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0300000004

第4章 绪论(2)

大片寄托了太多人对中国电影的期望,大片在中国还是刚刚开始。但大片在运作中所呈现的问题和所取得的突破性成绩都是令人瞩目的。借助外来的一粒种子,中国电影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电影样式——商业大片,它与中国电影其他样式如主旋律电影、小成本商业电影、独立电影等一起,使中国电影品种更加完善和丰富。大片在制作、发行、放映环节中的良性循环,为中国电影的产业化道路探索出了方向。大片在资本的支持下,开发了电影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所有潜能,为提高整个电影质量和品质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在大片的运行过程中,也凸显出了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在常见的电影观念中,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似乎是一组二元对立的矛盾:要么是为了票房牺牲电影的艺术性;要么是为了电影的艺术性而牺牲商业利益。似乎电影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冲突永远拒绝和解。如果抱着这种二元对立的态度看待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问题,矛盾就无法化解,也不会诞生像《泰坦尼克号》这样经典的电影作品。在成功的电影作品中,艺术与商业彼此联姻、互相拥抱,这让每个人都满意。

在电影艺术与商业互动中,逐渐生成一种商业美学倾向。它服务于电影的商业目的,同时也坚持表现人类思想、情感和经验,并通过对感官的刺激达到对心灵的探索。它不仅满足了投资者的资本回收愿望,还满足了观众的影像审美需求。而我国目前的大片生产在商业美学追求上还存在问题。在大片艺术元素和商业元素的配置中,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在大众美学、类型化、明星制和数字美学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许,国产大片在正视了这些矛盾和问题之后,随着制作经验的积累,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越来越成熟的影片样式。

总结起来,研究大片的意义在于,在所有媒体竞争中,电影大片是最具竞争力的。随着电视、网络和不断出现的新媒体一步步蚕食着电影领域,严酷的商业竞争不断催生出新的娱乐方式,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各种影像分散着传统电影观众群。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大片,才能将电视观众、纸媒体受众和网络受众吸引到电影院中来。大片是中国电影在当下生存的一个重要策略。大片既是中国电影自保的策略,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策略。虽然发展初期的大片并不能让人满意,但它的票房收入却保证了电影再生产的能力,也提供了改良大片的下一轮机会。如此,电影生产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同时,大片还承担着对内传播普世的价值观、对外输出东方文化的责任。因为大片是追求最广泛的观众群。在本土市场上,大片的综合营销使其深入人心,它的消费者比其他电影类型要广泛得多。面对如此多的观众,大片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文化功能,将普世的价值观、传统道德、主流意识用赏心悦目的电影形式输送到观众那里。在海外市场上,由于大片有雄厚资本的支持,它可以引起更多海外观众的关注。这样,大片所描绘和宣扬的东方文化也可源源不断地到达世界更多的地方。

另外,大片在制作过程中还开拓出许多新的领域,如电影的综合营销、资本运作、技术创新,并创造出电影新的审美倾向,带给观众非同一般的观影体验等等。

所以,在对中国当下电影的关注中,如果忽略了大片现象,将是中国电影研究的重要缺失。

对于国产大片研究,笔者多是站在阐释者的立场上进行研究。透过大片现象,笔者想客观展现其原意,露出其本来面目,或试图发现、建构一层新意,来呈现示人。笔者不能对研究对象(国产大片)进行定性、命名或提供评价标准,也不能得出独断性的结论。也就是说,笔者的研究方法不是运用一个宏大的理论对大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不是从抽象出发,推演出一种新理论。而是从具体的现象出发,用类比的方法,寻找它内在的规律。

从研究范围来看,笔者不仅紧紧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大片的具体文本),还涉猎了大片的外在环境(好莱坞影响)、生成语境(中国电影市场)、制作者、受众和大片的前景等方面的问题,来客观分析研究对象的外在原因以及研究对象与外在因素的关系,把研究对象内部与外部结合起来,尽可能得出相对全面的论述。

从研究的技术路线来看,笔者更多沿着历史研究的路线,从具体的事实出发,在尊重材料的同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但在整理历史事实时,笔者也采用了逻辑的研究方法,让事实更加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说服力。

由于论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很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论述和整理。因此,在文献使用上,没有直接的、现成的材料可供参考和类比。所以笔者更多地选择了与本论题相关的一些理论和材料。比如,在国产大片的外在影响方面,笔者借助了研究者对好莱坞大片的研究成果,像理查德·麦特伯的《好莱坞电影——1891年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珍妮特·瓦斯特的《浮华的盛宴——好莱坞电影产业揭秘》、明安香的《美国:超级传媒帝国》、蓝爱国的《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以及在国内各种杂志上发表的各国学者对好莱坞电影研究的文章。

在国产大片的生成语境方面,笔者参照了历年来的中国电影备忘录、中国电影改革规范性文件,以及各位学者针对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发展进行的各种研究。

在大片文本分析中,笔者运用了电影叙事学、电影修辞学和电影造型艺术理论的相关知识,对大片文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在电影观众研究方面,笔者引用了传播学中受众理论、大众文化理论以及影视受众理论,如丹尼斯·麦奎尔的《受众分析》、罗杰·迪金森的《受众读本研究》、黄会林的《影视受众论》、布·A.奥斯丁的《电影工业与观众研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约翰·菲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戴锦华的《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帆的《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赵勇的《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等。

在最后关于国产大片前景的论述中,笔者更多地借助了关于电影本体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最新成果,为当下的国产大片生产做了一个预测性的描述。这个描述当然是粗线条的,笔者今后会不断积累学术经验,会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以期得出更为精细的描述。

