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2100000021

第21章 明清之际的书坊业与小说作家(2)

第二节小说作家与书商

在阐述作家与书商的关系之前,需要先说明一下作家和作序者的关系。小说作家和作序者的关系,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序者是书商请的;有的是作者本人请的;有的则既不是书商所请,也不是作者所请,而是自己主动给小说作序,这往往是选家或者就是书商自己,他们可能和作者素不相识,只是选中了小说作品,故而作序刊行。无论如何,小说的序言是与小说的出版紧密联系着的。

明清之际小说作品序跋的写作者,不但对小说作品加以肯定,还往往对作者加以褒奖,这在以前是很少见到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序跋类似于小说的“识语”, 多宣扬作者或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有为小说做广告、促销路的成分。譬如临海逸叟在《鼓掌绝尘·叙》中所说:

余主人龚君,延选经文诗画,嗣后房稿行世,因海内共赏选叙,索《鼓掌绝尘》小引一篇。余素沉酣经史,咀嚼贤直,风流荡宕,靡不爱焉。于花前月下之趣,摈而不录久矣。归鞭尚速,马蹄厥疾,无暇览焉。主人取将竣之帙于手中,一展卷皆天地间花柳也。……兹吴君纂其篇,开帙则满幅香浮,掩卷则馀香钩引,入手不能释者什九,遂名之《鼓掌绝尘》云。大正五年《含秀居丛书》本《鼓掌绝尘》,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据文中之意,临海逸叟说自己因急于从出游之地返回家乡,本无时间细读《鼓掌绝尘》一书,但一读之后,即深受感染,因之作序。他说此书“一展卷皆天地间花柳也”,“开帙则满幅香浮,掩卷则馀香钩引,入手不能释者什九”,对没有读过此书的人来说,看过临海逸叟的序言之后,应当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小说中“序”的作用之一,正是在此。

临海逸叟在这里还提到了序者、作者和选家的关系。作序者临海逸叟可能是“龚君”家的门客、坐馆塾师或幕僚,所以才称龚君为“余主人”。 龚君可能是受书商委托的选家,或其本人就是书商也未可知,所以才有“延选经文诗画,嗣后房稿行世”之说。《鼓掌绝尘》应当是他所“延选”的“经文诗画”中属于“文”类的一部作品。这篇序中提到的三个人的关系是这样的:吴君编纂了《鼓掌绝尘》,被龚君选中准备出版,龚君又请临海逸叟作序。

其次,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主体意识加强,多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观点、经历和感情。由于小说中留有太多作者自己的自我形象,为不至于埋没作者的心迹和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序者往往很自然地提到作者及其创作情况。小说作者和作品的关系常常是“文如其人”,即小说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外化,譬如《豆棚闲话》中,处处可见艾衲居士“当今之韵人,在古曰狂士”、嬉笑怒骂、放荡谑浪的神采;又如《无声戏》和《十二楼》中,时时可见李渔追求尖新奇巧的独特匠心。故而序者在阐释作品内容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说起作者。

序者在谈到作者时,往往表现出敬重的情感。比如睡乡居士(杜浚)在《二刻拍案惊奇·序》中,赞扬凌濛初为人为文之“奇”:

即空观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绪馀以为传奇,又降而为演义,此《拍案惊奇》之所以两刻也。

他在这里谈到凌濛初为人和为文的风格,归结为一个字:“奇”;然后说到“二拍”的创作缘起,正是作者为人为文之“奇”的“绪馀”。

湖海士在《西湖二集·序》中,也极力褒扬周楫的才华,并感叹其贫困遭际:

予览胜西湖而得交周子。其人旷世逸才,胸怀慷慨,朗朗如百间屋。至抵掌而谈古今也,波涛汹涌,雷震霆发,大似项羽破章邯,又如曹植之谈,而我则自愧邯郸生也。快矣乎!余何幸而得此。咄咄!清原!西湖之秀气将尽于公矣。……周子间气所锺,才情浩汗,博物洽闻,举世无两,不得已而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磊块,以小说见。其亦嗣宗之恸、子昂之琴、唐山人之诗瓢也哉!观者幸于牝牡骊黄之外索之。

