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100000024

第24章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小说观念(1)

“木铎醒世”的小说观念,贯穿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首先,在构思阶段,作品有突出的主题意识,作者创作时常常意在笔先。其次,在选材方面,重视选取“言报应,叙鬼神”、“辩疑惑,示劝戒”(李肇《国史补序》)。最后,在叙述过程中,将其主题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结合起来。冯梦龙所作或改编的作品体现了冯梦龙的创作思想:主题的开掘更加深入,从张扬社会理性到彰显人情、人欲,从重视故事价值到重视人物价值。譬如《错认尸》原来讲述一件稀奇、好笑的凶案,冯梦龙改编为《乔彦杰一妾破家》,则突出了对好色者的惩戒意义。明末清初小说选材的突出特点是选自时事。拿当代、身边发生的事情说法,教谕意义更强,也更易于为人接受。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格外强调“木铎醒世”的小说观念的原因,不外有以下几种:一是竭力提高小说这一以前未受足够重视的文学形式的努力;二是时代的需要;三是小说家发自内心的理想和抱负;四是书商的宣传用词。

第一节“存雅道”、“为世型”

木铎,本义指木舌的铃。是古代执行政教传布命令时使用的工具。《周礼·天官·小宰》载:“徇以木铎。”郑玄注:“木铎,木舌。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木铎”也用来比喻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载:“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可以说,自小说这种文艺样式诞生以来,宣扬教化始终是小说作家标榜和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明确提出“木铎醒世”小说观念的是明清之际的小说作家们。“木铎醒世”的小说观念重视小说创作的社会功能,强调小说的教化意义。这种观念在明清之际小说创作中得到空前的加强。这一现象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值得注意。

天启年间兼善堂刊本《警世通言·识语》宣称:“兹刻出自平平阁主人手授,非警世劝俗之语,不敢滥入,庶几木铎老人之遗意,或亦士君子所不弃也。”衍庆堂刻本《醒世恒言·识语》中,再次强调冯梦龙编撰“三言”有“木铎醒世”之意:

本坊重价购求古今通俗演义一百二十种,初刻为《喻世明言》,二刻为《警世通言》,海内均奉为邺架玩奇矣。兹三刻为《醒世恒言》,种种典实,事事奇观。总取木铎醒世之意,并前刻共成完璧云明衍庆堂本《醒世恒言》,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木铎醒世”的小说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为“存雅道”,“著良规”;二为“警世劝俗”,“以为世型”;三为“推因及果,劝人作善”。

一、“存雅道”、“著良规”

文艺创作的主旨要符合《诗经》以来的“风雅”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艺观念的基本要素。风雅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注现实的热情和强烈的政治与道德意识,以及作者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初唐陈子昂不满“采丽竞繁”的六朝文风,感叹“风雅不作”“兴寄都绝”,提出要恢复诗文的风雅传统。李白在其《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也发出“大雅久不作,吾意竟谁陈”的浩叹。此后,“归雅”成为历代文学家中有识之士的自觉追求。小说创作领域也不例外。

早在小说萌芽阶段,富含小说因子的《左传》、《史记》就充溢着儒家的“诗教”精神。汉魏时期班固《汉书·艺文志》中也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干宝在《搜神记》序言中也宣称自己的创作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可揭示“民情国教,国家安危之本”。

唐传奇作为唐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从主题、选材到叙述过程,其实都贯穿着“归雅”主题。“归雅”主题也是唐代小说创作者的共识。刘肃在《大唐新语序》中表达他的小说创作追求是:“事关政教,言涉文词,道可师模,志将存古。”孙光宪《北梦琐言序》也明言:“非但垂之空言,亦欲因事劝戒。”

“归雅”主题在宋元话本中被弱化。出于说书艺术的需要,满足听众的市民情趣,侧重追求讲述过程的尚奇求趣。当时说书艺人对艺术效果的追求,正如《快嘴李翠莲》开首诗中所说:“出口成章不可轻,开言作对动人情;虽无子路才能智,单取人前一笑声。”以愉悦听众为目的,就使宋元话本大多显得无明确主题,“归雅”意识淡至欲无。