国产大片是中国电影业的一个重要现象和事实,笔者当然希望能用自己的学术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充分、全面而客观的解释。但任何一套分析方法都不能够也不可能“看到”全部的现象。因为,即使在同一个客观世界的同一个面相,也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认知角度去观照它。每一次不同的观照,都会使它获得一种新的关联,一种新的意义。美籍华人学者孙隆基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认知意向对客观世界的这种照明作用,就好比在暗室中将一盏灯移至某一角落,去照亮这个暗室中满堆着的杂物,并且将这堆杂物的由光暗对比形成的轮廓,从这个特殊的角度去勾画出来一般。然而,正因为这样,任何照明的作用都不能够、也不可能同时看到从所有角度展呈出来的轮廓。”笔者的这篇博士论文,为中国大片照出一片微弱的光芒,也许不够清晰、也许不够全面、也许还不够亮度,还照不出大片的全景和本质。但我相信,随着更多研究者对这一论题的关注和研究,国产大片会向大家呈现出它的全貌的。

同类推荐
  • 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本书列举了50部标志性的影片,分析了这些影片的结构和故事节奏。内容包括:“鬼怪屋”型、“金羊毛”型、“如愿以偿”型等。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热门推荐
  • 全能制作人

    全能制作人

    没有好的歌曲?找沈明啊,他能让你成为天王。没有好的电影剧本?找沈明啊,他的名字就是票房的保证。游戏卖不出去?找沈明啊,他总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请问沈明还有什么不会的?这就要问潘雅静了。
  • 留学生

    留学生

    小说记录了主人公易添及其一群情投意合的留学生朋友独特,有时甚而荒诞不经的成长、恋爱、留德历程。由于大多没有父母伴读,寂寞、虚无、叛逆成为他们在德国留学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主题。他们在这种孤寂,近似隔绝的环境中慢慢磨练了自己,语言班学习、学籍登记、缴纳保险、租赁房屋、拼伙做饭、打临时工、参加各种派对、到申根国家旅行,一切的一切,他们必须亲自完成,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会因此而迅速自立并变得成熟、抗压,小部分则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而无法自拔,最终走向彻底的虚无、崩溃。
  • 末世之全球穿越

    末世之全球穿越

    人类被神秘力量迁移至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并被告知将在这里重归正确的进化之路。被投放在不死族边境之地后,不但要面对骷髅和僵尸的威胁,更要解决无比迫切的饮食问题,人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不是进化,而是生存!恐怖的不死族、残暴的兽族、伪善的精灵族、霸道的龙族,甚至奸猾的人族同类,处处危机处处契机,主角王恒也在追求究极进化的同时踏上了由求生到争霸的异界征途……《末世之全球穿越》书友交流群:214641337期待您的加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豪门夺爱:老公太野蛮

    豪门夺爱:老公太野蛮

    沐小言是G市声名狼藉的女人,恋上闺蜜的男友,之后又抢了姑姑的未婚夫,众人提起她皆是摇头一叹。墨少辰在她无助的时候伸出手去,“跟了我,他们都会乖乖闭嘴。”“墨少辰,我凭什么要选择你?”男人眉目一挑,居高临下的俯视她,“我不喜欢听你喊本少姑父。”沐小言,“……”因为这个男人的一句不喜欢,沐小言和墨少辰每天晚上都躺在一起。原本以为婚后他们只是各取所需,一场交易,人前风光,人后冷漠的夫妻。没想到这个男人——片段:沐小言再也受不了某人每天晚上的禽兽行为,这天晚上她突发奇想。“墨少辰,今晚我们聊聊人生,看星星看月亮。”看报纸的男人斜睨她一眼,打横将她抱起往卧室走,沐小言惊叫,“墨少辰,我说了只是聊天。”男人食指按压在她颤抖的朱唇上,嘴角的弧度邪恶,“嗯,我喜欢躺着聊人生,喜欢压着你看星星看月亮,姿势比较爽。”流氓!沐小言,“……”墨少辰在C市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人说他残暴狠戾,尤其对女人从不怜香惜玉。而这一次,他却宠她入骨,几乎羡煞了整个G市的女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她问,一双毫无杂志的眼坦荡荡的盯着他,试图望进男人那双深邃的眼眸。男人黑眸聚焦在女人胸口,抬手戳了戳她的心脏,“因为,我要你的这里。”直到后来沐小言才明白,原来他要的,真的只是她的心而已。而她不知道的是,他宠她从来都是用情至深。——交易结束,她淡然转身。当她璀璨归来,再见墨少辰沐小言只想躲得远远的。可这个男人如同狗皮膏药紧贴着她不放。“墨少辰!”男人一如既往的轻佻,“嗯,不错,四年不见,你还记得我的名字。”“我们已经没关系了。”她强调。“从现在开始有关系也不晚。”他无所谓。她一直想要平淡的生活,殊不知一旦遇上这个男人,从此平淡和宁静都是路人。
  • 钰锦:余生

    钰锦:余生

    庭中有枇杷树,吾夫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 你的世界,我愿都好

    你的世界,我愿都好

    亲爱的,你的世界,我愿都好。他伴她长大,她给他温暖,十九年路长且难,携手前行,她终是离开,四年后,他只想证明并不是非她不可,终是躲不开的宿命。
  • 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诀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金多多财会日记:精通建账做账的28个秘决》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像大海一样沉默

    像大海一样沉默

    我所在的地方,北纬4.23度,东经112.31度。在这里,我失去了我的所有:我的师傅,我的爱人。现在我以退任老兵的身份守在这岛上。在这条蓝色国度境线上,太多回忆徘徊远去,海上的黑夜是冰冷的,正如那深蓝的海底。我最火红的爱情就埋葬于此,我守着这条祖国的蓝色国境线,也守着我最亲爱的你,我沉默着,像大海一样沉默。——《像大海一样沉默》大连海事学子著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