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股是一种高超的技巧,更是一门深奥的艺术。选股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从基本面和技术面结合跟庄研判来选取短期拉升和有潜力上涨的股票。这是一个不断分析、筛选的复杂过程。彼得·林奇是一个真正的选股高手,他通过对这个复杂过程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成功选择10倍股的要素;列举了股票投资的7个步骤:找出哪些公司最值得投资;将股票分为6大类型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讲述了如何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如果能掌握这些实用的方法技巧,投资者将会从中国股市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10倍股。
成功选股的要素有哪些
决定炒股最重要的三个前提
投资者到离自己最近的镜子那儿好好照一照自己,认识清楚自身的实际状况之前,研究公司的财务指标是毫无意义的。
——彼得·林奇
在投资者涉足证券市场之前,应当审查一下自己是否适合投资股票,也许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资金,也许自己还适应不了证券市场的善变,也许自己根本就没有必要与它沾上关系。当然,如果自己已经是驰骋投资市场多年的老手,用彼得·林奇的观点来重新审查一下自己,也将有所助益。
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在决定把自己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购买任何一种股票之前,都应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有房子吗?
(2)我的钱急等着用吗?
(3)我有炒股赚钱的能力吗?
>;>;>;我有房子吗
买房子是一项几乎所有人都会去做的好投资,在99%的情况下,房价不会暴跌,任何时候的任何人,投资房地产都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赚钱方法。所以在投资者打算要购买一只股票之前,首先应该考虑购买一栋房子。彼得·林奇提出的这一前提条件没有错,人们几乎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抱怨:“我买房子的举动实在是太蠢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看到的几乎都是有关房地产利好的消息,人们在自己房屋上投入的资金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家庭因为急着搬家或用钱而被迫以低价将房子卖出的情况,但恐怕从来不会出现人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房屋亏本卖出的情况。股票市场上屡见不鲜的事情在房地产市场从不出现:你见过谁在一早醒来发现自己的房屋一文不值的事情吗?你见过谁昨天买来的房子今天就急于出售吗?当你在周末的房地产专栏上读到“房屋价格暴跌”的时候,你不会吓得马上将你的房屋卖出。
在买卖自己的房屋时表现良好的人可能在炒股的时候却输得一塌糊涂,从来没听说过谁在炒股的时候运筹帷幄却在自己的房屋上折本。买房子还可以分期付款,只要先支付20%甚至更少的钱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屋了,而购买的股票却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经常会碰到被迫卖掉股票的情况。而且,投资者购买的房子还在不断地增值。
彼得·林奇希望投资者在投资股票之前,先成为一位优秀的房地产投资者,一个投资者要懂得怎样查看一栋房子的好坏,会问开发商一些专业的问题,懂得如何查看房屋周围的公共设施、学校、下水道。而且,在投资者决定真正购买房子之前,还会雇请专家为自己的房子检查有没有白蚁,房顶漏不漏水,木材有没有腐坏,水管有没有生锈,电线接得对不对,以及地基有没有裂纹等等。
难怪人们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而在股票上赔钱。他们在选房子时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而选股票时则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先买上一套房子,对自己的耐心进行锻炼,然后再去投资股票。
>;>;>;我的钱急等着用吗
如果投资者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还要问一下自己:“我的钱急等着用吗?”在买股票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家里的财政预算情况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工作。这样的问题可能包括:你的孩子在近几年之内要上大学吗?或者是不是你的孩子要结婚了,你的房子又太小,结婚后还要帮他另外购置一套房子?你的父母的健康状况如何,有没有大的用钱的地方?
