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9900000035

第35章 妖怪文化在动漫作品中的体现(8)

到了13世纪的镰仓时代与14世纪的室町时代,“施浴”的习惯在日本贵族中普及起来。然而“泡汤”真正融入庶民的生活并成为一种文化,则是在17世纪初江户出现第一家“钱汤”之后。到了18世纪初时,江户已经到了“百步之内必有钱汤”的程度。由于浴资不高,绝大部分人都能接受,“钱汤”成了庶民们日常享受的重要场所。直到现在,日本人仍酷爱泡澡,这绝不仅仅是为了干净,而是为了享受泡澡时的舒适和愉快。很有意思,日本的“汤文化”起源于寺院。日本的佛教并不要求禁欲,在日本,僧侣可以结婚生子,并不被清规戒律所约束。他们不是清教徒,视享乐为人生的一部分,并认为享乐是应该受到尊重的。虽然日本佛教的产生与中国有莫大的关系,但“汤文化”并不是在中国的寺院中产生,而是产生于日本,也许正是中日这两个民族心理差异的表现之一。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也有对日本人“泡汤”习俗的描述:

日本人最喜欢的一种细致的肉体享乐是洗热水澡。从最贫穷的农民、最卑贱的仆人,到富豪贵族,每天傍晚都要浸泡在滚烫的热水中,这已成为生活常规之一。最常见的浴槽是木桶,下面烧炭火,水温可达华氏110度或更高。人们在入浴以前要洗净身体,然后全身浸入热水中,尽情享受温暖和舒适,他们在桶中抱膝而坐,状如婴儿,水浸至下颚。他们每天洗澡,其重视清洁与美国无异,但此中另有一番艺术情趣则是世界其他各国的洗澡习惯难以媲美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年龄越大,情味越浓。

他们在洗澡上想尽办法节省费用和劳力,但入浴则决不可少。在城镇中,有像游泳池那样大的公共浴池,人们可以到那里洗澡,并与澡伴谈笑。在农村,几个妇女轮流在庭院里烧洗澡水,供几家人轮流入浴,洗澡时被人看见也不在乎。即使是上流家庭,入浴也必须遵守严格顺序。首先是客人,依次是祖父、父亲、长子,最后是家里最下等的佣人。出浴时浑身绯红,状如熟虾。然后阖家团聚,同享每日晚餐前的轻松愉快。[22]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泡汤真的是与西方人的冲凉有天壤之别,绝非单单为了洗洗干净,而早已成为一种文化。

《千与千寻》中的浴室,也是妖怪们放松、享乐的场所。相形之下,除了金碧辉煌的外观和规模宏大的建筑使人间浴场相形见绌,汤婆婆的浴所更是多了很多种人类无缘享受的神奇药浴:艾蒿浴、硫黄浴,还有为河神除去污秽的昂贵药浴……影片用了很多镜头来表现浴场恢宏的气势——比如小玲带着千寻乘电梯去找汤婆婆时,还有小白拉着千寻跑过浴场的地下室时,都是在透过千寻的眼睛展开对浴场的描绘。另外,一到傍晚浴场就灯火通明客流不断,以及妖怪们舒舒服服地在澡盆里“泡汤”的姿态表情,也都渲染出浴场是个何其舒适的地方。难怪汤婆婆颇有些骄傲地说:“这不是人类来的地方,是八百万神仙来松弛的浴场。”几乎可以说,宫崎骏是把人间浴场的情景改善放大之后,借助奇丽细腻的想象将其搬到了妖怪世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妖怪泡汤图”。

小泉八云在《日本与日本人》中说:“日本的走江湖者,倘然他还有一分钱付得起应付的代价,他每天必定要洗浴一次,倘使他没有钱,他就洗冷水浴。在他那小小卷包之中,有木梳、牙签、剃刀、牙刷这许多用物。他永不会使他自己不舒服。他到达目的地,就会变成一个彬彬有礼的旅客,虽然穿着简单的衣服,却是净洁无垢。”[23]正是因为如此酷爱,日本人才能把洗澡洗出一种“汤文化”来。人们常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日本人酷爱洗澡何以到如此程度?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浅浅地想过。首先,日本多温泉的地理特点是形成“汤文化”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便利的地理条件,恐怕很难形成“百步之内必有钱汤”的局面。另外,泡汤时的舒适感受,恐怕也是“汤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最近看到日本学者中村雄二郎的《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其中的一些章节提到了日本人对“污秽”的看法,笔者以为,这也许和“汤文化”的形成有关。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日本有其“耻感文化”。“罪感文化”的基础是罪恶感或负罪感,而“耻感文化”则以羞耻为道德的原动力。日本学者作田启一则在《耻感文化再考》一书中提出,耻感文化并非日本的专利,而是人类的共通现象。然而,羞耻感在日本社会确实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在日本历史的传承中渐渐形成的。在德川幕藩体制成立以后的日本社会中,位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中间位置上的集团独立性变得非常弱小。因此,日本社会的中间集团不能很好地保护其成员,并使之免遭外界社会的各种压力。这样一来,人们不愿被别人关注的事情无法成为隐秘,在众人的注目下,羞耻感就产生了。

