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使新闻节目显得日益重要,加深新闻节目的深度也势在必行。本文运用传播学原理探讨新闻节目的语言模式,通过模式的构建深化对新闻语言的理解,让语言承载更多的信息,开发深度新闻,以最终增强电视节目的竞争力,强化传播效果。
1.深度新闻节目是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
电视事业的发展,选择余地的增加,民众素养的提高,使观众日益成熟,他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视听要求也水涨船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爱好的观众有不同的收视要求,电视已由大众化走向了分众化。在这样一个多元化、分众化的时代,一个声音、一种表情,单向传播显然已经不能符合观众的口味。同样是新闻,大众关心的不仅仅是“是什么”,还有“为什么”,人们希望知道更多的新闻背后的故事,希望听到有人解读政策法规的内涵,评价事实所代表的意义。
新闻资讯类节目的火暴不是偶然的,除了老牌新闻节目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几十年不衰外,各地的新闻资讯类节目也是如火如荼,特别是在民生新闻的发源地江苏,新闻节目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需要有深度的新闻。原因就在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社会出现的信息冗余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扮演信息的收集者、筛选者、分析者的角色,他们必须当好把关人,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搜集挑选、甄别鉴定、归纳评价。电视新闻节目需要深度,也需要有深度的主持人语言。
2.探索新闻节目语言模式可以促进新闻传播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新闻节目的质量竞争也日趋激烈,没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新闻分析,就事说事的新闻不免单薄肤浅,缺乏吸引力。“有一说一”已经不够,我们要的是新闻综述、新闻背景、新闻链接、新闻分析或评论这样的“有一说四”。所以探讨新闻类节目的语言模式,进而深化和利用这种模式,对促进新闻质量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综观各种新闻类节目和其所使用的文体,包括叙述、议论、对话,或许我们可以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来把握新闻语言的传播规律,以便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其本质,强化传播效果。“传必求通”,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交流的媒介。但是相同时间段里的语言,其承载的信息量不同,传播的效果就会不同。人类传播的本质就是创造并运用符号表达意义的行为,就是意向的流动。语言——毋庸置疑——是人类发明的最高明的抽象符号之一。我们认为,探讨语言符号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模式,可以深刻认识新闻传播的规律并强化传播效果。本文把新闻节目的语言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
(1)新闻语言的九宫剖问立体模式图
这种模式是由两个坐标轴构建的一个二维平面,一个是包含“他人”、“自己”和“社会”的关联人坐标轴,一个是包含“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坐标轴。这六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九宫图。
具体来说,这种模式是指,不论是访谈、对话、综述、评论等形式中的哪一种,不管涉及的是哪一方面内容,新闻语言都可以归纳为时间和关联人这两方面的信息。也就是说,具体的新闻语言在逻辑上总是可以划分为关系他人、自己、社会和过去、现在、将来这六个方面的信息链。众所周知,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人都处在由社会、他人和自己交织成的关系网的一个节点上,所以关联人这个坐标轴可以姑且理解为一个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横向坐标轴,它体现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同时,人又不是孤立的、机械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都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以人总是要被放在时间的坐标轴上来理解,这条坐标轴可以被看做一条表现时间纵深的竖轴。所以看似纷繁复杂的社会新闻,千头万绪的消息报道、综述评论其实都是围绕着这横竖两条轴、六个相关因素展开的。此外,把“自己”这个要素置于九宫图的中间一列,是指在实际的新闻语言中,要展开相应的交流,需要从相关对象说开去,由已知信息过渡到未知信息。这里的所谓“自己”,指的并不是主持人或读者自己,而是相关报道、访谈、评论中的新闻对象,是新闻的当事人。
这个模式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从以上横竖两条坐标轴和六个相关要素去解读新闻综述、新闻评论、新闻访谈等新闻节目,由此看出其发展的结构脉络,同时它也可以为我们策划写作新闻文案提供参考思路。
(2)新闻语言的三原色交叉重叠模式图
新闻语言的第二种模式可以用一个由三个圆叠加的三原色图来表示。三个圆分别为一个问题的正面、反面和相关类似面。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面和正面相重叠的部分代表问题的原因,类似面和反面相重叠的部分代表结果,正面和反面相重叠的部分表示对比、辩证的关系。三个圆都围绕一个相应的问题展开,所以三圆重叠的核心区域代表问题或话题。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三原色模式图提供了一个分析新闻语言的新视角。探讨一个问题,我们要把它说深说透,就事论事是不行的。那么如何另辟蹊径,创造新意以发人深省?三原色模式图为我们总结了一个方法,即我们可以从事情的相关对立面和相关类似面说开去。这种语言模式对新闻评论特别有益。比如对一个新闻事件,我们可以“正说说,反说说,类似方面再说说”,然后总结其中的原因,预测可能发生的结果,在正反对比中把握其间的关系,深化评论效果。三原色图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闻语言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指导新闻实践。
