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47800000007

第7章 导论 《周易》的现代反思(6)

1956年,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Needham,1900—1995)在剑桥大学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他的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对《易经》在中国科技史上的重大影响作了精深的分析。他认为:“尽管五行和阴阳的理论对中国的科学思想发展是有益无害的,但是《易经》的那种精致化了的符号体系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灾难性的障碍。它诱使那些对自然界感兴趣的入停留在根本不成其为解释的解释上。《易经》乃是一种把新奇事物搁置起来,然后对之无所事事的系统。”1965年,英国佛学家布洛菲尔德(J.Blofeld)在伦敦出版了新英译本,但其译文并不可靠,最多只是为现代占筮者提供方便而已。其后数年间,《易经》的新英译本就有十多种,如R.G.H许的《飞龙在天:西方人易经指南》、克拉克·伍尔桑(c.Waltham)的《易经:中国变化之书》、约瑟夫·墨菲(J.Murphy)的《易经之谜》、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A.Douglas)的《如何求救于易经》、海耶西(Y.Hayashi)的《易经:预测和变化之书》和黛安娜·胡克(Diana:Hook)的《易经与你》等,其中不乏佳作。1968年,贝洛夫人(E.Perrot)从卫礼贤德译本转译为法文本,也成为法文通行本。1970年,德国人施密特(ISerhard Schmidt)出版了《周易贞卜》,研究了《周易》成立的思想背景。1973年,马丁·申伯格尔(Martin Schuberger,又译许伯格)出版了《生命之密钥:易经生命起源的宇宙模式》。1975年,马托里尔(Matolleall)发表了《阴阳及卦爻》。

1975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卡普拉(F.Capra.)发表了《物理学之道》,连同其后出版的《转折点》等论著,均以《周易》原理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他说:“可以把《易经》看作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权威们认为,它在中国两干多年所享有的地位,只有其他文化中的《吠陀》和《圣经》可以相比。它囊在两干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法国学者贝桂菊(B.Berthiei)、桀溺(J.一P.Di6ny)、谢和耐(J.Gernet)、康谟(Max Kaltenmark)、吴文学(Ngo Van Xuyet)、茅甘(c.Morgan)、汪德迈(L.Vandermeersch)、马克(Marc Knowski)等,对占卜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蒲坻(Andy Plaks)教授以阴阳五行体系研究《红楼梦》等明黔小说,取得很大成绩。

1981年,L.A.戈文达(Iama A.Govinda)出版了《易经的内部结构:转化之书》一书,提到了斯洪贝尔克论述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遗传密码与《易经》的关联。同年,K.c.安东尼c.Anthony)出版了《易经哲学》,R.L.温(R.L Wing)发了《易经图解》。1982年,彼得森(w.Peterson)发表了《制造联系:对于<;易经>;卦爻辞的评注》,他说:“我们这些不够圣人资格的人,却能以《易经》(它本身是超自然的)为中介,与非肉体、具有超自然潜质的存在建立起联系。”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史华兹(B.I.Schwartz,1916~1999)在其代表作《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中指出:“《易经》的问题甚至比《春秋》更难以克服。……它被许多中国学者以及某些外国学者看作是既提供了理解中国心灵最深刻、最隐秘的内容的途径,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它的注意力并不在于为自然和人事提供涵盖一切的宏大格式和规律,而是在于由不断变化的情境所组成的无限多样而又充满偶然性的世界。”1986、1987、1989年,美国学者托马斯·克来理(Thomas Cleary)出版了三部译自中文原著的英文译著:《道家易经》、《佛家易经》和《易经:致治之书》,代表了道教、禅宗和儒家思想家对《易经》的诠释。1989年,德国人恩莱尔(F.K. Engler)出版了《删定易图研究》和《关于易经的讨论:人类命运的自由和秩序》,对北宋思想家李靓的《易论》作了翻译和研究。

1990年,美国人伯格伦德(Lars Berglund)出版了《洛书的秘密》,研究了洛书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内在关联。1991年,美国人苏德恺(Kidder-Smith)等人编辑出版了《宋代易学》,分析了易学在宋代理学中的意义,代表了当时美国汉学的水平。1993年,法国人朱利安(F.Jullien)在巴黎出版了《内在图像:对<;易经>;的一种哲学解读》。

