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4500000008

第8章 名辩思想的发展(3)

公孙龙(约前325~前250),复姓公孙,名龙,字子秉。战国晚期赵国人。活动年代迟于惠施,与荀子同时而稍早。政治上,他曾劝燕昭王“偃兵”(息兵),曾与赵惠文王讨论过“偃兵”。做过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客卿”,深得平原君器重,待之甚厚。他曾劝平原君勿以存邯郸而受封。先后与魏侔、邹衍、孔穿等阴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面对面地辩论,是位活跃于战国末年政治舞台上的著名辩者。

公孙龙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公孙龙子》十四篇。传世的《公孙龙子》仅存六篇:《迹府》、《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迹府》是后人为公孙龙作的传略。剩下的五篇,不足三千言。而西汉扬雄称“公孙龙诡辞数万”。由此看来,公孙龙的著作散失不少。上述五篇是研究公孙龙思想的主要材料。

1.公孙龙的思想体系

《公孙龙子》一书存在着自己内在的体系。全书内容涉及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五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名实论》可视为公孙龙哲学体系的本体论。本体论所要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哲学研究只有上升到本体论的研究层次,才能真正摆脱具体经验的局限,在理论思维的最高层次即最抽象的水平上把握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本质联系及这种联系产生、发展的规律。《名实论》中公孙龙开宗明义即指出“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即构成世界本原的是“物”。物的具体化是“实”。而“实”的“不旷”、“不过”谓之位。

《指物论》是公孙龙哲学体系的认识论,着重介绍了人的认识形式之一概念及其与被反映、指称的物的关系。这种认识关系用公孙龙的话说就是“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即天下之物没有不是通过概念来反映、指称的。但反映、指称物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概念所反映、指称的物。《坚白论》作为对《名实论》、《指物论》的进一步论证与补充,对认识论问题提出见解。人的认识始于感性认识。感官各有分工,不能互相替代。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认识,经过分析作用可以抽象出事物的“共性”。这种“共性”与具体事物的属性是不同的。《通变论》、《白马论》则是以具体例证证明《名实论》、《指物论》中以极其抽象的范畴所叙述的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公孙龙子》的名辩思想散见于各篇之中。《名实论》中的“唯谓”理论:“唯乎其彼此”,集中地表述了同一律思想。《白马论》中围绕“白马非马”

这一命题的分析论证,正确地体现了属、种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通变论》中对“二无一”命题的论证指出了类的区分标准,什么是“正举”,什么是“狂举”,如何避免出现“狂举”等问题。可以说,《公孙龙子》一书中所体现的哲学体系在我国先秦独树一帜。它以高度的思辨性、抽象性,对思维的反思而成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名辩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论你是反对它,还是赞成它,否定它还是肯定它,总之,它是那样耀眼,惹人注目,你不能不去研究它。

2.《公孙龙子》的名辩贡献

下面依次简单介绍一下除《迹府》外各篇的主要内容及名辩思想。

(1)《名实论》

这是全书的第六篇即最后一篇。本篇在全书中是极重要的一篇,是全书的逻辑理论基石。为了便于理解全书的深邃思想,我们首先予以介绍。本篇在公孙龙思想体系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构成世界的是物: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

首句即揭示了其立论的唯物主义基础。物是泛指,物的具体化便是“实”。某实无论在其内容或范围上都与某实自身应有的内容与范围相等、相符,。即正处在其应处的位置上则称为“位”。某物不在其应在的位置上称为“非位”。非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过”,一是“旷”。所谓“过”,是出现了某物超出、超越了其应有的内容与范围。

所谓“旷”,是出现了某物缺少了其应有的内容与范围。某物的内容与范围既没有超越,也没有缺少则是“位其所位焉”,即恰好在其应在的位置上,这种情况称为“正”。某物即具体的实总要通过名(概念)来反映,通过语词来表达。所以,所谓“正”就是名与实相符。如何达到“正”?

就是对某个概念所反映内容的修正,即准确把握。达到名正的准则或标准是“唯乎其彼此”,即一个正确的概念必须只反映一个或一类确定的对象。具体说来,就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即彼名限于指称彼之实,此名限于指称此之实。而不能“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即不可以用已称谓彼之实的。“彼”之名去称谓此之实,也不可以用已称谓此之实的“此”之名去称谓彼之实。因为“名,实谓也”。“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原则极其准确地表达了西方传统逻辑中的同一律思想。

(2)《指物论》

本篇是全书第三篇,讨论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属于公孙龙思想体系的认识论。全篇论述的是“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一论题。所谓“物”即《名实论》中所说“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的物,天地及其产生的一切就是物。“指”本是用手去指某物这一动作,引申为对世上万物的指谓、称谓。意为概念。“物指”表示的是与具体物相结合的事物属性的概念。如白马、白石之白,坚石之坚,即是物指。抽象的不与任何具体事物结合的自、坚即为指,引申之,抽象的马、牛等概念也是指。因为其不与任何一个具体的对象相联系,但它又是许多具体对象的抽象。明确了以上“物”、“指”、“物指”几个范畴的含义,就可以明了“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原来是说,世上万物没有不是由概念来反映、指称的,但反映物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概念所反映指称的物。物本来就是天地之间所具有的。指(概念)却是天下本来所没有的。如果世间万物没有指(概念、名称)进行反映、称谓,人们对世间万物就无法表述、区分,人之间的互相交流将成为不可能。天下万物是客观存在,当然不可以被说成是概念(指)。物不是指,通过换质,也可表述为物是非指,二者是等值的。