在鲁思·本尼迪克特和作田启一的观点的基础上,中村雄二郎重新思考了所谓的“耻感文化”,并以西欧哲学家波尔·利克尔关于“污秽”的论述为媒介,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传统的日本文化之中,‘羞耻’与‘污秽’各自与西欧文化中的‘罪恶感’与‘恶’相对应。而这种具有原初意义的‘恶’与‘污秽’之间的结合则不仅仅限于日本文化。不过,这在日本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4]

波尔认为,任何恶在象征意义上来讲都是脏,脏即是恶的最初图式。中村十分赞同波尔的这一观点,并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论证。比如,在中世纪的日本,如果有人犯了很严重的罪——如杀人罪,不仅犯罪的人要被驱逐出境(在当时,对犯人实施死刑被认为是不洁的,会产生新的污秽),连犯人住过的房屋、被害人的死亡之地甚至犯人顺路经过的房屋都要被焚毁。中村认为,用焚毁房屋的方式来去除污秽的历史事实,表现出人们这样一种心理:试图将犯人从群体中驱逐出去,并试图通过焚毁房屋的“除恶仪式”来根除罪犯所带来的污秽,从而试图使犯罪行为以及犯罪人都化为乌有。然后作者说,这种将带有某人痕迹的场所完全消灭的做法,是“耻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极端形态。

之所以对中村提出的“污秽与耻感文化的关系”感兴趣,是因为笔者认为日本的“汤文化”与之有关。日本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包含着去除污秽的意味,比如3月3日的女儿节、5月5日的端午节、7月7日的七夕,这些节日有的并非诞生于日本本土,原本也并没有清洁身体的仪式和思想,但是在传入日本之后,都加入了除秽去污的新元素。正是因为日本人认为“脏”和“污秽”是无法容忍的,甚至是一种罪恶,才会把清洁看成是至关重要的事。清洁,可以分为精神的清洁和身体的清洁。精神的清洁,可以通过各种“清规戒律”来渐渐接近或实现;而对于身体来说,最好的清洁方式莫过于经常洗浴。“洗去污秽”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泡汤当然应该受到重视。于是,地理的优势、享乐的思想、除秽的愿望这三个主要原因的结合,就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汤文化”。

有意思的是,在《千与千寻》中“污秽”与“恶”也有对应关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千与千寻》正是用污秽来表现“恶”的。那位满身污泥浊物的河神恶臭无比,被误认为“腐烂神”,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连汤婆婆也被他吓得瑟瑟发抖——在这里,“脏”代表的就是“恶”。河神经过了药浴的清洗,又在大家的帮助下清除了污秽,才显现出原来的样子,显露出原本的神性。而电影中的“无面人”,也是在吐出了体内的浊物之后,才结束了贪婪、凶残的吞噬,恢复了清净纯粹的本性。宫崎骏想要表现的,恐怕也正是这种历经磨砺之后所达到的清净与纯粹吧。

二、《百变狸猫》与日本狸猫传说

狸猫是日本人十分喜爱的动物。关于狸猫的传说,在日本传统妖怪传说中占有不小的比例。从古至今,狸猫给人们的印象一直都不坏,是一种和人很亲近的动物。在妖怪世界里,狸猫也是类似于宠物的妖怪。也许这是由于自古以来狸就和住在山里的人能够融洽相处,对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妨碍。在有些地方,狸和狐一样,被日本人当做神明来拜。不过狸似乎比狐更受人们的欢迎,也更有亲和力,或许是因为它的样子有点憨憨傻傻,还有类似黑眼圈的特征,十分逗人喜爱的缘故。也正是因为人们对狸的这种感情,在许多的民间故事当中,狸扮演的角色总是幽默、风趣,而且不乏随机应变的机智,与狡猾多谋、善于欺骗的狐有所不同。这两种动物在故事中的不同形象,反映出它们在人们心理上所呈现出的不同印象。