如果你是一位孩子正在上高中的寡妇、一位需要靠固定收入来维持生活的老人,或者是一个不想工作只想依靠家里的遗产生活的年轻人,那你就应远离股票市场,千万不要投资股票,它的变化在你看来如此莫测,而且你并不打算做一个长期投资者。
说得明白点,就是如果你有几年或十几年不用的闲钱,你不需要用这些钱来买房、买车、买店面,不需要用它来婚丧嫁娶,不影响你的日常生活,你才可以投资股票。
>;>;>;我有炒股赚钱的能力吗
彼得·林奇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投资股票的前提。没有这个能力注定是要赔钱的。他把这种能力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与“识”有关,即投资者的智商,在智商测试中,最好的投资者的智商可能要比平均水准高10%,但是要比最高的智商水准低3%,这是什么道理呢?彼得·林奇分析说:“真正的天才由于太沉醉于理论上的思考,所以他们的估计总是与股票的实际走势不相符,而股票的实际波动情况比他们想像的要简单得多。”例如牢记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公司的经营与股价长期而言呈完全的相关性;永远不要投资于一个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不要投资于热门行业里的热门公司;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开始盈利的时候再去投资;想要投资问题行业,就去买那些该行业中有能力维持经营的公司,等待行业出现转机等等。投资的技巧和对于投资的研究似乎并不需要过高的智力,印证了彼得·林奇的观点。
另一类则与“胆”有关,这个胆不是一般所说的胆量,而是包括了更多的因素。彼得·林奇认为,炒股票赚钱的能力首先应该包括:耐心、独立精神、基本常识、对痛苦的忍耐力、坦率、超然、坚持不懈、头脑灵活,主动承认错误的精神以及不受别人慌乱的影响。扪心自问,我具备上述能力中的大部分吗?最重要的是,能够抵抗得住人性的弱点。不仅仅是承认错误,还要自审,克服弱点,逆向思维。每当大多数的投资者强烈感到股票会涨或者经济会好转时,恰恰是相反的情况出现。以至于有人提出了一种“违反自我意志买卖法”。
其方法就是,当自己忍不住想卖出时,就强迫自己买进,反之亦然,当产生了买进的欲望时,反而要售出手头的股票。
有胆有识,才是一个合格的个人投资者。因此,彼得·林奇认为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投资股票,那些对公司调查研究毫无兴趣的人,那些看到资产负债表就头晕的人,那些拿到年报只看图片的人不适合投资股票。几乎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商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胆魄。
投资的良好起始点
我认为,购买股票之前首先要做好公司分析研究的功课,这和你以前发誓不再理会股票市场短期波动同等重要。
——彼得·林奇
决定了要进行股票投资,之后的问题就是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
首先,当然要了解有关股票的一些术语的概念和含义,比如说什么是牛市,什么是熊市,什么是空头,什么是多头等等。然后要弄清楚股票的种类,以及开户过程、交易手续等。这些都是新手必备的硬件。也就是说,投资开始前要做好功课。
对于这一点,彼得·林奇说:长久以来,美国股市虽然有不少公司股价日渐萎缩,但仍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如庄生公司(Johnson)便缔造将近四十年的每年盈余成长;麦当劳、吉列(Iillette)均缴出长期优异的成绩单。你如果买错一只股票,最多损失本金;但买对一家公司,上涨空间可能以数倍计。例如,如果你在1972年用l万美元投资Kinart,2002年底当该股下市之时,投资金额锐减至只剩400多美元;但如果当时投资的是Wal-Mart,则本金加报酬已增值至800万美元。
所以,投资者不必永远选到最好的股票,却必须勤做功课,找寻具盈余成长潜力的股票,只要选对几只股票,就可以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其次,许多人认为自己在投资,事实上,他们是在赌博,而且他们不明白两者的不同。他们对于买冰箱、汽车或是游艇等的预算相当谨慎,但是对于股市投资,又有一套不同的逻辑。他们往往几分钟之内就决定投资某只股票。
同时,还需要完备一些“软件”:
第一,不要设置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投资。投资者应当把自己的投资组合业绩与有关的基准指数作比较,设定一个较为现实的期望值。