(3)《坚白论》

本篇系全书第五篇。阐述的仍是认识论问题,可视为对《指物论》的补充。中心论题是:

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

为了论证这—论题,文中首先指出人的认识始于感性认识。眼、耳、鼻、舌、身,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各有其不同的作用。例如,眼的视觉区分不同颜色,手的触觉分辨外物的软硬等。感官各有分工,不能互相代替。因此,某一感官不能同时兼得不同的感觉。眼视石得白不得坚,手抚石得坚不知白。公孙龙将某一感官不能感知同一对象的其他属性这种情况称为“离”。这是有客观根据的。某一客观对象的许多属性之间一般不具有必然联系。一块石头是白的并且是坚硬的,白色与坚硬对同一对象——这块石头而言,两种属性之间不具有必然联系。坚硬的东西不一定是白色,白色的东西不一定坚硬。看到某物白色不能必然推知其坚硬,摸到某物坚硬不能必然推知其是白色。视石知其白不知坚,故坚离。

抚石知其坚不知白,故白离。所谓“离”并非白离开石、坚离开石离此而去之离。那么对同一块坚白石,由于人们感官的作用不同,坚对于白石(视白不得坚),白对于坚石(抚坚不得白)各自到哪里去了呢?公孙龙称之为“藏”。隐藏起来只是未被感知的代名词,并非不存在。可见,公孙龙的“离”,其实质是指认识,包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分析作用。《坚白论》中还指出这种所谓藏是“自藏”,即认识主体对被感知对象属性的“知”与“不知”的自然转换而成的隐藏。正因为“自藏”由视而得白石二,坚藏。由抚而得坚石二,白藏,而不是坚白石三。

同类推荐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艺术经典2

    中国艺术经典2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热门推荐
  • 魔法纵横之冰火战神

    魔法纵横之冰火战神

    一份情感,让他陷入生死边缘。一份执念,让他巧遇机遇。一次机遇,让他再次感受爱恨情仇。机遇过后的他宛如重获新生,他能否为自己打开自己的人生道路呢?书友群:122101448新书求人气求推荐各种求,保证你们不会失望!
  • 花起梦落:妮子爱情

    花起梦落:妮子爱情

    她站在樱花树下,为樱花浇水,风一吹樱花的花瓣落在她的发上。哪怕只有个侧脸却没得如画一般。画的一角,一个亚麻色的少年在静静观看,刀削般的侧脸还显得稚嫩,他看得如迷,痴迷,贪恋。最后却像雾一般消散在梦里。十二岁的樱花雨。十八岁的壁咚。他们的一切如天注定。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 全球涅槃

    全球涅槃

    陌路间,生或死。人性之初或善,人心之末或恶。仰望天,飞兽掠空,不见雀鸟。一切恍然若梦…盛世涅槃,浴火重生。科技与神话的大碰撞,为生存而战的飘摇血雨…帝尸怒吼霸王图,万里古木蔽金乌。顽童覆掌九州动,黑龙浮空雷霆轰。===================拥有时间轮盘的青年手晃铃铛的道袍少女误吃太岁肉的胖子废宅再现洪荒!再封神!三皇五帝齐掀波澜万物复苏,万族林立!“要叫我掌门大人!...”小萝莉极力改变清脆的声音,模仿恶魔低语
  • 上古之路

    上古之路

    人究竟是安排命运,还是....被命运安排。脚下的路,是继续前进,还是...就此停步。
  • 巫门传人

    巫门传人

    钱是个要命的东西,可还有比钱更要命的。我是天地银行的伙计,八一八烧纸的十三禁忌。
  • 万象破

    万象破

    世态万象,无破不立。武者,挑战生命的极限;智者,追求最高境界的存在。他们不是争雄称霸,而是为了生存,还有正义!
  • 重振大宋

    重振大宋

    一个金牌特工因为一次任务被人暗杀灵魂附身到一个南宋悲催太子赵竑的身上,面对内有奸臣当道,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外有北方宿敌金国频频进犯和蒙古国的虎视眈眈,他又该如何抉择与应对?蒙古南下,崖山之役是否重演?************************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与正史多有出入,请谅解!
  • 怪咖天之骄

    怪咖天之骄

    萧阴漠出生时就家遭灭门惨案,幸被雪狼谷的一个和尚救下,从此,萧阴漠便和雪狼谷结下不解深缘。萧阴漠被迫习武却走向了武学巅峰,且看他如何大乱江湖?且看他如何悠从牡丹花下?且看他又如何在黑白两道之间玩转?
  • 诸天谣

    诸天谣

    遥远的宇宙深处,一柄长剑划破星空,指向太阳,沿途星光无不熄灭。面临灭世危机,一位来自不明空间的少年怯怯抬起头,仿佛一只躲藏在阴沟里的惊恐小老鼠。是谁在翻江倒海,涸泽而渔?是谁在千万里外,只手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