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086

第86章 理念·内容·支点——试析《人民日报·奥运特刊》

李鲤

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提出,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十六字”方针。[1]针对重大战役性报道,党报如何突破既定模式,出彩出新?《人民日报·奥运特刊》给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回答。

正如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所言,媒体是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最终评判。《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舆论保障工作,加强舆论引导的力度和效度。奥运会作为典型的媒介事件,预设的报道框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体运行的成功与否。因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证,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突出体育报道特点”[3],媒介属性框架和新闻价值框架的报道框架预设,决定了《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大报的取材界限和建构方式。

作为“对过去几年来奥运报道的延续和发扬,对世界各地不断升温的奥运期待的积极回应”,[4]2008年7月1日《人民日报》推出《奥运特刊》,每日2版,7月21日增至4版,全景展示奥运战前筹备;从8月8日奥运启幕到8月25日落下帷幕,《奥运特刊》每天以12版面世,立体记录奥运盛会。奥运会期间,《奥运特刊》共使用版面216块,刊发报道和评论1080篇,图片864幅,这在《人民日报》历次奥运报道中都是规模最大的。如果说奥运传播竞争使党报传播效能面临“稀释”,那么特刊集中版面的报道,则获得了信息传播数量的相对优势。

一、调整引导理念

舆论引导理念指的是舆论引导的思想和观念,即舆论引导主体如何认识和实施舆论引导这一行为。《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如何在奥运报道中展示和谐进步的国家形象,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氛围?理念先于手段,突破首当其冲。

树立大局意识,从“小奥运”到“大奥运”。“小奥运”指奥运赛事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奥运,“大奥运”指全民的奥运甚至全球的奥运。[5]不同于以往,《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以小奥运为契机传播大奥运。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不惜笔墨,每天拿出4个整版报道参与奥运、服务奥运以及来京感受奥运的“普通人的奥运”,突出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特色的北京奥运,向世界展示正在崛起的中国形象,将空泛的奥运理念落到了报道的实处,宣传效果好。

彰显奥运精神,从“民族精神”到“国际精神”。借助奥运会传播公平、平等、相互尊重的奥运精神是举办奥运会的终极目标,也是奥运会能够留给东道国及整个世界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比照《人民日报》悉尼奥运报道的研究结论[6]:17天的奥运报道中,没有一位外国运动员被给以版面的重要位置,而《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则以更开放的心态报道奥运,体现世界性。特刊4版每天整版报道外国运动员参赛情况,特刊8版每天整版报道国际社会对北京奥运的反映,同时策划专栏、专题,对各国运动员都给予了尊重和关注。

弘扬体育理念,从“奥运金牌”到“自我超越”。《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中,以金牌为主题的赛事文字报道[7]为200篇,占总赛事文字报道的42%。这与以往奥运会期间对金牌浓墨重彩的表达形成了反差,关注的目光转向了金牌的背后,如8月17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8版消息《东帝汶:一名选手的奥运会》、8月13日5版评论《比金牌更可贵的》等等,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流露在消息与评论的字里行间,营造了重在参与、重在自我超越的体育文化。

二、突破内容盲区

现代大众传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传播内容的竞争。特刊在放大了的报道空间中,能够集中力量,营造传播内容的优势平台,跳出传播同质化的窠臼。《人民日报·奥运特刊》突破传统奥运报道的内容盲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新”。

策划出新。在电视网络以信息快捷海量独占鳌头的奥运报道中,《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另辟蹊径,紧扣纸媒特色,以策划出新,将镜头视角转向赛事之外,挖掘信息的内在价值。奥运盛典开幕,8月8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以恢弘篇章推出《北京时刻:2008年8月8日纪事》独家策划,按小时记录北京城的一天,真实、平凡,令人感动。而8月9日独家专访《奥运会开幕式文化解读》,邀请国内知名文化学者,充分解析奥运开幕盛典的文化内涵,品文化大宴,发人深省。奥运即将落幕,8月25日特刊推出“奥运提升中国”的专题报道,从经济、文明、科技和国际形象四个维度盘点奥运遗产,有分量,富启迪,具有大报风范。

报道出新。突破以往奥运报道信息综述的写作模式,突出体育报道的特点,以灵活机动的短消息取胜。精短的文字,既大胆创新,又兼顾了信息量,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同时不拘一格做新闻,写作视角推陈出新:赛事报道以现场取胜,凝固流动的比赛瞬间;赛外报道以角色出彩,揭示蕴涵的人文精神;综述报道以分析见长,梳理变化的形势状态;人物报道以精神闪光,集中展示超越与奉献。8月14日5版《中国姑娘一飞冲天》、21日12版《每个人的奥运都精彩》、14日9版《游泳进入破纪录时代?》都是有力的说明。

