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61600000005

第5章 聪明先生与“糊涂大汉”

中国不缺聪明先生,可叹的是如果某类聪明先生太多就绝非好事了!现列举聪明先生们的典型聪明:

只谈历史,不谈现实;只谈文化,不谈政治;只管学问,国事不问;只管“扒分”,是非不分。

回避原则问题,回避要害问题,回避大是大非的问题,回避生死攸关的问题;只涉及鸡毛蒜皮的问题,只涉及不着边际的问题,只涉及不痛不痒的问题,只涉及不死不活的问题。一句话,只图安安稳稳自己不陷入任何麻烦问题。

不管天下什么危害,只要不危害到自己头上,危害到自己家门口,便一切无所谓。如果天塌下来对大家有危害,就装矮子,由高个子们去顶着。

不管闲事,把与己无关之事通通看做闲事,把热心肠人看做好事之徒。遇到需要有人主持公道或打抱不平之事,脚底抹油,赶紧开溜。遇到需要有人站出来严正表态、澄清是非之时,滑如泥鳅,迅即脱身。

永不得罪人,尤其永不得罪掌权的人。永远一副大好人形象,一副厚道人形象,宁可得罪正义,不肯得罪邪恶,宁做好好先生,不做血性男儿。永不批评人,几句口诀背得熟:批评上级,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下级,选票减少;批评自己,自寻烦恼。

真话实话少,假话空话多。不讲气话,宁讲废话,不讲“偏激”话,也不讲“过头”话,要么讲讲违心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朦朦胧胧,空空洞洞,含含糊糊,躲躲闪闪,支支吾吾,哼哼哈哈。

永远信奉“沉默是金”、“君子三缄其口”、“祸从口出”、“多吃饭少开口”之类的“金玉良言”。该鸣不鸣,该呼不呼,屁也憋住,一个不放,民主民生等等话题不关屁事,此生与“仗义执言”绝缘。

宁当孬种,不当好汉,宁当缩头龟,不当出头鸟。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哪怕事关人命、事关国运。

清清楚楚知道你有理,真理在你手里,但是决不肯说出半句你有理,决不肯助你那握着真理的手半臂之力。因为你是弱势,人家是强势,站你的队吃亏,至少吃眼前亏,所以非但不会向你这弱势抛绣球,还会向那强势抛媚眼,非但不当你这弱势的帮手,还当那强势的帮凶。

不管有理无理,公理婆理,只要符合自身的利益或自己儿孙的利益,一切OK,不符合自身的、儿孙的利益,则坚决PK。明知不合天理,或伤天害理,也强词夺理,而且貌似公理。明知你有理,不与你说理,理屈而不理。

打着改革的旗号,一心只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改革。霸占着话语权,掌控着决策权,名正言顺地越改越让自己舒心,越改越让别人揪心。

面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若无其事,无动于衷,甚至暗自庆幸。只要自己日子好过,岂管别人日子难过,只要自己的天地布满灿烂阳光,岂管别人的天地有没有阳光,不想投以关注的眼光。

打出“专家”的牌子,摆出很专业的样子,发出很专断的声音,专门忽悠大家,有时别有用心,有时昧着良心,专门想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讨人欢心,专门想迎合某些权力人物的意愿而让人舒心,专门想占有一席之地而煞费苦心。

为了有朝一日能当主子,心甘情愿先当孙子,表现突出,装得特别效忠。唯上,媚上,嘴甜,脚勤,见风使舵,机灵精灵。一边博主子欢心,一边暗自开心:由孙子变主子的日子指日可待。

在任时只拣好看的事或既好做又获利的事去做,捞捞“政绩”,不好看的或既不好做又无利可图的事则拖给后任、后后任去做。对于“短期不见好,长远必见好”的大好事,不愿费举手之劳,更不愿尽犬马之劳。在任时不断蓄积着毒素,但表面涂脂抹粉,维持着表皮的好看,让后任、后后任去长出毒疮而流血流脓,十分难看。