在这里,湖海士称周楫为“旷世异才”、“间气所锺,才情浩汗,博物洽闻,举世无两”。这种称誉,未免有过分之虞。但他说“西湖之秀气将尽于公矣”,从《西湖二集》的内容和文笔来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说作家与书商的交往,是作家重要的人际交往之一。做书籍生意的书坊主,必然经常与以书为伴侣的读书人打交道,更何况是写书的人。书坊主周围必然聚集一批小说作家,不管是为共同谋求经济利益,还是因为气味相投。

一般来说,书商与作者创作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书商拟定了创作题材,请作家来写,《警世阴阳梦》等紧跟时事、迅速出版的几部时事小说,可能就出于此种情况。另外,绿天馆主人(冯梦龙)在《古今小说·叙》中,也提到书商的敦请和成书的关系:

茂苑野史氏,家藏古今通俗小说甚富。因贾人之请,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凡四十种,畀为一刻。余顾而乐之,因索笔而弁其首。

据考证,绿天馆主人和茂苑野史氏都是冯梦龙的别号,此处假托为两个不同的人,有托言的成分。但《古今小说》是“因贾人之请”,而从“家藏古今小说”中“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凡四十种,畀为一刻”,这种情况当是纪实。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的刊刻,也是出于书商尚友堂主人的怂恿。凌濛初在《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中,说明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成书经过:

同侪过从者索阅一篇竟,必拍案曰:“奇哉所闻乎!”为书贾所侦,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篇,得四十种……嗟乎!文讵有定价乎?贾人一试而效,谋再试之。余笑谓一之已甚。顾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其为柏梁馀材,武昌剩竹,颇亦不少,意不能恝,聊复缀为四十则。其间说鬼说梦,亦真亦诞,然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后先一指也。

可见,“二拍”在成书过程中,书商的参与居重要地位。“初刻”因书商所请而印行,书商得到利益之后,又催促作者创作“二刻”。

书商与作者创作的另一种关系,是作家创作完小说之后,被书商知道了,或者作者自己拿去给书商或选家看,使作品得以面世。从前文引述中可以得知,《初刻拍案惊奇》、《玉闺红》、《西湖二集》等书,都属于这种情况。

一般而言,书商和小说作家的关系,只是一种供求双方的经济关系。但也有特殊情况。明清之际的书商不全是唯利是图之辈,也有性情比较高雅、与读书人很谈得来的书商,成为诸多士人的好友。书坊做的是读书人的生意,其营业性质决定了书坊不但是商业场所,还是文化和社交场所。士人到书坊来买书、看书、租书,甚至借书坊为聚会场所,必然要与各种各样的书商打交道,有时就能成为同声相求的知交。比如南京三山街的蔡益所书坊,布置清雅素淡,没有一点市侩气息,当时生员都爱来此逗留。蔡益所为人豪爽仗义,同情东林党、复社诸人,结交的多是南京文坛名流和国子监中的太学生,并且不卖任何诋毁东林复社或吹捧魏阉党人的作品。东林遗孤和复社主将如黄宗羲、侯朝宗、陈定生、吴应箕等人,常来蔡益所书坊聚会,商量社务,研讨时局,有时就住在书坊的客房中。至于陆云龙、李渔等书坊主,因其自身就是选家和作家,他们与作家的交往,当是互为友朋的成分居多。

陆云龙、李渔、凌濛初等,都是当时有一定影响、有一些特点的书坊主。《十六名家小品》冯次牧的序后,有陆云龙的一则类乎“征文启事”的东西,说“祈不爱其珠玉,予敢僭辱齿牙,敬把梨枣于同人,幸邮筒而逮我”,末了数行云:“惠瑶草见在杭州付花市陆雨侯家中,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汪复初寓。”

