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刚刚定下这个博士论文题目时,心里还颇有些激动。
因为这是一个没有人做过的题目。换句话来说,这是一个不怎么受人重视的题目。虽然中国大片如果说从电影《英雄》开始,也仅仅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但大片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可以说,大片是中国当下电影的一个最令人瞩目的现象。这个现象除了引起了各种杂志、报纸、网络的热炒和学界的简单评判之外,鲜见专业性的、客观性的学术研究工作。媒体上连篇累牍的关于大片的文章和新闻,使得大片成为中国当下电影中最具有争议的话题,然而关于大片的实质性讨论和专题研究却凤毛麟角,那些涉及这些影片的只言片语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它们的“大而空”和“浮华”问题。也就是说,大片和其他中国商业电影一样,没有引起人们的严肃思考。
把大片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解剖它、分析它、评判它、预测它,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些关于中国大片、关于中国电影的新发现?是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隐藏在浮华影像背后的东西?正如文化学者罗岗所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文本,后来范围扩大,报纸杂志也是文本,图像是文本,电影是文本,甚至整座城市也可以当做文本。研究这些文本就需要细读它们,通过细读来触摸文化背景……现象在那里,如果没有理论的照亮,它自己不会开口说话,还是需要研究者的解释。”由此,我兴致勃勃地,准备像剥茧一般,用十八般武艺,将大片重重解构,再试图建构一个可能的前景。因为大片是中国电影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电影学者应该对它有个立场。
岂料,研究工作还没有正式展开,就遭遇了尴尬的质疑:“大片研究?大片是垃圾!大片算是艺术吗?”“大片,不就投资大嘛,还值得研究?”“大片也是电影,难道它有什么特别的吗?”面对这些质疑,我也有点乱了方寸:研究大片的必要性到底是什么?
大片,在中国,可谓新生事物。它是中国电影走向商业化、产业化道路的直接结果,它是国产电影为获得合法性地位的一种尝试,也是中国国产电影的一种重要样式。大片以其“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市场”为鲜明特点,以其“奢华的影像”为主要的标识,观众更多的是从具体的电影文本中得出自己关于中国大片的认识,而透过浮华影像的背后,我们是否能挖掘出大片对于中国电影的实质意义?
大片对于好莱坞来讲,也许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为好莱坞一向把电影当做商品一样来生产和销售,大片无疑是一种奢华产品策略。在长长的好莱坞电影历史中,好莱坞的大片情结以及大片实践,已经为好莱坞当下的大片生产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所以出现了轰动一时的大片《泰坦尼克号》,出现了品质超群的大片《黑客帝国》、《指环王》,也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大片《后天》、《特洛伊》,甚至还有一败涂地的大片《未来水世界》。大片在当下的好莱坞,数量多样,品种繁多,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电影样式,它有一整套的制作、发行、放映模式,并在票房上占据重要地位。
而中国的大片,却还刚刚开始:歧义丛生,面目暧昧。
从投资上看,在中国一部电影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就可以称为大投资,但这样的电影在好莱坞算不算大片?从市场上看,任何一部商业电影的最终目标都是市场收益,那么国产大片的“大市场”如何计算?国产大片生产究竟是巨大的浪费还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一帖良剂?国产大片中的“大而空”问题是当下图像时代的阴谋,还是技术至上带来的结果?……
揭开浮华影像的面纱,中国大片也许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能够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在国产大片显影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发现一些关键元素,而这些元素将控制国产大片的发展方向。也许,这就是研究国产大片的意义吧!
国产大片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偶尔为之。从2002年电影《英雄》拉开中国大片帷幕开始,中国电影业每年都出现几部大片,它们将分散在各种媒体中的观众重新拉进了电影院,它们制造了中国娱乐业重要的话题,它们的票房成绩支持了中国电影的再生产能力。乍一看去,似乎是资本运作在控制这一切,就像有些电影人说的,只要有钱,我们也能像好莱坞一样生产式样繁多的电影产品。但细想之下,情况却又不会如此简单。
如果说国产大片是一株刚刚长成的小树,那么树的种子则来自好莱坞。好莱坞的大片情结在好莱坞电影生产的早期就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历届奥斯卡奖对电影视觉效果的重视,大制片厂对大制作电影的钟情,好莱坞与电视业的抗衡,数字技术的大获全胜,这些原因导致了好莱坞大片不断成长为一种能俘获世界观众的名牌产品。在全球化的今天,好莱坞大片使得全世界成为一块银幕,它对其他国家的电影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当然不例外,1994年,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美国大片,美国大片像一阵旋风,不仅刮开了中国电影市场上的迷雾,也卷走了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同时,这阵旋风还带来了大片的种子。
这粒种子在中国等待了很久,徘徊了很久,它在寻找最适合它生长的土壤。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业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开始了电影从创作、制造、发行,到放映的全面改革。此时,中国经济全面恢复,经济发展速度呈高速上升阶段,积累了大量资本,民营企业涉足电影业。加之新媒介的不断发展和渗透,传统电影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大片的种子终于可以种植了。中国电影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向为国产大片提供了最好的生长土壤。
谁来种植大片的种子?当然是有经验的园丁——电影业的精英。从历史业绩和知名度来看,张艺谋、陈凯歌、何平、冯小刚无疑是重要人选。但他们并不像好莱坞导演那样,长期在电影商业运作环境中成长起来,而是历经了电影从艺术、从文化的本性向电影商业性转变的艰难过程。他们是曾经的文化英雄,致力于艺术创新和形式探索。但在种植国产大片时,他们不得不矫正自己的方法,他们必须将自我小心翼翼地遮蔽起来,当艺术与商业产生矛盾时,他们会妥协、会退让。但一味地顺从市场,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只有当创造者一方面加深自己内省的深度,一方面增强向外看的广度,才能形成多元的、厚实的创作基础。
大片的种子在中国的土壤中顺利发芽、生长,逐渐成为一棵小树。这棵小树虽然枝叶齐全,却具有一种不平衡感。有些国产大片的主题与主流的意识形态不太匹配,有些大片华丽的影像遮蔽了叙事的逻辑性,还有些大片平淡无奇,根本不具备大片的价值。大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批判。观众一方面经不起大片的诱惑走进电影院去消费它,另一方面又在媒体上众声喧哗,集体解构大片。大片在一片骂声中积聚经验,逐渐向正规的电影商业化运作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