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充分发挥主持人管理协会的作用
我国与主持人有关的协会有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等。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是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直属的专业委员会,是为落实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改善和加强播音主持队伍培养与管理的指示精神,根据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需要,由原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和原主持人节目委员会合并重组而成,2005年4月1日开始启动工作。
成立于1987年8月16日的播音学研究委员会聚集了全国一流的播音主持学术专家和学者,是全国播音界权威的学术组织。17年来(截至2004年),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共举办了16届“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奖”和15届“优秀播音与主持论文奖”的评审工作,自1999年起连续编辑出版了6辑《播音主持艺术》系列丛书,为中国播音主持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培养了大批播音主持人才和学术科研骨干。
原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6月16日,从1994年至今,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评选和优秀论文“金笔”奖评选,在全国也具有广泛影响。此后,2002年12月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和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两个委员会合并重组,成立节目主持人委员会,旨在进一步推动业内播音员、主持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扬广播电视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播音主持工作水平;同时促进与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交流与合作,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播音员、主持人培训,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播音主持队伍服务。播音主持委员会还将致力于加强播音主持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建立健全行业倡导、协调、保障、约束和仲裁等机制。
1.3主持人管理制度的探索
主持人聘用制将市场机制引入对主持人队伍的管理中,意味着改变广播人事管理制度统包统配的计划模式,形成新的人事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主持人之间的竞争,增加了主持人的危机意识。主持人聘用制根据市场导向设置节目,根据节目需要聘用适合的主持人,主持人这个职业再也不是可以抱着终身不愁的“铁饭碗”。另外,对其他人来讲,也增添了更多的机会,只要是符合聘用条件的人都可以通过岗位应聘,与电视台签订合同,成为一名主持人。主持人的门槛不再高高在上,让人可望而不可即。主持人聘用制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主持人一旦达不到电视台和观众对其的要求,电视台就可以解除与他的合约,形成优胜劣汰、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
以前,在人员使用上,一些优秀的电视台员工因为无法获得正式编制而成为“三无人员”。所谓的“三无人员”即“无正式聘用关系、无长期合同关系、无充分劳资保障”,中央电视台就曾经因为“三无人员”的问题而受到“非法用工”的指控。从1993年《东方时空》创新的“第二用工”制度开始,大量的编外人员占据了央视的员工队伍,这一比率曾达到70%以上,这给央视的人事管理增添了很大的负担。
首先,绝大部分编外人员处于灰色地带,游离于国家劳动法规之外,有台人事部门批准后聘用的,也有各部门或科组、栏目自行聘用的,无法与电视台确立正式的劳动关系。
其次,编外人员存在人情用工现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专业知识水平比较低。
再次,编外人员报酬发放不规范、不透明,大多编外人员的报酬通过支付稿酬、劳务费或者票据报销的方式解决,列入节目生产成本。
最后,没有建立编外人员的招聘和辞退机制。
2002年,中央电视台在坚持事业性质不变的基础上,尽量寻求用市场手段配置人力资源的方式,由编制内用工的单一轨道向编制内、编制外两种用工形式转变。2002年的4月5日,中央电视台举行了全台员工聘用制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央视的人事管理已经由身份管理转向了聘用合同管理,随后,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下设中视劳务派遣公司,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三无”问题迎刃而解,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保障。但是,随着栏目的扩版和频道的增加,有些栏目又私自招收了一些未签合同的人员。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该法在处理事实劳动关系时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更高,也正因为此,新法在正式实行之前直接促成了央视2007年7月大规模的“规范用工”运动,被清理人员达到1800多名。
“台聘”、“企聘”、“部聘”、“组聘”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央电视台一些部门开始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有了“部聘”——部门聘用、“组聘”——节目组聘用等说法。