举例说明。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刘元元在《元元说话》栏目中运用的新闻评述语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三原色语言模式。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对京郊某村的“队长他妈”以代收信件的方式向收信人索取“手续费”的做法作了介绍,然后评论如下:这位老太太今年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特硬朗。我想,如果她不是队长他妈,她可能就是一个特慈祥的老奶奶,能教街坊的小媳妇做针线,能给孩子们讲故事……可当了队长他妈,怎么就这样了?是要依仗家里人的权力把便宜占尽了,这就真有些“一朝权在手”的感觉。今天说的是队长他妈,其实生活中不像话的干部又何止一个“队长”?不像话的家属又何止“他妈”?……节目播出后当事人有抵触,元元在续集中继续评论:……在上一集中我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这位老太太要不是队长他妈,可能是一位特慈祥的老奶奶,如今做了队长他妈怎么就盛气凌人了。队长本人对我这句话很有意见,他说,我妈怎么不慈祥了?如果我的话对老太太多有冒犯,还真要请老太太原谅;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儿子越是干部,越要严于律己,不让别人戳脊梁骨,这才是对儿子最好的支持。自古就有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告诉他先保国家再保小家,保了国家才有小家,堪称所有母亲学习的典范。您看,话我可以换个说法,可理儿还是这个理儿。就以上的评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持人剖析问题的思路。首先对新闻事实,即“队长他妈”以代收信件的方式索取“手续费”的现象进行综述。这是新闻现象的正面,即新闻事实本身(这是三原色图里表示正面的圆),但是就这样说还不充分,于是主持人假设了一个相应的对立面,即如果“队长他妈”不依仗儿子的权力占便宜该会是一个怎样慈祥的老奶奶(这是三原色图里表示问题反面的圆)。在正反对比中,评述步步为营、层层深入了。同时又提出问题的类似面,即现实生活中其他不像话的干部和家属还大有人在(这是三原色图中表示问题类似面的圆),这以上的三个圆相交得出新闻问题或话题,即干部家属应该怎样对待手中权力。正面和类似面相交得出问题的原因,即“队长他妈”和其他作风不正的干部家属仰仗家里人占人便宜,是因为“一朝权在手”以权谋私的缘故。问题的反面,即主持人的假设“队长他妈”是个慈祥的老奶奶,她和问题的类似面,即许多其他的以权谋私的干部家属的交集,就是“一朝权在手”就可能变成类似面的一分子——一个“盛气凌人”的老太太了。
元元的两段评论都可以用这种模式分析,所不同的只是第二段评论中把问题的反面换成了精忠报国的岳飞。就像她自己说的“话我可以换个说法,可理儿还是这个理儿”,语言模式是一样的。
(3)新闻语言的太极八卦式辩证模式图
第三种模式是运用我国传统的太极八卦图表现的辩证式语言。这种语言模式较易理解,就是运用太极八卦的阴阳黑白图形表现语言的辩证关系,即无论是什么体裁、题材的新闻,在涉及新闻价值、性质、观念等的评判时,我们都不能下过于绝对的、一边倒的论断。太极八卦的阴阳相生,黑白相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提示我们: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转化、互动平衡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看到事物错中有对、对中有错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新闻业务中把握好舆论导向,不过于极端,避免偏颇;要求我们避免思想僵化、角度单一、人云亦云;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角度多维,把握大局。
例如,白岩松在《焦点访谈》的《中国之路》第四集结束语中说:海风吹来,龙的传人当然不会弱不禁风。中国引进资金,也引进竞争;引进朋友,也在引进对手。当古老的大门终于对外开启的时候,它的含义,绝不仅仅是对门外的人说一声:“欢迎你”,更重要的,是要对门外的世界说一声:“我来了。”白岩松的语言一向以刚健雄浑,犀利警策见长。但细细分析以上短短的三句话,不难发现,它们在大气深沉之余,更包含了一种思辨的火花。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怎样看待招商引资、加入世贸,怎样权衡合作与竞争、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与狼共舞还是被狼吃掉,古老的中国在思考。我们不能只看一面,就或喜或悲。像白岩松这样的辩证思维模式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太极八卦式辩证语言是有说服力的。
以上探讨的三种语言模式其实也是思维模式,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思维的载体。通过对模式的剖析构建,可以增进新闻语言的传播力度,从多维度打造深度新闻,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更多更好的深度新闻的涌现,也势必增强电视台的竞争力,收到观众满意、电视台得益的双赢效果。
3.2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的逻辑技巧
消息传递——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一说到新闻,人们最先联想到的就是消息。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最常见、使用范围最广、传递的最多的也是消息。它表现的是一个事件,传递的是一种信息,表达的是一个概念。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是对事物的反映。从有形的物体到无形的思想,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到事物的各种性质(如形态、颜色、状态等)和关系,都是主持人需要通过逻辑思维编辑表达和传递的。因此,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明确消息的性质。
1.消息的性质和类型
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报道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消息的本源。内容真实、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特点和优势。消息报道的力量就在于真实。“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这体现了消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迅速及时。一般来说,消息具备“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亦称“五个W”)。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它的表现形式是电视新闻中的“整点新闻”和报道突发事件的“临时插播新闻”,它的目的在于在最短时间内将国内外重大新闻传播出去。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台湾华视的《午间新闻》和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苏联政变》临时新闻报道都是消息新闻。
消息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类型。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按篇幅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按新闻与读者的关系来分,有硬新闻和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