“归雅”思想在明清之际小说观念中得到加强。提倡“归雅”的缘起是反对当时小说创作中的一种“轻薄”、“荒诞”、“亵秽”文风。提倡者是冯梦龙和凌濛初。

天启年间金陵兼善堂刻本《警世通言·识语》的作者,不满于当时一些书坊主在“便于下里之耳目”的小说的创作和刊刻中,“取淫词”而“射利”,特意申明“本坊”立志恢复被书贾“射利者”所“大伤”的“雅道”。崇祯元年(1628),凌濛初在《拍案惊奇·自序》中批判当时风靡一时的小说流风,他说:

近世承平已久,民佚志淫。一二轻薄恶少,初学拈笔,便思污蔑世界,广摭诬造,非荒诞不足信,则亵秽不忍闻,得罪名教,种业来生,莫此为甚!而且纸为之贵,无翼飞,不胫走,有识者为世道忧之,以功令厉禁,宜其然也。

他认为这种文风,有碍“名教”,流毒很深,应当严厉禁止。他所提倡的,是冯梦龙在“三言”中所表现的文风意趣。他说:“独龙子犹氏所辑《喻言》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存雅道”,“著良规”,“破今时陋习”,成为冯梦龙和凌濛初先后秉持的小说观念。凌濛初编撰“二拍”,意在追随冯梦龙的文风,希望小说的创作能有补世道人心,起到一定的救世的作用。

二、“警世劝俗”,“以为世型”

明清之际小说作品的名称,多用“警世”、“醒世”、“型世”、“醉”、“醒”等字,如《警世阴阳梦》、《觉世名言》(又名《十二楼》)、《觉后禅》(又名《肉蒲团》),《觉世棒》(又名《鸳鸯针》)、《型世言》、《醉醒石》等等,体现了小说编纂者、出版者警世、醒世、型世的小说观念。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中,最早提出“警世”观念的是冯梦龙。金陵兼善堂刻本《警世通言识语》中宣称:“非警世劝俗之语,不敢滥入。”冯梦龙的这一观念被随后的小说作家继承并发扬光大。

崇祯五年(1632)出版的陆人龙《型世言》的命名原由,由其兄陆云龙在评语中点出。《型世言》第一回《烈士不背君,贞女不辱父》的回末评语中,陆云龙说道:“铁氏二女之诗,见之传闻,固宜合纪之,以为世型也。”《型世言》第三回《悍妇计去孀姑,孝子生还老母》卷首《小引》中,陆云龙又说:“运奇谋于独创,何必袭迹古人;完天伦于委蛇,真可树型今世。”他的这两段话,道出了《型世言》的命名由来,即“以为世型”、“树型今世”,也就是强调作品劝诫教化的功用。

欲以小说教化人心的观念,在当时颇为普遍。吟啸主人在崇祯六年(1633)刊刻的《近报丛谭平虏传》序中,明确提出他的创作目的是希望小说能“有补于人心世道”。梦觉道人在崇祯十六年(1643)刊刻的《三刻拍案惊奇》序中也说:

天下之乱,皆从贪生好利、背君亲、负德义所致。变幻如此,焉有兵不讧于内,而刃不横于外者乎?今人孰不以为师旅当息、凶荒宜拯,究不得一济焉。悲夫!既无所济,又何烦余之饶舌也。余策在以此救之。使人睹之,可以理顺,可以正情,可以悟真;觉君父师友自有定分,富贵利达自有大义。今者叙说古人,虽属影响,以之谕俗,实获我心,孰谓无补于世哉?明末刻本《三刻拍案惊奇》,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上)

    宋词三百首(上)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第七连:丘东平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换一种方式去开始

    秋风送爽,是人们喜获丰收之时。近日,由陕西省发改委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张焕军创作出的散文随笔集《换一种方式去开始》,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8月26日下午,著名军旅作家、书序作者王宗仁、责编贾云与作者等人在一起,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茶韵书香座谈会,大家一边品尝陕南绿茶,一边再次阅读此书,交流读后之感,肯定了书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马竹作品精选

