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1000000085

第85章 试谈西方传媒的奥运报道特征及中国相关对策

夏炎

随着残奥会的闭幕,2008年北京奥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然而,这一盛会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与思考。从临近奥运西方传媒的不实报道,泛政治化舆论倾向,到舆论在特定领域一定程度的认可,西方传媒的奥运报道呈现出一系列特征。

如何全面地认识西方传媒报道的种种表现,报道的形态呈现出哪些阶段性的特征,中国又该如何理性地应对,我们需要对这一国际性活动报道的过程与历史背景作一回顾。

一、历史分析

西方传媒对于奥运的传播,有其政治倾向性和历史的可理解性。尽管国际奥委会坚决反对政治对奥林匹克事务的干预,如《奥林匹克宪章》第61款规定:“在奥林匹克区域内不准进行任何示威或政治的、宗教的或种族的宣传。”布伦戴奇曾经强调过体育与政治的分离性:“我们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体育完全脱离政治。”然而,纵观历史,奥运脱离政治,始终只是美好的愿望。

1916年定于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迫取消。1936年奥运会被纳粹政权所利用,成为一个历史性错误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悲剧。1940年、1944年定于东京和伦敦举办的两届奥运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迫取消。1948年伦敦奥运会,由于“二战”的原因未邀请日本、德国参加。围绕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在奥运会上演了二十多年;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两名美国黑人运动员利用上台领奖的机会,抗议美国国内的种族歧视;在两大阵营相互敌对的冷战期间,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分别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1]如此等等,俯拾即是。

以历史观之,将奥运传播与政治联系起来,其实并非西方传媒记者对北京的特别态度,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惯性延续。如前所述的舆论泛政治化,也是西方传媒宣扬“普世价值”的典型舆论的写照。对于在“普世价值”旗号下宣扬的价值观,应当进行历史的分析,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虽然归根到底是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的产物,但首先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因此,我们既否定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永恒道德”、“普世价值”,认为对于道德传统、伦理文化应当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又强调必须立足于今天新的时代实践,通过扬弃、吸收外国文明优秀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既要尊重历史的发展,反对全盘抛弃的历史虚无主义,又反对全盘吸收的文化保守主义,努力在批判继承中实现创新。[2]

认为存在着某种过程,而且这一过程又是可知的,这是历史哲学的一个公设和前提。起源于西方的奥运文化和精神是世界各民族文明融合与丰富的结果,其本身便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传播,但是对于主导意识与精神实质追求的矛盾和斗争也伴随着这一历史过程。有的学者这样认为,历史“不是应当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直观的秘密”,奥运政治传播的历史也具有其直观的可理解性。

二、社会与文化解读

西方传媒对于奥运的不实报道,有其历史过程的可理解性,也是中国当代特定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奥运传播作为特定时期的传媒事件,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与想象。文化植根于社会赖以维系的土壤,在赋予事件和时间特定意义的同时,也解释着事件的存在与变迁。应从社会与文化的视野去解析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奥运政治传播,努力去发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进一步认清这一倾向的实质。

(一)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差异

在西方专业主义新闻理念中,负面新闻的价值,远远大于正面新闻。犯罪、暴力、灾难等负面新闻对读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因此记者在选取新闻的时候对这类新闻有特殊的偏好。这方面在美国是有传统的,对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国际重大活动,往往存有固定的“思维定势”,即从负面的题材中捕捉新闻。

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哈蒙特博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国际上一些媒体对中国有着太深的偏见,它们不愿意相信事实,只想扭曲事实以印证自己的想象,如果扭曲事实也达不到它们的目的,便无中生有地炮制新闻。“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误导受众,影响舆论,使事态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2008年的一系列事件,让西方媒体看到中西方之间深刻差异的价值观,促发了西方的反思。西方传媒竭力捕捉北京奥运会中的政治性信息,并把负面新闻作为报道的突出内容,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对游离于西方文明之外的实行市场经济而又形态迥异的国家日益发展壮大的恐惧。

(二)中西方意识形态差异

在不同的国家安全、利益、政治、文化等语境下,理解上的误读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在国际传播中,由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经验范围严重缺失,在解析另一种文化时往往从自身根深蒂固的文化认知出发,因此难免出现曲解,造成误读。以确认自己意识形态的正确性为出发点,对异己的东西做出判断,以国内的意识形态衡量他国事务,偏见的形成不可避免。

北京获得奥运主办权,是中国运用现代话语进行奥运传播的难得机遇。中国的奥运政治传播,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场传统与现代体育价值的博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与1900年传入中国的奥林匹克文化的碰撞中,最先发生了理念上的冲突以及具体行为上的诸多摩擦。尤其是,出于国家政治方面的实际需要,在某些特定时期、针对特定事件,媒介有意识地误传从而引导误读。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加强和冲突加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它与现代价值产生的碰撞也是导致传媒误读的原因。

面对这一中西方国际传播在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民众对于奥林匹克运动认识的局限性,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十分必要。

三、中西方国际传播差异与中国对策

国际性大型活动的传播需要配合适当的公共政策,可以消弭中西方新闻传播的差异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对于即将举行的上海世博会也将有借鉴意义。

(一)在国际性大型活动传播过程中,采取恰当的传播态度可以推进整体传播的顺利进行[3]

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国内传播,也同样适用于国际传播。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新闻公关部门,拟定关于重大事件的危机处理预案,必要时可以请专业的国际公关公司代为处理。

传媒的态度或情绪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损失,应全面地看待西方的选择性报道,引导受众理解民族利益与全球化进程和谐并重的关系,既不能处处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物思考问题,又应该避免助长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坦然面对西方传媒的不实报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避免情绪失控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二)将宣传与传播相分离

