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900000012

第12章 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的语言逻辑(3)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写作中又出现了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消息略作介绍。

(1)动态消息。动态消息是同经验性消息(典型报道)等相对而言的,类似西方新闻界的硬新闻。它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在内。它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有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要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

(2)综合消息。它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它涉及的面较广,声势较大,能给人较为完整的印象。它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既有面的形势、成就、趋向,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分析,讲求点面结合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善于将概貌的介绍与具体事例的叙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概括起来它也有以下几个特点:它所涉及的新闻事实不像动态新闻那样直观易见,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它要通过综合新闻事实来表现新闻主题;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面貌;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代;注重分析,但又以客观的方式来表现,作者尽量不直接出面发议论。

(3)经验性消息。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一种消息体裁。它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做法,它偏重于交代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篇幅一般比其他体裁要长,但不宜贪大求全,应注意其针对性。这类消息贵在题材重大、典型,提供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写作时要着眼于政策,避免陷入事务性与技术性之中。

(4)述评性消息。它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型,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

(5)特写性消息。它是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段和事件场景的消息体裁。它的特点是运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它重描写,要求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但其描写多用简笔勾勒的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而重在传神。

(6)人物消息。人物消息是以人物为主的消息,迅速地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它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典型的事实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时效性强,其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时”,要求快速采写、报道;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人物消息写作中要注意选准新闻人物,但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将人物消息写成人物通讯。

(7)解释性消息。这是一种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它不但报道事实,且侧重于阐明事实的意义、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等。这种消息多用于我国经济工作的政策、方针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新问题。解释性消息中的解释并非指作者的直接、明白的阐释和分析,通常是通过运用背景材料、引用有关方面的说法等多种方法,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8)预测性消息。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种消息。它要求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类消息常用于展望市场及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竞赛的成绩、结果等。

2.消息传递中的概念逻辑

在一类事物的众多属性中,有些属性是非本质的,或者说某些属性在某个特殊环境中是不起决定性作用的。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9日的《凤凰早班车》中,鲁豫在介绍香港《东方时报》一篇题为《中美关系正面临历史的转折》的评论时,在最后加了自己的一点说明:(转述评论文章的主要观点)“……现在美国正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和谈判筹码增加了。”这里有一点我必须说明,事情发生以后,中国人民还有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愤慨和抗议,并不是为了今后在国际谈判中给自己增加一个筹码,而是为了一个中国领土主权,这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应有的立场。显然,从中国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此事件有损祖国利益,从辩证逻辑思维角度来看,这一事件的确增加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和谈判筹码,但这是美国自己造成的。这样主动灵活而旗帜鲜明地传递信息,既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又不失主持人应有的原则立场。

后来介绍报上刊登的烈士许杏虎和朱颖的遇难照片时,鲁豫以沉痛郑重的语气解释说:电视作为传媒深入人心,不应该播放过于血腥的照片,但在一个特别的时刻,这样一张照片,所有有良知的人都应该看到:我的右下角是朱颖生前……的确,很多时候,播放血腥场景不被允许。但此时此刻,这张照片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概念属性,而成为一种见证,成为一种激发爱国热情、寄托哀思之物。并且,逻辑思维教会主持人要注重与受众心理的沟通,更增强了消息类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驾驭感”和主导作用。

另有一例,有一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新闻》是这么报道湖南水灾的:湖南有个地方叫城陵矶,它位于长江和洞庭湖的交会处。城陵矶水位涨落,备受各方关注。昨天凌晨1点,城陵矶水位是35.54米,并从高位开始缓慢回落,这表明,今年长江第四次洪峰已顺利通过城陵矶,洞庭湖人民再一次战胜了洪峰。主持人在传递消息的同时,对于水灾的概念属性提供了知识性背景,便于观众更清楚地了解灾情。也只有了解了环境背景,才可能理解消息传递的全部信息。

现场播报——事实的内涵与外延

现场播报是最能体现广播电视优势的一种报道形式,“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一般来讲,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必须在现场口头完成,这也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前往现场的路上”,凤凰卫视的这一口号几乎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有电视人的新闻理念。于是,现场报道承载起了电视新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

现场报道是新闻事实的一种表达、呈现方式或曰报道形式,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体裁,并不和专题、评论等体裁矛盾,同样,它和非事件性新闻题材也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更不和“深度”背逆。作为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现场报道应该兼容并包于多样化的题材或体裁,任何先验的限定都可能成为电视新闻生命活力的桎梏,毕竟,电视新闻的生命在于现场报道。我们必须突破“现场=原始物理场所”的认识,拓展现场空间序列,以再现完整的新闻事实并还原现场报道的本来面目。

1.如何把握新闻现场

首先,要努力挖掘现场资源。主持人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主持人在现场作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现场感,那么怎样将观众带入现场呢?怎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这样的问题必须在现场报道时进行考虑,主持人还要考虑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画面来展示,哪些问题必须作口头叙述。同时,脑子里应该想象现场环境画面和自己的口头叙述在电视屏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构图形态,分析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什么。面对采访对象,主持人要问到点子上,同时要注意面对镜头。主持人只顾及到同采访对象交流,而忘了收看的观众,结果是观众很难受;主持人只顾自己面对镜头,忘了同采访对象交流,观众看了也很别扭,感到采访不真实。主持人在大庭广众下作现场报道,有时会受到许多现场观众的围观,有时要在一群人中进行报道和采访,这种状况往往会让主持人分散精力,也容易忽视“现场编辑”的要求。这时主持人首先要沉着冷静,无论现场怎么热闹,也不要分散注意力,要时刻想到画面规定的方方面面,不可对个别细节有所忽视。