陆云龙还是选家和评点家。他编辑的选本不下十余种,流传至今尚有《明文归》三十四卷,《明文奇艳》二十卷,《皇明八大家》十六卷,《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三卷,《翠娱阁评选钟伯敬合集》十六卷,《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二十一卷,《翠娱阁评选文韵》四卷,《翠娱阁评选文奇》四卷,《翠娱阁评选词菁》二卷诸种。经他编著、评点或作序的小说有五种:编撰《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四十回,《清夜钟》十六回,为《辽海丹忠录》、《幻影》和《禅真后史》等作序。

李渔也作过书坊主。顺治十七年(1660),他从杭州迁居南京,在南京创办书铺“翼圣堂”,成为一名书商。

凌濛初则出生于书商世家。凌家是湖州著名刻书之家,刊行过朱墨套板的精印书籍,凌濛初的父兄子侄辈大多是书坊主。但崇祯元年(1628)刊刻的《拍案惊奇》和崇祯五年(1632)《二刻拍案惊奇》,似乎都不是他在自己家中的书坊中刊印的。《拍案惊奇》是尚友堂刊刻的,即空观主人《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中说:“同侪过从者索阅一篇竟,必拍案曰:‘奇哉所闻乎!’为书贾所侦,因以梓传请。遂为钞撮成篇,得四十种。”凌濛初除编著“二拍”之外,还用套印法刊刻了《孟浩然诗集》、《王摩诘诗集》等书。

第三节一个典型案例——关于书坊主、出资者、故事原型与小说主题

上文我们谈到交游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创作的影响时,谈到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顺治年间浙江左布政使张缙彦与《十二楼·奉先楼》的关系。从出版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关于书坊主、出资者、写作者、故事原型与小说主题之间关系的典型案例。在对李渔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版本嬗变原因的探究中,我们发现张缙彦与《无声戏》创作、出版以及被禁的关系颇为耐人寻味。

李渔《无声戏》的被禁,在明清之际的小说出版界是有一定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例典型事件。当朝官员出资,资助书坊主出版小说作品;书坊主出版的是自己创作的小说作品;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为出资官员歌功颂德;小说作品内容触及了当朝统治者的敏感神经;于是官员被弹劾,小说作品被禁,书坊主受冲击,被迫将小说作品改头换面、增删调整,重新出版赚钱;以至于造成复杂的版本流变情况,为后来关于这些小说作品的版本研究、主题意旨研究制造了很多迷雾。

从《无声戏》到《连城璧》、《十二楼》复杂的版本嬗变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窥见明清之际小说作家与出资者、故事原型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密切关系。

20世纪以来,李渔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连城璧》、《十二楼》的版本嬗变,一直为学界所注目,海内外已有十多篇文章专门予以梳理辨析,其他还有多篇论文、论著附带论及。从《无声戏》到《连城璧》、《十二楼》的嬗变过程,大致已经梳理清楚,但由于可供继续研究的资料极少,仍然留有众多疑点,未能解决。笔者在阅读中发现一些前人尚未提及的资料,又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未知确否,公之于众,求教方家。

一、张缙彦与《无声戏》的“编刊”

清初顺治年间,满清王朝入主中原未久,南明反抗势力犹存,人心不稳,天下大局仍然漂泊未定,清朝官员之间的满汉之争、南北党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创作也在劫难逃地被卷入到政治斗争之中。李渔早期白话短篇小说集《无声戏》的刊行问世,就曾引起过很大的政治风波,成为清初南北党之争中刘正宗、张缙彦一案的一条重要罪证。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湖广道监察御史萧震弹劾前浙江左布政使张缙彦,其中一条罪证是:

缙彦仕明为尚书……及闯贼至京,开门纳款。犹曰事在前朝,已邀上恩赦宥。乃自归诚后,仍不知洗心涤虑。官浙江时,编刊无声戏二集,自称“不死英雄”,有“吊死在朝房、为隔壁人救活”云云。冀以假死涂饰其献城之罪,又以不死神奇其未死之身。臣未闻有身为大臣拥戴逆贼、盗鬻宗社之英雄。且当日抗贼殉难者有人,阖门俱死者有人,岂以未有隔壁人救活逊彼英雄?虽病狂丧心,亦不敢出此等语。缙彦乃笔之于书,欲使乱臣贼子相慕效乎?

