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4500000002

第2章 序言

众所周知,所谓逻辑学(此指传统逻辑,又叫普通逻辑,形式逻辑)是以思维的形式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源头在古希腊,发端阶段代表人物有芝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至亚里士多德才使之成为一独立学科。亚氏的《工具论》是该学科的奠基之作。后经斯多葛学派等的继承与发展,使古典演绎逻辑渐趋完善。从16世纪至19世纪英国人培根、洛克、穆勒(弥尔)倡言归纳,使逻辑学内容除演绎外,更趋全面。可见,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国外传人的。

其学科名称“逻辑”一词是外来语,像无线电、坦克、咖啡等词—样是夕卜文翻译过来的。

第—个将逻辑这门科学介绍给中国人的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学者李之藻(1565—1630)。他于明崇祯二年(1629)与人合作将一本原文是拉丁文的葡萄牙高因盘利大学耶稣会会士的逻辑讲义译成中文。书原名直译是《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此处辩证法系指纯抽象的推理方法即形式逻辑。中文取名《名理探》。李之藻把拉丁文逻辑一词Logica音译为“络日伽”,意译为“名理”。

时光流逝,两个多世纪过去,到了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英国来华传教士艾约瑟(1823~1905)将英国人耶芳斯(1835~1882)写的一本英文逻辑书《逻辑初级读本》译成中文,取名《辩学启蒙》。他把英文Logi(逻辑)译为“辩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著名学者王国维(1877~1927)译了耶芳斯另外一本逻辑教科书,原名直译是《逻辑基础教程》,中文则译为《辩学》。同样是把英文Logic译为“辩学”。

清末民初,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1854-1921)将Logic译为“名学”。他先后于1902年、1908年两年翻译了两本英文逻辑书。一本是英国人穆勒(今译弥尔)写的《逻辑体系:演绎与归纳》,译成中文的书名是《穆勒名学》。另一本是耶芳斯的《逻辑初级读本》(与艾约瑟译的《辩学启蒙》依据的是同一本书),严复译成中文书名是《名学浅说》。值得注意的是,严复除了将Logic意译为“名学”外,在译作所加的按语里第一次将Logic音译为“逻辑”两个汉字。

严复虽然第一个将英文Logic音译为“逻辑”两个汉字,但并未提倡、推广、使用。

刻意提倡以音译“逻辑”

两个汉字作为学科名称的人,是学贯中西的章士钊先生(1881~1973)。辛亥革命前后,他先后发表了《论翻译名义》、《论译名》、《论逻辑》等论文多篇,与不同意见者展开论战,力排众议,力主取音译“逻辑”二字作为学科名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始有人用“逻辑”作为著作名称。此后,逻辑一词才在我国较为广泛地使用起来,逐渐取代名学、辩学、名理学等译名成为学科名称。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前辈先贤引进逻辑之初把Iogic译为名理学、名学、辩学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他们认为名理学、名学、辩学这些名称可以指称代表逻辑这一学科呢?

这是由于我国古代就有着丰富的逻辑思想。在先秦即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即产生了以《墨经》和《荀子·正名》为突出代表的粗具体系的逻辑学说——名辩学,并达到了我国古典逻辑的高峰。

章士钊说:“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而逻辑之理,存乎天壤。”那么,作为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国,存于中华大地的逻辑之理是什么样子呢?中国古代把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一类学问即逻辑之理用什么名称去称谓呢?研究中国逻辑之理的人算什么家、什么派呢?张岱年先生指出中国古代“这些关于命名立辞的方法论学说与西方古希腊所谓逻辑约略相当。……在中国则称为‘名辩之学”一。我国古代把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论辩术一类的学问称为“名学”、“辩学”或“名辩之学”,其研究者称为“辩者”、“辩士”或“辩察之士”。“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汉朝人始称这类人为“名家”。

我们有什么证据或理由说名学、辩学或名辩之学指称的就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呢?孔子在我国最早提出了“正名”理论;公孙龙著有《名实论》;墨子教育弟子有“谈辩”一科;荀子有《正名》篇;墨子之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派而“俱诵墨经”。《墨经》又称《墨辩》。西晋鲁胜作《墨辩注》,其序言说:

“墨子作辩经以立名本。”以上理论或著作无不与名、辩有关。近人严复在其译著《名学浅说》中指出:“夫名学为术,吾国秦前,必已有之。”可惜的是严复之言似嫌笼统。但其言之凿凿,必有所据。是否受了光绪二十三年(1897)孙诒让(1848~1908)致梁启超一封信中的观点影响不得而知。该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特别值得一提:“尝谓《墨经》揭举精理,引而不发,为周名家言之宗,窃疑其必有微言大义,如欧士亚里大得勒(亚里士多德)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孙诒让认为《墨经》是先秦名学的代表,其中一定有与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培根的归纳逻辑及古印度因明学相类似的内容。严复以名学指称逻辑,而中国古代秦朝建立之前必有名学,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就有逻辑,当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学说。比严复更加明确地称中国古代逻辑为名学的人是胡适(1891~1962),他在留学美国期间的博士论文,英文题目直译为《中国古代逻辑方法的发展》,他自己译成中文则是《先秦名学史》。这是我国第一本中国逻辑史断代史专著。此后,郭湛波著有《先秦辩学史》,于193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研究的内容是名学,评述的是辩者。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名辩学指称的就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