    马竹作品精选

    《马竹作品精选》卷一“小说卷”精选马竹中短篇小说25篇,如《红尘三米》《芦苇花》《荷花赋》《竹枝词》《父亲不哭》等多部作品在《长江文艺》《芳草》等刊发表后,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北京文学》《小说精粹》《传奇文学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并先后荣获多个文学大奖,社会影响广泛;卷二“散文卷”精选马竹散文随笔作品56篇,大多可谓美文,被较多读者形容为“下了猛药”的言情文字;卷三“诗歌卷”精选马竹诗歌作品30首,是从马竹开始文字生涯以来数百首诗篇中遴选而出;卷四“文论卷”包含思想随笔、文学理论、文艺理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共22篇,对热爱文学艺术的读者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穿越让我如此美丽(完结)

    穿越让我如此美丽(完结)

    现代小女子的穿越,好像有点老套,不过这次她的任务艰巨,她是和亲公主,她要保家卫国,又要小心经营自己的爱情,在义正严词的背后是一副调皮永远都不安静的小女子情怀
  • 昭阳与独角鲸

    昭阳与独角鲸

    两年前李昭阳与周思雨曾在一起,周思雨因为不想连累李昭阳不想成为他的负担,所以姜桥和曾薇薇的威胁便成了周思雨离开的导火线,两年前周思雨和“独角鲸”的车祸,两年年后周思雨和李昭阳的相遇。朝夕相处,是否化解纠葛不顾一切在一起?
  • 霸道拐婚:陆少娇妻

    霸道拐婚:陆少娇妻

    新书:《惹火新妻:总裁大人请放过》他是年轻的财团继承人,英俊帅气。她刚离婚。他把她拐回家,告诉她:“我们已经领证了。”她说:“可是我不认识你、、、”他说:“老婆,那我们晚上好好认识认识……”别后重逢,她带着三岁小包子。小包子指着他说:“妈妈,为什么叔叔这么丑?”
  • 跨越万年的爱

    跨越万年的爱

    前世,她不认识他,他却与她一同毁灭世界,最终一起身毁落海。殊不知,她却身毁魂穿,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原以为自己不会喜欢上一个人,却再一次与他相遇,让她欣喜若狂,且看她和他会有怎样的结局?
  • 都市阴阳录

    都市阴阳录

    这个世界并非你所看到那样,你所看到的只是表象。这个世界也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你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人、鬼、妖并存,只是你不知道。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这不是传统的捉妖故事,这是一个人、一只猫的都市怪谈。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青春:散了不聚

    青春:散了不聚

    青春,我们的叛逆,我们的无动于衷,相遇的美好,相知的喜悦,我们一起在操场奔跑,一起逃课,一起课堂睡觉,一起疯,一起闹……终究,还是要散,天长地久,不可能,散了,就不要相聚了……
  •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将世界文学知识汇总成为100个小小节点,阅读中感悟文学,体悟经典。
  • 孽缘不浅

    孽缘不浅

    当神遇见魔会发生什么呢?不知道耶!那么,当三位极品大神遇上命中注定专克他们的魔女又会发生什么呢?虽然,佛曰:不可说!但是,不得不说说大神您了,才第一次见面你这么做真的好吗?您的矜持呢!您的贞洁呢!您的冷酷呢!某三只齐声说:矜持有个毛用,她拿我当空气;别跟我提贞洁二字,她拿我比鸭(噗!!!);还冷酷呢!我顶多外冷,可我心是热的呀!她呢!心比冰坚,(怪小的孤陋寡闻只听说过情比金坚)没心没肺的。可怜的大神们,追妻路漫漫呀!
  •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齐白石 聂耳(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讲述了齐白石、聂耳两位艺术家的成才、成功过程。文中对他们各自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很有帮助。
  • 谁在舰上行走

    谁在舰上行走

    不一样的水兵视角,更真实的军同情感。谁在舰上行走?一个受过感情挫折的新兵丛彬,热情率真的战友余大可,两个海军战士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情感生活?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