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达哥拉斯的演讲更是吸引了各阶层的人士,他对议事厅的权贵们说:“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起誓是很严重的行为,不到关键时刻不要随便起誓,每个官员应能立下保证,保证自己不说谎话。”毕达哥拉斯还打破了妇女被禁止出席公开会议的风俗成规,当时的热心听众中就有他后来的妻子西雅娜。她年轻漂亮,颇具才华,曾给他写过传记,可惜已经失传了。
数学思想是毕达哥拉斯所有思想中最伟大的,他认为,万物都是数,是数经由各种各样的形式构成的。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也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数的关系。毕达哥拉斯找了各种各样的数,长方形的数目、三角形的数目、金字塔形的数目等,它们由一些数目小块构成,都具有美好的形状。而最完美的数是十,当时人们能看到的天体只有九个,他硬给加了一个,取名“对地”。
勾股定理早已为中国人和巴比伦人所知,不过最早用演绎法对其进行证明的大概可归功于毕达哥拉斯。据说毕达哥拉斯和弟子们当时足足杀了一百头牛来庆祝这个有名的发现。
对此,亚里士多德评价道:
“有些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投身数学,并最先推进了这门科学。经过一番研究,他们认为,数是一切存在的本原。”
靠着男女老少均有的大量信徒,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们在许多地方取得军政大权,几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统治者,他们甚至建立起了一套圣人统治制度。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哲学王的朝代,今天的哲学家只能感叹毕达哥拉斯之神气,而独自怆然涕下了。
后来,由于民主运动的冲击,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克罗顿的活动场所遭到了严重破坏,毕达哥拉斯被迫移居梅达彭提翁。
朝气蓬勃的毕达哥拉斯,到了晚年不仅学术上趋向保守,而且政治上反对新生。最后他死于非命,享年80岁。
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丑:毕达哥拉斯对于野鸟有什么意见?
傻瓜马伏里奥:他说我们祖母的灵魂也许会在鸟儿的身体里寄住过。
小丑:你对他的意见觉得怎样?
傻瓜马伏里奥:我认为灵魂是高贵的,绝对不赞成他的说法。
小丑:再见,你在黑暗里住下去吧,等到你赞成了毕达哥拉斯的说法之后,我才可以承认你的头脑健全。
这就是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转世说”。不知道毕达哥拉斯的灵魂是否转世过,但他的影响力早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灵魂。
原子和虚空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
有这样一个人:无论你对他多么不感兴趣,你都不得不仔细地考察他的思想;倘若忽略了他,你对古希腊哲学的理解与判断就会出现失误,你更不能以所谓篇幅有限为借口来请求原谅,这个人就是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海滨城市阿布德拉。色雷斯位于今天的马其顿共和国境内,是块人才辈出的宝地。而当时的阿布德拉就是个大商埠,海外贸易发达,各地商人来往频繁。
德谟克利特的父亲在当地很有资产和地位,德谟克利特也见多识广。小时候,他做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并对东方文化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德谟克利特特别喜欢旅行,年轻时就开始到处游历,从南面的克里特一直到东面的波斯。
成人后,他即到雅典学习哲学;他在埃及居住五年,便向数学家学了三年几何;他曾在尼罗河上游逗留,研究那里的灌溉系统;他还在巴比伦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德谟克利特肯定也拜访过埃塞俄比亚和印度等地,前后长达十几年。回到故乡后,他开始担任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追求,并在艺术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
在整个希腊文化史上,除了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博学多才的程度无人能望其项背。但是,他喜欢沉思的生活胜过活跃的生活,因此婉言谢绝了公众所赐予的极高荣誉而孤独地度过余生。
其实,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这样。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十分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的一间小屋里。有一次,父亲牵着一头牛走进又走出小屋,他竟丝毫没有察觉。德谟克利特的想象力本来就很丰富,可他还要刻意地去培养。他愿意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就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充分激发自己的想象潜能。
德谟克利特的外出旅游,花费了父亲留给他的绝大部分财产。他又整天写着一些“荒诞”的文章,还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于族中有人认为他发疯了。而另有些人企图霸占他剩下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内的事务不加理会,把好好的一个花园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法律,犯有此罪之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但是,聪明超常并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竞被判无罪释放。
大家知道,赫拉克利特开创了一个永无休止的运动概念。可到底怎样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这变动不居的世界呢?原子论之父留基波给出了较为圆满的答案。
留基波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就是原子和虚空,它们都是事物生成的原因。后来,德谟克利特将老师的思想加以发展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一个理论体系。
然而,德谟克利特到达雅典之后,兴奋不已地与路上行人交流谈心,竟然发现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自己的鼎鼎大名,不由得惘然若失,甚至很久以后他一回想起此事还愤愤不平地说:“我到了雅典,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我。”
或许,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在古希腊并没有太高地位,但他到今天已经获得了空前的认可,两千多年前的理论被20世纪的物理学证明了有着惊人的准确度。
“原子论”的名字很熟悉,可它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要确实说清楚还真得费点口舌。依据德谟克利特的描述,原子的大致形态具体想象如下:
形状:一些各式各样的小粒粒,方的、圆的、扁的、长的都有;
硬度:它们是不可分的,内部没有一点空隙,无论多锋利的刀也休想砍开;
数目:比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还要多得数都数不清;
种类:与数目一样,也无限的多;
大小:不定,有的大过磐石,有的小胜蚂蚁;