鲍莱尔(Itenri Borel)、戴闻达(J.J.L Duyvendak,1889~1954)等皆有荷兰文《易经》译本,马亚·米尔钦克尔(Maja Milcinckl)有南斯拉夫文译本,还有丹麦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译本。

《周易》在西方是作为占筮之书流行的,在很长时期内是作为实用性的《易经》手册畅销的,如《每日一卦》、《占卦图解》和《电脑易经》等。其中有一些拙劣的译介败坏了《周易》的名声和原理,如英国人马克特(c.Markert)的《易经:第一号成功预测》,误解和错误比比皆是。西方也有一些较为严肃的学者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周易》,如卫礼贤、荣格、舒茨基、李约瑟、卫德明。

另外,还有许多国内和旅居国外的华人在易学传播方面卓有建树,如沈仲涛1934年就在上海出版了《易经》英译本。胡适的英文本《先秦名学史》1922年在上海出版,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的布德(Derk Bodde,1909~2003)英译本1937年在伦敦出版,其《中国哲学史》全本的布德英译本1952年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其《新原道》的休士英译本1947年在伦敦出版,其《中国哲学简史》英文本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兰公司出版,在西方世界影响很大,其中就有关于《周易》的章节。1940年,中国留学生刘子华完成了博士论文,即法文本《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在西方影响较大。1963年,陈荣捷所编著的饮誉全球的《中国哲学资料书》(A Source Book Chile Philosophy),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有关于《周易》的内容,可以为读者提供参考。成中英、钟启禄、汪忠长、洪天水等在美国发起成立了易学研究组织,陈启云、比利时籍华人沈宜甲、美国康州美田大学教授唐力权、美国太平洋大学教授赵自强等皆有易学论著行世,赵先生也有《易经》英译本。

据统计,到20世纪前期,《易经》的各类西文译本多达120余种,和《老子》、《论语》的西文译本数量旗鼓相当。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卫礼贤的译本最好、最易理解、最符合原意。这卫礼贤本人的认真严谨、劳乃宣的有力协助和与胡适的学术交以及曾在北京大学举办多次易学讲座是分不开的。美国Th.H_康曾经将西方儒学研究的特征归纳为五点,其中第二点是:《易经》在西方学者和一般读者中一直最为流行,有关研究文献几乎达到500种,这是儒学研究中单一主题的最高值。其中许多成果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易学热的反思

在世界文化史上,恐怕没有哪一部典籍能够像《周易》一样冁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它不仅在它的祖国备受推崇,而且超越国界仍有人热衷;不仅为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地位显赫的社会名流所爱恋,而且为更多的普通百姓所信奉;不仅为远古先民所崇仰,而且为现代文明中人所敬重。易学热从《周易》诞生之日即已开始,历久不衰而弥盛,以致形成今日波及全球的易学大潮,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大体来说,造成易学热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占筮的预测性。作为易学重要基石的古筮被认为可以推知过去,预见未来,而人都有希望明察未知事物(尤其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的强烈欲望,特别是在身处重大抉择而犹豫不决之时;(2)占筮的神秘性。占筮的预测功能,是由特殊的人(在西周是太卜等),以特殊的工具(蓍草)、仪式(斋戒沐浴等)、心境(清静、虔诚、敬畏)和方式(直接体陪),经过复杂的操作过程,才能得以实现,而且其预测原理是不可言传的,其产生过程是迄今未知的,这就给占筮罩上了一层层神秘的光环,而人对神秘未知的事物又都有一种天生的强烈好奇心;(3)占筮和《易经》的古老性。

《易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典籍,而据《周礼》记载,《易经》之前已有《连山》、《归藏》两部占筮之书,可见占筮的历史更为悠久,而人对远古的事物都有一种由衷的强烈求知欲,渴望通过了解它而探求人类的心路历程和先民的智慧灵光;(4)《易经》的独特性。《易经》是由象数符号系统和语言符号系统两者构成的一个特殊文本,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具异彩的一部古典巨著,这种独特性使其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日益凸显,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5)《易经》的涵摄性。《易经》是“普遍的概念库”,“它那象征主义的普遍体系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归档系统”,它只有极简洁的提示,而没有确定的意义,这就使它具有极强的涵摄性,可以随时融入新事物,从而使很多学科能与《易经》联姻并产生新成果;(6)人为的推波助澜。《易传》宣扬《易经》之道“广大悉备”,无所不包,到汉代以后又有统治者和学者不断把《易经》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而加以利用和推崇。