不用人才,只用奴才,人才有用却难使唤,奴才无用却好使唤。人才使自己显得矮小,奴才使自己显得高大,不挑高个子,只拣武大郎。才能不要紧,听话最要紧,九斤老太之“一代不如一代”不要紧,自己这一代强势最要紧。自己一霸(把)手,他人作扶手,在位时稳居权力核心,离位时交权于亲信当替手比较放心。

搞一言堂,听一种声音。强调一条心,也即不可发表与我不同之异见,强调团结,也即一团和气地团结在我的周围。打击压制不同之见、反对之见而一见独秀,得意于一统天下,也即一手遮天。

参加会议时几件事做得勤:握握手,举举手,拍拍手,有时也会拱拱手。绝对不会摇摇手,交交手,争一手,该出手时就出手。

装傻,装糊涂,装不知情,装聋作哑,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虽不挂于壁上,却挂于胸间。不谈正经,不去较真,眼开眼闭,耳进耳出,捣捣糨糊,糊糊稀泥。

只要给我吃奶,我便叫你娘,哪怕你是母狼;只要给我吃糖,我便喊你爹,哪怕认贼作父。只要得了好处,便做乖乖儿,得了便宜就卖乖。至于狼吃人也罢,贼作恶也罢,就不管了。

说一套,做一套,阴一套,阳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翻手一套,覆手一套,时时处处表现得很有一套。

很成熟,也即很世故,很有城府;很老练,也即很圆滑,很有手段;很机敏,也即很投机,很懂政治。

明里讲规则,暗里不讲规则,而且深谙潜规则,时时将游戏规则游戏于股掌。

看准气候,抓准时机,不捞白不捞,不贪白不贪,将此看成一场输少蠃多的赌博。放眼四周,认定赌蠃的概率极大,赌输的概率极小,因此,不赌白不赌。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之“聪明”让不少聪明先生们占了。

此类聪明先生之聪明,本质上都出于——自私自我。不可否认,即使圣人也难做到——毫不为我。但是,一个堂堂正正之人,总会为他人,为社会,为民族,为真理,为民主,为人权,为正义,为公道,为良知,为一个文明健康的世界,为天地之间的一切美好,表现出一分或几分甚至十二分的——忘我境界。

请思量,若天下如此这般的聪明先生太多,真理岂不难以维护?正义岂不难以伸张?正气岂不难以弘扬?和谐岂不难以营造?好人岂不受气?坏人岂不猖狂?君子岂不无奈?小人岂不得意?好事岂不难成?坏事岂不难消?善举岂不难行?恶行岂不难禁?

按此类聪明先生的眼光,清末的谭嗣同必定不聪明,变法失败后明明有机会逃命,但竟坚决不肯,甘愿引颈挨刀子,还有诗为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时,还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活脱脱一个超级傻大汉。

对于林则徐之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范仲淹之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类聪明先生口头上虽不得已而赞颂,心里头却默语:多多为自己谋福谋利寻欢寻乐才算聪明,忧国忧民太傻也。

在他们眼中,清朝于成龙之类的官吏为官太清廉,一生清苦,甚至痛苦,只图了个清名而已,太傻。

古时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文臣武将们,为社稷为百姓为朝纲将自己的性命也不惜搭上,太傻。海瑞竟敢骂皇帝,太大胆,太傻,只是运气好,没将性命搭上。

按此类聪明先生的眼光,苏东坡肯定也太傻。因为他竟敢指责皇帝,说皇帝虽然聪明,“但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还写了一些诗,讲了真话,结果成了攻击变法、攻击皇上的罪证,差点性命不保。多亏太皇太后为他说情,宋神宗才留他一命。

苏东坡坦荡豁达,性格倔强,针砭时弊,笔锋犀利,蔑视权贵,特立独行。他既为穷苦百姓疾呼,又将矛头指向当朝权贵,他的侍妾竟也说他“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可见他的一生屡遭磨难、饱受颠沛之苦也便不奇怪了。六十多岁的人被流放到海南岛一待三年,在邻居的帮助下,盖了草房,垦荒种地,艰辛度日,六十六岁时遇赦,回中原后病逝于常州。

在当今某些聪明先生眼中,绝顶聪明的苏东坡必定不聪明:不懂政治,不懂官场,不懂投机,不懂奉迎,没有城府,处世率真,不肯保持沉默,不会审时度势,不善自我保护,不珍惜好端端的官位,一根筋!自讨苦吃!为什么连明哲保身也不懂?

