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名将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五绺长髯、威风凛凛、执刀跨马、冲锋突阵”。但魏有“不肯下人”“又性矜高”的缺点,是人才而不是奴才,所以诸葛亮始终只是用其人而不信其人,仅作为借用力量。这种存在戒心的用人态度必然使自己失去“股肱”之助。
作为蜀国屈指可属的猛将之一,魏延为刘备江山的建立可称得起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演义》中魏延的第一次出现,正值刘备携民渡江败走襄阳之时,此刻的刘备可称是一败涂地狼狈万分,身边兵不过千疲卒,将不过张飞赵云,后有曹操雄师追击,前有蔡瑁张允刁难,可说是进退无路、存亡末卜。在这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是原本与敌对双方基本无干的魏延。魏延就是凭着一颗男儿的血性之心,为了搭救刘备君臣和数十万百姓,才不惜得罪蔡瑁张允这些奸佞谄媚之辈,在襄阳城下与名将文聘战数十合,最后落得家人被杀只身投奔长沙的下场。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然而,令魏延始料不及的是,正是这种完全发自内心的仗义之举,后来却成为诸葛亮认定其“脑后有反骨”的最初起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用人过于苛刻,反倒难得可用之人。
魏延的第二次出现,是在赤壁大战之后,刘备攻略汉上九郡之时。当时,不可一世的关羽率兵袭取长沙,遭到了老将黄忠的顽强阻击,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地,又是心高气傲、血性方刚的魏延为其解了围。当时,为报答战场上关羽的不斩之恩,三箭虚射的老将黄忠受到了太守韩玄的误解,被绑赴刑场即将斩决。读者看到此处,不禁为黄老将军的生死捏了一把汗,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魏延激于义愤而高呼:“黄汉升乃长沙保障,杀汉升即杀长沙百姓也”拔剑而起,斩了轻于杀戮的昏聩之辈韩玄,大开城门,迎接刘备大军进入长沙。
岂知,等诸葛亮一到,首先就是下令要斩有功无过的魏延,其理由是“居其士而献其地是不忠也,食其禄而弑其主是不义也”。幸亏刘备不失为创业明智之主,念忆旧恩从诸葛亮先生刀下救了魏延。从此,刘备的帐下又多了一员东挡西杀、威风八面的猛将,魏延也得以在刘备帐下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才华,数十年间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可以说,无寸之地的刘备之所以能三分天下,与他的慧眼识人是分不开的。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无论魏延的功劳有多大,就是那一句主观臆断的“脑后有反骨”,最终还是造就了猛将魏延的一生悲剧,而这悲剧的策划者和导演者恰恰是那位被刘备待之如师、为众将奉之如神的著名贤相诸葛亮。
为了完成此举,诸葛亮开始了深谋远虑的计划,上方谷一战,诸葛亮在安排火攻的时候,其实是计划将司马懿父子连同诱敌的魏延一齐烧死在山谷中的,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瓢泼大雨不仅救了司马懿父子,也使诸葛亮置魏延于死地的计划破了产。
就是到死,诸葛亮也没有忘记魏延。他对杨仪,一个不见其功的普通幕僚委以统军重任;对马岱,这个蜀营当中的一勇之夫密授了锦囊妙计。通过这一系列见不得人的小动作,诸葛亮终于完成了除掉这块哽噎在心口上数十年“反骨”的最后部署。
然而,颇具讽剌意味的是,杨仪在权力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竟说道:早知如此,当初丞相死时,吾若以全军投魏,何至有今日耶?这一番话倒是真正地告诉了九泉之下的诸葛亮,到底是谁的脑后真的有反骨。
不仅对魏延,对其他确有所长又有些缺点的能人也往往使用不得法,处置极端、偏颇。如对待刘封的“刚猛难制”,诸葛亮即劝刘备因其上庸之败而趁机剪除。其实刘封倒是一员可信用的战将,后来刘备为此也很后悔。对有点自高自大,自诩“宜为诸葛亮之贰”的廖立,他虽也曾赞誉过他是可以与庞统相比的良才,可是长沙一失之后便不再重用了。后来更是因为他发了点牢骚,说孔明“不任贤达而作俗吏”,就被放逐汶山,老死蛮荒。
在企业中,每一支队伍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这支队伍才会有强劲的战斗力。
张预在《十一家注孙子》中说:“不责人之所不能,故随材大小,择而任之。”诸葛亮显然没能得此真谛。也因此,他死后竟是“蜀中无大将”的局面。
在企业中,每一支队伍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这支队伍才会有强劲的战斗力,才会为企业带来活力与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能够以其知识的专业与广博来发现每一位人的“才”之所在,从而可以使整个企业在用人上做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对于这一点,现任创维数码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深圳电子商会会长王殿甫先生深有体会:“用人之长,记人之功,容人之过,急人之难”。
耐心地组合下属,朽木也可用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然天下之“朽木”皆不可雕乎?非也!朽木虽难雕,但亦可雕。对于低调管人的领导者来说,“天下无一不可用之人”。
曹操从实际出发,成功地促成了张、李、乐三人性格上的互补,不但使三人关系实现平衡,更为团队谋求到了最佳的整体效应。
《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张辽、李典、乐进三人之所以能够守合淝退东吴军队,靠的就是曹操巧妙的人才组合。
东吴来攻,曹操派人送木匣至合淝前线,上面写道:“贼来乃发。”当孙权来攻时,张辽等取匣来看,上书:“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当时曹操远在千里之外的汉中,为什么要送个木匣,对守卫合淝做出如此具体的安排?曹操是极善用兵的,他为什么要违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军事原则?
