏剧人会来学?就是来了,我们的戏曲艺术家又能教会多少人?回答不大会是乐观的。

究其原因,除了主流戏剧观不同以外,恐怕还必须承认,我们缺乏善于变通的跨文化戏曲革新家。应该说梅兰芳已经是戏曲界非常锐意进取的革新家,但他一生搞的是“移步不换形”的革新,毕竟只是为了在中国文化内部的京剧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最多偶尔向外国人展示一下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并没有想到要去影响世界,更不敢想要去影响被当时一部分中国的新知识分子顶礼膜拜、奉为楷模的西方戏剧。而且,梅兰芳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毕竟不通外文,无法和美国戏剧家进行更为直接的表演层面的交流。他的高参张伯苓、齐如山等大学者学贯中西,对中美戏剧都有很深的造诣,对梅剧团访美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他们又毕竟不通表演,难以“现身说法”。那时的中国还没有一个像斯坦尼的学生泽德尼基那样,能用美国同行喜闻乐见的方式亲身传授老师技艺的跨文化戏曲表演老师,所以也就不可能把京剧的方法在美国留下来。

事实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美关系最好的时期,就在梅兰芳访美的第二年,赛珍珠描写中国农民的小说《大地》出版,立刻在美国畅销———这位作家生在中国,而且前后住了几十年;第三年也就是1932年《大地》得到普利策奖;1937年又被拍成了好莱坞电影,获得奥斯卡奖;1938年,赛珍珠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所有这些最高级的奖项都是第一次授给了一个中国题材的故事,而且那是一个极其真实的故事———尽管演中国农民的主要演员都是化了妆的白人。梅兰芳回国以后的三四十年代,纽约百老汇舞台上还演出过好几出中国戏剧,都很受欢迎,应该说和梅兰芳访美造成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却没有为中国戏曲的进一步传播做出多少贡献,因为那几个戏都只是在舞台上讲了中国内容的故事,却并没有真正呈现出戏曲表演的形式,说到底都只是文人的作品,缺乏真正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参与。

前文说到早在1912年百老汇就首演过一个美国剧作家写的“中国戏”《黄马褂》,该剧多次重演,包括梅兰芳访美之前的1928年和之后的1934、1941年。《纽约时报》对1928年的演出是这样评论的:“这个运用了中国舞台样式的戏有着自己的西方意图……就像十六年前大幕拉开时所表现的风味和欢乐一样。”①评论家已经看出该剧并不是很正宗。到了1934年,美国人已经看到了梅兰芳的正宗戏曲表演,他们对《黄马褂》的评论就更加尖锐了,《波士顿晚报》的剧评称之为“早期在法国被称为‘中国系列’的那样一种东西,它或许看上去很‘假’,而这恰恰也是它所能带来的快乐。②”就在这以后不久,又一个相对正宗的中国戏来到了百老汇———那是一个内容上正宗,但还是没有戏曲演员的中国戏,它的剧本就是戏曲观众耳熟能详的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由精通英国文学、戏剧的翻译家熊式一在英国改写而成,于1934年在伦敦的一个小剧场演出,并于1936年一月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这个由美国人导美国人演的讲英语的中国戏连演了105场,还进行了全国乃至四个国家的巡回演出,可以说商业成就超过了梅兰芳,但评论却远远比不上梅兰芳所得到的。权威剧评家布鲁克斯·阿肯森是这样写的:“几年前《黄袍记》(即《黄马褂》———引者注)引导我们看到何为天真纯朴的中国演剧;也是几年前,梅兰芳博士使我们对纯粹的中国艺术惊鸿一瞥……除了领衔的演员,《王宝钏》的演出很寻常。”③