基于上述原因,遂使易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尤其到现代,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易学热达到了空前的高潮。而当我们冷静反思时,又会发现这场易学热潮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巨大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方法论的严重缺乏和研究者的素质偏低,前者只是后者的主要表现,后者才是本质原因。

方法论问题是学术研究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易学研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方法论问题解决不好,易学研究非但不会有所进步,反而容易断送易学的美好前程,充其量也只能在前人的水平上徘徊不前,而这本身就是大倒退。中国现代哲学史家任继愈先生就此大声疾呼:“把《周易》研究的方法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我们认为,易学方法论在今天应有如下基本内涵:

(1)明确本末

本为主干,末为枝叶。在易学研究中,需要首先明确本末。

这是因为易学乃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问,《周易》的成书过程、符号系统本来就够复杂了,而后来的学者又不断地添枝加叶,遂使易学内容日益繁复。若不明易学本末,盲目从事易学研究,则,很容易在易学海洋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现代易学家黄寿祺指灞出:“治《易》之道,盖有两端:一端,从源溯流,当熟读经锨本文,详观历代古注,不从古注入手,是为迷不知本源。二端耀强干弱枝,须知《周易》原本象数,发为义理,故当以象数、鲻理为主干,其余旁涉者皆其枝附,不由主干而寻枝附者,是为浑不辨主客。”

具体来讲,在易学研究中,要处理好这样一些本末关系:就《周易》经传来讲,《易经》为本,《易传》为末;就《周易》的本义与引申义来说,本义为本,引申义为末;就《周易》与历代注来说,《周易》为本,历代《易》注为末;就《周易》钵文研究与《周易》应用研究来说,前者为本,后者为末;就《易》注与《周易》应用成果(如孟喜的卦气说、扬雄的《太玄》、邵雍的《皇极经世》、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等)来说,《易》注为本,《周易》应用成果为末;就《周易》与《易》图来说,《周易》为本,《易》图为末;就《周易》义理与占筮来说,《周易》义理为本,占筮为末;就《周易》象数之学、义理之学与《易》外别传(如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以及后世的《参同契》注疏等)来说,《周易》象数之学、义理之学为本,《易》外别传为末……只有把握好这些本末关系,才能在易学研究中有所收获。

(2)分别经传

《周易》经传不是一部专著,《易经》与《易传》成书时间相去几百年,它们自身也都不是一部专著,而均为许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成的集体作品。从西汉费直开始,经传合编一起,让人感觉它们好像是一部完整作品。因此,我们研读《周易》时,要注意对《易经》与《易传》作严格区分,以《易经》为占筮之书,以《易传》为《易经》的最主要的诠释作品,乃哲学著作,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现代易学家高亨即是分别经传的代表人物,他著有《周易古经今注》和《周易大传今注》,并且在《周易大传今注》中,对《易经》六十四卦卦爻辞也分别解释出“经意”(即《易经》原意)和“传解”(即《易传》对《易经》的解释),这种科学严谨的治《易》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同类推荐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

    《走近歌德》一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歌德及其作品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认识歌德的范围和视野,推进了对歌德的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论述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探讨了歌德对中国的认识,具体而生动地回顾了中国对歌德的接受过程,说明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和怎样的情况下开始认识歌德,分析了歌德的作品和思想在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得到的评价和所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以及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从歌德作品和思想那里所获得的启迪和思想源泉。
热门推荐
  • 梦幻之圣魔崛起

    梦幻之圣魔崛起

    圣魔宇宙,被圣灵和魔灵所主导,宇宙万族包括人类皆在圣灵和魔灵的之间苦苦挣扎着。与圣灵和魔灵签订灵魂契约之人被称之为灵契师,可借助自己契约灵的力量战斗,在宇宙万族之中地位崇高。他们或多或少融合了圣灵和魔灵的血脉,这些圣灵和魔灵血脉一直在他们的后代的血脉之中流淌着,直到发生异变返祖,天生拥有圣灵和魔灵血脉,这些人实力成长迅速,但十多岁左右便会被体内的数量和魔灵血脉反噬,真正的成为圣灵和魔灵,这些人被称之为:天弃之子
  • 逆天系统之农女修仙