相传在平安时代,空海大师在四国设立八十八道场寺院时,因为嫌狐狸太过聪明狡猾,就把所有的狐狸都赶出了四国地界,却留下了老实开朗的狸猫。当地人对狸猫特别宠爱,正因如此,四国地区罕有狐狸,狸猫却随处可见。所以,仅在四国,岛内关于狸猫的传说就有四五十个。日本千叶县的《证诚寺的狸猫》、群马县茂林寺的《分福茶釜》、爱媛县松山市的《八百八狸物语》最著名,被称为“日本三大狸猫传说”。除此之外,四国德岛县的《阿波狸合战》也是很著名的狸猫传说,曾被现代作家井上久改编为长篇小说《腹鼓切》,1939年,又由蒲池正纪导演改编成风靡一时的电影《阿波狸合战》。

证诚寺位于日本千叶县木更津市,是一座江户初期建造的净土真宗寺院。这个寺院在日本可谓妇孺皆知,因为在日本广为流传的童谣《证诚寺狸猫》,讲的就是发生在这个寺院里的事儿。

茂吕美耶在《传说日本》中说,《证诚寺狸猫》这首童谣,凡是日本人应该都会唱,足见它流传范围之广。歌词是这样的:

证,证,证诚寺

证诚寺的院子

月,月,是月夜

大家出来快出来

偶们的各位朋友

砰砰砰的砰

不能输,不能输

不能输,住持喔

来来来,来来来

大家都出来出来

证,证,证诚寺

证诚寺的胡枝子

月,月,月夜下盛开

偶们很高兴

砰砰砰的砰[25]

据说在很早以前,证诚寺的一位住持很喜欢弹三弦。每天晚上,他都会在院子里随心所欲地弹奏。在一个中秋夜,住持和往常一样弹着三弦,院里忽然出现了很多很多狸猫,足有一百多只!它们不吵也不闹,只是安安静静地侧耳倾听。住持心里虽然有点犯嘀咕,可仍不动声色地弹奏。过了一会儿,一只个头很大、看起来像是头领的狸,和着三弦的旋律跳起舞来,一边跳,一边还砰砰地拍着肚子。别的狸猫呢,也在一旁吹着叶片伴奏,边吹边摇摇摆摆地扭动着身体。看到这些“知音”,住持非常高兴,三弦弹得越来越起劲儿。这样的情景一连持续了三个夜晚。第四个夜晚,住持等了一夜,也没有等到一只狸猫出现。次日清晨,住持在巡视寺院正殿的时候,发现那只狸猫头领僵直地躺在地上,已经断了气。仔细一瞧才发现这只狸猫的肚皮破裂了——连续三个晚上投入地跳“击腹舞”,要了狸老大的命。住持十分伤心,把知音狸老大埋葬了,并给它的坟取名“狸冢”。

童谣《证诚寺狸猫》的歌词,是大正十四年(1924年)诗人野口雨情根据传说而作。中山晋平为歌词谱曲之后,住持与狸猫的故事就藉由歌谣传遍了日本的大街小巷。现在,每年的十月下旬,证诚寺都会举行“狸猫祭”,当地的小学生还要表演住持与狸猫的歌舞剧。此外,由于证诚寺狸猫的赫赫声名,不仅木更津的铁路车站戳记上是狸猫的形象,就连当地的下水道铁盖上都镌有《证诚寺狸猫》的歌词。

关于狸猫的另一个传说《分福茶釜》,讲的是群马县茂林寺的开山祖师正通禅师遇到的一件奇事。传说,正通禅师有一次在云游的归途中遇到了一位身背铁锅的和尚,恳求禅师收他为弟子。正通禅师把他带到寺里,让他做寺里的杂事,并给他取名为“守鹤”。就这样很多年过去了。有一次,寺院要举行一次千人法会。因为寺中没有能为上千人提供茶水的锅,大家一筹莫展。这时候,守鹤带着他当初入寺时带来的铁锅,为大家烧起了水。让大家惊奇的是,无论从铁锅里舀出多少水,锅里的水仍丝毫不见减少。于是,人们就把这口铁锅叫做“紫金铜分福茶釜”。之所以称之为“分福”,有“分享福气”的意思。据说,从开山祖师正通禅师在世时,守鹤就开始服侍寺里的住持。直到茂林寺第十代主持天南禅师时,守鹤在寺院里已经住了一百六十多年。一次守鹤睡午觉时,住持发现他身上长出了兽毛,身后还长着一条大尾巴,才知道他是千年狸猫幻化成人。然而自此以后,被识破了身份的守鹤就不见了踪迹。江户时期的《甲子夜话》第三十五卷以及《耳袋》第八卷中,都记载着这个传说。据说茂林寺的“分福茶釜”周长有1.2米,重11.2公斤,直到现在每年还吸引很多人前去参观。此外,茂林寺的参拜道两边各有一排形态滑稽的狸猫塑像,拜殿旁还有一座为纪念守鹤而建的“守鹤堂”。日本动漫创作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有趣的著名传说,动画片《火影忍者》中的我爱罗就是守鹤的化身。

