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清明上河图》传奇
清明时节的北宋都城汴梁,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街头的店铺、货栈、客舍鳞次栉比,来往的船只穿梭于汴河之上……这时一个儒雅文静的男子正出神地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他就是翰林图画院待诏张择端。为了画好《清明上河图》,他每天都要将见到的街景记在心上,几年后他完成了5米长卷《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当张择端把凝结着自己心血的杰作献给当时在位的皇上宋徽宗时,一向喜爱书画的宋徽宗大为赞赏,说他的画真实生动,技法高超,并用他著名的“瘦金体”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5个字,还特意钤上了双龙小印,成为收藏《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人,此画也因宋徽宗收藏而价值倍增。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攻破汴京城,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的宝物,《清明上河图》也随之落入民间。这是《清明上河图》第一次出宫。
100多年以后的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在攻占金朝和南宋城池同时,元朝人接收了大量的珍贵书籍和字画,《清明上河图》也被幸运地收进了元朝的皇宫。《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进入皇宫了。
《清明上河图》虽然被收入了皇宫,但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忽必烈根本不知道《清明上河图》的珍贵价值,于是它长时间被遗弃在库房里无人问津。有一天,元朝内务府的一名装裱匠在书库里发现了《清明上河图》,装裱匠欣喜若狂,他早就听说过这幅名画,没想到在书画堆里意外地发现了它。从见到宝画的那一刻起,装裱匠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画偷出去。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掉包计,用一个仿本偷偷地把原作换了出来,然后把原作《清明上河图》以高价卖掉了,发了一笔大财。就这样,《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被盗出皇宫,流落到民间。
在此期间,《清明上河图》曾经被元朝人杨准、明朝人李东阳等人收藏。
时光荏苒,转眼又过了300年。到了明嘉靖年间,这幅珍贵的名画藏在陆完家里。当时掌权的大奸臣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思质得知后,便花800两纹银从苏州人王彪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信以为真,非常高兴。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思质,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思质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使严嵩在众人面前非常尴尬,愤怒之下便要寻找时机杀死他,连临摹此画的王彪也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陆完死后,他的儿子因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给昆山的顾鼎臣,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严嵩终于把真迹《清明上河图》弄到手了。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官场失意,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进入了明朝内府。这是《清明上河图》第三次入宫。
传说《清明上河图》进入了明皇宫后,有个叫朱希忠的朝官非常想得到它,就和内廷合谋,想用钱向皇帝买画,万历皇帝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就在此时,有个小太监得知《清明上河图》很值钱,就偷了画。正当小太监想把画带出宫时,听到有人来了,吓得把画藏到阴沟的石头缝里。没想到突降大雨,当小太监再去取画时,《清明上河图》已经被雨水泡烂了。后来东窗事发,小太监被杀了。
其实,这只是时人的杜撰,真正把《清明上河图》盗出宫的窃贼是权重一时的太监冯保,因为他得手后竟在图后作了附庸风雅的题跋。《清明上河图》第三次出宫再度流落到了民间。
《清明上河图》到清朝先由乾隆时进士陆费墀(安徽相乡人)收藏,他在图上有过钤印题跋,后被乾隆进士毕沅(今江苏太仓人)得到。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极为丰富,他买回《清明上河图》以后,经常和弟弟毕泷(清代收藏鉴赏家)一同欣赏,现今画上仍有二人印记。毕沅在关中任职时,对地方上的文物尽心修缮保护,不料这些却成了他的“罪行”。毕沅死后不久,湖广人民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百口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入宫。这是《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宫。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中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完好无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中。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的末日也到了。溥仪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有不少人趁机进宫抢夺宝物,《清明上河图》随着大批珍贵文物流散到了民间,第四次散出皇宫。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放军干部张克威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47年,张克威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负责人林枫。林枫将《清明上河图》送到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
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在800多年的岁月更迭中,蒙受无数劫难,四次进入皇宫,又四次被盗出皇宫,辗转几代收藏家、鉴赏家和帝王贵族之手,阅尽世事沧桑,几度沉浮,演绎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传奇,最终结束了崎岖坎坷的厄运,找到了它永远的归宿。
《清明上河图》有多少个版本?
目前,《清明上河图》国内外公私所藏有60多个版本,我国内地、美国、法国、英国和日本都有收藏。这些繁简不一的版本,究竟哪一卷《清明上河图》才是宋代张择端的真迹呢?