宰相的公主王宝钏爱上短工汉子薛平贵,嫁给他以后却很快就沦为了弱势一方,这样的故事本来是生活中不会发生的,但对看惯了舞台上的白日梦的中国观众来说,却是早已见怪不怪。考虑到对写实要求更高的西方观众的口味,熊式一特地把薛平贵原来那个短工汉子的身份改成了宰相家里的园丁,小姐王宝钏看上家里的园丁,这就有点像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著名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情节了,对英美人来说应该容易接受得多。但没想到,评论家还是觉得这个戏很不真实:“他(熊式一)对中国戏剧的平静的叙述几乎使每一个西方权威确信他在撒谎,《王宝钏》成了可爱的冒牌货。”阿肯森最后的结论是:“满怀着应有的谦卑,我们赞赏‘中国’戏剧,对眼前的奇迹目瞪口呆,脑子里一片空白。但起码在短时期里,我们无法理解它。”①还有一位评论家帕西·哈姆写道:“人们从(《王宝钏》)中的收益一如二十年前的《黄袍记》,中国的舞台更像个儿童乐园,而不是成熟深刻的艺术。”②为什么评价如此之低呢?关键在这个“中国的舞台”其实并不正宗,就像前面引文中的“中国”戏剧要打引号一样。剧情内涵是中国戏曲的,外表的服装和舞台装置,包括检场人的设置等等也是中国戏曲的,而连接此二者的最主要的中间一环———表演———却不是中国戏曲的,内容和形式在打架,难怪夜夜看戏饶有经验的纽约剧评家看出了一个字———假!这就说明,在中国戏曲走出国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表演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自梅兰芳回国以后,在百老汇上演的“中国戏”中,表演成了一个瓶颈。中国的传奇剧情让美国的话剧演员去演,别扭生硬是免不了的;但不难想象,王宝钏的故事如果让梅兰芳来演,美国观众一定会觉得可信。不过问题是,梅兰芳访美演出的全是突出演技的折子戏,最长也就二三十分钟,他的真正讲述完整故事的全本大戏还没有在美国舞台上受过观众和剧评家的检验。所以,怎么才能把中国戏曲精美高超的表演和丰满深刻的剧情结合起来,一直还是中外文化交流中未曾完满解决的问题。

① 转引自詹姆斯·哈贝克:《〈黄袍记〉和〈王宝钏〉遭遇美国》,《戏剧艺术》1999年04期。

② 同上。

③ 同上。

同类推荐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今邮品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精选14幅西洋传世名画,均为印象派到现代派美术史中的代表作,包括《撑阳伞的少女》、《呐喊》、《亚威农少女》等,从 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创作意图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画作本身及画家生平,带你看懂每一幅画,分享喜悦与感动。 图文并茂的解构带你观察这些画作的细微之处,仿佛就站在图画面前,亲眼品鉴传世佳作的无穷魅力。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热门推荐
  • 绝情总裁甜娇妻

    绝情总裁甜娇妻

    “什么,公司被收购了,要裁员?天啊,我上有老,下有小,要是被炒鱿鱼怎么办。”要知道这工作有多好。工资有多高,在这工作一天我要要发一个星期的传单才能赚回来呢。怎么办,怎么办……“总裁,文亨公司收购完毕.”“嗯,把她调来当我的私人秘书”单爵轻笑,我会让你深深记住我,让你为你的无知买单。
  • 费洛异能学院

    费洛异能学院

    在一个异能学院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日常,有打架矛盾,也有秀恩爱发狗粮,有逗比,也有伤感。一个个平凡日常,构成了不平凡的异能学院。
  • 又值蔷薇烂漫时