其次,要活跃新闻播报形式。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使观众在观看电视时,时刻感受到的是他们身边环境的变动,从而增强对新闻的关注度,这是当前我国各级电视台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主持人作为控制节目发展局面的主导,应多从受众的位置体会节目的播报形式。新闻报道就像是老朋友在给大家讲最近发生的故事。凤凰卫视的新闻报道形式则由庄重到随和:吴小莉主持新闻、陈鲁豫说新闻、董嘉耀讲新闻、窦文涛侃新闻,老外方保罗戏说新闻。报道者也由一而二,由二而三,从播报式到对话式再到侃天式,越来越近于生活原生态。新闻以让人不必设防的轻松形式进入观众的生活,其现场感相当强。北京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报道》,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新闻观察》,江苏卫视的《新闻早餐》、《晚间报道》,陕西卫视的《新闻末班车》,中央台二套的《中国报道》以主持人和嘉宾沙龙式的交谈形式播报新闻,也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

再次,要控制个人情绪。一般来讲,主持人走进现场,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现场,是很容易产生情绪的。因为他看到了现场的情形,听到了现场的声音,闻到了现场的味道,这比文字稿件来得直接,也更容易让人激动。这时主持人更要控制情绪,以更恰当的方式、更贴切的语言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这件事意味着什么。语言是报道中的纲,我们常讲提纲挈领,就是这个意思。此外,还要让采访对象读懂你的表情,当然不是做作,也不是说要装出某种样子,那样就成了表演,背离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美国一项对新闻主持人素质的权威调查显示,真诚是排在理智和经验之后的第三大必备素质,真诚的表情能让主持人和观众的交流更便捷、更有效。让观众在看到主持人的同时就基本上了解了新闻的性质和内容或者说是问题的严重程度,这样的现场报道应该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我想这应该是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吧。

同类推荐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本书是作者筹备东湖小学开始,以学校建设为主线,记录关于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校联系等各方面的内容。本书内容为前两年的记录。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热门推荐
  • 培养聪明宝宝就这样简单

    培养聪明宝宝就这样简单

    本书介绍了婴幼儿教育的相关内容,包括孩子就是孩子,要玩着教育聪明宝宝成长环境什么样接纳孩子,发现他的闪光点天才的家教智慧,你懂吗等内容。
  • 少年篮球传

    少年篮球传

    当你感觉一无所有的时候,不妨拿颗篮球走到球场,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 一路有你,岁月静好

    一路有你,岁月静好

    我想说:在爱情里,有人你追我逃,他追得越快,我跑得越快,这种近乎压抑的爱情得到了又如何?为什么不停下来,给对方充足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有人只求奉献,希望将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另一方,殊不知真正的爱情不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本文的女主是一个“傻白甜”,她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很中二,一旦关于命运的抉择,她就会变成精明强干的女王。
  • 春风十里,不如吻你

    春风十里,不如吻你

    讲述了萧逸然和苏黎的相识,相知,相爱,分离,重逢的一系列故事,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现实所迫,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快乐以及痛苦,最后终于放下了心里的芥蒂走在了一起。
  • 娘子凶猛

    娘子凶猛

    我到游泳馆工作,听说这里有个美女自拍被吓死,死就死吧,可她偏偏还赖上了我,非要做我娘子……
  • 一起来做妖怪吧

    一起来做妖怪吧

    成为妖怪的一份子会是怎样的一番精彩呢,来,一起来做妖怪吧!
  • 残杀军团

    残杀军团

    为何沉睡在潭低一百多年的婴儿曾经年复一年的吸纳着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修炼的天赋却如此平平,为了这么一个修炼平凡的孩子当初的逆天改命是否真的值得,后来又是什么原因开启了孩子体内的潜力?让他走上强者为尊的道路?在这一条残酷,无情,血腥的道路他又该怎样来面对。以至后来,仙人?妖怪?呵呵。。原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 传奇战士在末世

    传奇战士在末世

    除了此世之外,还有其他的世界么?或许有。那另外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哪?不知道。那么,另外的世界,会不会与此世非常相同,只是有可能在某个时间拐点上,发生了意外哪?天知道。
  • 与你的相遇是命中注定

    与你的相遇是命中注定

    “喂,我喜欢你!”女生的脸慢慢的红了起来,“傻瓜,你知道我等这句话多久了吗?”命中注定了,让你遇见我,而我会变成你唯一的信仰。
  • 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160个经典故事

    让青少年养成好习惯的160个经典故事

    本书精选了160个关于自信、乐观、孝顺、诚实、设定目标、关注细节、时间管理等27个方面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中渗透着习惯的力量,对青少年朋友的阅读可以产生强烈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