经学术界专家的长期考证,大多数意见认为,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版本应是张择端的真迹,因为该版本流传有序,题跋、印鉴一应俱全,并著录在《石渠宝笈三编》里,又在清宫珍藏,所以诸多理由证明它的身价非同一般。
13.扑朔迷离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也叫“传国玺”,是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传说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奉秦始皇的旨意刻的,以此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凭证,所以,历代帝王都把收藏这颗玺视为国运昌盛的象征,当做国家最重要的东西。有之则象征“受命于天”,失去则预兆“气数已尽”。如果皇帝登基而没有这枚印玺,就常常陷入“白版皇帝”的尴尬境地,容易为世人耻笑。为了争得这枚印玺,历代帝王不顾一切,争夺残杀,使得传国玉玺在动荡飘摇中屡易其主,最后落得个无影无踪的迷局。
据说“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打磨而成。关于和氏璧,还有这样一段传说。春秋的时候,有个楚国人叫卞和,有一天在山中发现了一块璞玉,将其献给了厉王。厉王让玉工鉴定了一下说是石头,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等到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仍以石头为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后来文王当了国君,卞和仍然献玉。断事英明的文王让玉工剖开一看,果然是块玉质上好的宝玉,于是制作成璧的形状。又因是卞和发现的,故称之为和氏璧。威王当政时,相国昭阳因灭越有功,威王便赐予和氏璧作为奖赏。昭阳在宴请宾客的时候,混乱之中和氏璧被人偷走。有人怀疑盗贼是门人张仪,但几经拷问也没有结果。愤恨之下张仪投奔了魏国,随后又来到秦国,当上了秦国的宰相,游说诸国联秦攻齐,并出使楚国,最终拆散齐楚的联盟,捉住了怀王,攻下郢都,占领了楚国,总算报了一世之仇。
后来赵国太监缨贤得到了和氏璧,献给了赵惠文王。秦昭王听说,愿意用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恐怕献璧之后得不到城,便派能言善辩的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几经周旋见秦王无意给城,于是当庭慷慨陈词,宁死抗争,最终令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嬴政十九年,秦攻下了赵国,得到了和氏璧。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便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让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雕琢为国玺,从此这枚印玺就走上了颠沛流离的坎坷之途。秦嬴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的时候,一阵狂风巨浪险些把龙舟打翻,仓皇之中秦始皇将传国玉玺扔到了湖里,希望能够震慑住湖水的发威,这是玉玺的第一次失落。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8年以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传国玺献给了朝廷。
秦子婴元年(前207年)冬,沛公刘邦攻打灞上,秦国眼看就要灭亡了,秦王子婴亲自将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终于灭秦建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得朝权,便开始搜寻传国玉玺的下落,听说藏在长乐宫太后那里,就派了他弟弟王舜去取。太后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将国玺扔在了地上,摔破一角,王莽指令工匠用黄金修补完好。等到王莽被杀后,禁卫军校尉公宾拿到传国玉玺,把它献给更始帝刘玄。后来赤眉军杀了刘玄,立刘盆子为皇帝。刘盆子兵败宜阳后,又将传国玉玺送给了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末年的时候,朝内大乱,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等人进宫杀了宦官,段珪带着皇帝逃出宫中,传国玉玺混乱中不见了踪影。
汉献帝时,董卓当道。孙坚领军攻打洛阳。一天,一个士兵看见城南甄宫中的一口井中冒出五彩的云气,走近一看,发现井内有个自尽的宫女,颈上系着一个小匣子。士兵们好奇地把那个匣子捞上来,发现里面所藏的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大喜,把玉玺藏在妻子吴氏那里。袁术抓走了吴氏,得到了玉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带玉玺逃到许昌,这时正值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所以这枚传国玉玺绕了一大圈又回到汉室之中。
南朝的时候,传国玉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的更迭,隋统一时收进了宫中。大业十四年(618年)3月,隋炀帝杨广江都(今扬州)被杀,隋宣布灭亡。玉玺落到了萧太后手中,她带着太子元德逃到了漠北的突厥一带。
唐太宗时,李世民因没有传国玉玺,命人刻了很多“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充当传国玉玺。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带领军队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返回中原,传国玉玺归到李世民手中。
唐朝末年,各国纷争天下。唐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废了唐哀帝,夺取传国玉玺,建立了后梁。16年后,李存勗灭掉后梁,建立了后唐,传国玉玺也就归了后唐。13年后,石敬瑭引领契丹军到洛阳,末帝李从珂带着传国玉玺在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再一次失踪了。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后,到处寻找传国玉玺的下落,但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直到北宋哲宗时,有位叫段义的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传国玉玺,把它送到朝廷。经过13位大学士的考证,认定是始皇帝的那枚传国玉玺。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进汴梁,徽、钦二帝被俘虏,传国玉玺落到了金人的手里。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世祖忽必烈死后,传国玉玺竟然出现在大都的集市上,权相伯颜命人购了下来。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的历代印玺一律磨平,分给王公大臣刻成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也就消失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北伐,蒙元朝廷逃到了漠北。明初,太祖派徐达攻打漠北,说是消灭元的残存势力,实际上是在寻找传国玉玺,但始终没有什么收获。
明清两代,也出现过传国玉玺的影子,但都认为是赝品。清初时,紫禁城收藏的39枚御玺,其中一方被称为“传国玉玺”,但乾隆皇帝都将其看成仿品,不足而论。
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结束了小朝廷的局面,冯手下将领鹿钟麟等人找溥仪索要传国玉玺,但一直没有结果。
“传国玉玺”作为历代帝王的镇国之宝,在几千年的递藏中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色彩,这其中经历的沧桑变故,血雨腥风都化作了古老的传说,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川流不息,绵延不绝。
汉代赵婕妤玉印的流传
汉代赵婕妤玉印,被历代收藏家视为印中之宝,通体为纯白玉所制,上面有一凫钮,雕琢得很精细;凫钮上呈现醒目的血红色斑块。印的横断面上刻篆体“婕妤妾赵”四字,由此肯定是赵飞燕所用之物。宋代时由王晋卿收藏,元代归顾阿英的金粟山房所有。到明代,曾有人献给嘉靖年间的大奸臣宰相严嵩,又被项子京天籁阁、锡山华氏真赏斋、李日华六研斋等私人收藏家拥有。清代,历经钱塘何梦华、秀水文后山、仁和龚定庵、道州何子贞等之手;光绪年间藏入南海潘氏海山仙馆,直到到民国时期由山东潍县陈簠斋家中流出,成为徐世昌的弟弟徐世襄的私藏。经过几千年辗转,这枚汉代赵婕妤玉印最终在故宫博物院找到了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