可是且慢,你我须知:我们中华民族恰恰正是有了苏东坡一类的人物才可以引以为骄,绝不是因一帮鬼精灵的聪明先生而引以为傲!我们不仅仅为他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而折服,我们因他的“迂腐”、“不聪明”而敬仰!

林语堂先生曾说:“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甚至说:“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又言:“然中国人虽绝顶聪明,归根结蒂,仍是聪明反为聪明误。呜呼!吾焉得一位糊涂大汉而崇拜之?”

是啊,中华若有大批的“糊涂大汉”,也即大批“不聪明”的“傻瓜”,必大大利国利民,乃国家之大幸!乃民众之大幸!也乃世界之幸!

要记得陶行知先生之言:傻瓜傻瓜,救得中华。

在此也补一危言:聪明聪明,祸国祸民。

到此且容发一问:为什么我们国人之中高产此类聪明先生呢?是什么在造就他们呢?答曰:历史的不良基因也,文化的不良因子也,不良的土壤也,不良的环境也。所以,说句公道话,确实也不可全归罪于他们自身也。然而,不良基因可以剔除,不良因子可以摒弃,不良土壤可以改良,不良环境可以改造,尽管这一工程艰巨浩大。

若有人插问:那么,什么算是这项工程所要创建的良好“景观”呢?

答曰:历史明镜,文化精华,优秀传统,优质教育,科学制度,民主政治,人权保障,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和谐氛围,道德风尚,社会正气,如上是也!

可以断言,要完成这一艰巨浩大之工程,中华民族恰恰又必须依靠大批傻傻的、勇敢的、大家风范的、奋不顾身的“糊涂大汉”们去打冲锋,而不是寄望于一批乖巧的、怯懦的、小家子气的、只顾自身的聪明先生们去打头阵。

回顾中华远近之历史,多少“糊涂大汉”(包括“糊涂大姐”)们只因太顾及社稷,太顾及正义,太顾及良知,太顾及民众,太顾及光明,以致吃足了苦头,或头破血流,或献出人头,作出了伟大的自我牺牲。他们的浩气,他们的悲壮,他们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们的明知鸡蛋碰石头而碰之,使人荡气回肠,热血奔涌。他们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彪炳千古、永驻人心。他们铮铮铁骨,顶天立地,宁为玉碎,宁折不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大义凛然,大智大勇,“糊涂大汉”绝不糊涂!我们中华民族正因为不缺这样的“糊涂大汉”,也即鲁迅所称的“中国的脊梁”,才不愧为中华民族也!

唯愿“工程”优质进展,时代快速进步,不很远的未来,“糊涂大汉”们非但无须多吃苦头,还可多尝甜头,非但无须头破血流,更无须凄凄惨惨人头落地,还可头顶桂冠,风风光光都成头面人物,让聪明先生们没有市场也!

同类推荐
  •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

    《从五十岁开始》收录了作者以多年积累的阅历学识,创作的大量散文、随笔。其内容多是反映过去在小兴安岭林区的生活,回顾作者从困顿自学、做有准备的人,到改革大潮涌起之时,积极参与融入时代洪流,去改变自身命运的心路历程和生活足迹。
  • 比较文学概论

    比较文学概论

    本教材总结了比较文学学科的规律性知识,提炼出学科基本常识中最重要的关键点,辅以较深入的研究性指导。本教材突破了以往比较文学概论教材过分理论化的缺陷,采用详实的文本和历史事件案例讲述,从而使内容丰富充实。本教材按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专栏,写作风格简明流畅,章节编排易读且更吸引人,力图在体例、内容和风格上有所创新,尽量做到简明而不简单,既保持知识性、学术性又灵活生动。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