其实,曹操这样做是因为他极清楚三位将军的作战能力、用兵特点、性格修养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张辽坚决执行曹操以攻为守的指令,表示自己亲自出击,和敌人“决一死战”,展示了广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李典“素与张辽不睦”,对于张辽提出的建议,起初“默然不答”,后为张辽的行为所感动,立即表示“愿听指挥”,反映了公而忘私、勇于捐弃前嫌,豪爽直率的性格。
乐进是个中间人物,态度模棱两可,对张、李二人都不敢得罪,并有些怯战。
由于张辽的模范作用,使三个人消释前嫌,在危急关头同心作战,把不可一世的吴军打得七零八落。这一战令“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若不是曹操的巧妙安排,虽大敌当前,这三人也定是难以形成统一的决策,更无法协同作战,发挥各自的特长。
曹操从实际出发,成功地促成了张、李、乐三人性格上的互补,不但使三人关系实现平衡,更为团队谋求到了最佳的整体效应。
我们再看三国之中的蜀国,刘备在得诸葛亮之前,虽然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但就如司马懿说的那样:“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没能发挥应有的威力。孔明一到,对人才进行了合理的搭配,使他们在交相辉映中闪现出了更加夺目的光辉。
国外的研究认为,一个经理班子中,应有一个直觉型的人作为天才军师,有一个思考型的人设计和监督管理规程,有一个情感型的人提供联络和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并且最好还有一名冲动型的人实施某些短期的任务。这种互补型的人才组合,得到的结果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实现人才群体的最优化,用人时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企业领导者用人,不光要考虑其才能,更要注意人员的编组和配合。
企业领导者用人,不光要考虑其才能,更要注意人员的编组和配合。比如,一个部门有三个经理,他们平级而无主从,此时,最好的安排是:一个富有决断力,一个具有协调的本事,另一个擅长行政事务,在这种人力资源状况下可组成一个有头脑、善协调、有生气的领导集体。如果三个都擅长决断,意见相左时,势必各行其是,谁也不听谁的;如果三个都具有行政能力,遇事就难有人出来拍板,而陷于琐碎事物中;如果三个人都只有协调能力,既无人决策,也没人做实际工作,也干不成事情。
所以,在一个人才结构中,管理者应该冷静而耐心地了解各组织成员的力量,任人以长,周到地集中各组织成员的力量,让各人才因子之间有一种相互补充的作用,使团队的力量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3 低调管人实现等级与平等的平衡
我们都知道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同时,“补偿原则”的存在也是必需的,处境最不利的人应该得到最大的利益。一个团队中也是同理,等级关系的产生是必然的,但消除明显的等级差异则是领导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低调能够消解下属的等级意识
领导者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求得贤臣良将,有精干的下属辅佐。
激烈的现代竞争中,领导者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求得贤臣良将,有精干的下属辅佐。
但大多数有本事的人都个性十足,不会轻易为人所用。对领导者来说,放下架子,拿出诚恳的姿态,低调求得贤才,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秦昭王每遇到这样的人,总是恭恭敬敬地对待,尊重他们的脾气,从来不倨傲于人。所以手下聚集了一群人才,让他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五跪”请范雎的事例,颇能说明他对待人才的态度。
秦昭王为人开明,雄心勃勃,欲建立宏图大业,一统天下。然而,这并非易事,凭他一人单枪匹马,显然不行。因此,秦昭王一心招揽天下贤才。范雎原为一隐士,广读诗书兵法,颇有远略,为当时著名的贤人,远近闻名,周游列国,以求明主。来到秦国后,被秦昭王所知,准备将其召为属下。
秦昭王很快便驱车去请范雎,一见到他,便屏退左右,单独说话。秦昭王走上前去,跪而请教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由此可见秦昭王的一番苦心。屏退左右为范雎畅所欲言创造条件;屈尊而跪,则表明自己对范雎的尊敬和求贤的诚意;称其为“先生”,则表明自己谦虚求贤,以能者为师;“何以幸教”,则表明自己求贤心切和欲图治世救国的雄心大略。
这一跪,虽将秦昭王的诚恳之心表露无疑,但范雎的架子更大,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复跪而请教”,说:“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这是二跪,且态度上更加恭敬,丝毫没有不满之神色,但范雎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这第三跪打动了范雎,秦昭王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雎开始说话,道出了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
针对范雎的顾虑,秦昭王第四次下跪,说:“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省,先生乃幸辱至于此,是天以寡人恩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人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秦昭王意思很明确,他要让范雎进言,必先消除其顾虑,才能令他言无不尽,对自己一统天下有所帮助。而秦昭王这种极具亲和力的做法,也的确实现了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