    又值蔷薇烂漫时

    丑丑是一个在冥界郊区六路泉边长大的靓丽迷人的可人儿。这回,至交黎欧也随同她一起,去人间完成她的第1108次任务——夺取一个名叫李瑾华的男生的生灵。没想到的是,当丑丑就快要完成任务时,李瑾华的女友王久姝打断了她,并且成功救出了李瑾华。丑丑不忍心让这个女生伤心,于是决定暂时放李瑾华一马,而故事也正是从此开始。丑丑接二连三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但却屡屡失手。由最初的他人所为变成最终的由于自己心里的那份朦胧微妙的奇妙感情而不忍下手……经过一次次的思想斗争,丑丑终于确认,自己的确是爱上了他——李瑾华……丑丑经受不住这种折磨了,最终无奈地决定要离开瑾华,消失在他的人生中……但是,七大黑暗魔师中仅存的暗神突然来袭。黎欧和瑾华奋力抵抗,最后却落得个狼狈不堪。关键时刻,丑丑终于按捺不住,出手相助,打败了暗神,拯救了黎欧和瑾华。最后,自己却落得个伤心:“对不起,我爱你……”,决定要永远消失在他的生命当中。然而,真正要做到,又谈何容易?噩梦,将丑丑唤醒。决战,终于开始……强大的对手让丑丑和黎欧措手不及,瑾华被惊醒后也来帮忙。然而可悲的是,最终三人还是被莫西卡逼到了绝路。丑丑不得不要使用血蔷薇魔杖了,可是,没有真爱催化的她,不得不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蔷薇女王,然而这就代表……最终的战斗,胜利了,但是丑丑,却永远被封印在血蔷薇魔杖里。直到最后的那一刻,才终于向瑾华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本作于晋江原创网首发)
  • 非常宠婚:首席的绯闻前妻

    非常宠婚:首席的绯闻前妻

    第一次见面,他便向她提出结婚。她目光清冷,淡淡回答:“不可以,我有男朋友。”第二次见面,她答应他的要求。却依旧冷漠,“我们结婚,你让我出名。”原本的利益婚姻,殊不知他运筹帷幄,她却浑然不知。当她以为自己已经离不开他时,却发现他的接近早有目的。内心接近崩溃的沈澜希,却依旧笑魇如花,“首席,我们离婚吧。”三年后,当他再次见到她,和她身旁的小奶包时,嚣张的吼道,“沈澜希,我不管你旁边这个野种是谁的,你都是我的顾太太......”
  • 时空猎人之我欲成神

    时空猎人之我欲成神

    一颗来自异世的蛋搅乱风云。因为哥哥的嘱托,苏信接下照顾一颗蛋的奇怪任务。无奈本想置身事外的她却在无意间将蛋孵化。没想到,破壳而出的竟然是……更可怕的是,随着意料之外的孵化,形形色色的人闯入她的人生。时空安全局?那是什么鬼?混沌兽族?那又是个啥!她家世代都是时空猎人?为什么她不知道啊!还有,时空猎人是什么鬼?为什么她明明只想做个普通人,却被逼着由最废材的时空猎人变为令人闻风丧胆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是一名忍者

    我是一名忍者

    本来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可有一天一位老伯给了我一个玉佩,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灵忆诡计

    灵忆诡计

    人死后灵魂归向何处,不是天堂或地狱。灵魂是整个人生存,存在的核心,它像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操作中心,我的世界里称之为人体的内核。我们负责回收内核将其格式化后寻找新的宿体,宿体包括任何有生命的机体,这样一个完整的生命又诞生了。不管哪个世界,一旦生产变成批量流水线,那么一定会有例外存在。故事的开始便是因为内核流水线上的一个失误所引发的蝴蝶效应,究竟是穿越还是前世的记忆,是失误还是蓄谋,种种超越科技认知的事件,主人公几经周折才发现终点不过是起点的诱因。
  • 花千骨之一生厮守

    花千骨之一生厮守

    花千骨被竹染所救,挽回一魄,在白子画疯癫之时,杀阡陌趁机劫走这一魄,助花千骨重入轮回。昔日高冷上仙,疯癫成魔,差点堕仙,若干年后,花千骨转世成为蜀国长公主轩辕紫曦,十五岁时恢复记忆,因为一个梦境,重入长留,几经波折,拜入白子画门下,师徒再见,再续前缘。不久之后,神界复苏,恢复神界身份,神界长公主凝寒,继位神尊。白子画也是神界之人,身份为神界少帝。不久后二人完婚。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