温度:也不定,有的热如火,有的冷似冰;
重量:还是不定,有的重比泰山,有的轻若鸿毛;
寿命:与天同寿,与地齐庚,不可毁灭。
除了上述特点,原子还有一项最为根本的个性:永恒不停地运动,从产生到现在到将来。
最初,无数原子都处于漩涡运动中,重的在中央旋转,聚成大地;轻的被抛到外层,任其游走。它们相互碰撞,或因勾连、纠缠而结合,或因错开、脱落而分离。世间万物因不同形状的原子结合而产生,又因它们的分离而消逝。
德谟克利特称之为“必然性”,他说“万物都根据必然性生成”,“没有什么事物是任意产生的”。另外,原子的这种漩涡运动是无序的,所以“原子在虚空中乱作~团”。那么,作为运动源泉的灵魂或心灵,实际上应该是精细的球形原子,因为“球形是最易于运动的形状”。
德谟克利特用“流射说”进一步解释了感觉的成因,“影像是一种空气,眼睛处于潮湿状态;当眼睛接近可视对象时,两者之间的空气被压缩,影像朝向眼睛运动,并进入眼睛的潮湿状态之中,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印象来。”不过,“有两类知识,一类真实,另一类模糊。模糊的一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真实的知识明显地与此相区别。……当模糊的知识在细微的领域中不能再看、再嗅、再尝、再通过触摸而被感知时,那种真实的知识就参加进来了。”所以,感觉“不是按照真理,而是按照意见显现的。事物的真理是:只有原子和虚空。甜是约定的,苦是约定的,热是约定的,冷是约定的,各种颜色也都是约定的。实际上就只有原子和虚空。”
总而言之,世界就像一个人,有生也有死。因此,没有永恒的世界,只有永恒的原子和虚空。
道生万物
——老子(生卒年不详)
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先河的老子,民间流传着的他的故事就像他自己的思想一样丰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日聃,“老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他生于楚国苦县,即今天的山东鹿邑县。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就是管理“藏室”的史官。老子一向只注意研究学问,不在意个人得失荣辱,虽然学识渊博,却一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公元前516年,在周王室内部的权力争斗中,贵族王子朝失败,带着所有典籍逃走。老子再无“藏室”可管,于是骑着青牛,离开东周来到函谷关,在镇守函谷关的周大夫尹喜的盛情邀请下,写成了共有五千字的《老子》上、下两篇。老子写完书后,重新骑上青牛,出函谷关,从此不知去向。
《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开篇,提出了一个最高的哲学概念“道”,老子哲学就是由“道”推演出来的,他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始祖。
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贯成为一个整体,突破了古代哲学以政治和伦理为轴心的局限。老子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生成的,是天地万物之源,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在内都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庄子所继承和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对中国古代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闪光点是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观察到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世间万物有阴阳、刚柔、强弱、兴废等分别。他还发现对立的事物能够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了防止物极必反,导致衰落,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要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举动,始终保持着像“道”那样冲虚而不盈满的状态。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表现在军事战略方面就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同时还要注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他还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指导思想,比如,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以水攻坚,没有攻不下的,以此来说明柔弱能胜刚强。
老子的道的本性是自然的,他提出了天道自然的观念。
他认为天地的运行是自然而然、不假外力的。人也应该和万物一样,是自然的,人生必须消除主观和外在的干涉,使其自然发展。
在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论。老子把人民的饥荒、贫困看作是多欲的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结果。人民起来为“盗”,轻生冒死,其责任完全在于统治者。老子主张用“天之道”来取代“人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这样就能够解决社会所存在的一切弊端。
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是对统治阶级的“有为”进行的揭露和抨击。老子提倡这种“无为”之治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也就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千百年来,老子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哲学、伦理道德、政治、文化甚至是中国人的思维,他的思想为战国时代的庄子等人所继承,形成了道家学派。《老子》也被奉为道教的三大经典之一,尊称《道德经》。老子还受到西方的推崇,《老子》的英译本多达40多种。
老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可以说没有老子,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将是不完整的。
乐天知命
——孔子(前551-前479)
孔子祖上曾是宋国人,而且还是贵族,后因宫廷内乱才逃到鲁国定居。孔子的父亲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立过两次战功,任陬邑大夫。他先娶发妻施氏,生有九女;于是娶得一妾,生下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却因其脚有毛病,不甚满意;后又娶一妾,又生一子,即孔子。
孔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在鲁国任委吏、乘田等小吏。30岁左右,孔子成为知名的学者,奉诏开始办私学,广收门徒。公元前515年,答齐宣王问政时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未得重用。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开始为推行其政治思想奔走各国,备受冷遇。公元前484年,孔子返回鲁国,晚年一直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公元前479年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