    本书让读者在世界文学背景下重新认识托尔斯泰的小说,并提高我们对其小说的理解。这本不朽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置于世界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讨托尔斯泰小说,将托尔斯泰的作品与司汤达、福楼拜、歌德、普鲁斯特、兰佩杜萨、马哈福兹的作品相联系,?对他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及《哈吉·穆拉德》提出新的见解。《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学者的指南和灵感来源,始终清晰的阐明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化流动中的核心人物。更广泛的说,这本令人称赞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本书不仅提及托尔斯泰作为穆斯林倡导者的天赋,还展现了他在世界文学上最持续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山口山党的妄语
  • 那年我们的青春刚刚好

    那年我们的青春刚刚好

    三年前,她高调亮相,轰动一时,与三位帅哥一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冰山美人与中央空调般的校草,擦出爱的火花。倾其所有,绝不辜负爱的牵挂
  • 攻心掠爱,慕先生逼婚好手段

    攻心掠爱,慕先生逼婚好手段

    从小到大,她把他当最信赖的好哥哥,明着装作对她疼爱有加,却暗地欺负戏弄。她忍辱负重,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可是,她万万没想到他竟然破坏她的婚事还逼她生下他的孩子,一步步亲手将她毁掉!顾锦年惊呆了,靠,我把你当哥们,你特么竟然想睡我?睡我就算了,还想一直睡下去?拜托,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好吗?“慕流光,我要跟你绝交!”顾锦年恨恨地对某人说。某人暧昧一笑:“新姿势?”“呸!不要脸!我是说我要跟你断绝关系!”“嗯?昨天晚上不是还有关系么?那时候你怎么不这么说?”某人目光坚定地执子之手将子拖走:“废话少说,你的宝贝儿子喊你回家给他生妹妹了!”
  • 不死药天使

    不死药天使

    你有没有深爱一个人,而为她做任何事?哪怕是死……你有没有怨恨一个人,而选择忘记有关他所有的事?哪怕是死……再死之后,我们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能得到解脱和救赎吗?再死之后,我们在没有那个人的永恒空间里能如愿以偿得到真正想要的吗?
  • 千年回眸尘落埃

    千年回眸尘落埃

    叶飞半片,旋旋转转,一双纤细的手。半生迷离,跌跌撞撞,那双焐热眼眸。刀剑共丝竹沙哑,谁带你看城外厮杀。是说一生命犯桃花,谁为你算的那卦。站在城上依然眉目的你啊,拂去衣上雪花,眼角如画。
  • 我本小二

    我本小二

    我是一个小二。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二。我只是救过一个落魄诸侯,后来听说他做了天下皇帝。我只是救过一个穷困书生,后来听说他做了一朝宰相。我只是救过一个江湖菜鸟,后来听说他做了武林至尊。我还救过……我只是救了他们,我真的什么都没做,真的。但是为什么没有人相信我!我只是个小二!!!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食疗处方百科大全

    食疗处方百科大全

    食物疗法,实际上是为各种病人设计的全合的膳食。它的科学性在于对症选食。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就论述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物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食疗的重要性。自古到今,有关食疗的论著,比比皆是。较具代表性的有《千金方》、《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经》、《本草纲目》等。如何将这些医学瑰宝加以继承发掘,并结合当代的医学科学,加以整理提炼,使之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本书则以食疗——这一中华民族的济世瑰宝,给你全新的科学指南。
  • 越爱越晓心

    越爱越晓心

    物理系美女苏晓外表贤良淑德,内在腹黑女汉子,身边好友个个花痴。就连捡来的狗狗也好色无比!哥哥为了她学了法律,考了律师,就怕她失手把人打死。大师兄妹控,小师弟姐控,一帮师兄弟个个围着转。大神挥挥手,三次牵上手。苏晓:如果有下次,我一定争取坚持到第四次。爱情不知不觉中降临,越爱就要越晓心。
  • 不是安生

    不是安生

    看了七月与安生,想着写些什么,大概我的作品也脱不开俗套,是因为我也是个俗人,不是安生。谨以此文纪念消失不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