同类推荐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女娲的遗珍:琉璃

    女娲的遗珍:琉璃

    本书介绍了琉璃的起源、发展、制造、鉴赏、辨伪等知识及相关的琉璃文化。同时配以270幅精美的图片。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热门推荐
  • 仙剑奇缘之灵动天下

    仙剑奇缘之灵动天下

    盘古开天辟地,女蜗炼石补天,灵石落入人间,一正一邪,一阴一阳,化为魔灵石,得魔灵石者主天下,天地浩劫,江湖再起波澜,半生情缘,三世等待,少年英雄驰骋沙场,正邪之争舍我其谁,邪魔覆世王者归来。
  • 鸣琴录

    鸣琴录

    沧海桑田,数指桃花,琴音犹在,人走天涯素手惊风,步步生雷,长烟落畔,笑靥如花弹指琉璃,水袖自摆,浅笑殷殷,相看无涯
  • 狼灵谱

    狼灵谱

    其实,我只是一个从小被狼人抚养,从不知自己的身世是什么,之后迫不得已加入另一个腥风血雨的世界——狼的世界。
  • 你是我的最倾城

    你是我的最倾城

    她从不知道后来的后来,那个让人面目可憎的男人是她的倾城!
  • 研发专家在异界

    研发专家在异界

    剑与魔法的时代,世代交替却已经开始!至高神联手引天地大劫,用千万年的灾难,只为换取天下生灵血脉的传承,否则世界全亡!天下间有皇者一族可存,唯独人类有王而无皇!劫乱已始,得斗气之宝石之少女者可成皇!四大贤者指导四方:天空之舞者、大海之匠人、时空之董事,唯独少一人……杀不死的蓝蔷薇!变异的元凶之兽!突然出现的“救世主系统”!自称的“未来时代继承人”。在这一切的背后却是背负着“世界的罪人”称号的已经死去的某人……
  • 浮生无名:说书人

    浮生无名:说书人

    【全文完短篇集欢迎入坑!】浮生冗长,等了你许久,才换得这一世的厮守。缘定终生,不及匆匆回眸。说书的人说的明世间事,唯独说不清你我。世间事无常,唯有情意存。
  • 系统之末世

    系统之末世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2033年,病毒降临,生命异化,短时间内,地球人口,不足一成。随之而来的还有战争!病毒星人侵略地球,与原先渗透地球的机械星人,爆发殖民争夺战。战争天幕,遮天蔽日,从此太阳消失,一天24小时,只有几小时的天明,黑夜笼罩全球。机械大军,无穷无尽,地球联邦统治全球,人类被圈养在一座座改造后的城市中。要么变成口粮,被黑化生物吃掉。要么像个傀儡,失去自由,被机械星人圈养。人类岌岌可危!人类苟且偷生!人类,从食物链最顶端,沦为二脚羊!世界为什么会变的如此?人类的出路又在何方?世界的面纱,随着旅途,一点点揭开。
  • 我是一只黑色的天使

    我是一只黑色的天使

    小时候我以为天使都是白色的,长大后才知道都是大人骗小孩子的,天使脱了衣服都是黑色的,因为他们不快乐!
  • 走我们一起回家

    走我们一起回家

    【现实背景延伸/虐甜文/主灿白/长篇】因为开学了,小说每周六固定更新,周三有时间更新。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文中人物性格与现实无关。(废话就这些,具体内容就看文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献上my90度深鞠躬?('ω')?
  • 腹黑王爷:妖娆小萌妃

    腹黑王爷:妖娆小萌妃

    她、是众人眼中的魔女、无所不能的天才、却错信闺蜜,成为残废;虐待而死,穿越重生成为养在山里的落魄千金,从此封闭内心、冷血无情、遇上妖孽的他、对她强势霸道誓死不放手,在强权的世界、展开生死的追逐与较量、众多美男倾尽所有,只为博她一笑。唯他携手碧落黄泉。