    逆天系统之农女修仙

    顾青青摔了一跤,这一摔直接摔到了前世,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古代,同时还得到了一个系统。作为一个爹娘疼爱,还有两个哥哥的她表示很幸福,可却发现这个家穷的叮当响,还好她有系统能赚钱!然而……原来这个世界可以修仙?怎么一个个的极品全都冒了出来?更重要的是,那个男人,对就是你,你到底是是哪里来的自信啊?“娘子,我会对你好的。”男人有些羞意的说道。“等等,谁是你娘子了?”“娘子,不要生气,我会负责的,你放心,我明天就去提亲。”“等等,我又要你负责吗?”“娘子你放心,我会早点让你有孩子的。”“等等,我要孩子了吗?不对,是我跟你有关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幸运之神降临,是吉是凶

    重生之幸运之神降临,是吉是凶

    一位女生,在临死前遇到了她的幸运之神。从此,改变了命运。是吉,是凶?
  • 云上风云

    云上风云

    公元2100年1月1日,这一天来自另一个星系的联明军团开始进攻每一个星系,已经打到了仙女座星系,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太阳系中的地球,意在统治宇宙。同时依附在地球空间中的云上国太子刘念仁的飞船,在从仙女星回国途中意外坠毁。云上国王闻听消息悲极伤身,临死之前派人前往地球接回私生子刘刈继承王位,于是这个普通的地球人有了一个梦幻的人生旅程,他即将面临联明军团的强势进攻,而云上国内部三军总司令刘战将要政变,刘刈面对内忧外患之际,派出去接他暗恋女子罗丽的飞船没有回来,恰恰此时地球被联明军团进攻,情急之下刘刈一人前往救援罗丽在回国途中飞船却被炮火击中,刘刈等人命运将何去何从、、、、、、
  • 完美少女归来,总裁大人,别闹

    完美少女归来,总裁大人,别闹

    她被父母送到美国,自生自灭,十几年后,她完美归来,还带了两个小包子(亲生的),她本是回国,把妈妈的资源要回来,无料却被腹黑总裁赖上,别人都说他高冷,不近女色,为啥到了她这,就这么腹黑谁说总裁高冷,不近女色,要我知道,我保证揍死他/她---某千诺雅玥想………
  • 一滴伤心泪彼岸花盛开

    一滴伤心泪彼岸花盛开

    我爱你,你不爱我,你爱我,我不爱你。曾经的我,你漠视不已,现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 tfboys之青春的旋律

    tfboys之青春的旋律

    青春就像一个音符的旋律,有时凄美,有时甜蜜,有时伤心。在每一次的爱情都蠢蠢欲动……
  • 死灵脸

    死灵脸

    亡魂哭,哭断肠。恶鬼笑,灭满门。冤魂咒,死不怕。死灵脸,莫要看。这是古老相传最恐怖的四大凶兆,其中尤以死灵脸最诡异可怕。死灵的脸为什么不能看,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传说中,凡是看见死灵脸的人,最后都会变成无识无觉,完全靠对生的渴望与执念,浑浑噩噩游荡在人世间的死灵!永世不得超生,直到彻底的疯狂,走上魂飞湮灭的悲惨结局。郝炎与好友大头,因为一起诡异人吃人的案件,被种下死灵的诅咒。为了保命,俩人共同经历恐怖的杀人医院、死人游荡的山村、死亡学院、食人大厦、死灵界等等一连串惊悚传奇的案件。这是一个描写亡灵与活人共同欲望的故事,也是一个揭示生与死玄机的故事,更是一段惊悚的旅程!
  • 纸鸢舞

    纸鸢舞

    我们的青春,像夕阳下奔跑的身影,回过身,带着血色一般的红,远去了。
  • 蜀山痕

    蜀山痕

    这不仅仅是人与魔之间的一场大战,更是一种宿命,谁都不想战争,但这一切无可奈何,我与你相知在不适合的时间,相爱在错误的地点,离开是注定,再见就是陌路,这不是我想要的选择,也不是所有人想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