第二,必须评估自己真正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不是没有风险的,判断承担风险的能力包括从投资组合与心理两方面衡量财产损失的潜在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资产值突然下降或近期持续下降的时候,才开始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第三,作为一个经验不是很丰富、手段也不算太高明的投资者,不能像大师们那样无所顾忌地运用资金,而应该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投资者进入投资市场固然是为了获利,不过绝对不可以贪得无厌。贪婪的人往往会犯两个错误:一种是当股价上涨时,迟迟不肯卖出,因为怕价格还未达到最高点就卖出了,以后会吃亏;另一种是当看好的股票价格下跌时,总想着还会继续下跌,就想等一等再等一等,以便买到更为廉价的股票。这两种错误的结果就是,错过了最佳的赚钱时机。
总之,投资者应当在心理素养和客观条件方面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投身市场当中。
◇个人投资者比机构投资者更有优势
在投资中,专业投资人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聪明,业余投资者也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愚笨,只有当业余投资者一味地盲目听信于专业投资人时,他们在投资上才会变得十分愚蠢。
——彼得·林奇
一般人认为机构投资者拥有大量的资源,应该比个人投资者更具有优势。
可是彼得·林奇却看好个人投资者,认为个人投资者比机构投资者更加灵活,更有战胜大盘的可能。个人投资者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时间成本、资金管理和研究的独立性。具体表现为:
(1)个人没有相对硬性的规定,可以自由地根据个人自己的判断买卖,不用担心建仓被别人发现以及买卖相对的自由度更大;
(2)个人投资不需要考虑资金被别人赎回的情况,在资金管理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拿出合适的资金投资;
(3)个人投资没有那么大的资金规模,只要分析正确,用钱买卖股票不会引起市场的关注,可以重仓持有少数几只股票,从而获得集中投资的优势;
(4)个人投资者不存在业绩的压力,对市场交易或买卖没有把握或把握不大的时候完全可以空仓等待,根本没有必要与其他人比较收益率。专业的投资机构则不然,业内互相的直接对比往往会让落后的投资经理背上更大的思想包袱;
(5)在研究方面,个人可以用空闲的时间集中对有限的股票进行研究,而且有很多个人由于具备地域优势或者行业优势,更可以获得比专业的投资机构更加有效的信息,比如个人所在地就是上市公司所在的地方或者是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
彼得·林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劣势主要表现为:
(1)专业投资者是一群乌合之众(彼得·林奇认为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股市上的输家,只是平庸而已,比没有头脑的业余投资者还是会好多了);
(2)专业投资者往往滞后许多年才发现好公司,他们只在上涨的最后一段时间是对的;
(3)机构投资的严格检验筛掉了许多大牛股;
(4)“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职场法则使基金经理总是毫不犹豫放弃赚大钱的可能性而选择亏小钱的确定性。这种法则也使得他们趋于选择同行都选的股票,结果就是大家都重仓持有IBM;
(5)机构用选股名单选股,而选股名单必须经过30位委员一致同意。而我们知道根本不存在一部由全体委员共同写成的名著或谱成的名曲;(6)每季度一次的业绩评比使得基金经理急功近利。给大客户做投资的基金经理尤其受到来自客户的压力和干扰。一般来说基金经理要花近1/4的时间向同事、上司和客户解释自己的投资;
(7)资金规模过大也是基金经理的劣势之一;
(8)专业投资者为了逃避指责,尽量避免认输,例如他们不会以19元的价格重新买回以前11元卖掉的股票。
个人投资获得成功在彼得·林奇看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他甚至认为如果一个受过严格量化教育的人在投资时往往会有更大的不利。按照这位投资大师的说法,买股票靠的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
彼得·林奇股票投资的步骤
彼得·林奇是新一派的以价值为中心的投资大师,他继承了价值论的最精髓部分,但又不拘泥于此,他充分享受成长股带来的巨大收益,但又不沉醉于股价之中。他的许多投资思路和策略显然可以供我们借鉴。林奇投资思路开阔,在选股时不受行业的限制,也不在乎市场的循环周期,只要该股票确实具有投资价值(这种投资价值必须是调查研究的结果),就会果断地进行投资。
彼得·林奇股票投资主要有7个步骤:选择目标企业、收集调研资料、评估内在价值、分析市场价格、确定买入时机、分配投资比例、确定持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