同类推荐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这十篇漫步者遐想录,是卢梭对话自己内心的产物,是对自己心灵的分析。把卢梭宣扬感情、褒奖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它也通过自身的力量,荡涤了世俗社会中无数卑劣的灵魂。这漫步不仅是身体的漫步,也是心灵的漫步,更是文学的漫步。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篇”,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学、社会学、形式分析、经济学等主要视角与方法;下编为“个案篇”,以最能体现一个世纪小说研究全貌与视角方法转换成历史的《红楼梦》研究为个案,考察分析了红学史上曾出现的10种研究视角与方法。
  • 古镇遗梦

    古镇遗梦

    本文对古镇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散落的明珠、河上的街市、拱桥的魅力、越人便于舟等内容,一本在碧水边掀开的古朴的书,它的文字并不深奥,阐述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哲理,难怪每一个前往古镇的人们,都会因为拣拾到失落的梦而流连忘返。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热门推荐
  • 晨光依旧,我还在想你

    晨光依旧,我还在想你

    异地恋,远了距离,但心却在一起。稚嫩的章立和李程芊的虐心异地恋,经历过寂寞,孤独,也有过陪伴,呵护。经历过冷战,哭泣和怀疑,也有过生生世世的诺言。转眼之间的3年恋情,却抵不过一场场的猜疑……究竟是异地恋终究不能在一起,还是因为稚嫩时的恋爱不成熟……
  • Heart of the West

    Heart of the W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奥盟科技之金元F9计划

    奥盟科技之金元F9计划

    这是一个真正的战争...这里只有科技的展现...科技的霸权最终该发展到哪一方面?【奥盟首部作品《奥盟科技》系列之一金元F9计划,全权讲述科技的霸权!】科技只有无限进化永无停止然而科技的进化却带来了弊端那就是战争......面对于市面上的各类作品,要完全性的健全新的构架世界观,奥盟要重新定义,开始从头开始写起。现所有文章均为草稿。【对不起了,我又食言了。】坚决性独立创新!
  • 我本轮回

    我本轮回

    命运前不低头,命&谁败!花开花落品一生轮回,三生石旁会留痕。期待的你...佳人泪落我心,不能兑现一生诺言...——赞轮回不过从头再来,不甘为命...无畏之勇者当则不惧&命运无常命——名为法则不可改...轮回有名——物语徘徊事实无常随他花心,随他以笑面对淡笑风云。因其不信命,欲改变这命...谁轮回,谁离殇,谁言命,何?命,不惧你!
  • 爱无助

    爱无助

    是—本从男人的视角来透视生活中女性的书,故而所写的人物皆为“男人的另一半”!
  • 三才轮回剑

    三才轮回剑

    江湖上所有正道门派在新任武林盟主欧阳轩宇带领下要剿灭西域邪派圣火教,教中柳辰飞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邀约欧阳轩宇赌斗。这时林清河出现,解开了尘封往事。
  • 波浪中的猩红

    波浪中的猩红

    生活本就是平凡的,可又是不平凡的,曲曲折折构成了一个人的一生,本文通过任波医生的经历,展示社会的人情冷暖,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看完这个故事的人,能有所感,有所得。
  • 梦幻异界,wait

    梦幻异界,wait

    两个错综复杂的世界,同一个人,却不同的事物。想和你说,我们错过了许多,请允许接下来的日子让我陪你。那个世界,属于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民国日记

    民国日记

    一个大学考古学毕业的苏雪萌因为买了一双鞋子,而在商场抽奖而获得了一次免费国外游的机会,飞机上认识了一个老奶奶,由于两个人甚是投缘,于是老奶奶邀请她去自己乡下的住处游玩。结果,她去的时候,已经有人告诉她,这个房子从此后属于她,包括里面所有的东西。在一个卧室里,苏雪萌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是由民国开始笔记的。而日记里描写的那段热烈且凄婉的爱情以及自身的专业,让苏雪萌萌发了寻找日记内宝藏的想法。她于是去了日记里所说的一个陵墓。此后,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最华丽最浪漫的人生冒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