评论出新。一线采访的记者既写报道,又写评论,是《人民日报·奥运特刊》评论写作的一大创新。[8]记者身处其境,感同身受,具有天然的评论优势。特刊中的评论以短评居多,篇幅小,文字风格简洁明快,文章结构直入主题,无论褒贬,观点鲜明。如8月16日10版《“和平大赛”扣人心弦》,配以评论《分享经验》,很有针对性。此类例证不胜枚举。在刊有大量赛事的版面上,短评与叙事交相辉映,活泼新鲜。

栏目出新。继续发挥栏目的规模效应,同时创新栏目设计,或突显精彩内容创意,或突出读者服务意识,或体现中国文化韵味。“长焦”栏目,聚焦运动员的感人事迹,体现体育报道的人文色彩,图片、言论、消息珠联璧合,活泼好看,一改党报严肃面孔。“观赛小知识”栏目,针对读者兴趣释疑解惑,灵活机动,服务性强。“大碗茶”京味十足,品奥运文化,“青花瓷”妙语连珠,传北京神韵。

三、放大支点效应

在现代报纸中,有一些元素是版面上的天然视觉中心,在这样的元素上改革创新,能迅速引起关注,产生支点效应,得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版式、图片和标题就是这样的放大元素。而特刊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整合表现方式,形成传播形式的审美优势。

版式重设计。特刊充分调动各类版面元素,运用现代编排手段,呈现灵活的组版方式,并首次将美术编辑手段引入版面视觉设计。如8月9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5版,版面左侧绘有祥云图案的画卷上如电影胶片般地排列了4幅开幕式小图片,从上到下悠然展开,别开生面,富于美感。9版的文字围绕图片组成“中国地图”铺排开来,标题处大胆留白,版式舒展悦目。10版、11版打通版面,宛如一幅展开的“书卷”,舒朗大气,而上下角落遥相呼应的“北京时刻”印章和两侧的祥云彩条装饰,渲染出浓重的奥运喜庆氛围,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赋予审美的愉悦感受。这些都是报纸版面编辑艺术的新探索。

标题重传神。特刊创新性地采用了“浓眉大眼”、厚题薄文的标题处理方式。大号标题在形成注意力中心的同时,精练传神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刊中凝练精美的标题举不胜举,如8月21日7版《形蕴雀之灵神飞姐妹花》、8月24日7版《黄河浪涌茉莉花开》,既在修辞对仗中体现出语言的韵律之美,又在关联呼应中相得益彰。8月12日9版《一“方”碧水跃飞鱼》、5版《“月亮”映照“水立方”》、8月13日7版《“鑫琳”,心有灵犀》等标题,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借人名对应关联,妙趣横生,鲜活亮眼。

图片重巧妙。具有版面优势的特刊,在图片的运用上更是便于打破常规,营造独到的效果。适应受众“图像化生存”的阅读心理,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共使用图片864幅,与文字报道的比例为4∶5。篇幅众,角度多,形式活,同时从强化视觉冲击力的角度出发,扩大图片尺寸,强调对图片运用思路的拓展。或综合运用抠图、组合等手法,将精彩瞬间用清晰而有气势的图片凝聚报端,8月12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8版将人物运动瞬间定格抠出,组合成群,集中展示90后小将的骄人成绩,一目了然,视觉冲击力强;或用整幅图片打底,作为版面背景,8月18日15版版面以前门大街建筑图形铺底,在展示中国特有文化符号的同时,给人以大气流畅之感。

〔李鲤:中国传媒大学报刊理论方向2008级博士生〕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2]郭晴、周红云、贾哲:《对国内报纸北京奥运报道的框架研究》,《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

[3]人民日报社奥运报道领导小组:《坚持正确导向弘扬奥运精神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新闻战线》2008年第10期。

[4]《共享光荣》,《人民日报》2008年7月1日,第9版。

[5]钟新、王岚岚、浮婷:《论“十大关系”:奥运报道的观念准备》,《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4期。

[6]高金萍:《就〈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悉尼奥运报道论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7]所谓赛事报道,包括赛场动态报道、比赛结果报道以及对教练员、运动员的报道和访谈。

[8]汪大昭:《更快更高更强与有理有力有神——奥运会评论写作几点体会》,《新闻战线》2008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龙帝焚天祭