古代人为什么给搞逻辑的人起个辩者、辩士、察士这样的称呼呢?首先看“士”字。汉许慎《说文解字》:

从一从十。孔子日:“推十合一为士。”

“士”字构成与十、一有关。“推十合一”是什么含义?为什么能“推十合一”的人就称为士呢?清朝人黄生有一个解释:“《说文》引孔子‘推十合一为士’,言能综万理于一源也。”士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善于分析与综合。如果从逻辑的角度看,“推十”是否由一般到个别,而“合一”却相反,是从个别到一般呢?如此,则前者即“推十”是演绎法,而后者则是归纳法。“推十合一”

四字简洁表达了人类思维进程中两个不同的方向。当然,这是一种推测,真正成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清朝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

凡能事其事者称士。《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日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意为能成就某项事业,胜任某项工作的人就称为士。

学识渊博,古往今来的事都懂,能判别事物的正确(然)与错误(不)的人就称为士。可见,能称为士的人,不是一般的人。

再看辩、察。辩、察指人的大脑特有的属性或功能:

思维。《墨子·经上》说:

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

能听,是耳朵的功能,依据听到的声音而了解讲话人的思想,这是通过大脑的思维作用达到的。讲话,是嘴的功能,根据所说的话而使得人的思想得以显现,这是通过大脑的思维作用达到的。古人认为“心”是人思考的器官:“心之官则思。”心的辩、察作用即人的大脑的思维作用。

这样看来,辩士、辩者、察士就是搞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的研究的人。这些人当然是搞逻辑学研究了,当然并不仅仅限于逻辑研究。到了汉朝,才统称先秦这些辩士、察士为名家。《汉书·艺文志》正式列名家一派。

同类推荐
  •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化石(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本书内容包括:电视剧艺术基础、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简况、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文艺等。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收藏入门

    收藏入门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这原是一曲脍炙人口的爱情歌词,可是用它来形容收藏者错失一件心爱的藏品却是再生动不过。当然错失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因为吃不准“货色”不敢拿,有的人是因为囊中羞涩“拿不动”,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于是只有落寞惆怅、一声叹息。
热门推荐
  • 成为英雄吧

    成为英雄吧

    公元二零四三年,英雄联盟终於变成了全息游戏。我是英雄开发部的一名准英雄开发员,为了从无数份提案中筛选出真正的英雄,我们被送入虚拟的瓦罗然大陆作为一名孩子。无论是已有的提案还是个人创造的新提案,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在英雄联盟之中留下足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线惊魂

    无线惊魂

    当今社会没有人可以离开手机,它已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手机带来的便捷,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铃声响起,带来的不只是远方的问候,也可能是一场场无尽的梦魇!时代在召唤!你。准备好了吗?
  • 娱乐圈的爱:总裁大大的心肝

    娱乐圈的爱:总裁大大的心肝

    他,外界传闻冷血总裁,年仅22就拥有数亿身价,从未有过绯闻,外界也没见过真面目,传说各国的总统见了都怕,杀人不见血,但专宠她,遇见她后,变的很暖!她,领证时被男友和闺蜜背叛,和他一纸婚约定下终身,这期间她从三线小明星到影后少不了他的默默支持,在所有人都讨厌她时,他还在她背后默默支持她,两人由一纸婚约到修成正果!(我一定会把这本书写好的,都支持我哦!O(∩_∩)O~)
  • 重生农家败家子

    重生农家败家子

    一个现代宅男穿越成为传说中种田文里的败家子,身为家中最小的儿子,爹娘宠着,虽然家境普通,仍然咬牙供他上学,一家子都指望着他中秀才,做大官,可是原身据说及其不靠谱……
  • 天凡战圣

    天凡战圣

    他是一个传奇人物。在实力和天赋的辅佐,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之路。为保护亲人,为保护朋友踏上了修仙之路。屠杀正道虚伪狡诈之人,保护魔界正直善良之人且看林天凡,一步步踏上强者之路!天凡战圣,看林天凡,凌驾天圣!!!
  • 缘是时间的过错

    缘是时间的过错

    这是一部校园作品,在里面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爱情,那一段易逝的青春岁月残留的是遗憾还是无悔。。。
  • 轻松掌控你的潜意识

    轻松掌控你的潜意识

    意识有显意识和潜意识之分,显意识相对于庞大的意识群来说只是冰山一角,而人的大部分本能、思维、习惯均来自潜意识。潜意识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一个人如果掌控了自己的潜意识,就能完成完美的自我升级。根据统计,一般人只用到了10%的潜意识力量,但事实上,潜意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领域,它可以在我们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角落被发现,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找到使用这种强大力量的方法。本书就是你“找到另一个更厉害的自己”的敲门砖。
  • 九龙传说之血玉佩

    九龙传说之血玉佩

    江湖传言:九龙现,天下乱...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江湖上更是血雨腥风。落霞山下冷剑山庄,一夜之间遭人灭门,老幼妇孺一百七十多口人皆被杀害。十年后,江湖上出现了一个青年人,手中的剑正是冷剑山庄消失百余年的天绝剑,他的出现将会引起江湖上怎样的血雨腥风。而随着他的出现,失传百余年的九龙决又重现江湖,这是否应证了‘九龙现,天下乱’的传言、、、
  • 这一次,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

    这一次,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

    大二的风心琪遇见了转学生林冬,一次机缘巧合让他们互有好感,度过了大学最美好的时光。然而毕业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开彼此的手,经过了更多的磨砺,这一次,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