文化研究学者霍尔认为,媒介产品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对什么是现实的定义和建构。传播者将自己的意图通过符号载体转化为信息(编码),抵达受传者后的信息,再经受传者解读、还原(解码)。在此过程中,传播者控制了什么能被传播,什么不能传播,而受传者只能根据传播的内容来解码,从而得出对现实世界的印象,对于没有被传播的内容或被歪曲传播的内容则很难意识到。

(三)运用新媒体引导舆论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与观念的表达,在传统媒体之外,有了新的话语空间。网络媒体的即时性与开放性,在传播信息方面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加及时迅速,因而容易获得心理学上所认定的“首因效应”,即在出现两个以上的传播者或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时,先出场的传播者和先阐述的观点在特定的情景中容易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我国政府应当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这种传播特点,借助网络技术,保持对于最新信息的跟进以及对于舆论事态的引导,避免民众的过度情绪化。这与民众自我参与意识的提高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夏炎: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博士生、南广学院教师〕

1]任海、罗湘林:《论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2期。

[2]冯虞章:《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人民日报》2008年9月10日。

[3]冯惠玲、胡百精:《对话与双赢:北京奥运语境下的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这样做在学生中最有威信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没有威信的老师,学生对他的劝导会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不满和对立情绪,往往事倍而功半。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热门推荐
  • 读给孩子听的幽默机智故事

    读给孩子听的幽默机智故事

    故事是开启儿童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它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还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更加细微、准确,想象更加开阔、斑斓。为了更广泛地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开启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能力,作者精心编选了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幽默的方式、最出人意料的情节让孩子们的生活多一些笑声、多一些快乐。也希望孩子们读了这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故事后,能更深刻地体味人生和社会百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启迪。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艳光尽览

    艳光尽览

    叶楚南是一个英俊少年却放浪形骸,在高三(四)班掀起一次次波涛,携校园美女香手,揽妖娆老师芳腰,看他如何一次次在惊险中拥得美人归……
  • 阴天晴雨

    阴天晴雨

    她与她同是姐妹,却因为一个刚满月的弟弟而命丧黄泉。因此姐妹俩一同穿越到了一个大陆。俩人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在一个荒郊野外里。后来才知是因为在家族中这两姐妹不和才导致死亡。然而才让姐妹俩的灵魂穿越到此处。
  • 末世异能新时代

    末世异能新时代

    如果末世发生,是什么让你有勇敢活下去的勇气!是生死与共的友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至死不渝的爱情?琵琶行,声犹泣,赠予一首《离别曲》,只愿尔等心常系。《离别曲》昨夜梦又去,北雪踏炼狱。荒冢新坟谁留意,空山新雪余音寂,新冢旧骨葬头七,满弧一别缺圆聚,男儿铁骨浸红雪,坟前旧燕衔新泥。故人算是家,伞青衣如画。清明霡霂落白雪,红雪冬青水袖衣,怕是大梦一场起,君啊江湖从此离,看过故人终场戏,最怕是看落幕曲。判官已提笔,别姬随君意。君还记,初春识你颜如玉,夏末优伶海棠曲,此去你我阴阳立,盼君与汝来世聚,呜呼哀,言锁哽咽如孩提,不知何人覆你衣。
  • 99度宠爱帝少的一号小新娘

    99度宠爱帝少的一号小新娘

    三年前,她在朋友的聚会上一眼就看中了他。和他认识后的三天,自己竟然被表白和他发生了一系列的爱情。只是,当她一步步走进真相时才知道原来他在期骗她,他从来没有爱过她。她的父亲死亡,留下重病的母亲和她。心灰意冷的她和母亲一起离开了那座城市。三年后,她被人五花大绑的绑进他的家。她才知道,原来他是最有权势的男人。他爱的女人死了,却在一场宴会上遇见女人的妹妹。长着一样的一张脸,这时他慌了。然而她又该怎么办?
  • 时空战霸

    时空战霸

    这是一颗密度极高的火球,200亿年前不知是何原因在它内部发生了大爆炸,以至衍变出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浩淼星宇。时至地球历2103年,一款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名为《时空》的游戏风靡宇宙,叶晨沙接受游戏运营商的邀请进入游戏,随着对时空游戏世界的渐渐熟悉,他异然发现这里竟隐藏着宇宙诞生的秘密……热血年少,战意滔滔,未知的迷途又会生出怎样的曲折故事?风涌云动,危机暗藏,且看晨沙如何穿过层层迷雾成就战霸传说。
  • 冥夫大人太霸道

    冥夫大人太霸道

    和闺蜜一起租了房子,从此怪事不断,先是身上莫名其妙出现红斑,房东更是离奇死亡……冥夫大人太霸道!
  • 七年择夏瑾凉安:半世浮华

    七年择夏瑾凉安:半世浮华

    平凡普通的她这辈子却做了一件最不普通的事--和死神谈恋爱。他不仅是高富帅,高智商,身心干净,温柔体贴,甚至还会瞬间移动,隔空取物等异能;她想,或许他来自某颗星星,是某个帅哥星人。但后来,他说:“我是死神,未凉央”无神论者的她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某男却不依不挠。“你说过,不论我是谁,你都会一如既往的爱我。”本文纯属虚构,非现实。
  • 和她一起的6年,分手日记

    和她一起的6年,分手日记

    17岁最单纯得年纪我们在网络中相遇,相知,相恋,我陪她一起走过6年,从未变心,陪她完成了初中,高中,大学,最后她却跟我说我们不合适选择和我分手,和他在一起,我一个人讲述和回忆我们这6年得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