    龙帝焚天祭

    这个世界变了——不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1000年过去了世界迎来大动乱:李唐皇室复出,天下三分!三大秩序一魔道谁对谁错?墨宇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在这个混乱只能靠力量生存的社会里甚至都无法保护自己,他是被欺负的对象,受偏见的目标。但却莫名其妙的拥有了力量被三秩序之一的——“普雷圣院”选为领袖,从此和伙伴开始了找寻真理的冒险之旅。
  • 君主之剑

    君主之剑

    君王朝末期,帝王昏庸,天下大乱。妖魔祸起,异族虎视,浩劫难避。乞丐少年,破除苦境,立志成为最伟大的剑客。且看他,手夺君主之剑,破天下而立苍生!
  • The Monster Men

    The Monster 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风诡事

    灵风诡事

    江南的烟雨是化不开的浓郁,迷离的美仿若不沾染一点尘俗的杂质。上个世纪中期,朴实的风貌依然覆盖着全国,而位于南方边埵的灵风镇亦是如此。这个小镇,常年被雾气所笼罩。云雾弥漫之下,更透出这里的一种神秘感,据传说,在许多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战场,敌对的双方相互征战一昼夜,其情景惨不忍睹,无数人惨遭杀害,含着惊人的怨气在刀光剑影之中被斩杀,鲜血浸染了这片土地,渗入地下,又加上南方多为湿润气候,阳光难以照射进来,阴天居多,于是,亡灵的怨气在这种条件下被催化,从而各种灵异事件随之而来......
  • 生锈的传奇

    生锈的传奇

    他们,熬过了最近一次的地球大劫,眼看着宠物恐龙们变成历史。当他们重见天日,便立时呼风唤雨,以各种方式掌控着整个世界。过去,他们或是秦皇大帝,亦或是成吉思汗,也可能是拿破仑、希特勒、爱因斯坦……现在,他们,或许就是排在福布斯前列的大亨,亦或是权力榜的政要,更甚至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清洁工、同事、恋人……他们,无处不在,在地球有生命的悠久岁月里,不断躲避三千万年一次的颠覆巨灾,蛰伏,然后篡取!而我,仅仅是不小心推开了一扇窗罢了……
  • 风流娘子千面夫

    风流娘子千面夫

    穿越成孩童?不怕,她正好过惯了现代生活;对外成男孩?不怕,正好这姿色得好好遮遮;可是,为毛还要娶妻?她明明是女人好不好!!怎想一道圣旨,她变换身份;一把纸扇在手,走遍海角天涯;直到遇上那令人头疼而又心疼的百变王爷。且看一代风流女子与百变王爷的爱情故事,当风流女遇到腹黑男......将会擦出如何火花?【新人一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有不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 提前进化之旅

    提前进化之旅

    在一次全球性的瘟疫爆发过后,世界上的人口数量骤减,人类社会的格局再次重组,不在以国家为单位,实现了全球统一模式,科技已将人类从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人类的欲望也发生着变化
  • 现代奇缘

    现代奇缘

    因为相恋了六年的女友背叛,让秦文伟意外的得到了青龙的传承。从此走上了一条都市修真的道路。
  • 灵武纪元

    灵武纪元

    聂天,落日帝国一个平凡普通的少年,却有一段坎坷的身世。踏上灵武之路,何惧艰难险阻,纵是万般打击,仍要封道问天!情之一物最难逃,何妨将心鉴青天。怎可弃,淡笑他人不解伊!一腔凌云之志,一段生死之情,且看我开辟灵武纪元。
  • 凰翎之修罗庶女

    凰翎之修罗庶女

    【本文已经移坑至凤逆天下:嗜血特工七小姐。PS:文有改变】她,是21世纪金牌特工,心狠手辣这四个字,向来就是她的代言词。她,是闻人府废柴七小姐,在新婚之日迎来王府的休书一封。在现代她我行我素,在古代也必定要唯我独尊。废柴?痴傻?你们当真是狗屎糊了眼!她,容貌是天下唯一,兽宠是天下唯一,玄气是天下唯一,只是不知何时惹了一个天下唯一的腹黑王爷?“其实我要的不多。”她对着慵懒靠在贵妃塌上的他说道,“不过是天地灵乳、赤雪莲、天辰之石……”她终于说完,他袖袍一挥道:“取。”某女勾起一抹狡黠如狐狸般的笑,却猛地落入一个怀抱,他附在她耳边低言:“本王也要娶,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