2003年,央视大规模人事改革,建立劳务派遣制度。根据央视官方发布的信息,截至2003年5月底,央视编外人员达到7142人,占全台人数的74%,是编制内“台聘”职工的2.85倍。经过改革,到2004年6月,央视共清退1654名不适宜留用的临时人员。到2004年年底,共有5000余人与中视汇才文化有限公司签约,并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入央视工作。从此,没有了“部聘”、“组聘”的说法,央视只有两种人:“台聘”、“企聘”。“企聘”人员与央视形成劳务关系,医疗保险、公积金等社会保障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工资报酬从节目经费中列支。
采编播一体化
凤凰卫视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像陈鲁豫、吴小莉等知名主持人都具有采编播一体化的能力。由于低成本的控制,致使主持人没有帮手,没有专门的写作班子,所有稿件都要亲自参与选题、构思、采访和写作,甚至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就要上场,面对急需信息的观众,组织语言,将事件的真相传达给观众,还要适当做些评论。这对于一名主持人来说,就不仅是露个脸,充当别人的传声筒那么简单了。而敬一丹在成为主持人之初,就让自己往采编播一体化的主持人方向发展,自己主动去了解财经知识,并改变阅读习惯,培养自己采编播一体化的能力。
摸索中的主持人中心制
主持人中心制是将主持人作为主持人工作团体的核心,通过主持人这个中介把“前台”和“后台”连通起来,由主持人控制节目的选题、设计、采访、写作、编辑等,编辑和记者主要为主持人做一些后援性的工作,根据主持人的意图搜集资料,落实具体的采访任务。主持人中心制中,主持人既主持节目又管理节目,减少了其他冗余的管理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节目的运转。
“主持人中心制”最早出现在美国。196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创办了电视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该栏目以调查性报道为主,由沃尔特·克朗凯特担任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曾经在报社和通讯社工作过,具有丰富的媒介知识和阅历,因此其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把握能力和对重要新闻场合的控制能力显得极为出色,于是,他的上司答应了他做“编辑主管”并拥有实际权力的要求。也是从克朗凯特开始,晚间新闻的播音员成为“新闻主持人”,这些“主持人”对新闻报道选题和制作过程的参与程度和决策作用越来越大,这就是“主持人中心制”。有学者认为,“主持人中心制的实质就是主持人摆脱了符号化和模式化,主持人个人成为节目内容的独特要素,进入了媒介产品的核心价值。”的确,主持人中心制出现以后,主持人与栏目的契合度大大加强,主持人本身成了节目的重要看点,甚至成为媒介的核心产品,是媒介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
实行主持人中心制,具有诸多的优点。目前,我国媒介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往往一档优秀的节目成功后,会引来大批的效仿者,内容、形式换汤不换药,甚至连名称都一样。但是,一个节目可以被复制,其主持人赋予节目的品牌内涵却是无法复制的。节目就是主持人,主持人就是节目,两者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主持人除了是节目的传播者、驾驭者之外,也是节目本身的一个重要元素。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崔永元因为患上抑郁症而离开《实话实说》以后,该节目的收视率迅速下滑。尽管临危受命的和晶万般努力,也无法使《实话实说》再回到当初的荣耀之中。和晶休产假后,主持《世纪大讲堂》和《非常接触》的阿忆暂时接替了和晶的位置,可是仍然没有带来满意的收视率。据阿忆自己讲,《实话实说》是他的“滑铁卢”。有记者采访阿忆,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阿忆告诉记者:“我对自己的表现也并不认可,其实是可以做好的,你去看看我主持的《非常接触》就明白了,这两个节目我的表现完全不同。”阿忆还坦言,“国外往往都是新主持带着自己一套人马过来。我曾经挽救了那么多收视率低的节目,但都是由我的公司经手,与现在完全是两种方式,”究其原因,“因为,那是我自己掌管的节目,我是这些节目的总策划。”言外之意,阿忆实际上是在赞同主持人深入参与到节目的策划及制作过程中,这样对于节目的理解和把握才会更为准确、到位,做起主持来才会得心应手。目前,我国大多数栏目还是实行编导中心制,主持人大多还是扮演着传声筒的角色,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过也有一些栏目已经开始了主持人中心制的尝试,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一些主持人既是本栏目的制片人,又是本栏目的记者、编辑。
不过,在我国,“主持人中心制”被添加了更多的政治色彩,国外的“主持人中心制”在我国成了“主持人行政中心制”,而并非“主持人内容中心制”。已经从央视转战东方卫视的方宏进毫不留情地指出,“中国的电视主持人行业有一点很不好,一个主持人的价值只体现在做官上,一个主持人能当上制片人当上台长,那意味着他成功了,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在国外,一个普通主持人能坐上主播的位置那才是他最骄傲的、最牛的。以前在央视就见到很多做得很好的主持人和记者,在得了一些奖之后就去做制片人做主任去了,这很不好,很可惜。”
这一点白岩松深有体会。最多的时候,他是三个栏目的制片人,虽然获得了体制内的行政权力,拥有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话语权,但这样的权力却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比如他就曾经因为劝说两位吵架的同事而耽误了准备节目的时间。这种连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需要一一过问的所谓的“权力”,并不是主持人中心制所需要的权力,主持人中心制所需要的真正权力应该是围绕节目内容的绝对支配权,“应该是主持人思维内容的中心制。”(白岩松语)由主持人选材、策划、采访、播出,在这些过程中,所有主持人身边的人员只起配合作用,主持人的决定无需获得任何人的行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